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洪秀全评传 > 二、从金田到南京

二、从金田到南京

  (一)领导军事斗争

  清廷对广西危局惊恐不安,急派饮差大臣李星沉赴桂镇压。李星沅急遣广西提督向荣率万余名清军围攻太平军,妄图扼杀初兴的太平天国运动。为粉碎清军围剿,1851 年1 月13 日,洪秀全挥军占领商业重镇江口圩。2 月18 日,向荣进犯江口,遭到伏击,"官兵大半心寒"。只得改用"围堵"战术,阻扼太平军东进。洪秀全因粮食缺乏,于3 月10 日夜间率部撤出江口圩,西向转移,在武宣东乡据守。23 日,洪秀全登极称天王,分封五军主将。4 月3日,清广西巡抚周天爵与向荣大举进犯三里圩,洪秀全、冯云山亲往前线督战,再败清军。钦差大臣李星沉因兵败忧郁而亡。5 月16 日,太平军自武宣东乡进入象州境,21 日,在中平圩建立总部。这时,清廷派大学士赛尚阿为新任钦差大臣,广州副都统乌兰泰帮办军务,增兵围剿太平军,6 月9 日,太平军败乌兰泰部于独鳌山等地,因清军重兵扼堵北路,洪秀全遂于7 月2日向南突围,折回紫荆山、新圩基地。洪秀全将队伍分成前后两部:前军以莫村为中心,由杨、萧负责;他和冯云山统率后军干茶地设立总部,"前以新圩为门户,后以猪仔峡、双譬山为隘。"7 月下旬,清军多次前后夹攻,因太平军顽强抵抗,毫无进展。8 月11 日,因清军偷袭,猪仔峡、双髻山要隘失守。16 日,洪秀全在茶地下诏突围。 20 日后军撤出紫荆山,归入新圩,继续与清军血战。9 月11 日夜间,太平军冒雨从新圩突围,15 日,在官村岭大败尾追的向荣部清军。洪秀全号召全军"不贪生怕死,不贪安怕苦",乘胜发展。9 月25 日,太平军一举攻克永安州城。这是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攻克的第一座城市。在这里,太平军滞留半年多,进行政权建设。

  赛尚阿调集各路清军,长期围攻州城。太平军严密防御, 屡挫敌军。1852年4 月,城内粮草殆尽,火药告竭。4 月4 日,洪秀全向全军发出突围令,命令全军"男将女将尽持刀,现身衣着仅替换;同心放胆同杀妖,金宝包袱在所缓",号召将士"欢喜踊跃,坚耐威武",精装从简,"放胆诛妖"。①5 日深夜,太平军突破永安东路清军防线,向昭平、大峒挺进。向荣、乌兰泰紧逼追击,在龙寮岭消灭太平军后卫2 千余人。全军将士义愤填膺,于大峒伏击清军,歼敌3 千人,为死难将士复仇,并乘胜北进,于4 月18 日进围广西省城桂林,并在南郊将军桥击毙乌兰泰。向荣匆忙守御桂林,太平军围攻一月不克,于5 月19 日主动撤围北上,6 月3 日克全州。太平军旋即北进,"欲直扑湘汉",饮马长江。但在蓑衣渡遭到清军伏击,损失严重。冯云山不幸牺牲。太平天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人,洪秀全失去"板荡忠臣"和亲密战友。

