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张謇

  §第八章 大魁天下

  19世纪末,中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紧张。1887年,日本提出“以五年为期作为准备,抓紧时机准备进攻”的侵华计划,宣布要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90年代初,日本已经组建了一支6万常备军和23万名预备兵的陆军,并拥有排水量6万多吨的海军舰艇。日本参谋本部还不断派遣特务、间谍进入中国,刺探政治、军事情报,秘密绘制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详细地图,做好了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但是腐败的清王朝仍然沉迷于歌舞升平之中。1894年,慈禧太后准备60岁大寿,从这年正月开始,就筹备万寿庆典,并决定特开“恩科会试”。

  张謇连续四次败北之后,已经决心不再参加考试,但是他76岁的父亲却希望看到儿子金榜题名,他苦苦恳求儿子再试一次。张謇不便违拗老父亲,他勉强答应,迟迟启程,3月29日,他才到了北京,这时候入场的时间也到了,他借了朋友的考试用具,仓促入场,发榜之前,不抱任何希望,连录取消息都懒得打听,出乎意外的是,在礼部的会试中,张謇竟取中第60名贡生。4月,礼部复试又被取中一等第10名,这就使张謇取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

  5月26日殿试,老师翁同和已经为他暗中作了布置,为了防止这次再出现错认试卷,翁同和让收卷官坐候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的手中,伏案评阅,马上作出结论:“文气甚老,字亦雅,非常手也。”

  次日晨,他与七位阅卷大臣蹉商,除张之万外,其他人都同意把他选中的试卷定为前十名之首。

  28日,大清早,阅卷大臣手捧前十名试卷进入乾清宫,当着光绪帝的面,大臣麟书按已排定的先后顺序抓封唱名,拆开第一封,就是张謇,翁同和忙向皇帝介绍说:“张謇是江南的名士,而且是个大孝子。”

  皇帝非常高兴。

  当天五更就恭候在乾清门外等待宣召的张謇和其他进士既紧张又兴奋,好像过了好长时间,就听见宣召官员高声呼唤道:“一甲一名张謇上殿!”张謇顿时就有些手足无措,他踉踉跄跄进殿跪拜,三呼万岁。

  状元及第,张謇26年的苦苦追求这时实现了,但是他并没有狂喜万分。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栖门海鸟,本无钟鼓之心;伏枥辕驹,久倦风尘之想。一旦予以非分,事类无端矣。

  半生蹉跎,无数次落第的打击,突然的功成名就,这一切怎能使他不感到平淡呢?

  29日,皇宫内太和殿“百官雍雍,礼乐毕备”,光绪皇帝高坐龙庭,他宣召张謇上殿,让他站在自己的身边,君臣之间进行了短暂愉快的交谈,随后,张謇被授为翰林院编修,这是状元们经常被赐予的最高官位。

  就在张謇步入仕途不久,国际形势发生了急骤的变化。1894年7日,朝鲜再次发生了内乱,中国军队应邀援朝。日本借口中国出兵朝鲜,立即出兵,随即两国之间就发生了战斗。中国军队初败牙山,再败于平壤,很快日军就打到了鸭绿江边。而宫内皇太后的万寿庆典筹备仍在继续进行。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张謇就已经从中国驻朝帮办袁世凯那里了解到李鸿章处置朝鲜问题的错误以及北洋军队内部腐败情况,但他作为一个政界新人,无法单独上奏,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翁同和,由翁同和上奏朝廷。

  9月下旬,日本军队已经进攻中国的东北了,但是李鸿章以庆祝万寿庆典为由,封锁中国军队失败的消息,向皇太后报败为胜。清流大臣再也无法忍受,他们相继上奏章弹劾李鸿章,9月17日,朝廷举行王公大臣军机会议,终于决定处分李鸿章,但是在皇太后的庇护下,李鸿章只“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9月29日,清流成员联名上疏要求以恭亲王替代李鸿章,57名朝中大臣的联名终于迫使皇太后起用了恭亲王。但是大家认为,李鸿章一日不去,国家就一日无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