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我与少奇 > 附录 王光美小传

附录 王光美小传

  王光美小传(1)

  王光美1921年9月26日出生于北京旧刑部街32号。当时,其父亲王治昌正在美国出席华盛顿九国会议,得知女儿出生的消息,高兴地为爱女起名“光美”。

  王治昌,号槐青,清光绪二年(1876年)生于直隶(今河北省)天津县。他自幼熟读经史,初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堂,专修法律,毕业后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改读商业专科。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廖仲恺既是他留日的同学,又与他结为金兰之交,对他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过重大影响。

  王治昌回国后,曾先后在天津高等师范学堂、商业专门学校和北京政法学校、天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在清末的科举应试中,还考取过商科举人,受聘主持河南焦作煤矿。步入仕途后,初任北京政府工商部佥事、通商科科长。工商部与农林部合并为农商部后,历任参事、商品陈列所所长、工商司长、农商银行监理官、商标局局长,直至代理农商总长,还作为专门委员,先后参加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九国会议,成为这一时期参与中国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人物。

  王治昌在北京政府农商部从事经济管理活动的多年经历中,尽管得到了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等政要的赏识与器重,被授予“特命全权公使”头衔,获得过诸如“文虎宝光”、“大绶嘉乐”等勋章,但他亲睹北洋军阀的腐败,政治的黑暗,对孙中山、廖仲恺等敬佩之情始终没有改变。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广州遇刺身亡。王治昌闻讯,决心退出政治舞台,闲居北京,和妻子儿女过着平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任命他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在他就任的那一天,周恩来深情地对王治昌说:“老先生一生不容易,是爱国的。”

  王光美的生母董洁如,字澄甫,天津人。她自幼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妇女解放。在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读书时,结识教师王治昌,后与之成为夫妻。1927年11月11日,继李大钊等19位革命烈士被军阀张作霖绞杀后,又有王荷波等18位烈士在北平安定门外箭楼西侧英勇就义。在这批烈士中就有董洁如的叔叔、中共顺直省委军运领导人董季皋,和堂妹董恂如的丈夫、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安幸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中,董洁如支持儿女们参加革命,支持共产党的事业。解放以后,董洁如拿出自家的房产,创办了专门抚养乳婴的洁如保育院。1958年,她又将旧宅捐献给国家。在庆祝建国十周年时,被誉为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民族文化宫,就坐落在王家旧宅的故址上。由于在妇幼工作上的贡献,她先后当选为北京市第一、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和第四届政协委员,还被选为北京市保育工作者协会副主任。

  王光美兄妹11人,虽然是同父异母,但同在董洁如的抚育下,亲如同胞。

  王光美排行第七,大哥王光德(黄氏夫人生,早逝),二哥王光琦、三哥王光超(赵氏夫人生),四哥王光杰、五哥王光复、六哥王光英和王光中、王光正、王光和、王光平4个妹妹。她学生时代都是在北平度过的,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数学尤为突出。1939年暑假,王光美考入辅仁大学物理系。1945年日本投降后,她从辅仁大学理学研究所物理学部毕业。当时,美国米契根大学已同意接受王光美赴该校留学。正当联系办理出国手续的时候,中共北平市委大学工委同志的到来,改变了王光美的一生命运。

  王光美在大学读书时期,就开始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书籍,并于1945年通过四嫂王兰芬的关系,结识了中共北平市委大学工委领导人崔月犁,同地下党有了联系。

  春节过后,中共北平市委大学工委的同志到了旧刑部街32号。来人告诉王光美说:“我们党和国民党政府、美国三方为实现停战协定,已经成立了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日前,三方代表团已到达北平。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为首的我方代表团急需选调一名政治可靠、精通英语的翻译,经组织研究,希望你能完成这项重要的使命。”

  王光美小传(2)

  毫无思想准备的王光美,如实地说道:“这件事实在太突然,请组织允许我考虑一下。”

  经过慎重考虑,王光美摒弃个人杂念,决定立即前去报到。她按照党组织的指示,骑自行车到了西四三道栅栏41号。以后才知道这是解放报社的临时发行处。专程赶来接待她的是位戴着近视眼镜的书生装束的人,他就是新华社北平分社社长兼解放报社社长、总编辑钱俊瑞。他看过地下党组织的信后,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封信交给王光美说:“你拿着这封信,到翠明庄去找李克农,他会安排的。”

  翠明庄是一座三层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王光美按照钱俊瑞告诉的路线,径直来到了二楼一间房内。蓄着一撮小胡子的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不等王光美将钱俊瑞的信件交给他,便笑着说:“你就是王光美同志喽。欢迎,欢迎!”

  李克农说:“你的基本情况,北平地下党组织已经告诉我们了。对你说来,这里完全是一种新的环境,你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李克农听王光美说是骑自行车来的,便说道:“你先回家休息,明天我们派车去接你。你把你家的地址留下来。”第二天,当王光美得知来接自己的是叶剑英将军的轿车时,十分感动。

  王光美到军调部后,开始主要是从事笔译备忘录等,后来任军调部整军处处长陈士榘的翻译。周恩来和美方马歇尔将军到北平时,她为叶剑英担任翻译。此后,叶剑英遇有谈判活动,需要翻译时,多由王光美跟随。

  在便衣特务包围之下的翠明庄内,举行过一次热闹非凡的婚礼。新郎是刚从山东回到北平的军调部济南第七执行小组中共代表陈叔亮上校,新娘是一直随周恩来做统战工作的著名资本家康心之的女儿康岱莎。新娘千里迢迢从重庆来到北平,还是周恩来夫妇作美把她调到军调部工作的。康岱莎一到翠明庄,便很快和王光美成了好朋友。这次婚礼会场的布置、张罗,都是王光美帮助操办的。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命令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了全国内战的序幕。北平军调部的工作愈来愈艰险,逐渐形同虚设。

  叶剑英根据中央的指示,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军事干部首先调整,离开北平。10月,叶剑英派人找王光美谈话,征求她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意见。她坚定地向组织表态:到延安去!

  11月1日,王光美匆匆告别父母,乘军调部中共代表团汽车,来到北平西苑机场。那里停着一架专供北平至延安航线使用的小型军用飞机,机组人员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王光美走进机舱,里面已经坐了两个人,大家都没有打招呼。她看见其中一位是身着军便服,蓝眼睛、高个子的青年,显然是一名现役美军军官。另一位是文质彬彬的大学生模样的中国年轻人。后来,王光美才知道他是在南京谈判中,担任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周恩来秘书的宋平。

  飞机飞越河北,进入山西上空,王光美不停地透过机舱小窗,向下面望。坐在旁边的美军军官淡淡地说:“不用看了,那下面全是大山。”王光美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飞机安全降落在延安机场。李克农夫妇亲自到机场迎接。中央军委办公室的同志热情地帮助王光美拿东西。王光美望着巍峨的宝塔山,情不自禁地说道:“啊,到家啦!”

