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权谋曾国藩 > 第三篇 带队伍,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是飞黄腾达的本钱 第八章 精诚团结方能常胜不败

第八章 精诚团结方能常胜不败

  曾胡治兵语录:湘军之所以无敌者,全赖彼此相顾,彼此相救。兵无论多寡,总以能听号令为上。不奉一将之令,兵多必败;能奉一将之令,兵少必强。

  一支军队只要专心打造其战斗力就可以获胜。但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要想胜利,除了要有强大的战斗力之外,还要学会协调配合。军队不能严格执行一个军令,它战斗力再强也只能落得个战败的苦境。反这,这个军队则能成为常胜军。湘军一开始只是一支几千人的军队,所以曾国藩全力培养其战斗力。随着时间的变迁,湘军越来越壮大,将领各自统帅军队。曾国藩顺应时势,果断地提出“和辑”思想。军队结构一层层升级后,曾国藩的管理思维也在一步步地攀升。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可以让一支军队兴旺发达,这是一点不为过的。在战斗规模渐大的背景下,曾国藩将他的“和辑”思想用到了极致。

  安庆会战期间,曾国藩受到朝廷的特殊照顾。几乎每个关于他的奏疏都得到朝廷的肯定和认可。这就让曾国藩更加精力充沛地应对安庆会战。战争胜利后,曾国藩准备扩大战果,继续东进,直到攻克天京为止。

  在相对安闲的休整期间,朝廷却发生一件震动整个国家的大事。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当朝皇帝咸丰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在临终前,咸丰帝遗嘱群臣,要求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辅佐幼帝载淳署理朝纲。这一消息传出,曾国藩感到一向善待自己的肃顺会独揽朝政。八大臣中不仅肃顺最突出,而且擅勾斗,权力欲甚强。本来曾国藩感到自己的仕途会更光明的。但随之而来的一次宫廷政变,让他惶恐不安。

  肃顺控制朝政不久,慈禧太后在恭亲王奕的支持下,顺利铲除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并改元“同治”。自此,慈禧太后开始控制幼皇帝垂帘听政。曾国藩本来不知道政变之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属员的私信中得到这一消息。当时曾国藩就如晴天里经受了一个霹雳,半日无语。在随后的日子,他更是忧心忡忡。如果朝廷清理肃顺余党,那他也不会安稳。曾国藩如临深渊。但他身边人都觉得没有危险,因为曾国藩一贯坚持不结党的政治路线。就他与肃顺的关系,表面上根本看不到,曾国藩连一封信也没有写给肃顺。

  在慈禧进行地毯式的排查后,果然没有发现曾国藩与肃顺任何瓜葛。这就有了后来慈禧太后感叹曾国藩“实乃忠臣”的一幕。就个人情感上说,曾国藩更愿意与奕交往。这位恭亲王不仅学养深厚,而且性格谦和,不好大喜功。奕掌权之后,朝廷开始更加重用曾国藩,其直接目的就是想借助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861年11月,朝廷任命曾国藩署理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四省巡抚和提督以下官员统统受制于曾国藩案下。很快,这四省的巡抚、提督基本上由湘军人物担任。到此为止,曾国藩基本上控制了中华大地富庶之地,独领大清朝的半壁江山。

  得到朝廷的充分信任后,曾国藩决定尽忠职守。他将位于东流的两江总督府衙迁至安庆,作好发动更大规模战争的准备,夺取太平天国的首府天京。

  在军事会议上,众将认为安庆已为湘军所有,天京西面完全暴露在湘军的眼皮底下,周围防城也在安庆会战被湘军攻占,要集中兵力打天京,肯定会取得胜利。但曾国藩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觉得天京东面的江浙太平军依然强大。一旦从西面攻打天京,东面的援军会源源不断地上来。湘军只有控制天京东面的上海等地,东西两面夹击天京方能胜券在握。在一次商讨之后,曾国藩决定兵分三路向东进军,即左宗棠部攻打浙江;李鸿章征战江苏的苏州、常州地区;其弟曾国荃率主力进逼天京。这一部署非常高明,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军队攻打江浙实为肢解太平军的四肢,而曾国荃直捣黄龙则是捂住太平天国这个巨人的头脑。如果不出意外,湘军必然能顺利攻克天京。