  -----------------------------------------------------------

  ① 《洪秀全集》,页183。

  -----------------------------------------------------------

  蓑衣渡受挫后,太平军从湘江东岸登陆,改由陆路入湘,于12 日占领道州。经过休整,克服了部分将士"怀土重迁",绕道灌阳回广西的思想。其时,杨秀清提出了进军两湖、东取南京的战略构想,重颁永安时期的《奉大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等三篇檄文,揭露清廷的**统治,号召汉族民众"各各起义","肃清胡氛,同亨太平之乐。"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接着,太平军势如破竹,连克湘南州县。8 月下旬,萧朝贵率精锐二千余人,绕道奔袭长沙,攻城时不幸中炮牺牲。这是太平天国的又一次沉重损失。10 月中旬,洪、杨亲率大军猛烈攻城。但清军持续增兵防守,且城垣坚固,太平军屡攻不克。 11 月底,洪、杨撤围北上,12 月初克益阳,旋东趋洞庭湖,于13 日占领两湖重镇岳州,在此组建水营。17 日,太平军分水陆两路向湖北挺进,欲取武汉三镇。1853 年1 月12 日攻克武昌,毙清湖北巡抚常大淳。这是太平军攻取的第一座省城。一度休整补给后,2 月9 日,洪秀全、杨秀清统帅水陆大军,浩浩荡荡顺长江向东挺进。"沿江州邑,无兵无船,莫不望风披靡"。① 15 日,太平军在湖北老鼠峡一带突破清军江防阵线,18 日占领九江。 24 日克安徽省城安庆,清巡抚蒋文庆毙命。3 月19 日,攻克南京,斩清两江总督陆建赢和江宁将军祥厚。29 日,洪秀全等入城,改南京为大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接着,又分军东征,攻克镇江、扬州。从此,太平天国革命进入把胜利推向全国的新阶段。

  -----------------------------------------------------------

  ①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

  -----------------------------------------------------------

  从金田起义直到攻克南京,是太平天国革命兴起的时期。从战略指挥上看,太平军的战略,以永安突围为标志,大致可以分为前后衔接的两个阶段。从金田起义到永安为单纯防御阶段。这一阶段,太平军曲折迂回,转战广西五个战场:金田--江口圩、东乡、中平、新圩和永安,太平军各战场都呈现了单纯的防御战局。各个战场的战略指挥基本相似,太平军开辟和控制一块狭小的战役基地,在有利地形上,构筑坚固的工事、要塞,在基地内纵深配置全部兵力,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太平军消极固守在防线内,等待清军进犯,在有利的地形和阵地丘展开会战,挫败敌人,粉碎围剿,保卫立足存身的基地。清军的战略进攻屡被粉碎,被迫实施战略封锁和包围,与太平军在各战场拖时间、拼消耗,形成长时间的战略相持。结果,太平军囿于狭小的基地,有限的军资给养消耗殆尽,补给乏源,继续坚持消极防御,势必影响自身的生存。于是,经常在缺粮、缺盐、缺弹药的困境下,被迫暂时放弃单纯防御战略,组织突围,转移并开辟新的基地,获得物资补给,又开始新的防御战局。最初从金田到永安的五个战场,基本上都是按照单纯防御--突围转移--单纯防御--突围转移--??的战略模式,反复出现相似的循环。与此相反,清军则采取战略进攻--包围--追击--进攻--包围??的对策,尽量集中兵力,把太平军限制在狭小的基地内。太平军株守原来狭小的基地,多次战役胜利的成果在消极相持中渐渐消失,不能通过适当的进攻和发展积累、转化为战略力量。

  一年半的转战,太平军还是未能改变前线的军事态势,始终处在优势清军的围困之中,既没有一片足资供给的战略基地,也不能壮大自己的队伍和力量,因之一直受到清军的严重威胁。从永安到南京为积极运动阶段。这是太平军凯歌行进的重大战略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太平军转战两湖、三江,攻克大小城市三十几座,摆脱了军兴初期的单纯防御战局,征程达数千里,声势震动中外。全军人数由三、四万猛增至数十万,由单一的步兵扩展成为多兵种的强大兵团。而且给养充裕,基本改变了在广西战场时军资匾乏缺源的局面,战略力量对比发生了剧烈变化。太平军从第一阶段的单纯防御战略失误中,吸取了军事教训,开始了逐步的战略转变,实施了积极运动的新战略,即避开前线的优势清军,向敌人防御空虚薄弱的后方积极运动发展,对大城市实施攻坚,用较小的代价赢得显著战果,沿途取得补给,发动群众扩充部队。清军惯用的封锁与围困战略不能适应太平军的巨大战略转变,敌人防守薄弱的内线和腹地在太平军集中兵力的运动攻击下,陷于瓦解崩溃。这种"避实击虚"的运动战略,在当时收到显著效果,基本上是正确的战略方针。

  但是,太平军这时的战略也存在着某些缺陷:

  (1)流寇主义倾向。对流血牺牲攻克的城市,白白丢给尾追的清军。打到南京,又攻下镇江、扬州,最后只留下了三座孤城,没有建立一个较为广阔和巩固的战略后方。

  (2)不重视在运动中歼灭清军。结果近十万清军主力未遭到歼灭性的打击,一路尾追太平军,收复所弃城市。向荣则率主力,追至南京城东紫金山,继续包围太平军,敌人战略后备的优势仍然存在。

  (3)贪攻大城市的军事冒险主义倾向,导致了桂林、长沙围而不克,不仅战略计划没有实现,反而使太平军遭到严重的损失。

  (二)展开政权建设

  这一时期,洪秀全不仅参与指挥军事斗争,而且着手展开系统的政权建设,这一建设大体经历了金田、永安、南京三个阶段。

  1851 年1 月11 日,在金田宣布建国时,就废除清朝年号,以农历辛亥年(1851 年)为太平天国元年。起义军称天兵或圣兵。至东乡登极,建立军师和五年主将制度: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4 月15 日,杨秀清假托天父传言:"我差尔主下凡作天王,他出一言是天命,尔等要遵。"①这样,洪秀全又取得了"君权神授"的合法地位。

  1851 年9 月至1852 年4 月,洪秀全又在永安进行了半年之久的政权建设。主要举措有:封工建制。封杨、萧、冯、韦为东、西、南、北王,将来分别管治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各国,封石达开为翼王,"羽翼天朝"。并规定以上所封诸王,俱受东王节制。

  设官分职。提拔有功将士,使之担任一定职务。全军有了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总制等各级官员,也有了与官制相适应的冠服制度。清方也记载:"及陷永安,始署伪官,颁条教,有本章、禀奏、浩谕、诫谕诸名色。"①太平天国初期官制基本成型。

  制礼作乐。洪秀全封卢贤拔为"左掌朝仪,职同将军",由他负责"定礼作乐"诸事。洪又颁布《太平礼制》,规定了一套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颁行天历,建立新的正朔。天历不同于阴历或阳历,规定一年为366 天,单月31 日,双月30 日,用于支纪年纪日,对几个避讳字加以改动(如改"丑"为"好","卯"为"荣","亥"为"开"等),把辛亥年定为太平大国辛开元年。又把一年24 个节气平均分配在月初和月中,每月一节一气,以便民耕种兴作。天历的公布,否定了清朝纪年,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

  反谍除奸,以粉碎清军从内部分化瓦解太平军的阴谋,巩固初建的政权。洪秀全多次诏示全军将士要识破"妖魔多端诱惑",认识"鬼路歪邪","千祈坚耐莫被诱惑",教导将士"尔们把心坚",严防"半路差(背叛投敌)",要"立志顶天,(真)忠报国到底。"①侦破了周锡能"内攻外应"的叛乱案件,并加以严惩。由杨秀清以天父圣旨浩愉全军,接受教训,提高警惕,击破敌人诱降破坏的阴谋。

  举行科考。洪秀全还在永安举行了第一次科考,以"万寿诗联"为题,联诗比试,凡太平天国官兵及平民百姓都可参加,歌颂洪秀全的功德和太平天国起义的伟大胜利,实现其"开科取士"的夙愿。

  编刻新书。在水安,还编写、刊刻了一批新书;其中包括《太平诏书》、《天条书》、《天父下凡诏书》、《三字经》、《幼学诗》、《太平礼制》、《天命诏旨书》、《太平军目》、《太平条规》等,这些书籍通俗易懂,主要宣传其政治主张,批判和揭露清王朝的罪孽,制定纪律条规,对于统一思想、严明纪律、团结教育群众起了积极作用。

  此外,还着手建立功罪奖惩制度,整顿军事纪律,巩固圣库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太平天国政权已初具规模。

