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曾国藩修身经 > 四、重学——修身之母

四、重学——修身之母

  修身如何顺利入门、径直前行,是一门学问。这就要求每一位有意修身的人要十分地重视学习。首先要学习先人修身的榜样、先人修身的教导,儒家的也好,道家的也好,墨家法家的也好,都要取其精华;也要学习当代修身的模范,做到齐贤若渴、尊师犹父,养成每事独造幽奥、终身好学力行的良习,随着学养水平的提升,修身也就水涨船高了。“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曾国藩是这

  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直到曾国藩临死前一天,还三次阅读《理学宗传》中张子一卷,可见他从7岁入学到61岁离世,是做到终身学习毕生修身了。

  曾国藩如此,历史上每一位圣贤无不如此。孔子说过:“君子不可不学。”(《孔子家语·颜渊》)曾子说过:“君子爱日以学。”(《曾子·守业》)荀子说过:“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这些圣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韦编三绝就是典型的一例。曾国藩位高一品,他没有资金垫本,没有朋党相拥,更不会耍手腕,拉背景,靠的是一个不断的“学”字。知识不足,学;交友不会,学;带兵不懂,学;善终不易,学!他完全是学成了一位儒学大师,学成了一个湘军统帅,学成了一名中兴圣相。

  问题在于,曾国藩是不是为了成为大儒、统帅、圣相而学的呢?回答是否定的。他的学习目的十分明确:进德、修业。他的最终志向十分坚定:齐家、治国、平天下。他饱读《四书》《五经》和各代史书,深受孔曾思孟和历代士人君子的影响,“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因而发奋学习并不为在人前炫耀,也并不仅限于光宗耀祖,而是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增强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胆识与能力。他明确地说:“学者用力,固宜于幽独中,先将为己为人之界,分别明白,然后审端致功。”为自己什么呢?他也说得明确:“吾辈读书,只有二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卫其身。”从曾国藩一生所说所想与所作所为结合起来看,这些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的的确确如此。

  曾子在《大学》中说:“《诗》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里,如切如磋的学与如琢如磨的修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且点明了学是修的前提,只有接受了古圣先贤的修齐治平之道,才能修有标准、有内涵、有动力、有目标,才能持之以恒,始终一贯。曾国藩自己也说:“物无穷,则分殊者无极,则格焉者无已时,一息而不格,则仁有所不

  熟,而义有所不精。”修身首当修仁义,而“一息不格”,便“仁有所不熟,义有所不精”,学习(格物)对于修身(修仁义)有多大的作用,就可以知晓了。荀子说:“敦慕焉,君子也。”这说的是:只要勤奋努力学习的人,就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所说的“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也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曾国藩当然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诸如独造幽奥、学贵践行、见贤思齐、尊师犹父之类,这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应运而生的东西,只要学习的目的明确,志向远大,人人都能创造出一套符合自己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道道来。以尊师为例,曾国藩就有一个信条:“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他自己的切身经历正是如此。当年在京城为官之

  始,修身才起步,有幸拜大儒唐鉴、倭仁为师,从此修身步入快车道,多次主动找老师去审查自己的日记,看他自省是否到位,改过是否虔诚,老师愈批评得严厉,他就愈加感激。如果不把严师当父,他就很难得到如此大的收获。

  学为德业

  学者用力,固宜于幽独中,先将为己为人之界,分别明白,然后审端致功。

  种桃得桃,种杏得杏,未有根本不在,而枝叶发生,而自嘗①茂者也。

  【注释】①嘗:(chang)通“畅”,旺盛。

  【译文】学者花费精力治学,应该在幽静孤独中,先将为己与炫人之间的界线划分明白,然后再选择领域用功。种桃的得桃,种杏的得杏,没有根本不存在,而枝叶生长,并且茂盛的。

  【简析】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还是为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就会不足,方向就会不明,效果也会不济。所以为己为人的问题,是个根本问题。

  凡读书,有为人为己之分。为人者,纵有心得,亦已的然日亡。

  【译文】大致说来,读书有为人和为己的分别。为别人而读书,纵使有心得,也一定会很快就自然消亡。

  【简析】曾国藩学习,本来是为己进德修业,将来好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有时也有炫人的杂念渗入,好在他为己之心强烈,通过自省还是将那些杂念剔出。

  人性本善,自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本性日失,故须学焉而后复之。

  失又甚者,须勉强而后复之。

  【译文】人性本来是善良的,自从受到禀性的限制,物欲的掩蔽,善良的本性就一天天减少,因而需要读书学习来使它恢复。损失很多,就必须用勉强的态度来恢复。

  【简析】单说读书为修德一事。人的善性一旦失去,就须学而复之,学习的目的是修德,学习的功能就是救失。

  吾辈读书,只有二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卫其身。

  【译文】我们读书,求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增进道德,讲求意诚、心正、修身、齐家的方法,好图得个终生无愧;一件是修炼学业,练习记忆、诵读、词句、章法的学问,好图得个养身糊口。

  【简析】进德,无愧此生;修业,获禄护身。二者都是人生所必需的。今天,许多家长在鼓励孩子读书时只提后者,忽视前者,颇为遗憾。

  君子之学道,尤病于近名。

  【译文】君子研习学问,尤其要防范博取名声。

  【简析】近名就属于为人了。名是社会赐予的,不是主观所求得到的。德业双进,名在其中,不请自来,何必套近、博取?

  所贵乎圣人者,谓其立行与万事万物相交错而当乎道,其文字可以教后世也。吾儒所赖以学圣贤者,亦借此文字以考古圣之行,以宽其用心之所者,古圣之精神语笑,胥寓于此,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译文】圣人可贵的地方,在于他的立身与万事万物相联系,与大道相符合,他的文字可以教育后世。我们士人能够学习圣贤的原因,也是靠着文字来考查古代圣贤的作为,来研究他们是在什么地方用心。这么说来,这些句与句、字与字相连续的篇章,便将古圣贤的精神与言语笑貌都寄寓了。倘若差了毫厘,就会谬出千里。

  【简析】学习,能够借助文字而知古圣之行之心,使文化能够传承至今,大道能够哺育后世,其功何等之伟。

  周濂溪氏①称文以载道,而以虚车讥俗儒。夫虚车诚不可,无车又可以行远乎?孔孟没而道至今存者,赖有此行远之车也。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又可不早具坚车乎哉?

