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曾国藩修身经 > 一、修德——修身之本

一、修德——修身之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一直被看得很重。无论是君臣贤圣,还是士农工商,启齿所论,终身所修,往往就是一个“德”字。曾国藩清醒地认识到,修身的根本在于修心,修心的根本在于修德,仁、义、诚、信、礼、节这些德的方方面面修到了家,才算是“尽性”,才算是“内圣”。尽管当今时代仁、义、诚、信、礼、节的具体内容与曾国藩所处的时代不尽相同,但终身修德的这种理念则是古今相通的。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的修身经,在今天仍然吸引并感化着无数的士农工商,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曾国藩对德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德、立功、立言,他认定立德是根本,也最难立;二是德与才不可偏废,而德尤为重要。无才充其量是个愚人,而一旦无德则是小人,他坦然地说: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则“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这一原则在他识人、用人和做人的各个环节中,都得到了有力的贯彻。

  立德之所以最难,是因为德的形成要通过长期而艰苦的自我修炼。说其长期,指的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不能事事责报,更不能执意追求好名声;说其艰巨,指的是修身乃自我解剖、自我批判,严格甚至严厉检束自身行为的磨练,没有乐于自砺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修不出真德来的。

  德的内涵很宽泛。孔子讲仁、智、勇,管子讲礼、义、廉、耻,曾子讲格、致、诚、正、修,孟子讲仁、义、礼、智,贾谊讲仁、义、礼、智、信,明清大儒又讲忠、孝、节、义,一句话,德目包括了方方面面。从曾国藩一生所修之德中,“仁、义、诚、信、礼、节”六德最为突出。这六德中,最为可贵的又算“诚”德。《大学》中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曾国藩正是如此,修勤修慎,概以立诚为本;言物行恒,概入诚身之道;即便人以伪来,依然我以诚往。修性、行事、交友都诚贯始终。想想看,这样修德,何德不具?

  曾国藩下如此功夫修德,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自己能修炼成君子,成圣人。他深信,“天下凡物加倍磨治,皆能变换本质,别生精彩。”自己只要倍加努力,一样可以变化气质,超凡入圣。历史上每当出现大的动乱,往往就会出现非凡的人物,以功业而论,就有英雄豪杰者流;以道德功业综合起来论,则标准极高,时限更远。按照曾国藩的说法,“自周汉以后,罕见以德传者”。看来修德成圣者史上并

  不多见。他能不能成圣呢?曾国藩是一个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人,只是终生行走在入圣的坎坷道路上。在未炼成圣人之前,他可以做君子。君子德不苟成,业不苟名,只要积铢累寸,“及其成熟,则圣人之徒也。”那么,入圣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曾国藩毫不掩饰地说:“苦其筋骸以捍大患。”当时的“大患”,众所周知,是外夷入侵,内匪作乱,国家和民族深处大难之中,作为号称晚清大儒又身居高位的他,就很自然地走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后人评述曾国藩为一代中兴圣相,自然这“圣”,既是功业之圣,也是道德之圣,或者说是道德之圣而催化出功业之圣,因而这个评价,称得上是对他毕生修身立德一个恰如其分的回报。

  今天,在和平环境下还要不要修身立德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不错,刀枪乱舞、血肉横飞的战争过去了,但今天仍处在大变革时代,难以看得见的浓浓硝烟还在弥漫、难以识得破的串串流弹还在飞窜,在权钱交易、灵肉交杂的污泥浊水面前和德才权衡、义利争斗的复杂环境中,我们依然应该像曾国藩那样贵德不懈,使自己成为修齐治平的成功者。

  德为人本

  动心忍性,斯大任之基。侧身修行,乃中兴之本。

  【译文】磨砺心志,坚韧性情,这是担当大任的基础。修炼身心,检束行为,是中兴社稷的根本。

  【简析】曾国藩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修身进德。修身是途径,进德是目标,治国平天下则是终极目的。磨砺心志,坚韧性情,修炼身心,检束行为,是曾国藩“修身”的基本内容,是他担当大任、中兴社稷的功底,“修身”与“大任”、“中兴”的关系,他一言以蔽,精辟至极。

  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以德传者。

  【译文】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是最难的事。自从周、汉两朝以后,很少见到有凭道德传世的人。

  【简析】人生三立,确是不易,儒家以之为人生最大荣耀。曾国藩一语道破:三立中,立德最难。中华历史数千年,文臣武将,立功者何其之多;儒法道墨,立言者何其之众;唯立德,自尧舜禹,至汤武,再至孔孟、汉文,有德者倒不乏其人,而修德至圣者,则寥寥寡见。曾国藩以毕生之力,在立德上苦下功夫,终成晚清大儒、中兴圣相,可与周汉一隔,竞达两千年之久。作此评论者,是非今崇古之心使然,还是后来人确为重功轻德或修德无圣呢?如果真是后者的话.这就值得今人去深入琢磨一番了。

  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如水,德在润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如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楫栋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源,才即其枝叶。

  【译文】德与才不可偏重哪个方面。拿水来作比方,德指它滋润下物,就是它承载物体灌溉田地的功用。拿木来作比方,德指它是弯曲还是挺直,才就是它作船作浆作栋梁的功用。德好比水的源头,才就是它的波澜;德好比木的根本,才就是它的枝叶。

