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曾国藩修身经 > 八、立业——修身之用(二)

八、立业——修身之用(二)

  按曾国藩的说法,进德、修业是人生的两大主题。这业既包括学业,也包括事业。人生济世是通过立业来实现的,既然济世需要立德,那么立业也就离不开修身。我们仍然这样说,修身是立业的必要条件,立业是修身的一方用场。人要生存,要发展,要反哺社会,要为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作出贡献,这就要立业。事业既是人的聪明才智展示的舞台,更是人的道德情操修炼的阵地。曾国藩在官场上、战场上之所以如此成功,自然有各种因素使然,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他时时处处都把修身放在第一位。

  曾国藩著名的“八本”之说,是他修身立业的最好见证。他的“八本”实际是曾子“八条目”的具体化、特色化,读书作文说的是“格物致知”,养生说的是“诚意正心”,孝亲立身说的是“修身”,居家讲的是“齐家”,做官行军小而言之说的是立业,大而言之说的是“治国平天下”。“八本”的最后两条说:“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不要钱、不扰民,是做官行军的根本,可见曾国藩把修身在立业中的地位看得有多高了。《挺经》中开篇就谈内圣外王,想来,曾国藩对待修身的态度,以及他的修身实践,比历史上任何帝王将相都要出色。所以,毛泽东高度评价曾国藩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讲堂录》)梁启超则进一步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曾文正公嘉言抄序》)看来,这里所赞扬的仅仅是曾国藩的事业,是“外王”;其实,对于曾国藩的修身,即“内圣”,他们也是称赞有加。毛泽东在《讲堂录》中又说:“涤生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日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这里所言“转移世风”,是曾国藩济世的一大使命,所说的“厚”与“实”,则是曾国藩修身自警的两大要点。梁启超在《序》中还盛赞:曾文正“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因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险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

  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这里“所成就震古烁今莫与京者”,指的当然是济世大业,所说的困知勉行之类,指的则是修身立德。

  在立业的征途中,自有许多艰难困苦,尤其是曾国藩做官带兵,都可以说得上是白手起家,除了有满肚子学问和满脑子道德之外,其他一无所有,无官宦家世,无投机资本,无朝廷荫庇,无裙带关系,遇到困难与危险,只能依靠自己杀出重围和朋友拔刀相助。他的切身体会是:凡是办一件事,必定有许多艰难曲折,我们总归以诚心来谋求,以虚心来处置。心诚就志向专一精力充足,千磨百折都不会改变常度,终会有达到目标的一天。心虚就不会有骄气产生,不夹杂私见,最终可以被人们共同体谅。他得出的结论是:“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我们说,曾国藩立业精神尤其值得学习,就在于它是完全靠打拼而得来,又是靠修身立德而立稳的。这就更增加了它的普遍意义与永恒价值。不但值得为官为帅者学习,也值得士农工商都学习;不但今人可以借鉴学习,就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仍然可以借鉴学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曾国藩修身立业的经验,是我们民族历史宝库中一块永不退色的翡翠,而那些靠贿赂谋官、靠投机获利、靠所谓擦边球而行不轨的人,只要见到这颗晶亮的翡翠,必然自惭形秽。

  志存高远

  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

  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译文】我们所说的悲叹天命、怜悯百姓穷苦,这是君子的忧虑。如果只是个人的如意与困顿,一家人的温饱与饥寒,世俗所说的荣誉与耻辱,获得与丧失,尊贵与贫贱,诽谤与赞誉,君子还没有工夫感到忧虑呢。

  【简析】君子忧国忧民,小人忧家忧己。忧国忧民就会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深渊,赴汤蹈火不辞;忧家忧己就会终日萦绕于家之饥饱、己之屈伸而不能自拔。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日与尧舜禹汤①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注释】①汤:又称成汤、武汤、武王、太乙、大乙,名履,商朝第一位王,世称商汤。

  【译文】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想成为圣贤豪杰,哪件事情做不到呢?何必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呢?“我想成仁,仁便达到了。”我要做孔孟,那就日夜孜孜以求,只有孔、孟才去学,那么又有谁能阻止得我了呢?如果自己不立志,就算是天天和尧帝、舜帝、大禹、商汤在一起,也还会他是他,我是我,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简析】立志与不立志有霄壤之别,立志百事可就,不立志万事无成,乃人生一大定律,即使天命也可去寻觅争取。这是曾国藩在京城写给诸弟信中的话,目的显然在激励诸弟立志求学,将来好成就大业。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①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业不进为忧也。

  【注释】①忝:(tian)有愧于。

  【译文】君子立下的志向,是想让自己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圣人一般的德行,有称霸天下的大功,然后才不辜负自己的父母生育了自己,不愧身为天地间一个完全的人,所以他是为自己比不上舜帝和周公而忧虑,为自身的德行没有修善完备、学问没有大成而忧虑。

  【简析】君子所立之志为大志,即内圣外王之志;同样,君子所忧之虑为大虑,即不圣不王之虑。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予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

  【译文】君子有高出世俗独立特行的志向,却不让人轻易地窥视到,有藐视君王退却三军的气概,却未尝随随便地表现出来。

  【简析】君子之大志是立于心间,不轻易唱于口头。不是怕人知晓,志不达而遭讥笑,而是志乃士人之心,是默默驱我前行之鞭,暗暗平我私欲之概,不让他人知晓,即不希盼别人称颂鼓掌。

  盖古之君子,不鄙其君为不可与语尧舜之道,不薄其友为不足与言孔孟之学,不自菲其身不可为圣贤,而姑悠悠浮沉于庸众之中,岂好为高论哉,非此则不完其本然之量,是不敬其君不敬其友,而自蹈其身于僇①辱之途者也。

