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千古奇帝宋徽宗

四四

  从纪闻中皇上看出:继位是不合法的,如果合法,同大臣们以及家人们商量后再登基也不晚。开宝皇后当时才二十五岁,无权无势,甚至不能直接召见前皇后所生的儿子,连唯一可信的王继恩,竟然也是晋王的同谋,故见晋王进宫,先是“惊愕”,后是“哀求”。再说擅长天文学的马韶,为何能在太祖驾崩之前三四个时辰,就能预测到晋王次日就要登基?他向老友程德玄“泄露天机”,是不是知道这位晋王的心腹也参与密谋?程德玄为何与王继恩一起劝驾,怕晚了皇位将为他人所有?两书也有不同之处,司马光所记是晋王当时在王府,而文莹所记则是“在宫内宿夜”。此事倒无关紧要,既然晋王是太祖最可信赖的大臣,可以随便出入宫禁,他当时不在宫中或虚称在王府中,有谁敢去查问?

  使皇上困惑不解的事还有不少:如新皇帝即位,一定要等到次年元旦才改年号,而太宗却在当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就改开宝九年为太平兴国元年,好像再等七八天就“为时已晚”。开宝皇后是太祖正式册封的皇后,而死后不以皇后之礼埋葬,可见太宗对她很嫉恨。当年太祖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主要靠义社十兄弟,这些结义弟兄当时还活着的有北京(大名府)镇守李继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殿前都指挥使杨信。他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都先后“暴卒”,宫中传说是王继恩在赐酒中做了手脚。如果是合理继承,为什么害怕太祖的亲信心中不服?

  在查遍《太祖起居注》和本朝最早的国史之后,皇上并未发现杜老太后有什么金匮《约誓书》。此书的内容据说是太后吩咐太祖,说他之所以得天下不是靠祖宗的积德,而是因周世宗让七岁的小儿子主天下。让他在百年之后传位给弟弟晋王赵光义,说让年长的人继位是社稷之福。但此誓书的疑问甚多,无人能自圆其说。自古以来,从来未见过皇帝健在而由太后为将来继位的事而写遗诏,何况杜太后死时六十岁,当时太祖三十九岁,光义(太宗)二十七岁,太祖的儿子德昭十岁,德芳也已懂事。太祖身体一直强健,屡次出兵亲征,太后为何能预见儿子短命?太祖后来暴死,德昭也已二十一岁了,不会再出现小皇帝主天下的悲剧。如果太祖长寿,那么光义也已老朽,号称很有远见的杜太后为何不希望已是成人的孙子继位,而要让位于老朽?再说既有太后遗诏,太宗接位就有了合法根据,即使赵普当时忘记了这件大事,但开宝皇后应该知道,保管这神圣遗诏的内侍也知道。请出遗诏,让丞相宣读,接位就合理合法。沈谋英断的太宗就不必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去毒杀许多开国功臣和王朝的栋梁,不必先后逼死了侄儿德昭、德芳,逼死了同母弟赵廷美。

  皇上边看国史边思索,内心中顿时翻江搅海,思潮汹涌。在过去,自己对开创赵家王朝的太祖和太宗,怀着极其尊敬的心情:这兄弟俩精诚友爱,携手削平四方群雄,解除藩镇兵权,务农兴学,轻敛薄赋,制礼作乐,倡导节俭。皇上每次去景灵宫祭祖,在太祖、太宗的遗像前都受到崇高精神的感召,产生克爱克威的决心。而现在,在铁的事实面前,自己的嫡亲祖先竟是个杀害兄长和侄儿的主谋,双手沾满了亲人的鲜血!庄严与丑恶,崇高与卑劣、仁慈与残酷,种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品性相互依存,同时在太宗身上显现。这才是真实的太宗。而过去心中崇拜的那个偶像,那个圣洁的充满光环的太宗形象,是家人们和御用文人们用谎言塑造出来的。