  【注释】①周濂溪氏:姓周名敦颐,字茂叔,1017-1073年,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因在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院讲学,世称周濂溪。

  【译文】周敦颐说文章可以承载道理,用虚车讽刺世俗的读书人。虚车固然不行,而没有车又能远行吗?孔子孟子已经去世,可他们的学问流传至今,全靠有这种能远行的车。今天我们倘若有了见解又想远行的话,怎么能不早早准备坚固的车辆呢?

  【简析】文以载道,《论语》就载孔子之道,《太极图》就载周子之道。不学文何以得道?无坚车又何以远行?所以中国古代凡有志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者,都要勤勤恳恳进德修业,都要老老实实读书学文。

  处人处事之所以不当者,以其知之不明也。若巨细周知,表里洞彻,则处之自有方术矣!吾之所以不能周者,以不好问,不善问耳。

  【译文】人们处理问题不恰当,是因为没有把道理搞清楚。如果对事情的大小,内外都一清二楚,就自然会有好的处理办法。我所以对事情大小内外不能遍知,是因为我不喜欢问,不善于问的缘故。

  【简析】曾国藩在回顾自己为学之中,还有不好问、不善问的缺陷,有许多道还知之不明,因而处人处事还有不当。

  格物致知

  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

  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

  【译文】物是什么?即所谓从本到末的东西,身、心、意、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做的事情都是物。

  【简析】宋代理学家对曾子的三纲领八条目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系统。曾国藩是清代理学家,自然对这套理论耳熟能详。不过,这里的“物”所指非常广泛,连思维、意识都包括在内,实际说的就是研究的对象,与今天的“物”对不上号,因此不必以今天的物的概念来理解这段话中的“物”。

  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竞身之理,又博究其立斋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

  【译文】格是什么?就是面对着物来详究它的道理。比如说,侍奉双亲早晚问候,这是物,研究它为什么要早晚问候的道理,即格物。跟随着兄长走,这是物,研究他为什么要随着走的道理,这就是格物。我的心,这是物,详究我的存心的道理,又博究通过省察涵养来存心的道理,即格物。我的身体,这是物,详究我敬惜自身的道理,又博究通过衣着洁净坐姿端庄等方式来敬惜自身的道理,即格物。每天所读的书,句句都是物,结合自身检查,根究它的道理,即格物。这些正是获取知识上的事。

  【简析】格就是推究,研究。读书就要究理,观察事物也要究理。每读一章,每遇一事,都究其理,就能致知,就能获得德业上的进步。

  物无穷,则分殊者无极,则格焉者无已时,一息而不格,则仁有所不熟,而义有所不精。彼数圣人者,唯息息格物而又好色恶臭者竞之,乃其所以圣也。

  【译文】事物无穷,则差异无穷,则研究无止境,一刻不研究,就会在仁上有不熟悉的地方,在义上有不精通的地方,那几个圣人,他们只是时时刻刻在研究事物,而又以喜好美色厌恶臭味的态度来做到底,于是才成为圣人。

  【简析】物无穷而格不已,读书人一刻也不能停止。圣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而是息息格物不辍而终成圣人的。这就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这种精神与毅力,都可以一天天靠近圣人。

  吾心之故有限,万物之分无穷,不究乎至殊之分,无以洞乎至一之理也。

  【译文】我们知晓的道理有限,万事万物的区分无穷,如若不精细研究其中的差别,就没有办法洞察最高的道理。

  【简析】理学家并不主张盲目格物,而要究乎至殊之分,即抓住能显示特色的差异部分,就能事半功倍,获得最高的道理。

  以舜之睿哲,犹且好问好察,周公思有不合,,则夜以继日。孔子,圣之盛也,而有事乎好古敏求。颜渊、孟子之贤,亦日“博文”,日“集义”。盖欲完吾性分之一源,则当明凡物万殊之等;欲悉万殊之等,则莫若即物究理云者,古昔贤圣共由之轨,非朱子一家之创解也。

  【译文】凭着虞舜的圣明,尚且喜好询问访察;周公思考国政稍有不圆满时,便夜以继日思个不停。孔子,最大的圣人,却致力于勤勉学习。颜渊、孟子这些贤人,也强调通晓文献,倡导集合诸义。这是因为要使我们的天性本分更加完美,就应当知晓各种事物的不同类型,要知道各种事物的不同类型,就不如深入事物探求道理。这是古代圣贤共同遵照的原理,并非朱子一家的独创。

  【简析】古代教育注重从经典中去获得知识。前人积累的知识只有通过他们留下来的书本才能传给后人。但客观世界万物纷呈,依然有取之不尽的学习源泉。因此,学习者必须探求现实中各种事物的不同类型及其道理,做到知古又知今,古今对照,丰富我们的头脑,开拓我们的视野。

  圣人者,其智足以周知庶物,其才能时措而咸宜,然不敢纵心以自用,必求权度而絮之。

  【译文】圣人,他的智慧足以遍知万物,他的才能可以因时制宜,但却不敢师心自用,一定要认真衡量审察。

  【简析】知识再丰富,用的时候还要剔除主观臆想的思维方式,培养权度而絮之的审慎态度,这样才用得对路,用得出色。

  (《大学》)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日格物,日诚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

  【译文】《大学》应修的科目共有八个方面,依我看来,取得功效的关键,只有两个,一个叫格物,一个叫诚意。格物,能解决致知的事情;诚意,能解决力行的事情。

  【简析】《大学》为曾子所作,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条目中,依曾国藩的体会,格物、诚意两条是关键,不格物无以致知,不诚意难以修齐治平。这是曾国藩的亲身体验,说得极为中肯。

  凡作诗文,有情极真挚不得不一倾吐之时,然必须平日积理既富,不假思索,左右逢源,其所言之理,足以达其胸中至真至正之情。作文时无镌刻字句之苦,文成后无郁塞不吐之情。皆平日读书积理之功也。

  【译文】凡吟诗作文,都有感情极为真挚不得不倾吐的时候,但这必须是平日道理积蓄得很丰富,不假思索,左右逢源,所说的道理,完全能够表达胸中极真诚极纯正的感情。作文时没有遣词造句的苦恼,文章写成后没有郁闭阻塞的情形,这都是由于平日读书累积道理的功夫导致的。