  【注释】①僇:(lu)侮辱,羞辱。

  【译文】古时的君子,不鄙视他的君王,称不能同他谈论尧舜治国的道理,不轻薄他的朋友,称不能同他探讨孔孟修身的学问,也不妄自菲薄自己,称他不可以做圣贤,从而苟且随便地浮沉在普通民众当中。哪里是喜好说大话啊,是因为不这样就不能让他本来的胸襟得到完好的保存,不这样就不能尊敬他的君王他的朋友,而让自己走上遭受屈辱的道路。

  【简析】这段对古时君子人格的称赞,实则是自己在京城研习程朱理学体会的自白。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志趣愈来愈高雅,胸怀愈来愈宽阔。

  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

  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与之以言。一息尚活,永天弗谖①。

  【注释】①谖:(xuan)忘记。

  【译文】伟人先哲,他不也是人?凡夫俗子,不也是父母生?才智福分官禄,我得到的太丰厚了!背弃上天只顾享受安乐,那么凶灾就即将来临。心中悔恨万千,都过去了。过去的时光追不回来,请从现在开始。肩负道义而身体力行,始终记住自己的誓言。一息尚存,永不食言。

  【简析】这是曾国藩《五箴》中的《立志箴》。他的志就是“荷道以躬”,他的态度就是“一息尚活,永矢弗谖。”办湘军,兴洋务,曾国藩一生就是按照这个誓言而去践履的。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译文】人的气质,由于天生,本来难以改变,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它。古代精通相面的人,还说读书可以改变骨相。要求得变换骨相的方法,必须先立下坚定不移的志向。

  【简析】读书可以改变气质甚至骨相,其原理还未得到科学的阐释,但事实愈来愈被人们接受。不过,只有立坚卓之志,数年如一日沉得下去的人,才会出现这种改变。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译文】宏大志向感召的气势,即便金石也会打开,谁能够抵挡得了?

  【简析】志一确定,是立在内心的,就应有金石为开的笃诚和气势。

  蟾蜍①触沙而不行,於菟②腾风而万里。士各有志,不相及也。

  【注释】①蟾蜍:(chanchu)即癞蛤蟆,一种两栖动物。②於菟:(wutu)古代楚人对虎的称呼。

  【译文】蟾蜍爬在泥沙上就不能远行,老虎借助风势就奔跑万里。士各有志,彼此不相干。

  【简析】人各有志,在选择志向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外人不必干涉,即使是学校的老师,家里的长辈也只可作适当的引导或培养,不能越俎代疱。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译文】不能成为圣贤,便只能成为禽兽;不要去问收获如何,只问耕耘得怎样。

  【简析】前两句表示志向的远大和坚定,后两句表示履志的途径和方法。远大而不坚定,注定不可实现;远大而又坚定,但没有好的途径与方法,实现率也不会高。今天,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人人都成为圣贤,就像不能人人成为科学家一样,但向圣贤、科学家学习修德、治学的精神则是应当的。

  立业有径

  古有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尺之楼,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

  【译文】古时成就大事业的人,多从能勤于做小事开始。百尺高的楼房,是在平地上奠定基础;千丈长的丝帛,是由一尺一寸纺织而成;价值万石的钟,是由一铢一两积累而就。

  【简析】大由小组成,无小则无大。百尺之楼,基于平地,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立业之初,切不可盲目贪大。

  惟察之以精,私意不自蔽,私欲不自挠,惺惺常存,斯随时见其顺焉。

  【译文】只有体察精微,不隐蔽自己的意图,不屈挠自己的欲望,清醒与机智常存心底,这样的人才会随时看得到他的顺利。

  【简析】察之以精,告诉人们,不仅要从小处做起,而且要把小处做好。小处都做好了,行事才顺利,才智也积累了起来。

  凡办一事,必有许多艰难曲折,吾辈从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理顺成章之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亮。

  【译文】凡是办一件事,必定有许多艰难曲折,我们总归以诚心来谋求,以虚心来处置。心诚就志向专一精力充足,千磨百折都不会改变常度,终会有达到目标的一天。心虚就不会有骄气产生,不夹杂私见,最终可以被人们共同体谅。

  【简析】办事遇到困难曲折,应以诚、虚之心相待,诚则有利于克服困难,虚则有利于团结众人,这两条都是成功必具的基本素质。

  若遇棘手之际,请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译文】若是遇到棘手的时候,请从耐烦两个字上痛下工夫。

  【简析】当官也好,办事也好,都会遇到许多棘手的事。耐烦可以使人冷静,冷静了才想得出办法,处理得恰当。再说,耐烦也是一种修养,是可以后天练就的。古人有言日作事威克厥①爱,虽小必济。

  【注释】①厥:(jue)代词,相当于“其”,他的,那个。

  【译文】古人说过,做事严明甚过慈爱,虽小事也能办成。

  【简析】作事不是请客吃饭,不能儿女情长,爱而不威就办不成事。所以作事时不能沉溺于小仁,而应有大丈夫之果毅。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译文】古时候成就大事业的人,规模格局上的远大与综核管理上的密微,两方面缺一不可。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译文】天下事应当在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简析】成大事既要规模远大,又要综理密微,二者兼具。简言之是胆大心细,详言之是宏观规划(大处着眼)与微观操作(小处着手)相结合。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译文】天下事没有什么作为就成功的极少,为了贪求为了获利而成功的占一半,被人激发被人逼迫而成功的占一半。

  【简析】办事重在解决一个动力问题,各种不同的动力会导致出各种不同的结果。无所为者自然成功极少。有所为者又视所为之缘起,其中由压力变为动力因之成功者亦不为少。

  居官四败日: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

  【译文】当官四败说的是:昏愦懒惰放任下属的败,骄傲狠悍胡作非为的败,贪婪鄙陋无所顾忌的败,反复无常多奸诈的败。

  【简析】居官四败都败在不能荷道以躬。

  尽职敬业

  忠不必有过人之才智,尽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过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能剖心肝以奉至尊,忠至,而智亦生焉;能苦筋骸以捍大患,勤至,而勇亦出焉。