  【简析】德与才相比较,曾国藩重才更重德。有人认为儒家只重德、不重才,因而导致阻碍科技发展,这是一种误解。曾国藩乃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制造局、翻译局不都是曾国藩力主办成的吗?事实上,只有重德的人,其才才会修炼得更好,才会用在刀刃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世人多不甘以愚人自居,故自命每愿有才者;世人多不欲与小人为缘,故观人每好取有德者。大较然也。.二者既不可兼,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之方,观人之术,皆以此为冲可矣。

  【译文】一个人有德而无才,就与愚笨之人相近;一个人有才而无德,就与小人相近。世上的人大多不愿承认自己愚笨,所以常常自称愿意成为有才的人;世上的人大多不希望自己成为小人,所以常常以德取人。大致情况就是这样。假若两方面不能同时得到,那么与其没有品德而归于小人,还不如没有才能而归为愚人。自我修养的途径,识人的方法,都可从这里入手。

  【简析】愚人、小人都不可取,但小人对社会的危害远比愚人大,尤其是进入了权力阶层,小人就更危险了,所起的湮灭正义、毁坏风气、糟蹋人才的能量就不小了。曾国藩在这点上有清醒地认识,于是自修与识人,都从此入手,使得在他的手下小人很难得逞,这确是他的长项,凭此长项,他才有大德大功的出现。

  德性未尊,则问学适以助长,德性既尊,然后吾之知识,少焉而不足耻,多焉而不足矜。周公①之材艺,孔子②之多能,吾不如彼,非吾疚也。若其践形尽性,彼之所禀③,吾亦禀焉,一息尚存,不敢不勉。是以迩④日业术虽无过进,而心志大定,寤寐⑤安恬。

  【注释】①周公:姓姬名旦,又名叔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之弟(? -公元前1105年),西周初年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曾辅助武王灭商,为周成王摄政。②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③禀:(bing)受,承受。④迩:er近。⑤寤寐:(wumei)睡觉。寤指醒,寐指睡。

  【译文】道德没有确立,求取学问就好比拔苗助长;道德确立了,我的知识多少就不显得很重要,少不是很可耻的事,多也不值得矜夸。周公的才艺,孔子的能干,我不如他们,我不惭愧。若从尽自己的力量去实践这一点上来说,他们从天地父母所禀受的,我也在天地父母那里禀受了,只要一息尚存,便不敢不勉励自己去做。因此,今后即使事业上没有一点进步,但心志上会大为安定,睡得安稳香甜。

  【简析】道德一旦确立,增进学业只是时间问题,为什么要问学,怎样问学,问学之后做什么用,都要以道德作为支撑,没有道德,学了又有何用?所以问学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曾国藩深信此论,一心修德不已,确信迟早能成就学问。

  (汉文帝①)其德为三代后仅见之贤主,而其心则自愧不称帝王之职而已矣。夫使居高位者而常存愧不称职之心,则其过必鲜,况大君而存此心乎!

  【注释】①汉文帝:公元前202-前157年,即刘恒,系刘邦之子,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

  【译文】汉文帝在德行上是三代之后所仅见的贤良君主,他心里老是自愧不称帝王这个职位。能使居高位的人常存愧不称职的心理,他的过失必然会少,何况是心存这种意念的帝王呢!

  【简析】无德者,可以不择手段谋取高位;有德者,获得高位却愧不称职,这是何等差异!曾国藩自己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谦之谨之,可以肯定,坚持这样做的人,即便有过失,也不会多;即便没有巨功,也不会有大悔。

  除却进德修业,乃是一无所恃,所谓“把截四路头”也。若不日日向上,则人非鬼责,身败名裂,无不旋踵而至矣,可不畏哉!

  【译文】如果抛弃了修德和进业,就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了。这就是所说的把守拦截在十字路口。如果不是天天向上进取,那么就会招致他人的非议和鬼神的责难,身败名裂的后果转眼之间就会到来,这不能不让人害怕啊!

  【简析】人要经历过硬的进德修业,且要自觉将自己投入其中,让“人非鬼责”在等着你,才能逼自己天天向上进取。没有这动力、这压力,人的惰性、骄性就会抬头。

  立身之道,以禹①、墨②之勤俭,兼老③、庄④之静虚,庶于修己治人之术两得之矣。

  【注释】①禹:姒姓,名文命,鲧之子,亦称大禹、夏禹,舜死后任部落联盟首领。②墨: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称墨子,宋国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③老:约公元前580-前500年,姓李名耳,字伯阳,称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④庄: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称庄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译文】立身的原则,学学大禹、墨翟的勤俭,又学学老子、庄子的静虚,对于修身治国来说,或许两个方面都学到了。

  【简析】能博采禹墨,老庄之长,是曾国藩成熟的表现。人成熟了,眼光才远大,胸怀才宽广,以德立身的过程中不要犯偏私一家、偏执一隅的毛病。

  勤、俭、刚、明四字,皆求诸己之事,孝、信、谦、浑四字,皆施诸人之事。孝以施于上,信以施于同列,谦以施于下,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处,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

  【译文】勤、俭、刚、明四个字,都是诉求于自身的事;孝、信、谦、浑四个字,都是施行到别人身上的事。孝施行于长辈,信施行于同辈,谦施行于下属,浑随处都适宜。大致说来,与别人争吵,不可以要求别人事事都对,说人的是非不可以过于武断。这些都是浑字最实用的地方。