  【简析】无论做什么事情,曾国藩都注重练就平时的功夫,作诗文也是如此。因格物而积理既富,因诚意而不得不一倾吐之,写的时候自无镌刻之苦,必会一气呵成。

  孟子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君子之作事,既征诸古籍,诹①诸人言,而又必慎思而明辨之,庶不至冒昧从事耳。

  【注释】①诹:(zou)询问,听取。

  【译文】孟子说:“完全相信书,则不如没有书。”君子做事,既从古籍中征取成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又必须自己慎思明辨,这样或许不至于行事冒昧。

  【简析】史书是后人记写前人之事,相隔太远,甚至几百几千年,不仅没有亲历,有的还没有文字依据,只搜集口头传说来整理,显然它的真实性难以绝对保证。同一件事,这本书这样记写,那本书那样记写,都不足为奇。如果读一本就信一本,就会发生偏差,甚至造成以讹传讹的后果。因此,独立思考,慎思明辨,读书人切不可忽视。

  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

  【译文】大的错误易于辨识,貌似正确的错误难以分辨。

  【简析】考据也好,训诂也好,一些似是之非确难甄别,因此宁可存疑,不可妄断。

  独造幽奥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译文】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就绝对不甘心处在底层。有识见,就知道学识是没有穷尽的,不敢凭一点点所得为满足;比如用河伯的眼光观看大海,从井底之蛙的角度窥测天空,这都是没有见识的缘故。有恒心,就绝对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方面,缺一项都不行。

  【简析】有志、有识、有恒的读书态度,是曾国藩治学的宝贵经验,今人应当作为座右铭。只要做到这层,一定会是饱学之士。

  学问之事,以日知月无亡为吃紧语,文章之事,以读书多积理富为要。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

  【译文】学问方面,以每天获得新知识每月不忘记已得到的知识为最重要;文章方面,以读书多积累的道理丰富为最重要。读书立志,必须用困知勉行的功夫记住圣贤的学问。

  【简析】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学。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靠读书的人不断向自己提出目标和要求,该记住的记住,该领悟的领悟,该践行的践行。这样,书才不会白读。

  每日须以精心果力独造幽奥,直奏单微,以求进境。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

  【译文】每天必须用精诚的心思与果决的毅力去独自造访幽奥,径直掘向细微,来求得提升的效果。若一天没有得到提升,就会一天一天渐渐后退了。

  【简析】要不要独造幽奥是志,独造什么样的幽奥是识,能不能独造幽奥是恒。学习者应在独造出奥的大海中不断航行,才能到达德业双馨的彼岸。

  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译文】虽然很忙,也要完成当天的功课,从不因为前一天耽搁了,就当天补做,也不因为第二天有事,就在当天预先完成。

  【简析】曾国藩终身学习,终身都很严格,丝毫不愿放松自己,原谅自己。靠这种倔劲,使他成为文学名家,理学大家,用兵行家。

  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日: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勃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译文】涵、泳两个字,最不容易说透彻。我曾经用自己的想法来理解:所谓涵,好比春天的细雨对花的滋润,如同渠中的清水对稻禾的灌溉。雨水滋润花,太小了就难湿透,过大了却又使花瓣披散,不多不少,花才得到雨水的沾润滋养。渠水灌溉稻禾,过少了禾苗就会枯槁,过多了禾苗就会涝坏,合合适适,禾苗才因水分的滋润而蓬勃生长。所谓泳,好比鱼在水中游玩,好比人在池中洗脚。……善于读书的人须得将书当作水,而将自己的心当作花,当作稻禾,当作鱼儿,当作被洗的脚,那么涵泳二字的意义,或许会从意象与文字之外获得。

  【简析】读书如雨之润花,渠之溉滔,鱼之游水,人之濯足,是美好,是自由,是幸福,是满足。曾国藩以此启发他的长子纪泽,既要苦学,还要乐学,读出生动的情趣、无穷的味道来。

  读书之道,朝闻道而夕死,殊不易易,闻道者,必真知而笃信之。

  【译文】读书的原则是早上明白了大道理,晚上便可以无遗憾地死去。这很不容易做到。所谓明白了大道理,必须是真正明白而坚定相信。

  【简析】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曾国藩明知不易,还要这样说,充分表明一种决心和信心。

  读书之道,杜元凯①称,若江河之浸,膏泽之润;若见闻太寡,蕴蓄太浅,譬犹一勺之水,断无转相灌注、润泽丰美之象,故君子不可以小道自域也。

  【注释】①杜元凯:姓杜名预,字元凯,222-285年,西晋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时经学家。

  【译文】读书的道理,杜元凯说就像大江大海长时间的浸漫,像蒙蒙细雨无声无息的滋润。如果所见所闻十分寡陋,含蓄蕴籍的程度过于浮浅,比如只有一勺水,绝对没有办法灌注得透彻,滋润得丰美。因此,君子是不能因细微的道理而自我限制在一个固定地方的。

  【简析】独造幽奥,就要有大眼界,以涉幽履奥为志,切不可小道自域,那样就太没出息了。

  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译文】假若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可以读书,即使是野外或热闹场所,也可以读书,背着柴放着猪都可以读书;假若不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不适宜读书,即使是清静的乡村,神仙的住地都不能读书。因此何必要选择地方,何必要选择时间?只是问问自己的立志是真还是不真罢了。

  【简析】沅弟求学过分看重外在环境,曾国藩强调的是内在志趣。志趣宏远发奋自立者,牛角挂书有之,囊萤映雪有之,如今曾家条件不差,安心攻读就是了。

  凡文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译文】凡文章有气概才有势焰,有见识才有器度,有感情才有韵致,有意趣才有味道。

  【简析】曾国藩作文,大致奏折,小致家书,都颇用心。致于写古文,更是要求甚高。他虽然没有大块著作,但仍不愧为理学家、桐城派当代旗手,就是因为他的文章有气势、有识度、有情韵、有趣味。

  无论古今何等文人,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无论古今何等书家,其落笔结体,亦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

  【译文】无论古今什么样的文学家,他下笔作文,总是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无论古今什么样的书法家,他的笔画结构,也是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

  【简析】习文如此,习书也如此,珠圆玉润四字就是幽奥之境。

  学而不倦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其过如驷,其去如矢,虽有大智大勇,莫可谁何。光阴之迁流如此,其可畏也,人固可自暇逸哉?