  【译文】忠诚,不一定非要有超人的才智,只要尽心就行,勤奋,不一定非要有超人的精力,只要尽力就行。能把自己的心肝都献给至尊的人,忠到了位,智慧也会随着产生;能辛劳自己的身体来对付大的祸患,勤到了位,勇敢也就挺身而出。

  【简析】曾国藩一生都主张忠、勤立业。而且由于在忠、勤二字上下的功夫深,竟然有忠至生智、勤至生勇的感悟,不是深历其境的人体悟不出这层来。

  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乡原固谬狂狷亦谬。

  【译文】知晓事理,那么无论与自己观点相同或不同,都可以慢慢开导,终会达到和衷共济的效果。不知晓事理,那么挟私固然会办错事,秉公也会办错事,小人固然会办错事,君子也会办错事,圆滑的人固然会办错事,狂狷的人也会办错事。

  【简析】会办事者必须晓事。所谓晓事,大概是指知晓事物的一般道理和办事的一般规则。彼此对这一般道理与一般规则有了共识,沟通起来就方便了,即使某些个别道理与特殊规则不尽相同,也不碍于彼此和衷共济。

  问于当局则知其甘苦,问于旁观则知其效验。

  【译文】向当事的人求问,就能知道其中的甘苦;向旁观的人求问,就能知道它的效应。

  【简析】是否尽职敬业,可以从当局者与旁观者得知,不可仅听一边之词,只有既知其功又知其效才客观全面。

  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译文】扶助危困拯救灾难的英雄,最主要的是要经得起心与力上的劳苦。

  【简析】真正的扶危救难,不是仅仅出几个主意,捐几笔钱款就能凑大效的,首要之务还是苦心劳力。退一步说,即使主意甚好,钱款甚足,也还是要有苦心劳力的人去实施这个主意,用好这些钱款,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多做实事,少说大话,有劳不避,有功不矜,人人如此存心,则勋业自此出,风俗自此正,人才亦自此盛矣。

  【译文】多做实事,少说大话,有劳作不躲避,有功绩不矜夸。每个人若都这样存心,那么勋业便会从这里产生,风俗便会从这里矫正,人才也会从这里茂盛起来。

  【简析】多做运动员,少做裁判员,是尽职敬业的基本要求。人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坏的风气无形之中就矫正了过来,好的风气无形之中也成长了起来。

  每日应力、之事,积搁甚多。当于清早,单开本日应了之件,日内了之,如农家早起分派本日之事,无本日不了者,庶积压较少。

  【译文】每天应办的事积压很多,应当在每天早晨开出清单来,写明今天应做的事,那么本日内就应了结,好像农家早晨起来分派今天的事情一样,没有今天不了结的,这样,应办的事或许积压较少。

  【简析】今日之事今日毕,一早就安排好,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慌不忙,盈科后进,向后必有一番回甘滋味出来。

  【译文】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过后必定有一番甜美的滋味回现。

  【简析】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说:水的源泉滚滚,昼夜不断地流。充满了坑坑坑洼洼之后,继续向前流去,直到遍布四海。这里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要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这是说与沅弟听的,带兵打仗就应该如此。

  吾惟尽一分心,作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能复计较矣。

  【译文】我只有尽自己的一份心,来做好每一天的事情,至于是成还是败,就不能再去计较了。

  【简析】办事时不可计较成败,被这种杂念萦绕,信心就难以足,精力就难以专,下力就难以猛,效果自然也就难以显现。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译文】天下没有绝对容易的境况(不因之而痛苦),天下也没有绝对困难的境况(不因之而轻率);终身有快乐之处(不得意忘形),终身也有忧愁之处(不悲观失望)。

  【简析】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既然不惑不忧不惧,那么无论处境之难易,都兢兢业业;无论遭遇之忧乐,都平平静静,才是尽职敬业的最佳心态。

  以义为利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

  【译文】先王治理天下,使那些贤能的人都处在重要的地位,他对于民众的影响也都靠的是道义,因而道德一致,习俗相同。

  【简析】先王之治,历来是以义风民,所以中国社会几千年都道一俗同。这就是东方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簪①,所从来久矣。

  【注释】①譬:即“雠”,(chou)回应,应验。

  【译文】有用仁义来倡导的,他的党徒也就为仁义死而不顾;有用功利来倡导的,他的党徒也就为功利死不回头。如同水流向湿润的地方,火靠近干燥的地方,没有一项没得到应验,这样的事由来已久了。

  【简析】以水火所向为喻,说明人世间有两大阵营在,各有其感召力。谁高尚谁低俗,谁管得长,谁管得短,谁的威力大,谁的威力小,历史已经作了回答,曾国藩率军戡乱的成功更是最好的回答。

  凡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巳,民之生,庸弱者戢戢①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

  【注释】①戢戢:聚集很多的样子。

  【译文】风俗的厚与薄源自哪里呢?源自一二人的向往而巳。天地生育民众,平庸弱小者多的是,有一两个贤能而且有智慧的,众人就将他作为领袖听从他的命令;特别智慧的,领导的人就更多。这一两个人的心向往着义,众人就跟着他一道赴向义;这一两个人的心向往利,众人就跟着他一道赴向利。

  【简析】关键是倡者,即领袖人物。盛世领袖人物向利,必引而至衰;乱世领袖人物向义,必导而趋治。这一过程最终完成者当然是民众,英雄能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但必须“荷道以躬”,才能顺应民心,带领民众完成推动历史前进的伟业。

  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谋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人幕之宾,皆须计算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

  【译文】自强自立最重要的莫过于谋求生存了。农民、工人、商人,都是用劳力来求生存的人;士,却是用劳心来求生存的。因此,人或者在朝廷做官,或者在乡间教书,或者是管理民众的小吏,或者是出谋划策的慕僚,不管干什么职业,都应有兢兢业业的精神,才能问心无愧地生活。