  -----------------------------------------------------------

  ①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189。

  -----------------------------------------------------------

  (三)军队建设

  在政权建设的同时,洪秀全还进行了军队建设。

  (1)扩充军队,广招兵马金田起义之始,太平军约二万余人。起义后,在大惶江口,洪秀全即以同拜上帝,信从教义,遵守会规为条件,吸纳了罗大纲、苏三娘、邱二嫂等部天地会众。由于军兴初期,太平军一直在山区转移,单纯防御,队伍消耗较大,兵员补给困难。永安突围后,太平军转取积极运动战略,长驱进军两湖,途中大力扩军,太平军"势遂复炽","如虎添翼"。随着大军进入长江流域,迭克重镇大邑,后勤物资丰裕,部队扩展更快。占领武昌后,洪秀全下语征收男女入营,市民纷纷从军,出现了"红中覆首众皆狂"的热烈场面。①大军号称50 万人。自武昌东进时,水陆两路,帆慢蔽江,首尾数十里。攻克南京后,太平军自称百万大军,其实约为20 万人,家属、妇女居半,能够征战的将士近10 万人。

  (2)制定条规,严明军纪太平军是拜上帝教众军事化、革命化的产物。信教后,教众严格遵行十款天条,养成良好的风纪,具有较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团营后,又有五条军纪约束,很快适应军旅生活,完成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过程。

  在永安,洪秀全大力整顿军事纪律,确立了对士兵画圈记功、画叉记罪,严明赏罚的制度;重申了一切财物归圣库的军事纪律。洪秀全严诏:"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违者议罪。"②又发布了第七天条别男行女行的规定,对奸邪**者,"一经查出,立即严拿斩首示众。"③制定了"定营规条"和"行营规矩",规定一系列军纪,如不得毁坏民房、掳掠民财、入乡造饭取食、乱拉民伏及任意杀人;务要整军装枪炮,以备急用;不得隐藏兵数、匿藏金银器饰;不得吸食鸦片,不准饮酒;不包庇询情,不得过营越军,荒误公事;要同心协力,备遵有司约束等。使太平军成为一支爱护群众、爱惜武器、戒除恶习,服从命令,公心无私的军队。这些严明的纪律,使太平军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调动了将士的战斗积极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得以屡次战胜强敌,进军南京。

  -----------------------------------------------------------

  ① 《洪秀全集》,页181。

  ① 《太平天国资料》,页36。

  ② 《洪秀全集》,页179。

  ③ 《洪秀全集》,页183。

  -----------------------------------------------------------

  (3)扩大军队编制,创立新的兵种从金田到南京,太平军不断发展壮大。为适应形势需要,洪秀全逐步扩充部队编制,创立新的兵种。进军湖南之前,太平军名称有些变化。在茶地时,军长改称军帅,仍分前后左右中五大集群,分由五军主将统领,其下每大军又分一、二军,共10 军,由各军帅统带。至天京以后,五大集群又扩展为一至十军,如前军分前一至前十10 年,共50 军。其实各军并不足额,但军帅扩展到50 人。

  以上为太平军的陆营编制,此外,还设立了土营和水营。

  太平军至道州、郴州,吸纳了数千挖煤工人。洪秀全将他们单独编制成军,以龙山矿工老战士为骨干,组建上营,形成新的军种。设指挥一人,将军四人,其建制与陆营相同。以后不断扩大。至南京后,上营师帅达762 人。土营是太平军的工程兵,专事穴地攻城、筑路建桥。在长沙、武昌、南京发挥威力,清军尤为恐惧。至天京后,土营与木营一起,兴修王府,从事土木工程建筑等。

  太平军起义之初就有船只和水军,主要用于运输,不承担战斗任务。

  1852 年底克益阳时,数千船户带着民船参加太平军。在岳州,太平军又得到民船5000 只。洪秀全决定设"典水匠"一职,职同将军,以唐正财任此职,初创水营。进至武汉,沿江大小船只都为太平军所有。唐正财以船只"横江作浮桥,铁索环之",①一夜之间建成浮桥两座,为太平军攻克武昌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正财因功升指挥,"总统水营船务"②。自此水营开始承担水上作战任务。太平军自武昌东下时,"船约万余只","蔽江而下,帆樯如雪。"③在进军金陵途中,水营在老鼠峡、东梁山两次水战中,击败清军水师,摧毁敌人江防,在战斗中发挥关键作用。围攻南京时,水营用船只一万多艘封锁江面,为攻克南京再立新功。唐正财因功擢为丞相。水师建制更加完备。

  -----------------------------------------------------------

  ① 《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第1 册,页11。

  ②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141。

  ③ 《太平天国资料汇编》,页13。

  -----------------------------------------------------------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