  【译文】天缺可以补,海阔可以填,南山可以搬移,只有光阴逝去不可以再追回来。光阴的经过如同四匹马拉的车子一样奔驰,它的离去如同射出的箭一样迅疾,即使有大智大勇也奈它不何。光阴如此流逝,真令人恐惧,人怎能自我虚度呢?

  【简析】如果说学为家国是志,独造出奥是识,那末,学而不倦就是恒了。

  光阴不断流逝,时不我待,岂可虚度!

  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译文】为学贵在起初要有决定不移的志向,中途要有勇猛精进的心态,最后还要有坚贞永固的定力。

  【简析】还是志、识、恒的问题,初有志,中有识,末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如室有基而丹艧①附之,如木有根而枝叶附之。如鸡伏卵不稍歇而使冷;如蛾成垤②不见异而思迁。其斯为有本之学乎!

  【注释】①丹艧:一种赤色石头。艧(hu6);②垤:(die)蚁冢,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这里指巢穴。

  【译文】房屋有基,要用丹艧来附着,树木有根也要有枝叶陪衬。孵卵的鸡一刻也不能歇息,因为如果那样做,卵就会受凉而不能孵化了;蛾子既然已经搭好巢穴,就不见异思迁了。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学习要有根本。

  【简析】学习要有根本,这根本就是一个恒字。一旦无恒,卵即冷,蛾则迁,善始而不能善终。

  吾辈读书,惟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

  【译文】我们读书求学问,只有敬与恒两个字,是应该贯彻始终的。

  【简析】敬始与恒终都重要,但敬始多数人可能做得到,恒终则不少人做不到。因此,恒比敬更显得宝贵。

  男今年以来无日不看书,虽万事丛忙,亦不废正业。

  我今年以来没有一天不看书,虽然万事繁忙,仍然不荒废正业。

  【简析】在给父母的信中,叙说自己无日不读书,一是要让父母放心,二是把自己推到无退路的地步,能在下次信中说“男诸事丛忙,无暇看书”吗?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译文】求学这条路是没有穷尽的,总应该把有恒心作为首要。

  【简析】为什么要这么强调有恒呢?原来是学问之道无穷,学习者又要一一格而致之。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塞,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①,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注释】①醴:(li)甜酒。

  【译文】心经常用就活络,不用就窒息,好比泉水在地下,不凿通汲取就得不到甜美的水,好比玉藏在石头里,不切磋就不能成为好器具。

  【简析】曾国藩早已是乐学之徒,在学的过程中,善于用脑已经形成习惯,

  使他获得快乐。所以恒字之后便是“乐”了。

  写字不多则不熟,不熟则不速,无论何事,均不能敏以图功。

  【译文】写字写得不多就不熟练,不熟练就速度不快,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敏捷地获得成功。

  【简析】虽然字无百日功,但还是要苦练,有恒心,这样才既写得好,又写得快。今天学校的书法教育几乎一片空白,国家教育部也开始下大力气,规定学校要开设写字课,国民写字算是有救了。

  老年读书如旱苗业已枯槁,而汲井以灌溉,虽勤无益。古人所以戒时过而后学也!然果能灌溉不休,则禾稼虽枯,而菜蔬或不无小补耳。

  【译文】年纪老了读书,就如同久旱了的禾苗已经枯萎了,而从井里汲出水来灌溉它,尽管不断地灌溉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了。古人因此警戒后人不要等到老了的时候才知道学习。可是如果真能不停地灌溉,尽管是禾苗枯萎了,可对于蔬菜还是多少有些好处。

  【简析】老年也不例外,时过而后学虽不能造大乾坤,也不无小补。曾国藩自己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而且愈学愈乐于其中呢。

  学贵践行

  《大学》之纲要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不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乎?

  【译文】《大学》的纲要有三点: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些说的都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如果读了书却不能将书中的道理应用到自己身上,说这三点与我毫不相干,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呢?虽说读了书之后能写文章能作诗,也能卖弄自己学识渊博,但这也只能算是一个识字的牧童而已,怎能称得上是个明白事理懂得应用的人呢?

  【简析】古代学校教育虽然没有诸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课目,但由于进德为主要目标,就在人的知行上大下功夫。早从西汉起,就将《孝经》作为学校必修教材,自朱熹始,又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定为“四书”,作为启蒙课程,要求学生融会贯通,并身体力行。这是古代教育的一大优势。

  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

  【译文】所谓诚意,就是按照自己所知道的去做,去实行,这就是不欺瞒。

  知道了一句话的道理,就按照它实行,这是身体力行的事。

  【简析】知则行,是诚;知而不行,是欺。

  孔子自谦不能辞令,而以善言德行自许,盖在己者实有盛德至行,而后能自道其所得也。

  【译文】孔子自谦不善于辞令,却以善于论说德行自许。这是因为在他自己身上实在是有着盛大的道德至关的行为,而后能够说出自己的心得。

  【简析】孔子遵循的程序是:知而后行,行而后言。行是关键,不行,知又何益?言又何据?曾国藩认为孔子有盛德盛行,才言德行。少年立德,壮年立功,老年立言,这话也说明要在德圆功满之后才能立言。

  朱子日:“知为善以去恶,则当实用其力,务决去而求必得之。”此言仁义之分既明,则当毕吾好恶以既其事也。

  【译文】朱子说:“知道用为善来除恶,就应当实实在在用力,务必坚决除掉恶而善必得到。”这句话说,仁义的区分已经明朗,就应当竭尽我对它的好恶来做好这些事。

  【简析】学而知,知而行,这是一个链条,少了哪一节都不行。最终要落在行上。曾国藩是朱子的信徒,对朱子的话很在意。

  凡仆之鄙愿,苟于道有所见,不特见之,必实体行之;不特身行之,必求以文字传之后世。虽日不逮,志则如斯。

  【译文】我的粗略心愿是,假若对于大道有所见解的话,就不停留于见解,而必须力行;不仅自身力行,还务必求得用文字来传给后世。虽说也可能达不到,但志向却是这样的。

  【简析】大道一经有所见,就要以身行之,以文传之。这表达了曾国藩一生的大志,虽是在他三十三岁时所说,却终身都恪守不移。由此更可得知,曾国藩之所以成为毛泽东所赞赏的传教而又能办事者,原来他的知行观起了极大的作用。

  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非阅历何由大明哉?