  【简析】马克思主义者预言在生产力与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脑体差别将逐渐消失。当今已看出这种消失的许多迹象。然而古代,劳力、劳心是截然分开的。曾国藩这里所论不在如何分别,而在于要注重彼此的共同点:劳,劳则光荣无愧。

  余不能禁人之不苟取,但求我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

  【译文】我没有能力禁止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钱财,只要求自己不苟取不义之财。并用这条自我戒律来作僚属的表率。

  【简析】不义之财坚决不取,曾国藩视作自己的道德底线。对于僚属自然也有要求,但重在“风示”。当时,湘军自筹粮饷,自购军械,长官若要贪利,空间很大,机会极多,但曾国藩不要钱,不得不义之财,家人、僚属见此该当何想,自在其中。

  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饷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译文】古时候名将所以得士卒的真心拥戴,有钱财以外的原因,后世将领专门依恃粮食和饷银的优厚,作为笼络兵心的工具,所依恃的这个根本已是够浅薄了,所以金钱多就奋勇如同蚂蚁附和,利益尽了就冷落如同鸟兽散去。

  【简析】以粮重饷优笼络兵心,即以功利相倡,在那个时代司空见惯,曾国藩则在钱财之外诸如仁义之类寻求动力,如师出有名、知人善任、风示廉洁,大有潜力可挖,且远胜钱财一时之诱人。

  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此,要做好人,第一要从此处下手,能令鬼服神钦,则自然识日进,气日刚,否则不觉堕于卑污一流,必有被人看不起之日,不可不慎。

  【译文】若非从道义上说是可以获取的话,就不应该随随便便接受这样的好处。要做一个好人,第一要从这点上着手,才能令鬼神都佩服。这样下去,自然见识上日日上进,底气上日日刚直,否则不知不觉便落入卑污一流中,必定会有被人看不起的一天,不可不谨慎。

  【简析】曾国藩自己以义为利,同时也尽力劝导诸弟重义轻利。原因就是他与诸弟都成了湘军的领袖,这个领袖集团的言行举止决定了湘军的命运,万目睽睽之下,尤当谨慎。

  勤以致功

  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逸而惮于劳。古今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绵绣,酣泰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译文】在勤劳上习惯了,是神都会钦敬。人之常情,没有不好逸恶劳的,不论贵贱、智愚、老少,都贪图安逸,害怕劳苦,这是古今相同的。人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饭,与一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称,那么旁人就会认可,鬼神就会赞同,认为他是自食其力了。至于种田农民、织布妇女,一年到头勤勉辛劳,不过获几石粟,几尺布;而富贵人家,终年安逸享乐,一件事都不做,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豢养很多奴才,高枕酣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公平的事,鬼神都不会赞同,这样不公平的世界能够长久吗?

  【简析】曾国藩开给二子的课目共四条:一、慎独则心安;二、主敬则身强;三、求仁则人悦;四、习劳则神钦。不劳动获得财富,鬼神不许。靠劳动而获得财富,鬼神许之。习惯于勤劳,带来己寿民安,鬼神钦之。

  前日记所云,思诚则神钦者,不若耐苦则神钦!盖必廉于取而俭于用,劳于身而用于心,而后为鬼神所钦伏,皆耐苦之事也。

  【译文】前次日记中说的“思诚则神钦”,不如改为“耐苦则神钦”。只要在索取的时候考虑廉洁,使用的时候考虑节俭,勤于劳苦乐于用心,以后就让鬼神敬畏钦佩,这些都是有耐心能吃苦的事情。

  【简析】为神所钦本来有多个方面,如思诚,如廉取俭用,但都不如耐苦之甚。

  自勤则强,佚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强,惰则败。

  【译文】身体勤就强壮,安逸就生病;家庭勤就兴盛,懒惰就衰落;国家勤就治,荒怠就乱;军务勤就胜,散漫就败。

  【简析】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军队,都需要勤。曾国藩治身、治家、治政、治军,都以勤为第一要义,后人称他为“能办事之人”,其勤就是直接原因之一。

  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

  【译文】只有俭可以养廉,只有勤可以带来智慧。这两句话是做好官的秘诀,也是做好人的关键。

  【简析】做官勤,称之为勤政;做人勤,称之为勤劳。做官要讲政绩,勤是秘决;做人要讲衣食住行,勤是命脉。

  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译文】总是必须脚踏实地,能勤于做小事,才可能日日有起色而见功效。

  【简析】今日管理科学中有“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曾国藩就是注重克勤小物的人。天道酬勤,能从小事做起,才可日起而有功。

  凡菜茹手植而手撷者,其味弥甘;凡物亲历艰苦而得者,食之弥安也。

  【译文】大凡菜蔬亲手栽种又亲手采摘,它的味道更加甘甜;大凡物品亲身经历而得到,吃起来更加心安。

  【简析】曾国藩是反复尝到勤劳甘甜的。他的祖父就是菜茹手植而手撷,靠勤劳垦荒置田而致小富者。

  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译文】少年劳苦而老来安逸还可以,少年甘甜而老来受苦就难了。

  【简析】少劳而老逸是幸福的,少甘而老苦就不幸福。曾国藩主张勤劳应从少年时代抓起。当今不少家庭将子女当做“小皇帝”,虽然反映了当下民众物质生活水平已很丰裕,但也释放出未曾注意对子女进行艰苦教育的危险信号,红灯面前若能记住曾国藩这句名言,就大有裨益了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慎。

  【译文】我们这些读书人,大约缺失在笨拙上,即然这样,就要自安于笨拙,而以勤奋来弥补,以谨慎来出言出行,不可使乖卖巧,这样会更误事。

  【简析】勤能补拙。曾国藩自认笨拙,但以笨拙之身怎能担当大事?于是要补。靠什么补?龟兔赛跑,聪明的兔子半路酣眠误了事,笨拙的乌龟紧赶慢赶反而赢了,这说明勤能补拙。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迟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也。