  难忘西柏坡

  王光美在时任中央军委情报处长李克农夫妇的陪同下,来到延安城北1公里的中央军委所在地王家坪,被分配在军委外事组。这里背山面水,房屋分散掩蔽在绿树丛中。毛泽东从重庆谈判回到延安后,就一直住在这里。

  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声称要出动20余万兵力和100架次飞机,大举向延安进犯。王光美刚安顿下来,就随外事组转移到瓦窑堡农村。11月下旬,紧张形势暂缓,因工作需要,王光美奉调再返延安,参加准备有关谈判工作。这次,在延安住了近5个月。

  王光美小传(3)

  延安的景况虽然不及北平繁华,但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一天,在食堂吃午饭的时候,毛泽东的警卫参谋龙飞虎遇见王光美。龙飞虎是在北平军调部担任叶剑英的秘书时和王光美认识的。龙飞虎说当天晚上杨家岭有舞会,想参加可以去。晚上,她在龙飞虎带领下,首次参加机关舞会。周恩来、刘少奇也来了,王光美在北平军调部就接触过周恩来,龙飞虎便将她介绍给刘少奇,说:“这是王光美同志,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翻译,刚从瓦窑堡回来。”刘少奇任中央北方局书记时,曾在北平工作,问起了一些北平、特别是大学的情况。他转而问王光美:“你是党员吗?”王光美不好意思而又大方地说:“现在还不是。希望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这些才到解放区的青年给予帮助。”刘少奇说:“看我有没有时间吧!”这是王光美第一次见刘少奇。

  第二天,在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任过联络处处长的徐冰,热情地将从北平、南京谈判代表团回来的同志,从王家坪用车拉到枣园,去拜会朱德。朱德夫人康克清,又领大家去看望了刘少奇。王光美与大伙儿一起参加了这些活动。

  1947年3月5日,对王光美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上午,朱德的秘书、曾任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新闻处处长的黄华通知王光美说,少奇同志今天有时间约你谈话,你马上去吧。后来,王光美才知道这是刘少奇打电话告诉叶剑英,叶剑英让黄华安排的。

  王光美略带为难地说:“我怎么去枣园呢?”黄华告诉她,已备好一匹老马,常说“老马识途”,骑上又稳当,它会把你送到的。果然,老马沿着延河把王光美安全送到相隔十几里地的枣园。

  王光美走进大门,向北穿过幸福渠,来到坐北面南的一排窑洞,径直走到那次已经去过的刘少奇办公室。走进屋内,见刘少奇与周恩来正在研究工作,刚想退出来时,周恩来笑着说:“我们一会儿就谈完,你稍候一下。”王光美就来到刘少奇的机要秘书赖奎屋内。一会儿,周恩来走后,她便开始和刘少奇第一次的较长时间谈话。

  王光美如实地谈道:在北平时,崔月犁曾告诉我可以写入党申请,但读了你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照自己,感觉条件不够,就没有勇气写。到延安后,经过参加军调部工作的考验,又到瓦窑堡基层的锻炼,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一直没有得到回音。最后,她直率地说:“我不知道现在还要不要再提出入党要求?我想请求帮助的就是这件事。”

  刘少奇讲了怎样看待知识,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要端正入党动机后,说:“如果你提出一次申请,组织没有批准,给你指出还有哪些不足,你考虑以后可以再提。”

  吃午饭的时候,王光美看见饭菜十分简单。饭后,刘少奇还特意从抽屉里拿出几只显然放了很久的干瘪梨子。这次会面,给王光美留下深刻的记忆。

  当天下午,刘少奇、朱德在王家坪礼堂举行宴会,热烈欢迎从南京、北平回来的周恩来、叶剑英为首的全体同志,王光美被安排在刘少奇、朱德坐的第一桌。刘少奇致词说:“一年多来,在复杂的斗争中,你们与战斗工作在前线和解放区各条战线的同志们一样,积极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我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欢迎同志们胜利归来。”席间,王光美和刘少奇、朱德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几天后,胡宗南空军轰炸延安前夕,周恩来、叶剑英召集南京、北平返回延安的同志开会,动员撤出延安,并宣布外事人员合编一个队,由薛子正任队长,黄华为副队长,王炳南任支部书记。接着,王光美随大家再到了瓦窑堡。

  转移途中,根据中央凡是从白区到延安的同志要尽量到根据地参加土改运动的指导思想,王光美被分配到山西兴县参加土改工作队,王炳南担任队长。他们来到兴县蔡家崖晋绥分局所在地的时候,已经是3月底了。

  王光美小传(4)

  3月26日,中央在清涧县北的枣林沟召开会议,决定中央书记处五人领导集体暂时分成两套班子,即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4月初,刘少奇、朱德一行也来到了蔡家崖。

  一天中午,王炳南通知说刘少奇要会见从延安来参加土改的同志,顺便吃顿便饭。这真是一种缘分。没想到王光美在这里和刘少奇邂逅相遇。

  饭后,刘少奇对王光美说:“你集训学习已经结束,到华北晋察冀那边去参加土改也可以嘛!”王光美心想自己又写了入党申请书,支部书记王炳南才谈话肯定了她表现不错,只是由于家在北平,组织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时怎么能突然离开呢!她婉转地回答道:“现在学习已经结束,正等待分配下村,彼此都熟悉了,还是在这里参加土改吧。”

  晚上,参加土改的几位女同志聊起刘少奇时,有人谈起刘少奇已经和夫人王前离异,现在身边还有一双年幼的儿女,身体又不好,仍坚持担负着中央领导的繁重工作;有人说如今正有人给刘少奇介绍女同志呢!

  王光美没有参加议论,但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暗自在想刘少奇说希望自己跟他到晋察冀那边去参加土地改革是什么意思。

  刘少奇离开兴县后,王光美便与外事组张香山、孙少礼夫妇,吴青等人被分配到兴县西川五区姚家会村参加土地改革。姚家会是距兴县城北20多公里的小山村,临近黄河,一条名叫岚猗河的小河从村前流过。生活艰苦,住窑洞,吃“科勒”(当地土话,指用黄豆、高粱、糠皮加红枣磨成面制成的炒面)、土豆,喝“糊糊”,加上语言不通,还要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斗争地主,这一切对于王光美都是严峻的考验。

  其实,王光美第一次到瓦窑堡农村时,就对自己生活上如何群众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姚家会村,她一身灰布军装,完全一副女战士的装束。她最初在贫农会上作记录,为了弄清一个当地土语,有时模仿得让大家哄堂大笑。王光美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一个群众喜爱的土改工作队员。

  中秋节以后,姚家会村土改基本告一段落,王光美被分配到魏家滩继续参加土改。魏家滩是个比姚家会村大,又临大路的小镇。她直接在区土改工作团团长、专署城建处处长屈健领导下工作。经过姚家会村半年的基层工作锻炼,她已是协助分管妇女和青年工作的干部了。

  在人民解放军的大反攻中,迎来了战斗的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陆续向西柏坡转移。

  王光美按组织通知,结束了土改工作队工作,辗转到了西柏坡。这时,外事组在离西柏坡不远的陈家峪。分别一年的战友相见,格外兴奋。王光美和吴青同住在柏里村。

  5月1日,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开始办公。26日,毛泽东继周恩来、任弼时之后,到达西柏坡。中共中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齐聚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西柏坡在王光美一生中,是重要的驿站。她在这里,政治上实现了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宿愿;生活上和刘少奇结为伉俪,揭开了新的一页。

  西柏坡由于机关集中,走动方便,大家见面的机会较多。在中央机关例行的舞会上,和一年多以前在延安相比,认识王光美的人也日渐增多。王光美和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见面的机会也多起来。

  在一次中央机关晚会上,毛泽东问王光美道:“你在北平辅仁大学学的什么?校长是谁?”王光美说:“我学的是原子物理,我们的校长是陈垣。”毛泽东笑着说:胜利以后,我们也要搞原子弹。毛泽东又问到当时有南陈、北陈之说时,王光美回答说:“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是研究历史的。主席说的南陈,我不了解,是不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的陈寅恪教授?”