  【简析】德集中起来,只有一个字,分散起来则有方方面面。对别人不可面面苛求,对自己则应方方修到,这是曾国藩修身的基本原则,也是曾子所教导的“忠恕之道”。

  修身立德

  念不知命、不知礼、不知言三者,《论语》①以殿全篇之末,良有深意。若知斯三者,而益之以孟子②“取之为善,与人为善”之义,则将庶可为完人矣。

  【注释】①《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曾子等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编辑,共20篇。②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战国时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重要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译文】想起“不知命、不知礼、不知言”这三句话,《论语》将它放在全书的末尾,的确是有深意的。倘若知道这三点,再加上明白孟子所说的“取之为善,与人为善”这两句话的意义,那就差不多可以成为完人了。

  【简析】《论语》的“三知”是压轴之章,尤其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一句,对儒门弟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令人看来,所谓“命”,已经不是简单的命运,而是指时代潮流、客观规律以及诸多的变化因素,是一门极为深奥而又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曾国藩自己就是这样在时代大潮中击水飞舟,并且兢兢业业,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因而他修德进业的动力便是永恒的,经受得住任何名位功利的引诱和冲击。

  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所望之时。佛氏①因果之说,不可尽信,亦有有因而无果者。忆苏子瞻②诗云:“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吾更为添数句云:“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①佛氏:约公元前563-前483年,乔达摩·悉达多,亦称“佛”、“释迦牟尼”,尼泊尔边境人,佛教创始人。②苏子瞻:1037 -1101年,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苏洵之子,北宋时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译文】天下的事要想一一都有回报,必定会有大失所望的时候。佛教的因果理论不可尽信,也有有因无果的。想起苏东坡的诗:“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我在此基础上再添几句:“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简析】这段话还是与知命有关。苏轼的境界已经很高了,但曾国藩还要加上几句,并不是要显示自己的境界比苏轼还高,而是要更具体地警戒自己修德重在诚,若想因此而求名、求功、求官、求利,则其诚就不真,其修就不实了。

  若君子人者,深知乎道德之意,方惧名之既加,则得于内者日浮,将耻之矣。而浅者哗然骛①之,不亦悲乎!

  【注释】①骛:(wu)追求。

  【译文】倘若是一位君子,深知道德修炼的含义,惧怕名声一旦增高,内心的道德修养就会一天天地变得虚浮,必然会获得耻辱。可是浅陋的人却争吵着去求取它,不也就太可悲了吗!

  【简析】君子修炼以浮为耻,以浅为悲,以诚以实为贵,追名求誉只能成为伪君子。

  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勤、大、谦。勤,若文王①之不遑②;大,若舜③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勤所以儆惰也,谦所以儆傲也,能勤且谦,则大字在其中矣。

  【注释】①文王:姓姬名昌,又称西伯昌,商末周族的领袖,周武王姬发的父亲。②遑:(huang)闲暇。③舜:姓姚,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尧之后部落联盟首领。

  【译文】古人关于修身治国的道理,不外乎勤、大、谦。勤,比如周文王的从来没有闲暇;大,比如舜禹的不结党与;谦,比如汉文帝的自认不胜任。致于勤、谦两个字,尤其应当贯彻始终,一刻也不能离开。用勤来儆戒懒惰,用谦来儆戒骄傲,能够做到又勤又谦,“大”就在其中了。

  【简析】曾国藩随着自己地位的上升,以勤、大、谦自律也就愈加严格了。

  他把这一阶段的修德任务集中用三个字概括,以文王、舜禹、汉文帝为榜样自励,要求不仅有勤谦之德,还要有宏大的胸怀。这样使一般之德提升为崇高之德,才能适应自己所处的位置。

  管子①云:“斗斛满,则人概②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

  【注释】①管子:?一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称管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相齐40年,春秋初期政治家。②概: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引申为刮平、削平。

  【译文】管子说:“斗斛装满过头了,人就会用概在将它抹平;人如果盈满过头了,天就会用概来将它抹平。”我说天的概是无形的,它要借人的手来用。

  【简析】人有权势时,不注重修德就会滋长贪婪之欲.这是人堕落的开始,走下去,必是万丈深渊。曾家当时到了这个十字路口,曾国藩能够“自概”,但他的沅弟却不注重修德,不能自概。于是他写信警告沅弟,若不自概,必会人概,一旦人概,就无缘自概了。人概意味着什么,凭曾国藩的阅历,自是有所掂量的;而沅弟年轻许多,而且平步青云,无法理解。作为兄长,曾国藩对他爱护有加,及时给予警告,用心何其良苦!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

  【注释】诸弟:指曾国藩胞弟,即大弟国潢(1820-1886)派名传晋,字澄侯,排行第四,故称四弟;二弟国华(1822-1858)派名传谦,字温甫,排行第六,故称六弟;三弟国荃(1824-1890)派名传恒,字沅甫,排行第九,故称九弟;幼弟国葆(1828-1863)派名传履,字季洪。

  【译文】我们家正处丰盈的时候,不要等到天来用概,别人来用概,我与各位弟弟想办法先来自己抹平。自己抹平的办法在哪里呢?也不外乎清、慎、勤三个字而已。

  【简析】曾国藩不但一人自概,而且带领诸弟一起来自概,不仅说明自概的重要,而且指出自概的途径,鼓励和鞭策诸弟以清慎勤自概,并将清廉放在第一位,其针对性非常之强。

  与诸弟及子侄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日“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有怕者,自然悠久矣。