  【译文】一切弊病,都是从懒惰产生的。懒惰就会松驰缓慢,松驰缓慢就会治理别人不能严整齐肃,从而功业也就不会很理想。一个地方迟误了,全局都会懈怠。

  【简析】懒生百病,这病不光指身体,还指事业。治人不勤不严,就不会有理想的功业;治军不勤不严,就不会有理想的战绩。

  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忍饥耐寒,而临敌忽能忍饥耐寒者。

  【译文】没有平日不早起,而临到打仗忽然能早起的;没有平日不习惯劳作,而临到打仗忽然能习惯劳作的;没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到打仗忽然能忍饥耐寒的。

  【简析】以治军为例,平时勤苦训练就是战时勤苦致功的基础。所以治军以勤为先。

  俭以养廉

  作官以不要钱为本。

  【译文】做官要把不贪财钱作为根本。

  【简析】在曾国藩的家训中,有他亲自制定的“八本”,如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条条都点出要害,本本都入木三分。讲勤,就紧紧抓住不晏起这个根本,讲廉,就紧紧抓住不要钱这个根本。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不敢也。

  【译文】我做官二十年,一丝一毫也不敢沾染官宦的奢侈习气。日常饮食起居,都还谨守着贫寒朴素的家风,极为俭朴也可以,约略丰厚也可以,但是太丰厚就不敢领受了。

  【简析】曾国藩为官高至极品,为军身居帅位,要住豪宅,吃盛宴,未尚不能办到,但他修身第一,廉俭至上,从来不敢妄为。

  凡多欲者,不能俭;好动者,不能俭。

  【译文】大凡欲望过多的人,不能节俭;喜好动的人,不能节俭。

  【简析】多欲不能俭,人所共知;多动不能俭,知之颇难。原来。这话是对澄弟说的。他说:“弟向无癖嗜之好,而颇有好动之弊。今日思作某事,明日思访某客,所费日增而不觉。此后讲求俭约,首戒好动。”(《书赠仲弟六则》)就当今而言,瞎折腾也会劳民伤财,政府或企业,每出台一个规划或项目,都要作可行性论证,就是规避多动不俭的举措。

  能俭约者不求人。

  【译文】能够俭朴简约的人可以不求人。

  【简析】不求人是办事的上上策,量力而行,简约为之就可以不求人,至少在财物上不求人。

  既奢之后而之于俭,若登天然。

  【译文】奢华习惯了以后,再回到俭朴,就好比登天一样困难。

  【简析】由劳入选易,由甘入苦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人在少时,就应养成勤俭的良好习惯。

  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蒲①酒渔猎,一切勿过;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

  【注释】①蒲:(pu)即樗藉,樗蒲,古代的一种游戏,相当于掷色子。樗、樗(chu)。

  【译文】声色犬马、嬉游聚会之类的活动,不应该做得太过度。像赌博、酗酒、钓鱼、打猎这样的事情,一概都不要做;吃穿用度等各种花费都要节制。

  对于奇异服装、稀有玩物,都不应该有太大的兴趣。

  【简析】凡享乐之事,禁止是不近人情,放纵则不可收拾,在项目选择、参与频率、沉迷程度、花费尺度上,要有节制才是明智。当今娱乐业繁荣,有消费能力者亦众,愿打愿挨,姑且不论;可鄙的是,有人口里道德文章,身却沉迷酒色;有人白天反腐倡廉,晚上却大肆公款挥霍,如此放纵,何以善终?

  凡银钱一分一毫一出一入,无不可对人言之处,则身边之人不敢妄取,而上房、官亲、幕友、家丁四者皆治矣。

  【译文】凡银钱一分一毫一出一入,没有不可以对别人说的,这样身边的人不敢乱取,上房、官亲、幕友、家丁四类人都治理好了。

  【简析】曾国藩要求州县长官治衙署要厉行节俭,而且带头实行财务公开,任何人都不敢妄取分毫。当今时代进步,社会呼吁政府办事增加透明度,财政收支、三公消费、官员财产及时公布,以接受群众监督,这是培育和检验政府执政品质的重要措施,曾国藩这个榜样依然有不朽价值。

  官厨少一双之箸,民间宽一分之力。此外衣服饮食,事事俭约,声色洋烟,一一禁绝,不献上司,不肥家产,用之于己者有节,则取之于民者有制矣。

  【译文】官府厨房少一双筷子,民间就宽松一分气力。此外衣服饮食,事事都俭约,声色洋烟,一一都禁绝,不向上司贡献,不增加自家财产,使用在自身上有所节省,从百姓收取时就懂得要有制约了。

  【简析】曾国藩自己廉洁,治廉也极严格。一双筷子的细节非常典型地说明他廉政功夫之深。当今公宴是客少主多,久禁难止,其实,少几双筷子有何难?

  下个撤酒令,看还有多少筷子伸来!