  【译文】天下事知道十分,不如做成七分,不是亲身经历怎么能够很明白呢?

  【简析】十分与七分是个相对的数字,但有力地说明了知后而行的价值比局限于知的价值高得多。曾国藩之所以晚年感此,乃为文办事多不如意所致。

  吾辈治心治身,理亦不可太多,知亦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译文】我们自己治心治身,道理也不可太多,知识也不可太杂,切身而且天天能用得上的,不过一两句,这就是所谓守约。

  【简析】知要守约,不可太多太杂。古往今来,书籍浩如烟海,应该学会选择,学会抽象,不知选择和抽象,便只会浪费精力,反而收获少了起来。

  论袁①诗,论作字,亦皆有所见,然空言无益,须多做诗,多临贴,乃可谈耳。譬如人欲进京,一步不行,而在家空言进京程途,亦何益哉?即言之津津,人谁得而信之哉?

  【注释】①袁:袁枚,字子才,号简斋,1716-1797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诗人。

  【译文】议论袁枚的诗、议论写字,也都有自己的见解,但空说无益,必须要多写诗,多临贴,才可以谈论诗与字。好比一个人想进京城,一步都不走,只在家空口说进京路程,有何益处呢?即使说得头头是道,又有谁能从中有所获得而相信呢?

  【简析】论诗论字也知行结合,亲自作诗临帖,实践中积累心得,所论才有真情实感。曾国藩自己这样做,还要求诸弟也这样做。

  昔余终年不动笔作文,而自度能知古人之堂奥,以为将来为之必有可观。不料今年试作数首,乃无一合于古人义法,愧赧何极!

  【译文】先前我一年到头不动笔作文,而自认为能够知道古人为文的诀窍,以为将来写出的文章必定可观。不料今年试着写几篇,却没有一点符合古人的法度,羞惭极了!

  【简析】学习知识通过实践才能转换为能力,学的知识若不转换成能力,其作用仅为一空壳,只有勇于实践因而具备能力者才称得上是最有知识的人。

  见贤思齐

  吾尝谓为大臣者,宜法古帝王者三事:舜禹之不与也,大也;文王之不遑也,勤也;汉文帝之不称也,谦也。师此三者,而出于至诚,其免于戾矣乎!

  【译文】我曾经说过,做大臣的,宜效法古代帝王的三点:舜和禹的不结帮派,胸怀博大;周文王的不稍休息,勤于政事;汉文帝的自认不称职,心态谦抑。用这三种美德作为师范,而且拿出最大的诚意,就可以免去执政的乖戾了。

  【简析】曾国藩多次提到舜禹之大、文王之勤、汉文之谦。这几位古圣始终是他的榜样。曾国藩不做圣帝,却成为圣相,这几位榜样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

  【译文】向古代学习,就要多看书籍,向今时学习,就要多寻找榜样。

  【简析】学于古须凭借书籍,学于今则是活生生的人,要多与这些活生生的

  榜样靠近。可见曾国藩齐贤的虔诚。

  为学之道,不可轻率评讥古人。惟堂上乃可判堂下之曲直。惟仲尼乃可等百世之王。惟学问远过古人,乃可评讥古人,而等差其高下。

  【译文】做学问的道理,不可以轻率地去评价或讥讽古人。只有公堂上的审判官才可以评断堂下被审者的是非曲直。只有孔子才可以与百代的帝王同等。只有学问远远超过古人才可以评判讥讽古人而给他们排个先后,论个高下。

  【简析】世上有不少人读古书评讥古人,论当世评讥今人,评讥之权紧握手中。曾国藩看不惯这种轻率,申言只有堂上才可判堂下之曲直,是否够称堂上,当有自知之明。(对贤者)不可不殷勤亲近,亲近愈久,获益愈多。

  【译文】对贤德之人不能不殷勤地亲近他,亲近得越久,获益就越多。

  【简析】对贤者不仅要亲近,还要殷勤。常入芝兰之室,不闻自化,向来没有常处鲍臭之肆,终保其香的事。

  诵《养气》,似有所会,愿终身私淑孟子。虽造次颠沛,皆有孟夫子在前,须臾不离,或到死之日,可以仰希万一。

  【译文】读《养气》这一章,好像对其中要义有些领会,我愿意终生都敬慕孟子。即使仓促苟且,颠沛流离,都会有孟夫子在我的面前,时刻不离身,这样到了死的时候,可能有希望学到他的万分之一。

  【简析】学圣贤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曾国藩独钟孟子,须臾不离也只仰希万一,耕耘与收获似乎不成比例。但这万一之得正是精华,正是至死所觅之宝。

  作人之道,亦宜专学一古人,或得今日之贤者师法之,庶易长进。

  【译文】做人的原则,也应当专心学一位古人,或者以当世的品德学识突出的人为榜样,效仿他,向他求教,也许容易进步。

  【简析】人需要榜样,但榜样也需专一,师唐鉴就专师唐鉴,学倭仁就专学倭仁,五体投地也值得,这样才容易长进。

  予对客有怠慢之容。对此良友,不能生严惮之心,何以取人之益?是将拒人于千里之外矣。

  【译文】我对客人有怠慢的表现。对这样的良友,不能生出严厉畏惧之心,怎么能从他的身上获得教益呢?

  【简析】曾国藩在京城时接触了不少朋友,其中不乏贤者。但由于当时修身还刚起步,常有对朋友不敬之处。因此,在日记中检讨怠慢良友的过失,警告自己,只有生出严惮之心,才能取人以益。人过自私不好,但这种为己而学的自私是正当的,为了这种正当的自私,就要虔诚地对待贤者。

  尊师犹父

  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译文】凡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官,做一个名将,都要有好老师,好朋友,好榜样。

  【简析】好人、好官,名将既是本身的努力而造就,也是好师、好友、好榜样带出来的。尤其是好师,其作用不可小视。

  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

  【译文】人必须有老师,如果没有老师,敬惧的意念就不会产生。

  【简析】师的最终作用是让你一辈子都具严惮之心。所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位好老师即使与你接触时间不长,但他的某一种行为举止或某一句教训之语可以伴随你一生,影响你一生。一些人无法无天,或许正是缺少了对老师的敬畏之心。

  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译文】大凡跟随老师读书,必须时间久才可以获得大益。

  【简析】曾国藩嘱咐温、季二弟,不要随意易师。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是他自己的深切体会,移之于诸弟,照样适用。

  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译文】或者老师或者朋友,都应该常存一颗敬畏的心,不应该平平常常地看待,渐渐地便会变得轻慢随便,那么就不再能得到他的益处了。

  【简析】有人借师生平等而慢亵老师。须知平等是相对的,只限于政治权利与人格尊严,不平等才是绝对的,学识多寡、阅历深浅、地位高低、受授之别,平等得了吗?维护师道尊严,能使学生常存敬畏,于为人为学皆有裨益。推而论之,老师也有他的老师,也有敬畏之心,全社会人人都有老师,都存敬畏之心,民族素质不就大幅度提高了吗?