  【译文】与各位弟弟及子侄所能谨慎把守的,也只有两句话,即“有福不可以享尽,有势不可以用尽”而已。福分不多享受,故而总应该以俭字为主,少用仆俾,少花银钱,自然就惜福了。威势不多使用,就要做到少管闲事,少去断人家的是非,没有感谢的也没有害怕的,自然日子便悠闲长久。

  【简析】“有福不尽享,有势不尽使”,无德者视为傻瓜,有德者则视为智慧。因为这是惜福之道,悠久之道。谁不应该惜福,谁不追求悠久?这就要修德律己,不要享尽使尽了。尤其是家属子女之辈,更不能有享尽使尽的贪念,否则在你还未享尽使尽之时,祸患就会降临。

  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恶其拂逆而必欲顺从,设法以诛锄异己者,权臣之行径也。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吾正可借人之拂逆,以磨厉我之德性,其庶几乎!

  【译文】古人办事掣肘的地方,不顺人意的时候,世代都有,人人难以避免。讨厌不顺自己意愿的行为就一定想让他顺从,设法诛除异己,这是权臣的行径。听任别人不顺从自己还能隐忍脾性,委曲求全,并且因为没有敌国外患而不去忧虑的,这是圣贤的用心。我正可以凭借他人对自己的不顺从来磨砺自己的德性,这样才差不多。

  【简析】对于不顺己意的掣肘之事,是对大权在握者的严峻考验,诛除之?磨砺之?这是无德与有德的试金石。有人以诛除掣肘者而沾沾自喜,殊不知,所诛除的不仅是他人的掣肘,也是自己的忠恕之德,磨砺之志。

  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而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息。

  【译文】众口铄金,不知它起自哪个地方,又终止在哪个地方。有才能的人对无缘无故的怀疑诽谤很愤怒,因而全然不顾,那么诽谤就会日益厉害;有贤德的人畏惧无缘无故的诽谤,因而埋头加强自己的修养,那么诽谤就会日益减弱。

  【简析】在对待铄金的众口方面,无德者、有德者也是能见分晓之处。无才无德者人们一般不会诽谤,正是有才有德者才容易招致怀疑诽谤,但有才无德者与有才又有德者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这不是值得耐人寻味的吗?

  身败之道有四,日: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

  【译文】一个人身败名裂的途径有四条:骄横傲慢、恃才傲物的人必败;是非不明、放纵下属的人必败;贪婪苛刻、求全责备的人必败;反复无常、没有信誉的人必败。

  【简析】修德者身立,失德者身败。如何防止身败,三德也好,四德也好,修一德,立一德,不断地修,不断地立,距“完人”就会日近,与“身败”就会日远。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

  【译文】大抵对事情承担责任的人,断不能只有赞誉而没有诋毁,只有别人的感恩而没有怨恨.。注重自我修养的人,只须求得大道德上不越轨就可以了,不可因别人讥议就泄了自己的沉毅之气。

  【简析】任事而有一定权力的人,是周围群众的话题人物,赞誉、感恩者有之,诋毁、怨恨者有之,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守住大闲,常保沉毅是修德之至要。

  仁为德首

  仁者,物我无间之谓也,一有自私之心,则小人矣。

  【译文】所谓仁,是指物与我之间没有距离,一旦有自私之心,那就是小人了。

  【简析】曾国藩将人与其他的一切甚至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称之为物我关系。人与物无间,就是亲近,就是仁,而有自私之心,则为不仁或小人。

  四知之目即《论语》末章之知命、知礼、知言,而吾更加以知仁。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人心归之。

  【译文】四知包括《论语》末章的知命、知礼、知言,我又加上一条“知仁”。仁的意思是宽恕。“自己自立得让别人也能自立,自己想显贵得让别人也能显贵。”恕也是一条原则。立的事物应该是自己完全有能力立的;通达,四通八达没有阻碍,无论是周围的还是远方的人都信服你,心里都归服你。

  【简析】曾国藩借孔子“三知”之说来推崇仁德,不是要修正孔学,而是倾诉自己学习孔子“三知”之说的新体会、新感受:人要知仁。至于“仁者,恕也”的阐释更未脱离孔子的思想,只是根据自己身负重任的体会,深感立人达人的重要。

  我欲足以自立,则不可使人无以自立;我欲四达不悖,则不可使人一步不行,此立人达人之义也。

  【译文】我想完完全全自立,就不能够使别人没法子自立;我想四方畅达没有阻碍,就不能使别人一步也不能行走。这就是立人达人的道理。

  【简析】自立自达必须立人达人,立人达人才能自立自达,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人都希望自立自达,但都必须认识这个辩证关系。

  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

  【译文】孔子说“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孟子说“学习别人的长处,与别人友善相处”,这都是恕,都是仁。懂得这个道理就识大量大,不懂得这个道理就识小量小。

  【简析】恕有两个方面,从正面讲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从反面讲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自然识大量大,人心归之,否则识小量小,人心去之。一般的人,学会了这种品德,就是一个仁者;做领导的人,学会了这种品德,就是一位君子。

  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则为君子,夕而私利则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则为君子,转念私利则为小人。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所争只在几微。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一不如是,则流人小人而不自觉也。