  不特当廉于取利,并当廉于取名,毋贪保举,毋好虚荣,事事知足,人人守约,则气运可挽回矣。

  【译文】不仅仅应当在获取利益上廉洁,也应当在获取名誉上廉洁,不要贪求保举,不要爱好虚荣,事事知足,人人守约,这样国家的气运就可以挽回。

  【简析】曾国藩将廉的外延从利扩展至名,劝戒一命之官不要伸手要名。凡一命之官既不贪利,又不贪名,官风就大正。官风正民风则正,国运就可以挽回。

  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译文】我们在自己弱、需要自修的地方,求得强盛就好;可是在比别人强的地方,谋求更大的强盛就不好了。福气和利益都是身外之物,一个人如果专门在胜人处逞强,那么是否真能强到底,尚不能预料。即使是终身强横乡里安稳度日,这也是有道德的君子不屑提起的。

  【简析】求强是曾国藩人生的重要指导方针,但思想成熟的他却认为求强也要恰到好处:自修处可求,胜人处不可求。

  儒生贵在识时,经术原以致用。

  【译文】作为儒生最可宝贵的是识时务,各种经术最关重要的是致用。

  【简析】识时务者为俊杰。儒家主张入世,而人世间常有变化之情,不知变化之情,无以经世致用。

  处大位大权而兼亨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

  【译文】处在高位拥有大权又兼亨有大名的人,自古以来曾有几个下场好的,因此总得设法将权与位两个字推让一些,减去几成,这样晚节才可以渐渐保住。

  【简析】没有位、权、名,难以办济世拯民的大事,但位权名过大,容易骄奢致祸,因此这是一把双刃剑。曾国藩一辈子战战兢兢,到了晚年,位权名已登峰造极,然而他也感觉到,与祸仅一跬之隔了,所以在这关键时刻他不愿再走半步,而坚持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好平安收场。

  前立志作《曾氏家训》-部,曾与九弟详细道及。后因采择经史,若非经史烂熟胸中,则割裂零碎,毫无线索,至于采择诸子各家之言,尤为浩繁,虽抄数百卷犹不能尽收。然后知古人作《大学衍义》、《衍义补》诸书,乃胸中自有条例自有议论,而随便引书以证明之,非翻书而遍抄之也。然后知著书之难,故暂且不作《曾氏家训》。若将来胸中道理愈多,议论愈贯串,仍当为之。

  【译文】前不久曾立志编写曾氏家训一部,曾与九弟详细说过。后因翻阅经史,发现若非把经史烂熟于胸,就会支离破碎,毫无线索;至于采集选择各家之言,更为浩繁,哪怕是抄几百卷书还是不能把材料收齐。然后才懂得古人编著《大学衍义》、《衍义补》等书,都是胸有成竹,自有一套体例,自有一套见解,然后随便引书为证,不是翻书抄来的。这以后才知道写书的艰难,所以暂时不写曾氏家训,以后胸中道理多了,议论更加贯通了再写。

  【简析】曾国藩有心为家族为子孙做一些事,写《曾氏家训》就是一例。但他审时识机,觉得写这样的书时机尚未成熟,加之后来政务军务太忙,终未写成。不过,后人将他的语录辑成《曾国藩家训》,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相较,并不逊色,反而是株奇葩。

  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者。

  【译文】危险紧急的时候,不要依靠别人,专门依靠自己,才是稳当的办法。

  【简析】危急之时靠自己,本书前面已有提及,这里作为审时识机,自己犹当把握。

  以精心察之,冷眼窥之,无乘以躁气,无清以众论,自能觑出可破之隙。

  若急于求效,杂以浮情客气,则或泰山当前不克见。

  【译文】精心识别,冷眼观察,不要仗着躁气,也不要被众论混淆,自然能看出可以攻破的隙缝。若急于求成,夹杂虚浮骄气,就或许有可能泰山在面前却看不到。

  【简析】在关键时刻要沉得住气,精心、冷眼观察,以觑出可破之隙,办事如此,打仗也如此。

  第一先贵审力。审力者,知己知彼之切实工夫也。……古人云兵骄必败,老子云两军相对哀者胜矣。不审力,则所谓骄也,审力而不自足,即老子所谓哀也。

  【译文】第一先重视审力。审力,即知已知彼的切实工夫。……古人说军队骄傲必定失败,老子说两军相对有哀感的一方将会胜利。不审力,即所谓骄傲,审力而不自我满足,就是老子所说的哀。

  【简析】老子说:“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老子·六十九章》)所谓哀者,乃遭侵袭或残害而悲愤满腔、奋起反抗者。这是一种最可宝贵的士气。己方为哀兵,彼方自然是骄兵,审度双方士气,出师方可取胜。曾国荃兵临南京城下,人数虽少于对方,但士气却盛于对方,把握出了这个机、这个势,便一举攻下了南京。

  持之以恒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译文】人生惟独有恒是第一美德。……年纪上不分老少,事情上不分难易,只要持之以恒,自然如同种树养牲口,每天都在成长却不觉得。

  【简析】勤是美德,俭是美德,忠是美德,信是美德,惟有恒是第一美德。读书、治学最需有恒,为政为军更需有恒,戒烟、写日记区区小事,也需要有恒。曾国藩是有恒之辈,但他回忆戒烟写日记这些琐事时,总觉自己不是那么有恒,戒烟时抽时戒,写日记时断时续,好在他有高度自省能力,不断鞭笞自己,终于烟戒断了,日记不断了,进入了有恒的自由王国。

  善始者不必善终,行百里者半九十。

  【译文】善于起始的人,不一定善于终结,把百里作为目标的人,走过九十里才能说过了一半。

  【简析】善始者最需要善终,但不一定能够善终。天下事善始者比善终者多得多,其原因就是不少善始者没有善终。这封给沅弟的信鼓励他不要松懈,迎接后面的困难,直到圆满的终点。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译文】凡人做一件事就必须全副精力投注在这件事上,从头到尾都不能放松,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在这山又望着那山。人若是没有恒心,将终生一无所成。

  【简析】曾国藩与曾国荃不是一般的兄弟关系,是志同道合、生死与共的兄弟加同志的关系,因此,信中一再鼓励沅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有恒是成熟

  的一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自拿起枪杆子之日起,就坚持到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打出了一个新天地;领导现代化建设,自一份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向世界公布之日起,就坚持到今天继而明天,中国真正国强民富。这是传统文化中有恒精神的一曲赞歌,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弱国崛起的一面旗帜。