  左宗棠首先发兵。他的六千军队没有费太大力气就攻入浙江境内。1863年9月,太平军主帅陆炳文放弃余杭之后,整个浙江除湖州、嘉兴之外,基本上回到了清朝的手中。两个月后,曾国藩收到上海士绅们的恳切请求,期盼曾国藩大军援救上海。之后曾国藩又接到朝廷谕旨,要求曾国藩派兵进驻浙江,解上海之围。曾国藩深知,上海富商云集,能保护上海,自己的军饷来路就宽多了。曾国藩认真看完上海士绅的邀请函,再拿起朝廷的谕旨,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出兵。

  选将援浙的消息刚刚传出,湘军名将吴坤修就跑到总督府请战:“曾大人,坤修愿意募勇六千前往上海。”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看了他好一会儿,直到吴坤修感到窘迫时,曾国藩才开口:“不妥,上海非勇敢就可坚守。”吴坤修听了很是不解,他愣了一会,然后请求:“那是大人不相信我的谋略了?”曾国藩此时再没有出声,只是轻轻拂袖。吴坤修无奈,只得懊丧地离开。时候,李鸿章进来,问恩师为什么不让吴坤修援救上海。曾国藩答道:“吴坤修是贪图上海的财富,此战必无胜算。”李鸿章马上领悟。

  曾国藩转身看着李鸿章:“少荃,我打算让你和舍弟曾国荃一同出兵,解救上海。”李鸿章当场即答应恩师的请求。之后,曾国藩又将曾国荃请来招呼:“我打算让你率两千湘军与李鸿章的四千淮军一同前往上海作战,你觉得怎么样?”曾国荃非常不解,上前道:“我的本职工作是攻打天京,如果时日耽误,那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将尽弃。”曾国藩有些生气,但心中为曾国荃“守令如山”的精神所打动。于是他便没有强求曾国荃放弃攻打天京的计划,转战上海。

  由于李鸿章不是武将,因此没有军队。湖南的湘军兵源越来越枯竭,曾国藩要求李鸿章到安徽募兵,组建全新的军事集团——淮军。当李鸿章带着两千五百淮军坐镇营垒,等待曾国藩的一声令下时,曾国藩正在为李鸿章没有作战经验而苦恼。在整个形势中,太平军的策略是西面防御,东面进攻。李鸿章到东面一定会遇到太平军的猛烈攻击。为了解决李鸿章无作战经验的困扰,曾国藩任命程学启开字营一千人、原霆字营和吉字营的郭松林、杨鼎勋等六营三千人随同淮军进驻上海。在江面上,黄翼升的四千淮扬水师也同步向上海挺进。曾国藩对李鸿章说:“你现已是淮军统帅,湘淮两军需要协调。你一定要树立威信,使全军号令一致,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百战不殆的好将军。”李鸿章激动之情不能抑制:“我一定会谨记恩师教诲,打一场漂亮的战役。”

  李鸿章到达上海一年多,朝廷便任命他为江苏巡抚,几乎与曾国藩平起平坐。正所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鸿章初战就胜利,他首先攻下了南汇、川沙。李鸿章方面锐气正盛时,已经进入苏南的李秀成军也风头正劲,接连击败了清军、英法军和常胜军。4月,李秀成又在南桥镇击毙英法军大将卜罗德,稳定了嘉定、青浦等地。李秀成将矛头直指上海的湘淮大军。程学启部队刚刚到上海就与李秀成军队遭遇。李鸿章果断下令,“迎头而上,淮军主力马上便到。”狭路相逢,只有勇者胜。两军血战半日依然分不出胜负。僵持中,程学启看到后方大军骤至,大声呼叫:“援军已来,将士拼杀啊!”结果,程学启与李鸿章一起在新桥地面上挫败了太平军,守住了淞江。淮军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淮军与湘军的协作赢得了与李秀成的首战胜利。李鸿章打算再打一仗时,发现李秀成大部已经撤离上海,前往天京对抗曾国荃和彭玉麟的水陆两军。这为李鸿章镇守上海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不久,黄翼升的淮扬水师全部开进上海黄浦江,一时间,湘淮联军实力大增。