  王光美小传(5)

  这是王光美第一次和毛泽东交谈。她想起在延安杨家岭的舞会上和刘少奇的首次谈话。那次刘少奇严肃地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她微微察觉到两位中央领导人性格上的差异。

  在外事组举办的一次舞会之后,刘少奇由王炳南陪同,来到王光美的宿舍。他们的谈话十分家常、随便。刘少奇问王光美星期天都干什么?王光美信口答道:“我不喜欢打扑克,多半是在屋里看看书,或到不远的南庄去赶集、散步。”在分手时,刘少奇告诉王光美:“你有空去我那里玩吧!”

  从王光美在延安主动找刘少奇谈话,到今天刘少奇希望自己去他那里做客,断断续续的近两年的接触和对刘少奇的了解,王光美从对刘少奇的敬重,到对他家庭婚姻生活不幸的同情,心想一定要去看望刘少奇。

  看见王光美推门走进办公室,刘少奇第一句话就是——“你真的来了!”接着,关切地问道:“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你的消息,不知道你的情况怎样?”

  几句话,使王光美心里顿时热乎乎的,彼此的话题多起来了。

  刘少奇爽直地表示对王光美的爱慕之情后说:“我的年纪比较大,工作繁忙,又有孩子,希望你认真考虑。”

  王光美有点儿不知所措,心想哪有光讲自己的缺点向女人求爱的。沉默一会儿,她扬起绯红的脸说:“年龄我倒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在政治水平上,我们相差那么远,而且我也不了解你个人过去的婚姻等情况。如果我们在一起,我不知道该怎么相处,要注意些什么。”

  刘少奇认真地告诉王光美:“你应该注意什么和想了解我的历史,你去找安子文、李克农同志;你想知道我过去的婚姻状况,你可去问邓大姐(邓颖超),她就住在旁边的院子里。”

  两人谈话忘记了时间。刘少奇从抽屉里拿出一块表看了看,说:“表不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的。”心细的王光美感触之余,问道:“你怎么不叫人帮助修理一下?”刘少奇略显为难地说:“该叫谁啊?”这时,王光美不假思索地说道:“你交给我吧!我帮你去修!”

  不久,王光美通过中央机关管理后勤的赖祖烈,托人把表带到石家庄修理好了。赖祖烈把表交给了王光美。不便于经常往刘少奇办公室跑的王光美,就向王炳南谈了修表的事,请他将表转交给了刘少奇。王炳南慢慢也看出些其中的缘由。

  王光美对待和刘少奇的结合,是十分慎重的。她真的找了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李克农和邓大姐,征求他们对自己婚姻的选择。安子文交待她和刘少奇在一起,要注意保密纪律,不该知道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领导同志之间谈话不要听等。邓颖超、李克农开始没有想到,问明情况后,都对王光美表示衷心的祝福。

  刘少奇和王光美要结婚的事,在中央领导中间已不是什么秘密。王光美的父母都在北平,两年不通音信。恰巧,她的四哥王士光(即王光杰)从晋冀鲁豫军区来到西柏坡,找中央军委作战部副部长王诤汇报解放区广播电台的工作。兄妹十年没有相见,王光美便将要和刘少奇结婚的事告诉了四哥。王士光严肃地告诉妹妹:“不要胡思乱想!”王光美也认真地说:“真的。”四哥说:“你懂什么!他是党的领袖!”王光美没有进一步解释,不再说什么了。

  刘少奇、王光美定于8月21日结婚。

  新房就设在刘少奇办公和居住的两间土墙瓦顶房里。卧室里除了一张大木床和两把椅子以外,就是刘少奇从延安转战出来使用的那个写着“奇字第3号”的小书箱。室内设备虽然简陋,但经王光美运用艺术的审美和灵巧的双手,布置得十分干净、清雅。

  结婚那一天,一直坚持工作的刘少奇,让卫士长李长友到王光美住处,将行李取到西柏坡。外事组的同志作为“娘家人”,带着写有大家签名的“新婚志喜”的粉红绸子贺幛,和一个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喜蛋糕,簇拥着将王光美送到了西柏坡。

  王光美小传(6)

  新华社同外事组都在陈家峪,社长廖承志和王光美两家是世交。他得知刘少奇、王光美结婚的消息后,急忙赶画了一幅开口笑着的月亮望着简朴大方新房的写意漫画,表示祝贺。

  晚上,正好食堂有舞会。毛泽东、周恩来见刘少奇和王光美也来到舞场。周恩来知道刘少奇今天结婚,不举行仪式,便笑着向毛泽东说:“咱们一块去少奇同志家坐坐,看看他们住的地方。”

  毛泽东一行在刘少奇夫妇陪同下,来到新房。毛泽东风趣、幽默地说:“我5月来到西柏坡后,不知道来这间房里多少次,今天是最有新意啊!”

  谈笑中,王光美大大方方地把切好的蛋糕,送给毛泽东、周恩来和在场的同志们吃。大家都高兴地接过了蛋糕。

  王光美和刘少奇结婚以后,从中央军委外事组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担任刘少奇的秘书。终日工作、生活在一起,他们彼此更加了解,感情更加深厚。

  一天,在吃午饭的时候,刘少奇问王光美:“你喜欢看神话吗?”

  王光美对刘少奇突然提出的问题,含糊其词地说:“我读过一些,挺有意思的。”

  刘少奇说:“我很喜欢希腊神话中的一些故事。比如那位地神之子安泰。他依靠从母亲大地上吸取力量,只要他身不离开大地,在同敌人搏斗的时候,总是力大无比,所向无敌。后来,他的对手,利用他离不开土地这一点,设法把他举在空中,最后扼死了他。你说安泰的悲剧在哪里?”“他的致命弱点被对方抓住了。”

  刘少奇接着说:“对,但还不仅仅是这一点。这个故事寓意很深。土地是安泰的母亲,就好比是人民,他离开了人民,必然被扼死。我国古代《荀子》一书中,也有‘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之说,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几天后,王光美在整理刘少奇对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部分记者学习集会上的讲话时,看到了有关安泰被扼死的一段话。这就是收入《刘少奇选集》中的那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1949年春,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和中共中央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一起从西柏坡迁往北平。

  王光美和刘少奇同乘一辆吉普车,告别了难忘的西柏坡。

  和平幸福的日子

  3月25日,中央领导一行到达北平香山驻地。毛泽东住在因清乾隆皇帝为湍湍流过的两条清泉题写“双清”而得名的双清别墅,刘少奇和其他中央书记住在距双清别墅不远的来青轩。

  一天,刘少奇关切地跟王光美说:“你离开北平已经两年多了,抽时间回家里去看看,我有空也陪你去看望王老先生和老太太。”其实王光美清楚地记得家中的电话,但遵守保密纪律,并没有和家里联系。听刘少奇这么一说,心中一动,但马上想到刘少奇刚进北平,工作千头万绪,便说:“看看情况再说吧!”

  4月初,为贯彻落实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毛泽东要刘少奇到天津进行调查研究。刘少奇去天津前要进城向华北局书记薄一波打招呼,再次提起顺便到王光美家看看。王光美急忙给家里打个电话。王治昌老人听说刘少奇和女儿光美要到家来,急忙到西单湖南风味的曲园酒楼订了一桌菜。恰巧王光英也在家,他特意换上西装,还到街上买了条准备送给刘少奇的围巾。

  王光美陪刘少奇离开华北局到家里时,王治昌夫妇在上房堂屋迎接,由王光美向父母作了介绍。刘少奇动情地说:“两位老人家不容易啊!你们教育这么多孩子为党工作,这些年难为你们了。”

  谈话中,王光英把备好的围巾赠送给刘少奇。刘少奇说:“我们没有这些规矩,以后不要搞了。”接着,聊起了天津工商业的一些情况。王光英继抗战时期和地下党接触之后,再次表示不愿意当资本家,要靠近共产党。刘少奇耐心讲了那段使王光英终生受用的话:“共产党员、干部,我们党内有许许多多,但是能在工商界起作用的却不多。你如果穿着工商界衣服,屁股坐在共产党、工人阶级一边,那就很好嘛!也可以为党工作嘛!”

