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基评传 > 二、科举得官

二、科举得官

  至顺三年壬申(1332),刘基经过在石门书院的数年修习之后,赴杭州参加江浙行省乡试,得中举人,名列十四。

  翌年,又赴大都(今北京)会试。元朝民族歧视严重,科举铨选也是如此。榜分左右两种:蒙古、色目人为右榜,考两场;汉人、南人为右榜,得① 《文集》卷十六。

  ② 《文集》卷九。

  ① 刘耀东:《石门题咏录》(见《括苍丛书》,载:"泰定丁卯秋七月,县尹曹用子成,与本路所委录事郑原善复初奉檄修理石门书院,复增学田"。

  ② [明]宋濂等:《元史》卷八一《选举·学校》。

  考三场,其中第二场考古赋诏诰章表。刘基"癸酉会试作"的《龙虎台赋》仍见录于《诚意伯文集》中。虽然当时元王朝衰败之象已经暴露,也没有看到龙虎台,但还是勉力而作,并且为了实现登科及第的多年夙愿,不免有颂扬帝德的奉承之辞:"慨愚生之多幸,际希世之圣明,虽未睹斯台之壮观,敢不慕乎颂声。"颇具汉大赋的闷衍之风。不久,会试揭榜,刘基中第二十六名进士,汉人、南人第三甲第二十名,同为青田籍的叶岘、徐祖德也一并得中。此次进京会试,既有徐、叶等同邑故友,又有来自各省的会试新朋,一起赋诗论学、意气风发。虽然相识时间不长,但己"高谊薄九霄"①,遂成知已。榜揭之后,同辞京门,各归故里,怆然惜别,各各裁诗,以表念念悠情。

  科举是古代侁侁士子们通往仕途的重要桥梁,很多人科场蹭蹬,乃至皓首穷经,最终还未能搏得一第。而刘基是幸运的,科场登竞,几乎没有受到困厄,这得益于他的才秉、勤奋,及家庭、业师的熏染教育。

  经过数年的注官守阙,等待铨选后,至元二年(1336)赴江西,任瑞州高安县丞。

  初入仕途的这一年,元末农民起义的点点星火已经首先在广东、河南、四川等地燃起,元代的各种社会矛盾正在激化,旧的王朝正在走向没落。刘基入仕时,元明的嬗替实际已经开始,但他还是同大多数士大夫一样,把对现存朝廷的忠诚作为济世拯民的基点。初登仕途,虽品秩甚低,县丞之上,尚有县尹、达鲁花赤,但他十分珍视这一施展自己政治才华,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金秋时节,从家乡青田出发,途经丽水、松阳、龙游、安江、衢州,沙溪、铅山、戈阳、南昌、直至高安,沿途即景抒怀,赋诗甚多,但从其沉郁的基调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基似乎预感到了仕途维艰。刘基描绘的不是朗丽秋色、而是一幅秋雨霪霏、客愁纷纷的画面:鸡鸣发山驿,天黑路弥险。烟树出声,风枝落萤点。江秋气转炎,嶂湿云难敛。伫立山雨来,客愁纷冉冉。①但是,他的政治抱负、品行气节,又并不因元代后期贪浊的环境而变异。而要在仕途之中砥砺名节:"狭径非我由,周行直如发。"②"何当扬湛冽,尽洗贪浊肠。"③决心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吏,为此,到任伊始,特作《官箴》自勉自律,虽然其中对君、民关系,仍囿于传统观念,但仍可看出刘基是一位正直有为,具有民本思想的政治家,《官箴》云:治民奚先,字之以慈。有顽弗迪,警之以威。振惰奖勤,拯艰怠疲。疾病颠连,我扶我持。④与刘基任职的高安毗邻的临江,治安十分混乱,贪官污吏与"虎狼之卒"相勾结,敲诈勒索,残贼百姓。他们沆瀣一气,对其中一人稍有怫逆,必遭祸殃;官吏欲过问,则群起而诬构排击,甚至被驱逐离任。善良百姓称这些奸暴之徒为"笳鼓"。刘基在高安期间,以廉洁著称,发奸擿伏,不避强御,深受百姓的称颂。他对临江一带的不法之徒十分痛恨,但苦于为丞高安而不及临江,无能为力。其后友人月忽难任临江路经历,严惩奸恶,深受百姓爱① 《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二首》其二,《文集》卷十二。

  ① 《发安仁驿》,《文集》卷十三。

  ② 《发龙游》,《文集》卷十三。

  ③ 《铅山龙泉》,《文集》卷十三。

  戴,因病离职时,荐绅之士赋诗赠别,刘基曾作序赠寄。

  但刘基秉公执法、为民除害的举动,直接触忤了某些不法豪右,他们试图诬陷报复。当时新昌州发生了一起人命案,案发后,凶手以金钱贿赂初审官,判为误杀,草草结案。原告不服,上诉至瑞州路,知府委派以执法公正著称的刘基复审,终于澄清了案情真相,凶手依法偿命,初审官因受贿渎职而罢官。但是,元代后期的官场已**之极,台省郡邑都以蒙古人为正长官,这些人大多数"贪婪渔猎,殆无纪极,豪家势族与此辈互交结,恣并吞。"①此案的初审官与凶手家并不甘休,倚仗蒙古达鲁花赤之势,图谋构陷。当时的江西行省大臣素来了解刘基,于是将其调至南昌,任江西行省职官掾史,同任此职的还有钱士能,两人都以谠直著称,性格相洽,但不久都因与幕官论事不合而先后投劾而去。

  初仕江西,对元末官场有了切身的体验,同僚的挚肘,豪右的猖獗,不法分子的横行,使刘基感慨良多,其后曾赋诗回忆道:"我昔筮仕筠阳初,官事窘束情事疏。风尘奔走仅五稔,满怀荆棘无人锄。"①留下了锄恶未尽的遗憾和对窘束官场的失望。

  但聊以使刘基从挫顿的江西仕宦经历中得到慰籍的是"卓荦多豪英"的"西江大藩地"②有他交谊笃厚的新朋:李爟、郑希道、黄伯善兄弟等,他们经常在一起歌诗填词,赠答唱和,一首《寄江西黄伯善兄弟》,可见他们的交情兰臭:望不见兮悲莫任,江水湛湛愁风林,西来文鱼曾到海,愿寄笔札逾兼金。③乃至与他们别后二十余年,刘基还与其"梦中相见道旧好。""觉而忆其人,不知今存与亡,因记其诗属为词,④以写其悲焉。"词云:街鼓无声更漏咽,不知残夜如何?玉绳历落耿银河。鹊惊穿暗树,露坠滴塞莎。梦里相逢还共说,五湖烟水渔蓑。镜中绿发渐无多,泪如霜后叶,摵摵下庭柯。"⑤不但如此,与时贤揭傒斯也有交谊,虽然相互并无赠寄之作传世,但揭傒斯留下简括的激赏之语,足见揭氏慧目识才,他认为刘基卓荦超群:"此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