  【译文】同一天,早上处事公正就是君子,晚上为私利而忙就是小人。同一件事,起初的念头公正就算君子,转念为了私利就算小人。圣人一旦有了坏念头就成了狂人,狂人一旦克服了恶念就成了圣人,这中间所争的只是细微之间。

  君子没有一顿饭长的时间违背仁,仓卒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旦不这样,就会进入了小人圈子自己还不知晓。

  【简析】曾国藩提出君子是可变的,一改前人之说,极有新意。既然君子一有私心就会变成小人,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修仁乃时时刻刻之事,终身之任,这是曾国藩坚持终身学习和修身这一秘密的揭示。

  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

  【译文】追求仁义,就是要心存仁义滋养的天性,应用起来,都把百姓看作同胞,对万物也心存养护,像这样大公无私的人,人民自然会很乐意地跟随他。

  【简析】变与不变的关键,还是在于私心与公心。一有私心,君子立即变为小人;常保公心,存心养性,就始终为君子。

  将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

  【译文】要想谋求幸福,先要去掉忮心,这就是所说的“人如果能充满着不想害别人的心,仁就会使用不尽”。……一个“忮”字如若不去掉,那么满肚子就都是一丛丛荆棘。

  【简析】忮心即忌恨之心,也是私心的一种表现形式,仁恕的大敌。存仁必去忮,存忮则难仁,要想做不变的君子,就要时刻除去忮心。

  义为德宗

  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①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

  【注释】①穿窬:穿洞,指偷窃。窬:(yu)门旁的小门洞。

  【译文】打算提高自己的人品,先要去掉求心,这就是所说的“人如果没有盗窃的歹心,义就会使用不尽”。……一个“求”字如若不去掉,那么满肚子就一天天变得卑污。

  【简析】义者宜也,它是一种合宜的道德。人在什么合宜的时候,做出什么合宜的事情,得到什么合宜的利益,都应有合宜的道理,违反这种合宜性,贪求得到非分的利益,就是“求”。多少“正人君子”败于贪求,历史上有许多血淋淋的惨重教训,现实中有许多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修义者不能不记取啊。

  义者,无所为而为之谓也,一有自利之心,则小人矣。

  【译文】所谓义,是指所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自己,一旦有为自己谋利之心,那就是小人了。

  【简析】义者与非义者的关键仍然是自私与否,修义的过程就是不断去除私心的过程。

  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

  【译文】君子能慎独,他的心遇到实事时,已经能剖析公私的区别;他的心在联系道理时,又完全能够精辟地研究它的得失。那么对于善事应当做,不善的坏毛病应该去掉。早已经形象鲜明地认识到了。而那些小人,却不能有实在的见识,去实行他所知道该做的事。

  【简析】曾国藩修身,每每能推到一个至深之处。修义就修到独处之时,接触实事之际,能断公私,能明得失,该做的必做,不该做的必不做。这是需要很高的智商与情商的。

  《易》①之道,当随时变易以处中,当变而守此不变,则贞②而吝矣。凡行之而过,无论其非义也,即尽善之举,盛德之事,稍过则吝随之。

  【注释】①《易》:即《周易》,包括《易经》、《易传》两部分,相传为孔子编著。②贞:坚定。

  【译文】《易经》里所要阐明的处世之道,就应随时变化而达到处中的状态,应当变化而死守不变,那么属于坚定却又泥执了。凡是行事过了头,不去说他的不义,即便是非常好有着盛德的事情,稍微过头,祸患也就会随之而来。

  【简析】曾国藩读《易》,就是学《易》的最高智慧:处中。儒家是主张变化的,但又主张变适其中。过与不及都不可取。义是适宜之德之理,守住义,就要处中。

  存心则缉熙①光明,如日之升;修容则正位凝命,如鼎之镇。内外交养,敬义夹持,何患无上达?

  【注释】①缉熙:和乐光明。

  【译文】存心达到光明磊落,就如同初升的太阳;修身达到端庄凝重,就如同镇住大地的铜鼎。内心与外表交相培养,敬与义相互夹持,何愁不能进到高明的境界?

  【简析】修义要表里同修,里修其心,表修其容,内外交养,才能达到高明境界。这实际上是为修义者指出了明确的途径和方向。

  士大夫处大事决大疑,但当熟思是非,不必泥于往事之成败,以迁就一时之利害也。

  【译文】士大夫处置大事,决释大疑,只应当仔细思考是非,不必拘泥于往事的成败,从而迁就一时的利害。

  【简析】职位愈高,责任愈大,“义”的把握则愈显重要。是者,非者,皆以适宜为准,要做到无过无不及,非“熟思”不可。这是自我鞭策,当然也是对历史的总结,对他人的告诫。

  道微俗薄,举世方尚中庸之说,闻激烈之行,则訾①其过中,或以罔济尼之。其果不济,则大快奸者之口。夫忠臣孝子,岂必一一求有济哉?势穷计迫,义不返顾,效死而已矣。其济,天也;不济,于吾心无憾焉耳。

  【注释】①訾:(zi)指责,非议。

  【译文】道德式微风俗浇薄,举世正推尚中庸之说,一听说有激烈行为.就指责这种行为不符合中庸,或者以于事不济来阻止。到时果然不济,那么奸滑之徒大为快乐。对忠臣孝子来说,哪里想求得每一件事都有济呢?形势急迫,义不返顾,效法前人一死而已。于事有济,这是天意;于事无济,我的心里也就没有遗憾了。