  王光美小传(7)

  4月10日,王光美作为刘少奇的秘书,陪同刘少奇到天津调查研究。28天中,刘少奇视察五家国营企业、两家私营企业,听取各方面工作汇报多次,召开座谈会5次,出席其他会议5次,寻访在中央北方局工作旧址和参观市容两次。王光美不仅全程参加,还每天坚持记载主要活动的日记。当时,王光美的四哥王光杰、六哥王光英、五妹王光平(时名刘莉)都在天津。王光美除到五妹住处看望,叙叙姐妹之情,六哥参加相关座谈会打个招呼外,和四哥连面都没有见。

  5月7日,刘少奇离开天津赴唐山。王光美因预产期临近,和康岱莎搭乘彭德怀的公务车,先行返回北平。车上,性格爽朗的康岱莎风趣地说:“想当年你伴我做新娘,现在我要照顾你当妈妈了。”

  王光美和康岱莎来到北平香山来青轩。晚饭后,因康岱莎在延安和毛泽东很熟,想请王光美领她看望毛泽东。王光美便领她到了双清别墅。

  毛泽东见到王光美和康岱莎非常高兴,关切地问王光美是什么时候从天津回来的?王光美简单汇报了刘少奇的活动,谈到和工商界人士接触情况时说:“少奇还几次会见了资本家,找了大资本家李烛尘、周叔等人谈心。”毛泽东说:“我们就是让他去做资本家工作的嘛!”

  5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叶子龙通知王光美说,毛泽东有要事,望转告刘少奇速回北平。刘少奇当天抵北平,汽车进城后,顺路拐到西城旧刑部街,接王光美一起回到香山来青轩。

  5月13日,王光美在医院平安生下了女儿。日理万机的刘少奇次日赶往医院看望母女,歉意地表示:昨天实在抽不出身来陪你。王光美感动地笑着说:“这里,医护人员都很负责任,再说你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啊。”出院后,王光美回娘家休息产假。

  6月初,叶子龙和刘少奇秘书吴振英来到旧刑部街,告诉王光美说,刘少奇很快要出访苏联,请她帮忙准备衣物。

  女儿满月时,王光美与刘少奇高兴地为她起名。王光美说:“我们在建屏县西柏坡结婚,转眼不到一年时间,就胜利来到北平了。”刘少奇接着说道:“自从你怀上这孩子,从建屏到北平,中间又经历个北平和平解放,今后开始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说到这里,两人同声说道:“对,建屏、北平、和平,就叫她平平吧!”

  6月21日,刘少奇秘密启程赴苏联。行前,王光美特意叮嘱刘少奇:“你这次到莫斯科,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时间看一看允斌、爱琴允斌,即刘允斌,刘少奇与何宝珍的长子。爱琴,即刘爱琴,刘少奇与何宝珍的女儿。兄妹,你们都有十年没见面了,国内和家里的情况也该让他们知道。”

  1949年8月28日,刘少奇结束访苏,回到北平。此时,王光美与子女已从香山来青轩搬进中南海,住在万字廊的原光绪皇帝读书的一座小院落。刘少奇、王光美和从苏联回国的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刘允若,刘少奇与何宝珍的次子。,次女刘涛刘涛,刘少奇与王前的女儿。,三子刘丁刘丁,刘少奇与王前的儿子。及襁褓之中的女儿刘平平团聚。

  在中南海,毛泽东习惯于夜间工作。刘少奇尊重毛泽东,尽量使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和毛泽东一致,一般每日凌晨三四点钟睡觉,下午一两点钟起床办公。

  王光美和刘少奇身边工作人员逐渐习惯了刘少奇的工作、生活习惯。一天,刘少奇对王光美说:“为了减轻厨师的疲劳,我看夜里这顿饭,就不要专门叫他再起来做了。你辛苦一下,把上顿剩菜烩一下就行了。”王光美笑着说:“这热剩菜的手艺,我还是把好手呢!”后来,王光美果然得了个“烩饭厨师”的雅号。

  有一件事使王光美难以忘怀。60年代,刘少奇夫妇的工资,在扣除了房租、水电费和保育员的工资后,要解决8口人的生活费,全靠紧缩开支、精打细算。一天,机要秘书刘振德和卫士长、公务员、厨师在议论刘少奇、王光美饮食时,有人提出应该和大家一样,给他们夜餐补助费。卫士长说,向首长提出过,但首长和王光美都不同意。有人说:“嗨,像这些生活小事,为什么一定要首长他们知道?我看就以夜餐费的名义给他们补助点吧。”于是,他们和警卫局主管行政工作的副局长商量,决定补助刘少奇、王光美每人每天5角的夜餐补助费。

  王光美小传(8)

  1962年夏,毛泽东听警卫局领导谈起中央几位领导应有夜餐费,但都不要时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办嘛。总司令和少奇同志、陈云同志,靠他们生活的小孩多,应该补助,我就不需要嘛!”

  刘少奇听到这件事,就问王光美:“是不是给过我们什么生活补助费?”王光美如实回答:“不知道。”王光美立刻来到卫士组,很快摸清了来龙去脉。刘少奇严肃批评了机要秘书刘振德,并要他算一算共补了多少钱,造计划按月从工资中扣,全部退清。

  王光美感到连续10个月增加了补助费,自己竟不知道,有些内疚地给刘振德说:“你们是好心,却帮了倒忙。”

  1949年10月初,继苏联第一个与我国建交之后,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使相继向我国政府递交国书。王光美参与了刘少奇接受捷克大使和夫人递交国书的仪式。她还和大使夫人互赠了礼品。大使夫人赠送王光美一个刻有人像的钢化玻璃花瓶,后来,花瓶就放在刘少奇办公桌上。1955年春天,海棠花盛开的时候,卫士剪回几枝海棠,顺手插在了钢化玻璃花瓶里,希望调整一下刘少奇终日伏案工作的心态。夜里,刘少奇正埋头工作,王光美就利用室内现成灯光,抢拍了一张照片。王光美没有想到,这张照片竟被选到摄影展上展出,她也被吸收参加了摄影家协会。如今,放大后的这张照片仍挂在王光美家,她时时感到刘少奇还在工作,永远在自己身边。

  1963年春天,王光美以夫人的身份陪同刘少奇出国,访问东南亚四国。在做准备工作时,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俞沛文就服装事宜向刘少奇报告说:“作为国家主席和夫人出国访问,请按外交部的规定办。特别是王光美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夫人出访更应该注意服饰。”

  上海比北京做服装的工艺好,王光美便约早已是大使夫人的康岱莎同往上海。行前,王光美在春耦斋舞会上向毛泽东谈起要去上海做衣服,问和在沪休养的江青有什么事没有?毛泽东托她给江青带封信。

  在上海,江青约见了王光美。江青谈了她和毛泽东结婚,特别是文艺界的情况。对于出国服饰,江青叮嘱王光美:衣服上不要戴别针,看人家安娜·卡列尼娜,一身黑,多么高雅。“文化大革命”中批斗王光美,说她不听江青“别戴项链”的话,完全子虚乌有。这是后话。