  周末诸子各有极至之诣,其所以不及孔子者,以有所偏至,即彼有所独缺,亦犹夷、惠①不及孔子耳。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如管商②之严整,而又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不可弃也。

  【注释】①惠:指惠施,又称惠子,约公元前370-约前310年,战国时宋人,老庄学派重要人物。②商:指商鞅,公孙氏,公元前390-前338年,卫国人,战国中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在泰国实行变法,促使秦国逐渐强大。

  【译文】周朝末年诸子学问各自都有极高的造诣,但比不上孔子的缘故,是因为他们有的失于偏颇,有的陷于残缺,就像伯夷、惠施的不如孔子一样。若治心能像老庄那样的虚静,治身能像墨翟那样的勤俭,治民能像管仲商鞅那样的严整,并且又能保持不自以为是的心态,偏的地方裁掉,缺的地方补上,那么诸子就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不可以抛弃哪一个。

  【简析】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这既说明能者为师,老师无处不在,只要乐意求师,都会求得到的;同时也说明既然处处有师,求者就应博采众家之长,滋润一身,其益不就像集老庄、墨翟、管商之长于一身那样,呈几何级数上升了吗?

  皆相近之资,视乎教者如何。教者高,则习之而高矣;教者低,则习之而低矣。

  【译文】属于资质差不多的,看教的人如何,教的人高明,跟着学习的也就高明,教的人低劣,跟着学习的也就低劣。

  【简析】名师出高徒。老师可敬,名师尤可敬。曾国藩对此深有体会,他一生中在家与在京城几次易师,亲尝名师之益。如今自己也为人师,能不能做一名高明的老师呢?这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排场,往往轻慢师长,讥弹人短,所谓骄也。

  【译文】达官子弟,听惯了高议论,见惯了大排场,往往轻慢师长,讥弹别人的短处,这就是骄傲。

  【简析】曾国藩晚年,应酬日多,感慨也多。当他接到一位达官子弟文字错劣的信函时,更加感慨达官子弟不学无术,轻慢师长的傲气十分可恶,他不得不警惕自己的子侄有无这些傲气呢?联想今日,普通工农子女都比较尊敬老师,那些达官贵人的子女则不怎么样,甚至亵渎之事时有发生,无不为一个“骄”字所致。

  大约书法不外羲①献②父子。余以师羲不可遽几,则先师欧阳信本③;师欧阳不可遽几,则先师李北海④。师献不可遽几,则先师虞永兴⑤;师虞不可遽几,则先师黄山⑥谷。二路并进,必有合处。

  【注释】①羲:指王羲之,字逸少,321-379年,琅砑临沂(今属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②献:指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之子,343-387年,从父学习书法,别创一体,东晋时著名书法家。③欧阳信本:姓欧阳名询,字信本,约557-约641年,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风格险劲瘦硬,称欧体。④李北海:姓李名邕,字太和,678-747年,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取法王羲之之父子,并有创造。曾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⑤虞永兴:姓虞名世南,字伯施,558-638年,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曾封为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书法师王羲之之七世孙僧智永,唐初著名书法家。⑥黄山谷:姓黄名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1045-1105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进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人。

  【译文】大致说来,书法不外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我因为师法王羲之不可能很快接近,就先师法欧阳询;师法欧阳询不可能很快接近,就先师法李邕;师法王献之不可能很快接近,就先师法虞世南;师法虞世南不可能很快接近,就先师法黄庭坚。两条路同时并进,必定有相会合之处。

  【简析】羲献之书,艺近于圣,要学到手,须有桥梁,先师李北海、先师黄山谷就是为自己搭起了桥梁,跨过这桥梁就是彼岸。这说的是从师有方。

  以专而精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译文】用功好比挖井,与其挖几个井而都不见泉水,何不如死守一口井,力求挖到泉水,从而达到用之不竭的效果呢!

  【简析】用功譬若掘井,不可浅尝辄止,要专注一井,掘之及泉。恢复高考不久,曾有一作文题为一幅漫画,主题就是教人专注,浅尝辄止必会劳而无功,大概正是为治国人浮躁这一通病的吧。时下国人浮躁之病尚未痊愈,曾国藩掘井之譬能够铭记,仍可获益。

  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苟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译文】凡人做一件事的时候,要专一才能精到,如果不专一就会散乱而顾及不过来。荀子说的“耳朵不同时听两件事就会听力敏锐,眼睛不同时看两处就会视力明澈”,庄子说“集中心志不分散,就能够凝集成智慧”,都是至理名言。

  【简析】关于以专而精,前人多有教导,专精纷散之理颠扑不破,重在人努力为之。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久;求友不专,则博爱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译文】任何事情都贵在专一,求师不专,即使有收益也不会长久;求友不专,即使有很多朋友也没有至交。心里有专一的宗旨,再博览其他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这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没有一定的宗旨,而是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简析】古贤治学办事,皆注重专精。曾子说:“是其庭可以博鼠,恶能与我歌乎?”苟子说:“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以上均见《苟子·解蔽》)曾国藩恪守古训,求师亦专,求友亦专,因而受益良多。

  不能主一之咎,由于习之不熟,由于志之不立,而实由于知之不真。若真见得不主一之害心废学,便如食鸟喙之杀人,则必主一矣。

  【译文】不能主一这个毛病,是因为对事不很熟悉,志向没有建立,实际上更是因为对它明白得不真切。倘若真正懂得不主一将会带来损害心胸荒废学问的后果,如同为着吃到鸟嘴而去杀人,那就必定会主一了。