  【简析】中庸是行事之法,不是非议之柄。世上总有人借中庸为柄一味非议行义者。这是一种悲哀。但行义者义不返顾,心中无憾,则是一种幸运。曾国藩一生求仁追义,饱受非议之苦,但他却无憾意,实是修义到了很成熟的地步。荷道以躬,舆之以言。

  【译文】肩负道义亲身实行,借助文章晓喻世人。

  【简析】这是曾国藩《五箴》之一《立志箴》中的两句。他要以亲身去肩担大义,以亲言使大义晓立于世人。其弘义之志可谓壮矣。

  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日强制,日强恕,日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责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译文】顽强坚毅的品性绝对不能无没有,但顽强坚毅与刚愎有区别。古语说:“战胜自己的叫做强”,说“强行制止”,说“强行宽恕”,说“强行为善”,都是指战胜自己的意思。……不习惯持之以恒,却勉强自己坚定有恒心。这就是毅的意思。舍掉这些却用虚骄来胜人,那就是刚愎而已。两种品性初看起来相似,但发展下去却有天地之别,不可不明察,不可不谨慎。

  【简析】义者宜也,毅也。古代汉语中多有音同义通之训。宜,在于选择适宜之理。毅,在于坚持这适宜之理。毅实际是宜的延续。刚毅与刚愎之所以相去霄壤,正在于前者为宜,后者不宜之理。

  词气宜和婉,意思宜肫诚,不可误认简傲为风骨。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

  【译文】说话口气要和婉,用意要诚恳,不可将简略傲慢误认为是风骨。所谓风骨,指的是内心自立、对外无所求,不是说的傲慢。

  【简析】刚毅还应与简傲相区别。内刚外柔,以柔至刚,其诚则能为人所接受,其风骨则能为人所钦佩。

  诚为德源

  骄、惰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以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

  【译文】骄与惰,没有不招致失败的。勤字用来医治惰,慎字用来医治骄。在这两个字的前面,必须有一个诚字作为立身的根本。

  【简析】立德之本是诚,只有意诚,才能心正,才能修身。这是儒家的理论基础,曾国藩自然是维护这个根基。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

  【译文】想要诚意,心就要忠贞不二,言语就要笃实无欺,用至诚的道德来感应天地万物,这样就会受到神灵的钦敬。

  【简析】修身就得思诚,.思诚就得心忠言笃。曾国藩为学为军为政,都是至忠至笃。他正是以他的忠笃感动万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诚是曾国藩修身的第一要诀。

  窃以为天地之所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译文】我私下认为,天地永不止息,国家能够矗立,贤人德业可大可久的原因,都是靠诚来促成的。所以说:“诚,始终贯彻在事物的过程之中,不诚就没有一切。”

  【简析】曾国藩的诚是打从年轻时就立下的,他以诚学读书,以诚学办事,以诚学做人,抱定不诚无物的信念,终于德业并进,渐渐立身于晚清这个复杂,的社会之中。

  言物行恒,诚身之道也,万化基于此矣。

  【译文】言之有物行之有恒,是以诚立身的准则,万般教化都在这里打下基础。

  【简析】曾国藩年轻时也有言无物行无恒的毛病,但他认识到其无益于身,就决心以诚笃去改正过来,所以他有切肤之痛,对言物行恒有特殊的感情。

  三恶之目,日: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贰者,多猜疑也,不忠诚也,无恒心也。

  【译文】“三恶”是指:天道厌恶弄虚作假,厌恶骄傲自满,厌恶对人有二心。贰的意思是多疑,不忠诚,没有耐心。

  【简析】巧、盈、贰为天道所恶,更为诚德所忌。立诚德,必去巧、盈、贰三恶。否则,何以为诚?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

  【译文】在自我修炼这件事上,难以做到的是养心。心里既然知道善,知道恶,但不能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善去恶,就是自我欺骗。心中是否自欺了,别人无法知道,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

  【简析】曾国藩以自身修炼的实际体验,将修诚一下子就推到了极致的程度:养心。方寸之自欺与否,只有自己知道。这样一针见血地点出要害,抓准了问题的实质,每一位真心修诚者是不可回避的。

  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不欺其好德之知矣。

  是故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着也;无私着者,至虚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虚,天下之至诚者也。

  【译文】所具有的知见属于追求德行的范围,所存的私心属于喜好女色的范围,不能去掉好色的私心,就不能不欺蒙好德的知见了。因此这诚,便是不欺;

  所谓不欺,就是心中没有自私的念头,没有自私的念头,就是最高的虚空。所以,天下最高的虚空,就是天下最高的诚实。

  【简析】如何做到不欺呢?曾国藩又进一步追索下去。不欺必须无私,无私即会至虚。这虚是一种了无杂念的心境,一种不藏杂欲的胸怀,既不是一般的谦虚,也不是无所事事的空虚,更不是挖空心思的虚伪。

  人必中虚,不着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着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着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也,亦以心中别着私物也。

  【译文】人必须心中虚空,不沾染一物,然后才能做到真实无妄。所说的实,就是不欺的意思。人所以要欺蒙别人,必然是心中存着一个目的,有一个自私的意图,不敢明白告诉别人,然后才编造虚伪的话来欺骗。倘若心中一点不沾染自私的想法,又何必要去欺蒙呢?人自我欺蒙的原因,也是由于心中另外有着自私的想法。

