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因评传 > 二、对天人合一的阐扬

二、对天人合一的阐扬

  刘因在关于宇宙人生之究竟问题的探讨中,常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观念,得到大多数哲学家尤其是宋明理学家的肯定和宣扬。天人合一的内容比较复杂,从比较原始的君权神授。天谴天瑞说,到比较粗糙的天人相类、人副天数、天人感应说,再到比较精致的性天相通、天人相参说,都属于它的范围。而由于中国古代对于"天"的理解具有模糊性,"天人合一"的含义也就带有多元性,既有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意思,又有命定。主宰的天与人交互影响的意思。①它的发展,从思想进程说,有一定的阶段性;但从社会实际说,又有一定的并存性(在精致阶段仍存在粗糙乃至原始的形式)。元代是理学在全国普及的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全国推广的时期。既然是普及和推广,其精微性和成熟性就难免不足。刘因生活的元初尤其如此。刘因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表现了一定的并存性,天人合一观念的几种形式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① 参见李泽厚:《试论中国的智慧),《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18~319 页。

  (一)天人相类

  他写过一篇《读药书漫记》,就表达了天人相类的思想。他认为,人和物"盖其源一也",这个"源"就是"气"。人与各种药材都是禀气而生,某种药材与人体的某一部分(如骨肉筋脉等)从外形到内在性质同属一类,因此,该药便能治疗与它有着同类关系的某种病。"如饮药者以枯木腐骨荡为齑粉,相错合以饮之,而亦各随其气类而之焉。"进而,他引先儒之语说:"木,味酸,木根立地中,似骨,故骨以酸养之。金,味辛,金之缠合异物,似筋,故筋以辛养之。咸,水也,似脉。苦,火也,似气。甘,土也,似肉。其形固已与类矣,而其气安得不与之流通也?推而言之,其吉凶之于善恶亦类也。"②这就叫做"气运变迁皆以类,阴阳对待不相无。"①说人与物同出一源,因而有其相类似。相感通之处,虽有些牵强,倒还算言之成理;进而把它们与善恶吉凶相比附,则不免陷入神秘主义。这里,不难看出董仲舒式的天人相类说的影子。不过其所谓"天"既然指"气",并没有主宰义,这又使它倾向自然主义。

  在另一篇文章中,刘因提出人之心与物之气之间存在相 互影响的关系。他说:"心之机一动,而气亦随之。"反过来,气的运动也可以影响人的心:"迫火而汗,近冰而慄,物之气能动人也。"进而他认为,"物之气"和"人之气"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惟物之遇夫人之气也亦然。"然后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他自己经历的:人不扑打老鼠,老鼠也就不怕人;一是他父亲讲的:群蜂近人,凡是扑打蜂的人都被螫,其父"独不动,而蜂亦不迫焉"。于是,他思考出其间的道理是:"盖人之气不暴于外,则物之来不激之而去,其来也如相忘。物之去不激之而来,其去也亦如相忘。盖安静慈祥之气与物无竞,而物亦莫之撄(迫近。触犯)也"。②文中所举的两件事,如果就其本身加以研究,对于认识鼠蜂的习性或许有意义,但刘因由此引出的是人生观道德观的认识:"平吾之心也,易吾之气也,万物之来,不但一蜂鼠而已也。"这就是说,人总会遭遇到种种不同的事物,重要的是应该"不动心"。刘因讲的具体事例是值得咀嚼的,对于理解天人合一也有启发意义;但其最后的"不动心"的结论,却没有太强的说服力。

  ② 《读药书漫记二条》,《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一九。

  ① 七律(恶乌),《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六一② 《驯鼠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三九。