  7月,李鸿章下令程学启、郭松林率军与常胜军配合,攻打嘉定、青浦。双方苦战中,常胜军将军华尔中弹身亡。李鸿章当即任命白齐文代理常胜军统领职权。这时,湘军表现出非常顺从的素养。他们主动配合常胜军作战,而常胜军也积极听从李鸿章的调任。经过苦战,程学启与白齐文合力收复了刚刚落到太平军手中的嘉定。

  嘉定失守之后,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疯狂反扑。几万大军将淮军四个营垒团团围困在四江口。根据李鸿章早前在军事会议上的部署,全军要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策略。其实这正是贯彻曾国藩“统一调度,唯令是从”的思想,因为曾国藩曾经说过,“不奉一将之令,兵多必败;能奉一将之令,兵少必强”。李鸿章对此心领神会,巧妙运用。程学启得知淮军四营危急,全力解围。在两天之内,其营官大部分负伤,竟有十三名将领阵亡,士兵伤亡不计其数。面对全军覆没的绝境,李鸿章大军疾驰而来。在两千名常胜军的配合下,湘淮联军展开反攻,太平军死伤一万多人,被迫退守昆山。

  此时,太平军已没有再攻上海的能力。因此,李鸿章听从恩师的指令,挥师直进江苏的苏常地区,彻底端掉了太平军的根据地。

  在天京战役之前,曾国藩培养了一支新军——淮军。此时,淮军与湘军全力配合。在曾国藩的统帅下,在李鸿章的统一指挥下,获得了在东面战场上的全面胜利。正是这些成功的战役,为湘军天京战役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它再次显示,战争中军令的重要性。

  拓展阅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它就是“和文化”。在整个中国文明中,和文化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近代,曾国藩再次在军队管理中提出“和辑”论点。在湘军体系渐多的时候,曾国藩非常重视各军之间的彼此协调。所以他在曾氏军事管理理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和辑”的重要性。其实,只要涉及社会关系,以及人与人的交流,我们都避不开“和辑”思想。人有向善的本性,社会有重“和”的特点。在战场中,我们要忘我拼杀,但这是硬能力。要想让军队整体作战系统高效运转,我们依然离不开互相协调,彼此融和的内部关系,这是一支军队优劣的直接证明。

  曾国藩常常在军事管理中用“和辑”思维处理军将关系。所谓“和辑”,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和谐的逻辑。望文生义,我们已经可以理解“和辑”的基本含义。也就是在处理事情时力求达到一种“和谐”、“共赢”的局面。我们不得不赞叹,这是一种极其高明了管理手段。在曾国藩那个以僚属关系维系起来的集团中,用和辑思维管理更能赢得和谐的属员关系,从而大大地提升湘军系统运作效率。

  今天,中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其实现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和辑”过程。在主流思想的推动下,中国进步的企业开始大力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只要这一文化架构被成功地建立起来,那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日益强大。在巨大精神力量的推动下,中国企业现在正进入一个建设和谐文化战斗力的时代。

  企业的竞争力现在往往表现在和谐文化的成熟度上。这里的和谐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客户、发展环境的外部两方面。这一系统工程并不是一日两日可以造就的。不实施水滴石穿的持久战是万万不能打造出和谐文化竞争力的。企业的每个小动作、个人举止都要在范围之内。这一点,中国做得不错的企业当属扬子石化了。

  在这家企业内部,总经理在各种会议上声明,管理者要带头创造和谐文化。公司管理层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获得了众多和谐文化管理技巧。但企业老板依然不满意,最后制订了一个计划。就是在每个月底,工人都要在部门主任的带领下,讲述一个月以来的和谐管理故事。计划刚出出炉,全体员工就积极响应。在工作中,工人们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就是留意车间里或办公室里发生的新故事。到月底,这些故事全部被讲述出来。员工听得有味道,管理者则借机提升和谐企业的建设水平。员工在轻松的环境里工作效率一路攀升。

  在扬子石化贮运厂的油品车间里,有一个刚刚上班的精明小伙,工作几天之后,车间主任孙华光开始非常看好他。但有一天,孙主任视察车间时,他看到那小伙子没有通过规定路径向车床走去,而是从半米多高的管线上像踩独木桥一样走过去。小伙子刚刚跳下来就看到孙华光主任正盯着他看,小伙子沮丧起来:“完了,扣工资是免不了的了。”小伙子非常担心,因为他害怕自己的美好形象在领导心里打折。