  【简析】虚与实是一对矛盾,既然是一对矛盾,就有统一之处。虚而后才实,心中别着一物,被杂念所占领,又不敢告人,只能欺;除去杂物,心中至虚,便坦然而实了。

  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

  【译文】应当读书时便读书,心里不要想着去会客;应当会客时便会客,不要又想着去读书。一有别的念头沾染,那就是私了。心灵上没有别的沾染,事情来了顺着迎接,不来就不迎接。当时不存杂念,过后也不去留恋,这就是所谓的虚而已,也就是所谓的诚而已。

  【简析】心中至虚,行也就能实,心虚行实,也就诫了。这一连几段话,曾国藩都从虚着眼来修诚,既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任何人立德修诚的必然规律。

  辛苦半生,不肯于老年博一“取巧”之名,被人窃笑也。

  【译文】辛辛苦苦奋斗半辈子,不愿意在老年时还被加上一个“取巧”的名声,被人暗地讥笑。

  【简析】修诚是纵贯一生的大事,善始善终才是儒门弟子,曾国藩能够善终,不说在官宦中寥寥,在儒门中也是出类拔萃。

  信为德宝

  君子之学道也,亦必有所谓基业者。大抵以规模宏大言词诚信为本,如居室然,宏大则所宅者广,托庇者众,诚信则置址甚固,结构甚牢。

  【译文】君子学习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也必须有一定的基业才行。大致说来,将规模宏大、言词诚信作为基业的根本,好比房屋,宏大就住所广阔,庇护的人就多,诚信就屋脚极为坚固,结构极为牢靠。

  【简析】信犹如基业,愈诚信,基业就愈加牢固。只有根基牢固,事业才能做大做久,这是不争之理,曾国藩深信不疑,因此终生践行而不悔。

  庄子日:“美成在久。”骤而见信于人者,其为信必不固,而得名于时者,其为名必过情。君子无赫赫之称,无骤著之美;扰四时之运,渐成岁功,使人不觉;则人之相孚,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矣。

  【译文】庄子说:“美名取决于长时间的积累。”骤然间为人信服的人,这种信服不是牢固可靠的,突然之间就名躁一时的人,他的名声一定超过了实情。

  品德高尚,修养很深的人虽然没有赫赫的名声,也没有突然而得的美名;但这就像一年四季的更替,是逐渐而有序地完成一年的运转,让人们不知不觉;因此,一个人诚实而具有优秀的品质,就像桃李一样,虽然不说话,但由于它的花果美好,自然会吸引人们慕名前来。

  【简析】信犹如桃李,花愈艳,果愈鲜,纷至沓来者愈多。庄子所言“美成在久”,儒家所称君子所奉至善之理,认真践行,不求速成,必获“使人不觉”、“下自成蹊”之效。

  言必忠信,不欺人,不妄语,积久人自知也,不赞,人亦不怪。

  【译文】言必忠信,不欺骗人,不乱说话,时间久了别人自然知道,即便不称赞,别人也不会见怪。

  【简析】这段还是讲“美成在久”,人要一贯忠信,这样“积久人自知也”。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真诚,信誉就在其中。有人喜欢以赞誉别人而换取别人的赞誉,实为掩耳盗铃之愚。

  苟有试而誉人,人且引以为重;若日日誉人,人不必重我言矣。欺人自欺,灭忠信,丧廉耻,皆在于此。

  【译文】倘若偶尔试着称赞别人,别人将会把它看得很重;倘若天天称赞别人,别人定不会看重我的话。欺骗人最后将欺骗自己,灭掉忠信,丧失廉耻,都在这点上。

  【简析】誉人有试而誉人、日日誉人两种。试而誉人多为发自肺腑的善举,日日誉人定为自欺欺人的恶习。曾国藩将日日誉人提到灭忠信、丧廉耻的高度来摒除,精神境界之高可以洞见。

  平昔有相信之素,则臭腐皆变芬芳;平昔有相疑之端,则见闻无非荆棘。

  【译文】平时有相互信任的交情,那么即便是臭腐都会变成芬芳;平时有相互怀疑的念头,那么所见所闻都将是荆棘。

  【简析】这段话说的虽然是常理,但必须有理性的分析。臭腐应指有缺点的人,对这种人的态度,由于有相互信任的基础,则可以爱护之心帮助他变成芬芳;至于平昔有相疑之端,虽视见闻如荆棘,但仍可披之斩之,使其变为通途。

  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薄;朋友之交,贵积渐以相孚,而动怨知己之罕觏①,其或兄弟不相容,夫妇不相信,父子不相亮,此皆量褊②而易之滋疑者也。

  【注释】①觏:(gou)遇见。②褊:(bian)气量狭小。

  【译文】君臣之间的相知,必须累积诚信来相互感动,可是动辄怀疑君主的恩情过于刻薄;朋友之间的相交,贵在了解日渐增加而相互信任,可是动辄埋怨知己难以遇到,还有兄弟不相容,夫妇不相信,父子不相谅,这都是因为度量狭窄因而容易生疑的缘故。

  【简析】人与人的关系不出君臣、朋友、父子、兄弟、夫妇的“五伦”,彼此都要以信任为基础,都要以宏量来包容,不可动则以疑,动则以怨。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大区别。