  宋庆龄听说王光美要陪刘少奇出国访问,特意让秘书带自己一封便信,到锦江饭店看望王光美。信中详细列出一个单子,诸如哪个地方天热,室内有空调,睡觉时务必关上空调;电扇不要对着吹,否则容易感冒;不要吃生冷东西,以免闹肚子;礼服白天穿白的,晚上穿黑的;参观时可以穿便鞋,正式宴会要穿有一点儿跟的鞋……王光美深受感动。

  1963年4月12日,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等乘专机抵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下榻在总统府。苏加诺总统特意将命名“王光美”的一盆兰花,赠送王光美,作为对贵宾夫人的一种礼遇。王光美知道朱德喜养兰花,回国时将这盆兰花带回送给了他。

  苏加诺夫妇陪刘少奇夫妇参观复舟山火山时,许多外国记者蜂拥而至。一名法国《巴黎画报》记者抢问王光美:“你想上巴黎吗?”“现在还不是时候。”对方又追问:“你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去巴黎?”王光美从容地说:巴黎是很有名的城市,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可以去的。王光美感觉,这名记者是否作某种试探?便把想法告诉了刘少奇。

  4月20日,刘少奇专机抵达缅甸首都仰光机场。在繁忙的国事活动之余,缅甸领导人奈温将军和夫人邀请中国客人到旅游胜地游览。在风景区莱茵湖,刘少奇夫妇观看用脚划的划船比赛,主人还邀请王光美为优胜者颁奖。在避暑胜地额不里海滩,奈温夫妇陪刘少奇夫妇、陈毅夫妇下海游泳。刘少奇和奈温利用休息时间,还举行了重要的会谈。

  王光美游泳时,不知怎么将从外交部礼宾司借来的项链散落在波浪中。奈温立即派人打捞,哪能寻到?于是坚持要赔一条红宝石项链,并郑重地说:“我知道你们共产党不收礼,但这条项链上的珍珠是掉在我们缅甸海里,我必须赔你,而且,红宝石是我国的光荣。”为了表示对奈温的感谢,当晚出席宴会时,王光美特意戴上这条项链。仅仅戴过一次的红宝石项链,至今还陈列在博物馆。

  王光美小传(9)

  5月1日,刘少奇夫妇等一行飞抵柬埔寨。次日,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与刘少奇夫妇同乘一架直升机,飞往暹粒访问。在飞机上,刘少奇问西哈努克亲王:“这是哪国的飞机?”“法国的。”刘少奇顺口说道:“那请你替我们介绍,我们买几架。”王光美顿时想起在印度尼西亚时法国记者的问话,看来,少奇同志是有意传递一个回音。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

  5月22日,王光美陪同刘少奇结束访问经昆明回到北京。毛泽东、周恩来对刘少奇夫妇出国访问取得圆满成功,给予高度评价。

  这时,中央发出指导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称“四清”运动)的《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决定(草案)》(即《前十条》),11月又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王光美在周密、妥善安排好刘少奇饮食起居、家庭子女生活之后,化名董朴,到河北省抚宁县卢王庄公社桃园大队参加“四清”工作队。她工作上严格执行“双十条”,生活上坚持“三同”,到冰封的地里参加打井、挖河泥,受到社员们的好评。

  12月中旬,王光美返回北京。在一次舞会上,毛泽东关切地询问她桃园“四清”运动情况。王光美如实作了汇报。毛泽东问:“桃园大队是一类队,为什么群众有那么多意见呢?”王光美引用群众的话说:“人家上面有个副区长当靠山,你们管得住吗?”毛泽东说道:“根子在上面。”

  1964年4月,桃园大队“四清”运动结束。此后,王光美根据桃园“蹲点”参加“四清”的工作和感受,整理出一份材料。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成立“四清”、“五反”指挥部,由刘少奇挂帅。王光美的桃园“四清”工作总结,得到陈伯达的力荐。19日,刘少奇请示毛泽东。毛泽东批示:“此件先印发此次到会同志讨论一下,如果大家同意,再发到全国去,我是同意陈伯达和少奇同志的意见的。”于是,9月1日,《关于一个大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总结》以中央文件发往全国。这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在全国横遭批判的“桃园经验”。

  王光美继桃园之后,又化名鲁洁,先后到河北省新城(今高碑店市)高家镇、定兴县直机关和周家庄参加“四清”。其间除1966年3月,她陪同刘少奇出访巴基斯坦、阿富汗、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和缅甸外,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王光美一年多的时间在农村基层“蹲点”。这在中央机关,特别是中央领导夫人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那“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王光美紧跟时代的步伐,严格要求自己。她在各地作报告,最后的一段话是:“我愿意和同志们共勉,咱们都坚决做彻底的革命者。让我们永远记住党中央和毛主席说的话,任何时候都不可忘记阶级斗争,不可忘记无产阶级专政,不可忘记依靠贫下中农,不可忘记党的工作,不可忘记党的政策。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彻底胜利而奋斗到底!为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彻底胜利而奋斗到底!”这是“四清”运动中王光美的真实心声。

  厄运中的坚强女性

  “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6月3日,工作组进驻一些大中学校。6月21日,王光美作为工作组顾问进入清华大学。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不指名地批评刘少奇。

  8月19日以后,在江青等人支持下,清华大学先后贴出了《王光美是清华园第一号大扒手》、《三问王光美》等大字报。清华大学红卫兵要求揪斗王光美。10月9日,周恩来明确告诉清华大学8个组织代表:王光美不是普通工作人员,要准备写检查,也要经中央讨论,“毛主席也不同意去。”后来,为防不测,周恩来还打电话告诉王光美:近时不要离开家。

  江青、陈伯达、康生等进一步加紧对刘少奇、王光美的迫害。12月18日,臆造王光美是“美国战略特务”,组成由公安部部长谢富治为组长的“王光美专案小组”,对外叫“中央办公厅丙组”。3个月后,这个组又承担起对刘少奇“历史问题”的审查,5月更名为“刘少奇、王光美专案组”。

  王光美小传(10)

  1967年元旦凌晨,中南海的造反派在刘少奇居住的福禄居院内地上、墙上写了“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谁反对毛泽东思想决没有好下场”等大标语。

  1月3日,“红旗兵团”二三十人,闯进福禄居,高呼口号,开批斗刘少奇、王光美之先河。

  1月6日,王光美听机要秘书刘振德说,刚接到自称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生的电话,说平平从学校回家途中被汽车轧断了腿,需马上截肢,要家长立刻到医院签字。

  刘少奇一听果断地说:“走,马上到医院去!”王光美焦急地含着眼泪说:“总理不让我们离开中南海呀!”“我是家长,这么小的孩子因为我挨批挨斗,又遭这么大的不幸。走,去医院!”刘少奇气愤地边说边穿大衣。

  刘少奇、王光美驱车来到医院时,已被当做人质的儿子源源、女儿亭亭急忙跑到父母亲跟前,高喊:“他们要抓妈妈!”王光美立刻明白了这是一场骗局。在场的红卫兵看到刘少奇也来到医院,都惊呆了。只见王光美走上前去,大声喝道:“不是王光美的都走!”她知道此时此地最重要的是保护丈夫。刘少奇在卫士保护下,上车离开了医院。

  王光美被劫持到清华大学。王光美问身边的红卫兵说:“你们为什么用这种手段骗我出来?”一个小头头答道:“这是江青同志支持我们搞的。”次日凌晨,在周恩来的干预下,王光美回到福禄居。一夜未眠的刘少奇见到妻子,只说了一句话:“平平、亭亭都哭了。”

  第二天,“红色造反团”等在福禄居第二次批斗刘少奇。王光美被强令站在一个独腿桌子上陪斗。康生的老婆曹轶欧参加了这次批斗。

  1月13日夜,毛泽东派秘书徐业夫到福禄居,接刘少奇去人民大会堂谈话。刘少奇当面提出,这次路线错误责任由自己承担,希望把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出来,使党少受损失;自己辞去一切职务,和妻子儿女回延安或老家种地,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毛泽东对刘少奇的要求未正面回答,只是建议刘少奇读几本书,并送至门口。王光美从刘少奇离家,一直忐忑不安,直到丈夫回来说了情况:“主席没有批判我的错误,很客气,叮嘱我认真学习,保重身体”。这时,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4月8日,王光美接到中央通知,同意她10日到清华大学作检查。她没有告诉丈夫,只说给了儿女。9日午饭时,平平实在憋不住,轻声当着父亲的面说:“听说,明天清华大学造反派要组织30万人批斗妈妈。”

  刘少奇十分气愤地说:“错误我自己承担,为什么不让我去检讨?工作组是中央派的,光美没有责任,为什么让她代我受过?”