  (二)天人谐调

  天人相类只是天人合一观念中较低层、较粗糙的形式。高于它的是天人谐调的思想。《中庸》所谓"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易传)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乾·文言》)"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泰·象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皆属此类。刘因也有此类思想,他在《阴符经集注序》中写道:予读《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此言其体之白天而人者也。"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即"观天之道"也;"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即"执天之行"也,此言其用之自人而天也。"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此则言圣人之兼体用,以天道立人极者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则非天性矣;"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则非为人心矣;"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则又"立天之道,以定人"者也。夫苟不以道定焉,则天人判而二,以道定焉,则天人合而一。二之,则机过而相悻;一之,则机定而化行。化行,则天地位,万物育,而君臣父子各得乎天理而止其所矣。"①《阴符经》,是道教经典,旧题黄帝撰,不可信。其作者还有西周吕望(姜太公),北魏寇谦之。唐李筌等说。传本有大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原文只有三百多字,分三章,百言演道(神仙抱一之道),百言演法(富国安民之法),百言演术(强兵战胜之术)。是一部揉合了儒、道、兵。法。阴阳、纵横各家思想的作品。朱高对它颇有兴趣,认为,此书时有精语,非深于道者不能作,为之作《考异》一卷①。(四库提要)根据李签说,解释该书的书名意思是:"阴,暗也;符,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曰阴符。"②并以为,"书虽晚出,而深于理致,故文士多为注释"③。

  刘因对《阴符经》的第一章(演道章一百二十字)最重视,他采用引证加发挥的方式,引一句经文,加一段评论,从而表达自己对经的理解和他的哲学思想。文中讲的天道,主要指自然规律(也有某些神秘意味);人道则指社会制度。伦理规范,政治措施等。刘因认为,这二者是合一的。一致的。天道是人之行事必须遵循的至理,又是人事最终成败的关键。人性由天道所决定,人心又是人性的枢机,只有做到人心、人事暗合于天道,才能成功。从本体上讲,天道是人道的根本,即自天而人;从作用上说,必须用人道去符合天道,即自人而天。圣人根据天道来确立人道,是天道的体现者和人道的完成者,所以说圣人是兼体用的。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违反了天人合一的原则,就会出乱子;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原则,一切就都会有良好的秩序。刘因的这些说法,表明了他为解释天人关系所做的努力。他主张的天道不可违反说,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他强调的"执天之行"说,也没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他以人事比附自然,突出圣人的作用,则不免有些牵强。该文的后半篇,体例同前(仍然引一段经文,加一段发挥),继续阐发① 《阴符经考异》,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55 册,第11 页。

  ② 李筌:《阴符经疏》。

  ③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①,可以动静。"此希天希圣之功,而所谓执天道,见天贼,立天道,合天人者,其天皆出乎此也。盖九窍之邪未除,则不能静而常动。若以三要为害而绝之,则又一于静而不动也。惟知夫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克其邪而反其初,则可以动静矣。其所谓动静者,即朱子之所谓动未尝离静,而静非不动者也。其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则动而未尝离静者也。而杀机则动之过者也。"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夫火克奸溃,以其大者而言之,则"龙蛇起陆,天地反覆"之谓也。以其小者而言之,则九窍之邪也。知之修炼,以其大者而言之,则"立天之道以定人"之谓也;以其小者而言之,则伏藏动静也。此其言之自相发明,若无所容夫说者。这就是说,《阴符经)逻辑严密,说理透辟,天人之蕴已阐发无遗。这些话虽然主要是解释原文,刘因自己的发挥并不很多,但他主张天人谐调的意思还是很鲜明的。

  ① "三要"指眼、耳、口。《阴符经》认为,九窍是招致邪恶、产生过失 的途径,所以称之为邪。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眼、耳、口。