  第二天,小伙子谨慎地走在规定的线路之内。当他走到昨天踩过的管线处时,发现下面砌了一个台阶,从管线旁边的高处走下来非常方便,不用再踩管线。小伙子非常感动,自言自语:“主任不责备我,竟然还在这里砌了台阶,真是好领导啊!”原来,孙华光主任看到小伙子的行为后,当场就考察了地形。他也觉得线路设计得不合理,让员工绕弯走了四五十米。当天晚上,他就请工匠砌了一个台阶,更没有责骂小伙子。

  过了几天,小伙子转正了。孙华光主任拍着小伙子的肩膀:“好好干,我们从来不轻易责罚员工,而是尽量褒奖。”小伙子听了这话,感觉到扬子石化的文化精神。这精神像花朵,绽放出来的芬芳深深地吸引了他。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虽然平淡,但却能看到里面的文化力量。只要我们能和谐地处世、和谐地工作,那和谐的企业文化必将爆发出巨大的社会能量。“和辑”是一种境界,它已是中国式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只要掌握它,困难不再可怕,竞争的道路会渐行渐宽。

  兵法管理学:一个集团内部,最完美的运作就是各个部分之间能熟练、精细的合作。它通用于所有的管理领域。在曾国藩的时代,湘军首先注重的是将领的情谊关系。当情谊转化成工作态度时,这支军队就无往而不胜。同样,在今天的商战中,我们一旦做到“内和”,必然就会有外强。两者道理相通,举一反三,“内和”对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极大的意义。

  团队精神是堡垒

  一支强大的军队总是有两大素质。首先,在临战时能构筑起强大地面防御工事。但这绝对不是最强的获胜利因素。还有一点,那就是士兵内心中的精神力量。曾国藩在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三路大军出发时,一再嘱托,在外打仗忌讳孤军作战,一旦某部危急,同僚当鼎力相助,这样才能消除湘淮联军之间的陌生感。说得简单点,曾国藩就是要求各路军马团结一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后来,李鸿章贯彻了曾国藩的这一主张。湘淮联军刚刚来到上海,程学启便在嘉定与李秀成发生激烈战斗。此时,如果没有李鸿章冒死前来援救,上海保卫战可能就是另一种景象了。之后,在太平军围攻四江口湘淮联军营垒、大军挥师苏常地区的大战役中,都展现出了湘军与淮军坚固而团结的作战关系。这正是曾国藩所渴望的局面。而这种团结的关系实在是了不起,让湘淮联军获得以后的一系列胜利。

  我们不得不说曾国藩治军是高明的。他每次任用将领时,总是会先找人商量,然后考量人员是否能在性格上磨合。他知道李鸿章有才,但没有独立打过仗,于是他便派熟悉太平军情况的程学启协同作战。用程学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程学启不随便发脾气,就算没有作战经验的李鸿章管理失当,他也不会抱怨,只会勤恳地作战。再加上黄翼升的水军配合,一个团结的作战系统就形成了。在高速运转中,湘淮联军基本上没有吃大亏。就算是打了小败仗,李鸿章也不惩罚将士。他总是以言相劝,使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战斗力。

  湘淮联军的领导们实在了不起。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的老板像曾国藩、李鸿章那样多好啊!”确实,在今天的企业管理文化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这种“和辑”的氛围。

  上面说到的扬子石化集团员工的例子就告诉我们,和谐文化难打造,团结的精神更难长久维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和谐的内部环境,团结精神就无从谈起。精明的企业家往往为集体设立一个可行的目标,众人朝着统一的目标奋斗时,那“和辑”局面就会出现。同时,一个强硬的团结精神也会表现在企业外部,使企业在商战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种团结精神在任何集体中都会产生强大的正面作用力。曾国藩将“和辑”用在官场上,所以他在经历一场场波谲云诡的政治变动后依然岿立;当“和辑”被运用到军事上时,湘军攻城拔寨如同探囊取物。而今天,精明的企业家将它嵌入到企业文化中,又造就了企业铁板一块的凝聚力,商战变得更容易掌握。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