  司马光是元祐党罪魁,皇上对他没有好感,而对他所著的史书却颇为赏识。他的《涑水纪闻》首先对杜太后《约誓书》提出质疑。赵普是宋朝开国功臣,又以《论语》辅助太祖治天下。后因贪暴专权,接受贿赂,私贩木料,开旅店营利,被翰林学士卢多逊告发,太祖罢了他的丞相之职,让他出任河阳节度使。太宗即位后才重新入汴京,仍郁郁不得志。按理说,他既自称受杜太后遗命写《约誓书》,那么在太祖驾崩时就应该呈奏这件关连王朝命运的大事,而且不得志的人正可借此立功。但令人奇怪的是他竟缄口不言,一直等到六年之后有人诬告秦王赵廷美时,这位前“顾命大臣”才突然想起非常重要的《约誓书》。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太宗看到赵普的奏章,真是喜从天降,随即恢复了他的丞相职务。丞相复职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制造了冤狱,逼死了赵廷美,使太宗从此不再为“传位给同母弟”而担忧;又将卢多逊株连进去,使这个政敌贬死于海南岛崖州。当时太宗的长子汉王元佐住在东宫,屡次申诉廷美的冤情,请求父亲赦免叔父。太宗说自己这样做,正是为了他将来能继承皇位。元佐却说:“儿臣愿为平民,也不愿登上那个沾满亲人鲜血的宝座!过去父皇与赵丞相不和,说他专权贪暴,为何见到他献了《约誓书》,就让他复任丞相?”太宗当时极为震怒,拔剑要杀元佐。而元佐却引颈就戮,说死了更好受一些。幸亏他是太宗的爱子,太宗怎么也下不了那个狠心。廷美死后,元佐抑郁于怀,不久就得了狂癫病,常说宫内不安全,内侍要谋害他,以至夜间纵火烧宫殿,说愿与宫城一齐化为灰烬。

  皇上细看这些一百多年前的国史和家族史,看到了字里行间的刀光剑影,似乎看到自己的寝宫——福宁殿仍残留着祖宗们的血痕,对那些直接或间接死于太宗之手的祖先们,自己深表哀悼和同情,特别是那英武盖世的太祖皇帝,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却死在亲弟弟的手里,的确太轻信了,太大意了!对于太宗,自己不敢也不想去议论,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杀害亲兄弟,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能保持皇位。而在目前,皇上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杨戬送来了皇城司关于蔡王狂癫病情的密报。密报中说王爷病情日益严重,狂悖的言论更多:谩骂皇上篡位,任用奸臣,调戏过崇恩太后,等等。皇上看了密报怒不可遏,对杨戬说:“星变告诫,太白跟太阳争光,蔡王一直想自立为王,这是活得不耐烦了!”杨戬心领神会,知道皇上想借星象异常,除去心头之患。

  当天深夜蔡王“病薨”。皇上闻耗极为“震惊”,改封蔡王为楚王,赠予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如果说,皇上过去对蔡王有一种内疚感,那么在弄清《约誓书》是伪造的之后,自己就理直气壮地当皇帝了。他觉得当年的汉王元佐实在太傻,不愿继承现成的皇位,结果却成了疯子。历史的、现实的教训,使他感到自己的思想似乎成熟了,他继承王位是天命攸归。他要成为一代英主,以求天下之大治;又要及时行乐,尽享人间的尊荣富贵!

  汴河、蔡河水仍静静地流淌,河上船只衔尾。汴京城依旧繁华热闹,街上车水马龙,客商万方云集。人们早就把星象变异带来的忧虑置之脑后,皇上也逐步从小心翼翼的心境中解脱出来。一年即将过去,皇上认为赵挺之想全部改变蔡京的施政纲领是得不偿失,刘逵与蔡京同样专横,故深有懊悔之意。皇上的悔意朝臣中只有郑绅知道,资政殿学士郑居中常去郑绅家,自然就知悉这重要的机密。居中深知蔡京对他并不友好,二年前还想把他列入《元祐党籍碑》中。这次倒想化敌为友,相互间可以作一笔交易。在这个亦官亦商的大人物心目中,世上一切都可以看成是交易。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广有羽翼的丞相,斗则两败俱伤,合则互相有利。于是他就让自己的经纪人唐进才去同榷货务主管魏伯初商谈,进行讨价还价。魏伯初是蔡京的心腹,与唐进才常有商务往来,也很有交情。唐进才办事干练,已与魏伯初接触过,现在只等待对方回音。他又预计盐钞新法会重新推行,立即捎信给合伙经商的结义兄弟何世隆、吴裕中,请他们迅速来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