  ① 《阴符经集注序),《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二六。

  (三)天人合一的坑界

  天人合一的更高层次是指一种觉悟,一种境界。张载讲的"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②;程颢讲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③,都是这个意思。刘因也继承了这一思想。前文提到过的《宣化堂记》对此就作了阐发。该文在讲了"化育"这个伟大的力量是"源乎天,散乎万物而成乎圣人"的意思后,接着着重讲了"人化"(人参与天地之化育)的道理。说:大而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道,小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至于鸢飞鱼跃,莫非天化之存乎人者也。天能物与之化,而不能使之不违其化,所以明人伦,察物理,作礼乐,制刑政,以修其道,以明其德。人欲化而天理,血气化而性情,呻吟化而诅歌,暴夭化而仁寿,洋洋乎而发育万物,而放乎四海,盘亘天地,贯彻古今,而莫之违者,此圣人宣天地之化以立人之化,而使天下后世宣之也。于是时,君宣圣人之化,大臣宣时君之化,列侯守令又宣大臣之化,至于一家宣一长之化,一身宣一心之化,一事宣一理之化,一物宣一性之化。化而宣,宣而复化。宣而不已,至于不宣;化而不已,至于无所化。故人伸天化之上,天隐人化之中。合人物于我,合我于天地,融溢通畅,交欣鼓舞,无所间隔,无所壅蔽,人化宣而天化成矣。"宣化"的"宣"是传播、发扬的意思,"化"是化育、变化的意思。语出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刘因把它的意思大大引申和扩展了,不仅表示地方官对君主的政治关系,进而表达一切上下关系,以及身心、事理、物性等关系,尤其是天人关系。在刘因的这番论述中,固然可以看到传统的"修齐治平"的影子,以及维护封建秩序的用心,但是,从中也贯注着对良好的社会秩序的憧憬,对减轻人民痛苦的呼吁。最后几句,对天人合一的境界(既是社会境况,又是思想境界)的描述也是很动人的。

  刘因在一些诗篇中也表达了他对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的体认。如:二气原从太极分,浮云起灭见来真。

  白虹贯日豪华散,砥柱中流意象新。

  方寸有灵涵大块,头颅无物隔苍。

  蓝田万顷烟生玉,未辨晴窗半穗春。①该诗自注:"'心无外,体无间。'吾《黛炉铭)也。"《薰炉铭》现《静修集》中未单独收入。该铭是仅此两句,还是还有其他文句,已不得而知。仅从这两句看,正是上述他的诗《玉柱双清香)第三联的意思。他表达的是一种境界,一种觉悟。"心无外",即是盂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朱熹所谓"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②;"体无间"即是程颢所谓"浑然与物同体",张载所谓"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② 《正蒙·乾称》,《张载集)页六五。

  ③ 《二程遗书》卷二上。

  ① 《宣化堂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三七。

  ① 七律《玉柱双清香),《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八四。

  ② 《朱子语类》卷九,("学"三·论知行)。

  物吾与也"③刘因认为自己已经真切地体认到这一境界。这类诗还有不少,如:同类天地中,相亲理所宜。

  前后亿万年,而我生此时。

  前予既不及,后孰能待之???今朝好风色,不饮君何辞?④一语未能分付时,难言方信到真知。

  道参天地用何小,心有羡皇生岂迟?

  后世真须要杨子,百年即我是钟期。

  折花笑对沧浪影,不觉东风就手吹。①日午云轻草色苏,出门杖履自徐徐。

  乾坤俯仰难窥见,花柳青红画不如。

  静处规模惟厌小,动时文理却嫌疏。

  眼前光景无穷态,注尽濂溪太极图。②刘因的天人合一思想大多是对前代理学大师们思想的体会和宣扬,难说有多高的创造性。但当时正值理学向全国普及的时期,从这种时代性来考虑,其意义还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何况他表现得那么生趣盎然、气韵生动,就尤其难能可贵。

  从思想继承关系看,刘因主要是对程朱一系感兴趣。当代有的学者指出:"刘因虽讲'天人合一'之学,但他并不同意心即天,心即理的心学思想。

  这同许衡、吴澄等人有很大区别。"③这很确当。刘因有诗道:"人将知我亦何从?天在吾家度量中。此语误人君勿信,我心无温本冲融。"④诗的立意是阐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⑤"不愠"是心性修养的表现,是一种精神境界。而不能像佛家和心学家那样,将主观吞并客观,说什么"天在吾家度量中"。这既划清了理学与释、道的界线,也是对心学的批判。

  ③ 《正蒙·乾称》,《张载集》页六二。

  ④ 五古《欢饮),《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九九。

  ① 七律《偶成》,《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五九。

  ② 七律《日午》.《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五九。

  ③ 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工夫之、戴震》,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222 页。④ 七绝《讲学而首章》,《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一一。

  ⑤ 《论语·学而》。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