  王光美忙说:“清华大学的运动是我直接参加了的,当然是我去向群众检查。”

  4月10日凌晨6时,带着毛巾、牙膏等洗漱用具,准备随时坐牢的王光美,坐上清华大学红卫兵派来的吉普车,来到清华大学主楼7层会议室。6时30分,她被第一次审讯,并被强迫穿上从她家中抄来的高跟鞋、旗袍和戴上用乒乓球串起来的“项链”。王光美对这种凌辱人格的恶作剧,进行了严正抗议。

  审问结束,王光美被押到大广场。会场内外,人山人海。300多个造反派组织参加了大会。在批斗台一侧,王光美看到陪斗的彭真、薄一波、陆定一等300余名老干部,内心一阵酸楚。

  批斗会结束后,王光美在下午和晚上又遭到两次小型的审问批斗。

  在回答为什么刘少奇说《清宫秘史》是爱国主义的时,王光美说:“我从来没有听少奇同志讲过这个片子是爱国主义的。少奇同志肯定没有讲过。我相信毛主席,毛主席总会调查清楚的。”

  在回答对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一文中提出的问题怎么看时,王光美说:“有的是刘少奇的责任,有的不是刘少奇讲的。”“相信毛主席,相信群众,过去就是相信不够才犯了错误。我在刘少奇身边工作了十几年,我觉得有出入,反正有许多不是刘少奇的事。说他是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我直接没有感到这一点。”“他没有反对过毛主席,更没有什么猖狂。他有违反毛主席思想的地方,有不少是世界观问题。”

  王光美小传(11)

  在回答“你现在对刘少奇到底怎么看”时,王光美说:“说他一辈子反革命,不反资本主义,我没有充分材料。”

  在红卫兵说她是反动的资产阶级分子时,王光美坚定地说:“我不是反动的资产阶级分子,我是毛主席的共产党员。”

  在那人妖颠倒、黑云压顶的日子,从这些记载中,不正是显现出王光美那不畏强暴的举止,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理有据的答辩和对刘少奇的一片深情吗?

  4月20日,王光美给毛泽东写信,详细叙述了她参加清华大学工作组和4月10日批斗大会情况,对报刊和造反派的诬蔑、不实之词作了申辩,明确写道:“我绝不是坏人,刘少奇绝不是假革命和反革命。”

  6月18日,在刘少奇夫妇身边工作了18年的厨师郝苗,被以“可能是国民党军统特务”为由逮捕。刘少奇、王光美深感事态发展日趋严峻,对自己的安危不得不做最坏的考虑。他们最担心的是才7岁的小女儿小小。王光美想到过去有的革命先烈在监狱带孩子,便说:“如果咱们被捕了,能不能让我把小小带到监狱里去?”刘少奇说:“这怎么可能?那多半是在监狱里面出生的孩子。”刘少奇和王光美商定,将小小托付给了保育员赵淑君阿姨抚养。

  7月18日,一场巨大灾难降临刘少奇家中。早晨,平平姐妹看到一张写着根据江青、戚本禹的指示,当晚召开批斗刘少奇、王光美大会的海报。

  刘少奇预感一场生死搏斗、妻离子散的时刻即将来临。为了不欺骗儿女,让他们了解真相,他生平第一次让孩子们看了毛泽东去年肯定自己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检查的批语,和1964年8月27日毛泽东同意学习推广“桃园经验”的批示两份中央文件,并告诉孩子们说:“你们都看了,这证明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欺骗过你们啊!”

  晚上,刘少奇和王光美被分别押解到中南海西大灶食堂、西楼大厅批斗。王光美回忆了他们夫妇最后分手的场面:傍晚,我完全平静下来,等着来人揪斗了。少奇同志唯一的一次为我打点行装,拿出我的衣服放好,整整齐齐。在最后的几分钟,我们面对面地坐着。谁说革命战士没有温情脉脉?没有儿女情长?这时,不爱说笑的少奇同志,却说:倒像等着上花轿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他说过的另外一句话:“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是为大多数人们谋幸福的,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他的无私无畏感染了我,我也跟着他笑起来。

  “王光美!”进来的人一声吼叫,打断了我们的笑声。我心里感到幸运:“是我先走,否则,我看少奇先走会挺不住的……”

  少奇同志看着我走。作为丈夫,看着妻子受凌辱;作为父亲,看着儿女受残害;作为领袖,看着党处在浩劫中;作为国家主席,看到人民沦落于你斗我、我斗你。对这些,他都无能为力,内心会有多么痛苦啊!

  我站了起来,少奇同志也站了起来,我们握了一下手,他又用深情的目光看着我,轻声对我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两个批斗会结束以后,刘少奇被押回到福禄居前院的办公室隔离,王光美则被押到后院的一间小屋看管。平平姐妹几个还住在他们的房间,但不准他们到父母被监管的地方去。

  8月5日,刘少奇、王光美在中南海内又受到残酷的批斗。中央“文革”特派员等亲临现场指挥,并安排了录音、照相、拍电影,扬言要在全国放映。

  平平、源源、亭亭几个孩子被命令来到会场。他们在回忆文章中记述道:我们几个孩子站在围斗的人群后面,满腔悲愤,眼看着爸爸、妈妈被几个彪形大汉架进会场。大汉们狂暴地按头扭手,强迫他们做出卑躬屈膝的样子,坐“喷气式”,拳打脚踢,揪着爸爸稀疏的白发,强迫他抬头拍照。

  ……那些人把爸爸、妈妈押到会场一角,离我们只有几步远,硬把他俩按下去向两幅巨型漫画上的红卫兵鞠躬。爸爸被打的鼻青脸肿,鞋被踩掉,光穿着袜子。就在这时,妈妈突然挣脱,一把紧紧抓住爸爸的手;爸爸不顾拳打脚踢,也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不放。他俩挣扎着挺着身子,手拉手互相对视。这是爸爸跟妈妈最后握手告别!王光美被押回福禄居后院,看管更加严格。同时,对王光美的审查也加紧进行。江青直接干预,康生口述,秘书记录,拟成了《关于逮捕审查王光美的报告》。

  王光美小传(12)

  9月13日凌晨,几名军人出现在王光美面前,向她出示由谢富治签署的逮捕证,给她戴上了手铐。她被暂时关押在福禄居后院。同时,平平、源源、亭亭被通知收拾行李,到各自学校去接受批判,连最小的女儿小小和赵阿姨也被撵出了中南海。