  未习劳苦者,由渐而习,则日变月化,而迁善不知;若改之太骤,恐难期有恒。

  【译文】不习惯劳苦的人,只能用逐渐的方式来习惯,这样每天每月都在变化,向着良善的方向前进了自己并不知道;倘若改变太急,恐怕很难做到有恒。

  【简析】优良品德的形成或不良品德的改变,都需要一个由渐而习的过程,要尊重这个过程。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译文】困时切莫间断,熬过这一关便可以有少许进步。再进一步又会遇到再一次的困难,于是再熬过去再奋斗,自然有亨通进步的一天。不只写字,凡事都有极为困难的时候,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简析】曾国藩常称自己拙笨。但拙笨的人往往伴随着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困知勉行。他练写字就是这样,进而困,困而进,往复不断,终于大进。

  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盖明师益友,重重挟持,能进不能退也。

  【译文】我向来有缺乏恒心的弊病,自从这次逐日写日记开始,可以保证一辈子有恒心了。这是因为有明师和益友多方面的督促和扶持,我只能上进不能后退了。

  【简析】人类最可宝贵之处,在于不仅能占用自然,驾驭社会,还能战胜自己、驾驭自己。像古往今来的那些圣贤一样,曾国藩在战胜自己、驾驭自己方面,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智慧。青年时代,他确有无恒之弊,但他正视这个“弊”,顽强地战胜了它,而获得了有恒之“利”。

  曩①以所忻,阅时而鄙。故者既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日为物牵,尔之再食,曾未闻或愆?

  【注释】①曩:(nang)从前,以往。

  【译文】过去常常是对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没有多久就厌弃。旧的东西既已抛去,新的东西也很快又被搁置。修德从业不能有恒,是被俗务所牵累。你一再说话不算数,也曾听说过这是要获罪咎的吗?

  【简析】这是《五箴》最后一篇《有恒箴》中的话。这哪是在规诫,简直是在质问和鞭笞自己。看来,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是恨之愈切,则改之愈坚。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译文】凡事都要用困知勉行的工夫,不可以作骤然出名,即刻收效的想法。

  【简析】困知勉行是曾国藩身上最闪光的品质,他称有恒是天下第一美德,尤钟情于困知勉行。当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人恭维我们应与美国一起主宰世界,有人称我们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我们却不得意忘形,明确表示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富强任重道远,为自己困知勉行树立更远大目标,这就是大智大恒。

  一事有恒,则万事皆可渐振,毋以为小端而忽之。

  【译文】一桩事情持之以恒,就一切事情都能逐渐振兴,莫将它当做小事而去忽视它。

  【简析】在一桩事情之中培养出了有恒的品质,这种品质又会在其他的事情中贯彻,因而万事皆可渐振。这就是品质效应。

  建功立业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译文】古代的帝王将相,没有一个不是由自强自立做起的,就是圣人、贤者,也各有自强自立的途径,所以能够独立而不惧怕,坚定而不动摇。

  【简析】自立自强是建功立业的支柱,说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她有这种自立自强精神;说曾国藩是一代圣相,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他具有这种自立自强精神。

  功成以开疆安民为要,而亦须能树人、能立法,能是二者,虽不拓疆,不泽民,不害其为功也。

  【译文】在立功上把开拓疆土安定百姓作为要点,但是也必须能培育人,能立法规,能做到育人立法这两点,即使没有开拓疆土没有惠泽百姓,也不妨害他建立功劳。

  【简析】开疆安民是大功,能树人、能立法也是大功。显者已见,隐者难窥,树人、立法其实最不易,其对于稳定和发展社会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开疆安民。

  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译文】所谓立,指的发奋自强,能站得住;所谓达,指办事圆融,能行得通。

  【简析】由立而达是建功立业的必经之路。

  巧也,成也,皆以极熟之后得之者也。不特写字然,凡天下庶事百技,皆先立定规模,后求精熟,即人之所以为圣人,亦系先立规矩,后来精熟。

  【译文】巧妙也好,成熟也好,都是因为极为熟练后才能得到的。不独写字是这样,天下任何事任何技能,都得先立定规模,后再讲求精熟,即使是一个人想做圣人,也要先立下规模,后来才能精熟。

  【简析】由熟而巧是功业形成的标志。因此要立定规模,讲求精熟。

  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知始。

  【译文】君子想要有所建树,必须自不胡乱求人知晓开始。

  【简析】求名是人之常情,士人尤甚。这是一种动力。不过,不打好坚实基础,妄求人知,就是一种浮躁了。人一浮躁,还谈什么建功立业呢?

  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只争临阵须谀之顷。

  【译文】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算,可最后的得失只取决于战场上的一瞬间。

  【简析】这里说的是打仗,能否获胜,能否立功,平日的努力不能不重要,关键的时刻更要加倍努力。胜负往往取决于这临阵须臾之顷。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

  【译文】凡是善于下棋的人,每每在棋局危急的时候,一面挽救自己,一面攻破敌方,往往能够做到因患病反而变得美丽,因失败反而转化为成功。善于用兵的人也是这样。

  【简析】弈棋与用兵有相似之处,在危急之时应自救与破敌同时展开,运作得好会有奇效。

  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译文】若一面建功立业,在外界广享大名,又一面买田起屋,在家中谋求厚实,这两种做法都有盈满的迹象,完全没有谦虚退让的意思,这样做下去,断然不能长久。

  【简析】建功立业使你名满,求田问舍使你利盈,人的欲望不能过于盈满,否则就会招致灾祸。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曾国荃、曾国葆不以为然,阅历深厚的曾国藩则劝诫再三,力尽兄长一份爱心和苦心。

  【修身故事】

  自制火轮

  1861年,恭亲王奕诉上奏咸丰皇帝,建议用洋药税购买外国轮船枪炮,来剿灭太平军。曾国藩知道,当年英法军队的轮船在长江上耀武扬威,洋枪洋炮更是叫清兵吃够了苦头。如今以夷制夷,不能说不是个办法。不过,中国要真正强大,光靠买洋人的武器,自非长久之计,若是中国人也能自制这些厉害的家伙,像当年宋人发明火药、明人郑成功驾船远航那样,中国才有重新崛起之日。于是,他也上一奏折,在支持奕诉购买洋人轮船枪炮的建议之外,还提出自招能工巧匠来仿制自造。