  【简析】曾国藩从事理上来剖析,认为不能专精,其原因有三:一是习之不熟,二是志之不立,三是知之不真。反过来说,熟悉了情况,立定了志向,明白了不主一便有害心废学之祸,则必主一矣。

  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字也。

  【译文】读经必须专攻一门经,不可以广泛涉猎。读经应该把研究和寻找义理作为基础,考据事物是次要的。读经有一个“耐”字诀,一句不理解,就不要看下一句;今天没有理解,明天继续研读,今年不能理解,明年继续再读,这就叫有耐心。

  【简析】饭要一口口地吃,书要一本本地读。曾国藩主张读书要专而精,贯彻一个耐字,一本书读懂读通了,才能读下一本。正因如此,他才从精读的典籍中深受圣贤之教,大开智慧之门。

  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当读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①,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②。以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别无书也。以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注释】①《昌黎集》:韩愈作品集。②昌黎:指韩愈,字退之,768-824年,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旗手。

  【译文】诸子百家,汗牛充栋,若想读,也只当选定一个人的专集来读,不应当东翻西阅,胡乱选择。比如读《昌黎集》,那眼睛看的,耳朵听的,无非昌黎而已,认为天地间除《昌黎集》以外,再没有其他的书了。这一集没读完,就坚决不换别集,这也是专字的诀窍。

  【简析】读子,不是说只能读一子之作,但每读一子就要达到专而精,不可走马观花。这样才可从该子身上吸取精华,营养自身。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译文】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的地方。

  【简析】由于讲究专精,必然会有得也有疑,有疑正说明专了精了,钻出了问题。不专不精,是出不了疑的。

  作书者宜临帖,作文作诗,皆宜专学一家,乃易长进。

  【译文】练习书法的人适宜临帖摹帖,做文章吟诗,都适宜专门学习一家,才容易长进。

  【简析】专而精是治学的通理,读经读子如此,作书、作诗文亦如此。凡能专而精者,皆易长进。

  凡言兼众长者,必其一无所长者也。

  【译文】凡是说兼备多种长处的,必定是一无所长的人。

  【简析】博采众长,兼收并畜是一种治学原则,但不是唯一的治学原则。如果不去专注,而自吹能兼众长,恐怕充其量是张狗皮膏药。曾国藩向来主专不主博,但一专二专三专,本本皆专,不也就博了吗?

  善学有方

  读书不求强记,此亦养身之道。凡求强记者,尚有好名之心横亘于方寸,故愈不能记。若全无名心,记亦可,不记亦可,此心宽然无累,反觉安舒,或反能记一二处,亦未可知。

  【译文】读书不求强记,这也是养身的方法。凡是想要强记的,是还有好名的想法横在心中,这样就更记不住。如完全没有爱好虚名的想法,记住也可,不记住也可,这种想法宽松无牵挂,反倒觉得安心舒平,有时反倒能记住一二处,也未免不会。

  【简析】曾国藩的读书方法虽称不上“快乐学习法”,但不求强记的主张则是很高明的。不说强记容易速忘,单说这一强字便是一种自我虐待。在青少年时代,多记一些诗文名篇,无疑是有益的,但要根据自身情况,有人习惯于机械记忆,有人擅长于意识记忆,顺其自然,反能记住,何乐而不为之?

  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译文】读书有难理解的地方,不必马上求得透彻的理解。有一些字不能记住,也不必苦求强记,只要从容理解领会。今天看几篇,明天看几篇,久了自然有好处。

  【简析】陶渊明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的锦语。曾国藩极其敬重陶公,也主张不必遽求甚解,只须从容涵泳。这样一不强解,二不强记,心理压力小了,才专得下去,精得出来。

  思与学不可偏废。

  【译文】思与学,两方面不能够偏废。

  【简析】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曾国藩简言之:“思与学不可偏废。”这是他自身的总结与感悟,不是简单地重复前贤的话。他既善于学习,又善于思考,还善于将学与思结合起来,终于造出一番乾坤来。

  为文全在气盛,欲气盛全在段落清。每段分束之际,似断不断,似咽不咽、似吞不吞、似吐不吐,古人无限妙境难于领取。每段张起之际,似承非承、似提非提、似突非突,似纾非纾,古人无限妙用亦难领取。

  【译文】写文章全在气盛,要气盛全在段落清晰。每段结束的时候,像断不断,像咽不咽,像吞不吞,像吐不吐,古代文人那无限的妙境我们是很难领会的。每段开始的时候,像承不承,像提不提,像快不快,像缓不缓,古代文人那无限的妙用我们也是很难领会的。

  【简析】读古文要注重领会和欣赏名家布局谋篇之巧,写古文要注重借鉴和创新布局谋篇之妙。

  大抵看书与读书,须画然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

  【译文】大致说来,看书与读书,必须截然分开为两桩事。看书就应该多应该快,不快就不能看完毕,就是无恒。读书却应该精应该熟,不能读完毕,也是无恒。

  【简析】将看书与读书区别开来对待,也是曾国藩治学一诀。当详则详,当略则略,须专则专,须博则博,心中有了一本账。有限之精力便可以应付无限之典籍于自如。

  作字之道:点如珠,画如玉,体如鹰,势如龙,四者缺一不可,体者,一字之结构也;势者,数字数行之机势也。

  【译文】写字的法则是:墨点如珠子的圆满,笔画如碧玉的光润,结体如雄鹰的矫健,气势如飞龙的腾跃。四个方面缺一都不行。体,指一个字的结构;势,指几个字几行字之间形成的气势。

  【简析】写字不仅要学会点、画,还要注重体、势。曾国藩在写字方面投入了很多时间,对字也要求甚高,虽然他始终不满意自己的字,但今天看来,确是字如其人,他的字刚毅而有风骨,从容而具胸怀。

  读古文、古诗,惟当先认其貌,后观其神,久之自能分别蹊径。

  【译文】阅读古文古诗,唯有先认识它的面貌,后看出它的精神,久而久之自然能分辨出门路。

  【简析】读古文古诗也有方法:先识其貌,后观其神。貌之不识,神无以观;见貌不见神,犹开门而未入门。

  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译文】读史的方法,最妙的是设身处地地思考。每看到一处时,就好比自己是当时的人在其中应酬宴请。不必要记得书中每一个人,只记住一个人,就好像在接待这个人一样。不必要记得书中每一件事,只记住一件事,就好像在亲身经历那件事一样。经,主要是追究其中的义理;史,主要是考证当时的事情。离开这两方面也就没什么可学的了。