  11月27日,王光美被转往秦城监狱,监号是67130。她被作为重犯,严加看管。在关押她的楼道内,除有巡逻的流动哨兵外,门口还有日夜三班专哨。在牢房内,只许她坐在铺板上,不准走动。特别是在1968年至1969年,竟有一年半没有让她放风。监狱内伙食很坏,蔬菜经常是不择不洗,夏天吃的咸菜里常发现有蛆虫。牢房内墙壁霉湿半截,又脏又潮……

  1970年7月,“刘少奇、王光美专案组”提出了对王光美“永远开除她的党籍,并依法惩办”的报告。毛泽东对此批示:“暂时还不宜判刑。一切这类专案,对罪犯都宜调查从严,处理从宽,保护犯人,使他们感到有出路,以保存活证据,对将来有利,此事不妨请中央一议。”

  在死亡的边缘上,在痛苦的折磨中,王光美坚强地活了下来。她每每用刘少奇和自己分手时,“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那一字千钧的话语激励自己:无论如何要活到党和人民胜利的那一天。

  1972年8月17日,王光美和往常一样,坐在铺板上。突然,号门打开了,她以为又要提审。两名专案组人员走了进来,是专门向她宣布刘少奇已经死亡的消息的。听到这晴天霹雳似的噩耗,王光美真是肝肠寸断。

  王光美后来才知道,专案组所以在刘少奇逝世3年以后才通知她,那还是平平、源源几个儿女在打听、寻找父母下落时,给毛泽东写了封信。毛泽东作了“父亲已死,可以见见妈妈”的批示后,在孩子们的追问下,专案组人员处才告知他们的父亲已于1969年11月12日6时45分在河南开封逝世的消息。

  平平他们是多么迫切想见到亲爱的妈妈啊!他们在文章中再现了令人心碎的会见:8月18日,我们第一次去监狱见妈妈。5年啦,我们每时每刻在盼望这一天,梦中千百回地呼喊着。头天晚上,我们激动得一夜没睡。深夜里小小梦游,抱着毛巾被跑出来叫着要见妈妈。可是,真见到妈妈的时候,她竟不认得,不会叫,木呆着。我们都惊呆了:5年不见,妈妈已经瘦弱不堪,满头灰白头发,连腰都伸不直。穿着一身旧军装染的黑衣,神情麻木、迟钝……妈妈仔细端详着我们这些长大了的孩子,半晌才说了一句话:“没想到你们能活下来。”

  最后分别的时候到了,看守们强拉着妈妈回去,我们哭喊着:“妈妈呀,可怜的妈妈啊!”妈妈回过头来,满面泪水,隔着窗户,向我们点着头……1976年10月,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粉碎了,平平他们在欢庆胜利的时候,来到秦城监狱,与妈妈共享这举国欢腾的喜悦。

  1978年12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就在中共中央组织部接收专案工作的当天,王光美终于获准出狱,结束了她那12年的囚禁生活。

  心系祖国人民

  1979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群中有人惊奇地发现了王光美和她的孩子们,纷纷走过来和她热烈握手,亲切拥抱,有的还失声痛哭。王光美从大家的脸上、眼神里,看到了他们对刘少奇的怀念和尊敬。在刘少奇尚未平反的时候,面对这种炽热的场景,王光美激动万分,深深地向人群鞠躬,高兴地说:“我又和同志们在一起了,是党和人民解放了我。”

  饱受身心折磨的王光美,身体非常不好,暂时住在翠明庄中央组织部招待所休息,等待分配工作。这里是1946年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驻地,正是王光美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站。历史似乎绕了个圈子:当年冲出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束缚,她在这里找到了光明;今年又走出林彪、“四人帮”编织的牢笼,重获党的阳光温暖。

  春节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对刘少奇一案进行复查。3月,中央组织部经过审查,对王光美的历史作出结论:“王光美同志的政治历史清楚,没有问题。”

  王光美小传(13)

  1979年6月,王光美和贺子珍一起被增补为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后来,王光美被组织安排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局长。

  王光美的住所渐渐热闹起来,登门看望、信函问候越来越多。她心里清楚,人们对自己的关爱,正是对刘少奇的真情呼唤。

  1980年的春天来临了。2月29日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庄严宣告“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过去对于刘少奇同志的污蔑、诬陷、伪造的材料以及一切不实之词都应完全推倒”。

  5月13日,王光美偕女儿爱琴、平平、亭亭和儿子刘源在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刘澜涛,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步新,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高登榜等的陪同下,乘专机飞抵河南郑州,迎接刘少奇骨灰。行前,宋庆龄听说这一消息,亲笔用英文致信王光美,开头热情地称她“我最亲爱的同志和朋友”,并说附寄的一点礼物虽小,“却包含了我对你们所有的爱”。

  下午3时,王光美和子女一行来到开封火葬场。她走到存放刘少奇骨灰的骨灰架前,心情沉痛地说:“少奇同志生前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现在仍和群众在一起啊!”她动情地提议:“让我们向死难的人民群众志哀!”她和大家一起三鞠躬。

  在休息室,开封火葬场党支部书记把1969年11月13日刘少奇遗体以刘卫黄的名字秘密火化的档案,包括火葬申请单、火化介绍信、骨灰盒发票、《骨灰寄存证》等,一一请王光美过目。当她看到火葬申请单上“职业”栏里,填写的竟是“无业”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用颤抖的手指给子女们说:“你们都看一看,你们爸爸革命一辈子,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后成了‘无业’!”

  从开封火葬场出来,王光美一行驱车到开封市内北土街10号,刘少奇度过生命最后27天的市政府北院内。在刘少奇逝世的那间屋内,王光美走到病床前,一眼就看见床上那对橡胶枕头。陪同的同志向她简要介绍了寻找这对枕头的经过。

  王光美用手抱起枕头,轻轻打开白色外罩,看到淡绿的橡胶,激动地向在场的同志说:“是的,就是这对枕头。它是我陪少奇同志访问东南亚时,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送给我们的。我们在北京家中,一直使用着。”说着,她把橡胶枕头紧紧贴在胸前,泪水滴在那洁白的枕套上,爱琴、平平、源源和亭亭,一个接一个地抱着枕头,轻声哭泣。

  次日上午8时半,郑州河南省人民会堂一楼第一会议室。刘少奇治丧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同志、中共河南省委领导和王光美及子女,来到一排铺围着白布的长台前。河南省领导刘杰缓步走到台前,打开了存放十年的123号骨灰盒。骨灰盒上没有遗像,只有一个写着“刘卫黄”3个字的纸签。刘杰轻轻地取出印有“移风易俗”4个字的骨灰袋。王光美悲痛地抱着骨灰袋,长时间地将自己的脸依偎在骨灰袋上。刘杰把骨灰袋放入嵌有刘少奇遗像的新骨灰盒内,刘源将骨灰盒盖好,放置在迎送仪式的会场。

  王光美在骨灰迎送仪式上说:“来河南两天,特别是参加了今天的大会,亲眼看到同志们深情怀念少奇同志,我非常感动……今天我们把少奇同志的骨灰接走了。但是,少奇同志作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他将永远跟同志们在一起,跟河南人民在一起,跟全国人民在一起。”

  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央致悼词以后,紧紧握住王光美的手说:“是好事,是胜利!”

  5月19日,王光美遵照刘少奇的遗嘱,和子女亲属将刘少奇骨灰撒向大海。11时45分,王光美等登上北海舰队一艘驱逐舰,在4艘炮舰护卫下,驶向滔滔大海。午后1时许,治丧委员会工作人员陪同王光美和子女捧护着刘少奇骨灰盒来到后甲板。哀乐声中,护卫炮舰鸣礼炮21响。

  王光美小传(14)

  刘源打开骨灰盒,王光美最后一次亲偎着骨灰袋,然后轻轻地打开袋子,看着那洁白如雪的骨灰,失声痛哭。她捧着一把共同生活了近20年的亲人骨灰,撒向了大海。接着,她又捧出一把骨灰交给了小小……

  刘少奇骨灰在束束鲜花伴随下飘向大海。

  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进行审判。下午3时零2分,江青等10名主犯被依法押上被告席。王光美坐在旁听人员的席位上,看见隔座的贺龙夫人薛明、罗瑞卿夫人郝治平,微笑着走上前去,伸出手说:“握握手吧,今天我们可要高兴高兴了!”