  朝廷觉得曾国藩此着很好,自然十分看重。曾国藩有朝廷撑腰,干得异常迅速。第二年,他就在安庆着手试造中国第一艘轮船了。他对幕僚们说:“目下最为急迫的手下工作,就是学会西洋制造船炮的技术。一旦我们学会了船炮的制造,那么洋人的长处我们也有了。无论是与洋人和平相处或是相互对敌,我们都可有所倚恃。否则,我们与洋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席话,让大家燃起了新的希望,跟曾帅干,有干头。接着,幕僚华蘅芳、徐寿等居然造成了一部轮船发动机,一试验,曾国藩十分兴奋,当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写道:洋人的智巧奇技,到底被我们中国入学会了。从此以后,洋人再没有可向中国夸耀的东西了。不过,从制造一部发动机到制造一艘轮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经过多次失败和实验,直到1863年12月,才装配完成了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火轮船。而且船的体积极小,船身的长度仅有9米,时速也只有13公里。中国要自强,任重道远。曾国藩登上小火轮试航,仍然信心十足,他将这艘船命名为“黄鹄”,意为“一飞冲天”,中国人将不再雌伏在列强的脚下了。

  1867年,曾国藩决定每年拨江海关洋税一成约20万两,专供造船之用,并聘请洋人工程师及工匠,指导华工制造。第二年7月,耗银8万两的一艘新轮船下水,载重300多吨,时速逆水35公里,顺水竟达60公里,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艘近代火轮船成功了。

  自办工厂

  在我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的三名少年中,容闳是唯一回国效力的。他回到祖国,并没有直接到清廷去要个一官半职,而是去天京太平军那儿寻求报国之门,但看到天京城里一片混乱,只得溜了出来。曾国藩听说容闳留学回国,就催着李善兰、华蘅芳尽快将这位才子引荐过来。

  容闳见了曾国藩,感受到了这位大帅远非洪仁歼之辈可比,就大胆提出,当前中国最需要的莫过于自建工厂,建能制造机械的工厂!这话正合曾国藩的心意,曾国藩要的就是最好的救国之方,最快的自强之道,容闳如此忠于国家,又如此聪明能干,这样的人信得过!于是他当即决定,派容闳去美国购买工作母机,而一拿就是68000两白银,让容闳简直目瞪口呆。

  容闳身负重任,又远渡重洋去了美国。可是,那时恰逢美国陷入南北战争,许多机械厂要么倒闭,要么转为兵工厂,哪儿也找不到什么工作母机了。一阻隔就是一年多,第二年才将机器运了回来。这时,江南制造局有了这新式机器,如虎添翼,既能制造枪炮弹药,又能制造轮船,还可自炼钢铁,中国人走向强大迈出了第一步。接着,按照容闳的建议,曾国藩又上奏朝廷,选派三十名幼童分赴欧美留学,他们学成归来,很多人都成为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制造业的先驱人物,詹天佑就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可惜,后来的情景曾国藩

  都没能亲眼看到,1872年他就去世了。但他留给人们的,却是无限的崇敬和怀念。容闳就回忆说:

  几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是皆曾文正一人之声望道德,及其所成就之功业,足以吸引之罗致之也。文正对于博学多才之士,尤加敬礼,乐与交游。

  【独处心语】

  人要有志,这是很普通的道理。孔子的“君子上达,小入下达”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君子通晓高深的道理,小人通晓低级的道理,局限于道理的高低;有人认为是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进了一层,有义利之分了;有人认为是君子不断进取,小人日渐沉沦,更进一步了,有进退之别;有人则认为是君子依循天理日求上进,小人追求私利日趋下流,这就比较完善了,既有义利之分,又有进退之别,揭示了君子与小人价值观和思想取向上的根本差异,更符合孔子的初衷。这句话告诉我们,做君子在价值观上就要重视天理道义,在思想取向上就应日求上进,二者不可舍其一。曾国藩说:“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曾国藩在这里明白地阐述了自己的立志观,从道义上说,要行仁义,要做孔孟,从取向上说,要日夜孜孜,要惟之是学,充分体现了既明且强的立志理念。

  用孔子和曾国藩的立志观来剖析今人的立志状况,颇令人感叹。首先是立志不明。我们的青少年所立之志,多在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之类的专业层面,缺失循天理、行仁义、做孔孟之类的道德元素;多在为自己为父母争气的狭窄层面,缺失为国家为民族争光的宏阔气度。文天祥青年时代见江山破碎,就发出了“何日洗兵马,车书四海同”的呼唤,当家乡沦陷之后,就立下了“五岭生前梦,中原地下心”的生死愿。毛泽东17岁时,就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样的绝句,以谢父母允他赴湘乡新式学堂读书。这些伟人青少年时代所立之志多么宏阔远大,在他们的心中装的尽是祖国!如果在引导今天的青少年想当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的基础上,注入道德元素,提升到国家民族的层面,其内涵也就充实多了。有人会说,那样做会空乏甚至虚假,这是不必要的担心,如果一提国家就空,什么“家”不去努力不也会空吗?如果一讲道德就假,难道不要道德才真吗?在动乱时代,先辈们能以报国为志,在和平环境里,为何不可以效国为愿呢?

  有了明确的志愿,就应该发愤图强,努力实现这个志愿。这个强,就需贯彻到行动上,强自己学,强自己敬,强自己勤,强自己俭,日夜孜孜,直至“上达”,直至成孔孟。这才是有志、有识、有恒者的风姿。曾国藩事业大成,正是源于立志的明确与坚定,履志的强劲与有恒,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兑现了他“立志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这一诺言。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