  【简析】读史也有方法:设身处地。史书所载之人之事都已遥远,若能如接其人、如亲其事,就能找到感觉,记忆深刻。曾国藩将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传之于诸弟、诸子侄,一家人共享,造福了好几代人,两百年后的今天,仍造福于世人,其功何其之大。

  【修身故事】

  借钱买书

  曾国藩在湖南考中举人之后,就进京会考,虽然没考好,还是在京城住下来参加第二次会试,可惜又落榜了。身上的钱早已花光,不得不打道回府。他走运河先到江苏,来到睢宁县,找到祖父和父亲的世交、知县易作梅,斗胆开口借了一百两银钱,心想这下子可以云游江浙,坐赏苏杭了。

  曾国藩本来生活都很节俭,一个钱总是要当两个钱花,可买起书来,却很舍得。在南京,他一头栽到书店里,逛了一家又一家,结果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一部精刻本的《二十三史》,他喜出望外,一问价,店主报出个数字让他大吃一惊,正是一百两银钱!曾国藩可为难了,身上仅有的一百两银钱,难道就和盘送给这家店主吗?不再游山玩水倒是可以,离家还有一千多里路程可怎么办呢?一阵内心碰撞之后,他决意要买下这部《二十三史》,回家通读精研,一定可成饱学之士,至于没钱回家,把身上的一件皮衣和一时用不着的行李统统当掉,换来一点钱在路上饿不死就很满足。于是,他心安理得地背着一大摞史书,溯江而上,直奔老家。

  快到家了,曾国藩已经十分狼狈,又脏又累不说,最担心的是将要面临父母的责备。他如何向父母交代呢?三年驻京,两次落榜,家底掏空,人脸丢尽,比叫花子进门还要难堪,又千里之外借银百两,哪儿也成不了道理呀!然而,幸运得是,听了曾国藩的如实汇报,老爹爽朗地说:“借钱买书,不是坏事,我乐于替你还清所有的欠款。但希望你能用心研读,不忘买书的初衷,这借的钱,也就不算白费了。”一块石头落了地,老爹如此体谅他,这个做儿子的太高兴了,他曾国藩还有什么理由不用心研读呢!

  遥想用时

  曾国藩认为,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进德修业。在京城十年,无论是在翰林院还是吏部礼部兵部,他的读书时间都还比较充裕,这是曾国藩一生读书的黄金十年。

  当时,正是中国内乱外患交迫之时,他心中思想着,如果是我来治乱排患,该怎么办?他潜心精读《通典》、《资治通鉴》、《船山遗书》,联系清代的政情利弊、官场风习、民生疾苦,越读越觉得历史与现实有着惊人的相似,读史读得他如同身历其境,祸福与共。尤其是《船山遗书》,反复读诵,烂熟于心,大感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尽在其中,调兵遣将的方略应有皆有,字字甘露,句句香乳,吸入身心,醍醐灌顶。他担任工部侍郎时,恰逢黄河决堤,他便找来舆地之学,力求经世致用。任兵部侍郎时,大量搜寻各种兵书,针对外夷入侵、内匪作乱特点,思考着该如何治乱排患,一旦当权,便能应用自如。

  曾国藩一介书生,竟能成为叱诧风云的湘军统帅,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他自己也颇为惊异。原来,他的京城十年读书生活无疑为此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上戎马倥偬之余,他又挤出时间读书,联系战争实际思考,虽没有带兵的具体经验,却是一位战略大家,熟知攻防韬略,精通用人之道,仁民怜物,爱兵惜将,将大道寓于训练,以真诚感化人心.,都做得淋漓尽致,卓有功效,成了中国历史上经世致用的一尊楷模。

  直到晚年身体每况愈下,曾国藩还是读书不已,他说:“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他还要在读书中寻找和享受悟道与做人的乐趣。1872年3月5日,出门会客前还在阅读《二程全书》,途中车上口诵《四书》,直到口噤不能出声为止。3月11日,他又阅读《理学宗传》,晚上,继续阅读《理学宗传》子张一卷,二更四点才睡。第二天,也就是1872年3月12日,这位伟人就与世长辞了。

  【独处心语】

  历史愈向前延伸,沉淀而成的文化愈厚,存留下来的典籍愈多;世界愈向前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愈快,面临的问题愈复杂,因而人们更需要学习。学习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才能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才有智慧和胆识去创造更新更美的未来。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乐于学习而又善于学习的民族,六千年前的伏羲氏就创造出了八卦,后来的黄帝又著下了《四经》(即《黄帝四经》),到了孔孟老庄时代,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已经形成,步入唐宋,人文科学艺术与自然科学技术都登上了世界顶峰,直到清代晚期,虽然西方列强凭借工业革

  命的优势欺侮我们,但曾国藩等以夷制夷,也自制坚船利炮,大搞洋务运动,发展民族经济。今天,我们站起来了,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大踏步跻入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足以自豪的。

  然而,我们也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数以亿计的大学生高中生对于国学几乎所知无几,许多担当建设国家重任的各部门各地方的公务员和专业人员,还缺乏自觉学习尤其是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一些形式主义的学习活动还没退出舞台,高尚道德的追求者、高尚文化与艺术的欣赏者还少之又少。这就使人担忧,我们国民的素质提升远远没有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我们的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对于西方文化中的糟粕还很缺乏鉴别与抵御能力。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有个定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要融合两种文化,一种社会主义文化,一种中国特色文化。

  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比喻,泊来的马克思主义是父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母本,嫁接之后才产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产物,这中国革命实际中就有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人民历来崇尚道义,追求善良,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引导人民向反动派讨回道义,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政府,在这样的土壤里栽种马克思主义之花,没有不成活不茁壮不鲜艳的,直到苏欧解体,中国之花依然怒放,这就告示了世界,除了有坚强的中央集体之外,还有亿万饱受仁义熏陶的人民大众,还有

  传统文化侵润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壤。因此,重启传统文化大学习的活动就应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地展开,就不必担心传播传统文化是姓社还是姓封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曾国藩当年问鼎,中国不至于陷入列强蹂躏民族经济摧残的境地,我们似乎也可以这样说,至少没有人敢叫嚷“打倒孔家店”“打倒孔老二”之类自毁优秀传统文化的粗鄙口号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