  1981年1月25日,特别法庭对江青等10名主犯作出严正判决。

  历史已经揭开了新的一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王光美重新焕发青春。她继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后,被选为全国政协第六届常委,并连续担任了4届,还先后当选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中直机关计划生育协会会长、辅仁大学校友会会长、高等院校校友会北京海外联谊会荣誉会长等。

  1995年,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社,联合发起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幸福工程”,王光美被邀担任组委会主任。

  为了筹集资金,王光美想到了母亲董洁如留给自己的几件文物。那是1958年她母亲搬到中南海帮助照顾孩子,带到家中的。“文化大革命”中,几次抄家,由专案组封存转移到中南海瀛台附近一间小房子里。在刘少奇平反昭雪、落实政策时,文物才又回到王光美手中。

  一天,王光美从报纸看到一家拍卖公司的广告,望着桌子上的清代“牙雕素面笔筒”,便委托中商盛佳国际拍卖公司,将母亲留下的“牙雕素面笔筒”和宋代“耀州窑刻花碗”、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碗”、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碗”、清雍正“青花寿桃盘”(一套两件)拍卖,得到拍卖款5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幸福工程”基金会,在国内外传为佳话。王光美在有人问起这件事时,平静地说:“我母亲一生实践着律己、重教和奉献的做人原则,把她留下的文物派到最有价值的用场,这不正是她老人家的心愿吗?除了还母亲的一个愿,也是少奇的一份情。少奇的一生是一个真正的无产者,他最后连自己的骨灰都让撒了,我们活着的人还有什么拿不出来呢?”

  王光美与中国1000万贫困母亲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她不顾年迈多病,先后到陕西、福建、河北、北京等地农村,走进低矮的草房,与贫困母亲促膝谈心,共商脱贫致富的门路。

  1998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王光美激情满怀地向中外记者畅谈了“幸福工程”的过去和未来!

  王光美一生和辅仁大学有不解之缘。从18岁考入辅仁大学物理系,到古稀之年担任辅仁大学校友会会长。

  1997年,台湾辅仁大学举行70周年校庆。王光美因健康原因不能应邀莅会,便以大陆辅仁大学校友会会长的身份题词志庆。在台湾辅仁大学校史陈列室墙上,并列悬挂着王光美、宋美龄巨幅照片和她们的题词。王光美的题词是“辅仁学子,后继有人”。

  王光美和刘少奇故乡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的乡亲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人民对她也十分敬重。20多年来每当刘少奇逢5或10周年诞辰的时候,她都尽量回家乡探望父老乡亲,到婆婆坟前寄托哀思,也是为刘少奇离家40多年仅回家乡一次还愿。

  1983年11月27日,在纪念刘少奇诞辰85周年的日子,王光美在儿女们的陪同下,回到花明楼炭子冲。沿途目睹农村的巨大变化,想起1961年5月陪刘少奇到家乡进行农村调查时,看到的尽是荒芜田地,饥饿农民,一片萧条、凋零景象,兴奋地说:“你们看,到处是新房子,大家穿得漂漂亮亮,这一切都归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好路线、好政策啊!”

  1988年11月24日,经中共中央批准,邓小平亲笔题写馆名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行开馆典礼。王光美和国家主席杨尚昆、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等来到炭子冲,参加刘少奇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王光美向宁乡县领导和全县人民表示诚挚感谢,称赞刘少奇纪念馆是一个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并反复强调:“这是主席纪念馆,不是家庙,你们一定要管理好,利用好,充分发挥她的作用。”

  王光美小传(15)

  199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了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刘少奇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的报告,筹备工作全面展开。王光美多次会见参与筹备活动工作的湖南干部,每次都叮嘱他们:“纪念活动一定要按中央的规定办。少奇同志的纪念活动不要和毛主席比,毛主席的伟大是谁也比不上的!”“纪念活动要实在,不要搞花架子,要为老百姓办实事。1961年回故乡,看到家乡人民生活很苦,我们心里很难过。把家乡工作搞上去了,就是对少奇同志最好的纪念!”

  遗憾的是,在刘少奇一百周年诞辰的时候,王光美因连日劳累,未能回到家乡。1998年11月11日,她在北京参加文献纪录片《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首映式后,患病住进了医院。但是,她坚持说服医生,于11月20日坐轮椅到了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江泽民刚刚坐定,随即站起来。他径直来到王光美面前,伸手向她表示慰问,说:“少奇同志的诞辰是11月24日,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所以放在今天召开,是因为按照外交部的国事安排,那时我要到俄罗斯出访,纪念大会只好提前举行,特向你说明一下。”王光美向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所有莅临纪念大会的干部群众表示诚挚的感谢。

  历史进入了21世纪。2003年召开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要举行换届选举。酝酿人选时,王光美专门向中央写了辞去全国政协常委的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到王光美家中看望时,她明确表示不再担任政协职务,笑着说,上届政协换届酝酿时,我就提出将我的位置空出来,留给新人。后来又让我干了一届。这次请中央一定接受我的请求,我由衷地为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感到高兴。中央同意她不再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但保留了政协委员。

  2004年10月26日香港《文汇报》,刊载“功名荣辱俱往,真挚情谊犹存:毛刘家人三代首相聚”的新闻专题。记者在文章题首写道:

  毛泽东外孙,毛泽东与江青的女儿李讷与丈夫王景清的儿子王效芝及刘少奇女儿刘亭(亭),10月21日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今年初秋,在王光美召集下,毛泽东和刘少奇的两家后人,在京城某处相聚一堂。这是他们两家30多年来连跨三代、出席家庭成员最齐全的聚会。

  这里,我们摘录王光美的几个片断:王光美很重视这次聚会,嘱咐联络人刘源:“源儿,你早点准备啊。”还特别交待,这是两家聚会,不要麻烦秘书和别人。

  ……聚会那天晚上,王光美看着两家满堂的儿孙,满足和欣慰溢于言表。她一会儿叮嘱李敏、李讷,年纪不饶人了,要多注意身体,“你们俩从小身子就弱,要多注意才是!”一会儿举杯对着孙儿辈的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和李讷的儿子王效芝等说:“祝孩子们都出息!”

  席间,王光美还关切地询问毛岸青毛岸青,毛泽东与杨开慧的二儿子。一家的情况,说从报纸上看到主席的孙子新宇生了个儿子,非常高兴,希望能找个时间也跟他们见见面。

  分坐在老人左右的李敏、李讷两姐妹不时握着王光美的手轻声交谈着。看到一缕头发垂到老人额前,挡住了老人视线,李讷忙起身帮老人捋平,一股浓浓的亲情弥漫整个席间……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一个喜讯传来,定居在美国的王光美五哥王光复,作为击落9架日军飞机的空军英雄,应邀到北京参加纪念活动。9月3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向王光复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兄妹相逢,王光复与王光美共叙离别之情,共祝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2005年也是王光美的本命年,在她84岁寿诞到来的时候,王光美深深感到:回顾自己荣辱坎坷的一生,无怨无悔;回顾自己奋斗追求的一生,坚信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将更加幸福安康。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