  苟不能宏大诚信,则在我之知识浮泛动荡,指为我之所有也不可,指为我之所无也亦不可,是则终身无可居之业。

  【译文】如果不能宏大诚信,那么我的知识便是浮泛动荡的,说我拥有也不可,说我没有也不可,这样终身就没有立得住的事业。

  【简析】宏大、诚信不仅是立德的根本,也是居业的基础。人有信德宏德,才有信业宏业。如果老是浮泛动荡,信德宏德难以立,信业宏业也难以居。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予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道之未光,忠信之未孚,而欲人之坦坦以相谅,盖其难矣。

  【译文】君子有高出世俗、独立特行的志向,然而却不容易让别人看到;有藐视万乘、斥退三军的气概,然而却不曾轻易发露。德行未显现出来,忠信未取得众人的接受,却希望别人坦诚地体谅你,这恐怕是件难事。

  【简析】曾国藩向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世上的人多希望施报相随,否则长路漫漫,何时是尽头?曾国藩并不轻易责备他们,而是循循诱之,这是没有胸怀做不到的。修炼信德树立信业,能做到施不问报,非君子莫属。

  凡睽①起于相疑,相疑由于自矜明察。

  【注释】①睽:(kui)背离,不合。

  【译文】凡是彼此不合,都是互相怀疑引起的,而互相怀疑又是由于自以为明察。

  【简析】曾国藩与朋友交往,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他最可贵之处是能解剖不成功的自身原因,除疑解睽,重修旧好。

  礼为德体

  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于轨范之中。自其弱齿,已立制防,洒扫沃舆①有常仪,羹食肴截②有定位,緌③缨绅佩有恒度。既长则教之冠礼,以责成人之道;教之昏礼,以明原别之义;教之丧祭,以笃终而报本。

  【注释】①沃舆:润泽车轮,保养车辆;②哉:(zi)切成大块的肉。③緌:(rui)帽带的末端。

  【译文】先代君王制定礼仪,人人都纳入规范之中。从他们年少时期,就有一定的限制,洒扫之类的日常生活都有常规的礼仪,羹食用餐都有固定的位置,穿戴佩饰都有常定的法度。长大了,到二十岁就按加冠的礼仪相教,责令他学习成人的规矩;结婚时按婚礼相教,让他明白区别亲疏的意义;遇有老人辞世就按祭丧的礼仪相教,来增强孝亲念祖这种最根本的道德感情。

  【简析】从孔子感叹礼崩乐坏,因而主张克已复礼,到曾国藩评论先王之制礼,人人纳于轨范之中,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礼一直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纲纪。

  近现代革命矛头之一,是针对了这些礼制的。但是时至今日,人们还要重申礼制的积极作用,可见合理而必要的礼制是有其生命力的。

  古之君子之所以尽其心养其性者,不可得而见,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

  【译文】古代的君子是如何尽心养性的,今天不可能看得到,而他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完全是依照礼制而行。从内心这个角度来说,除礼之外就没有所谓道德;从外部世界这个角度来说,除礼之外就没有所谓政事。

  【简析】原来曾国藩认为,德是通过礼来表现的,礼是德的载体。

  人无不出于学,学无不衷于礼也。

  【译文】人没有不从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习的知识没有不属于礼仪这个大范畴的。

  【简析】古代教育重视立德,教育内容皆围绕德来选定。由于德须通过礼来表现,因此学习内容无不衷于礼。其实,这是古代教育的一大优势。当然拿今天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内容极为丰富的情形来说,那种单纯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单薄了。

  作古文辞,亦自有体势,须篇篇二律,乃为成章;办事亦自有体势,须事事一律,乃为成章;言语动作,亦自有体势,须日日一律,乃为成德。否则载沉载浮,终无所成矣。

  【译文】作古文,也应自有体势,必须篇篇都能体现出来,才算得上自成章法。办事也应自有体势,须事事都能体现出来,才可称为规矩。言语举止,也应自有体势,须日日都能体现出来,才可以称之为有道德。否则有时沉有时浮,最终就会没有任何成就。

  【简析】作文办事,言语举止,自身都有一定的规律,做起来都有一定的规矩。这规矩就是礼。看来,人无论长幼,思无论己人,学无论深浅,行无论静动,皆有礼在。僭礼则乱章,乱章则事难成。

  苟有富必能润屋,苟有德必能润身,不必如孔子之温良恭俭,孟子之啐①面盎背,而后为符验也。凡盛德之君子,必有非常之仪范。

  【注释】①啐:(zui)本义为婴儿周岁,这里指像婴儿的面容那样充满生命力。

  【译文】假若拥有财富就必然能让住舍华美,假若拥有道德就必然能让自身完善,不必等到出现像孔子所说的温良恭俭、孟子所说的祥和温润表现在面部充盈于背部,才算作验证。凡道德茂盛的君子,必定有非常的仪表风范。

  【简析】仪是礼的重要方面,仪范是与盛德的君子相伴随的。这种仪范蕴含着高雅的气质,展示着庄敬的神情,无德小人可装扮一时,但无法装扮永久。

  吴竹如①说,敬字最好,予谓须添一和字,则所谓敬者,方不是勉强操持,即礼乐不可斯须去身之意。

  【注释】①吴竹如:姓吴名廷栋,字竹如,1792-1873年,安徽霍山人,贡生,曾国藩挚友。

  【译文】吴竹如说,敬字是最好的,我说还需要添一个和字,若这样,所说的敬才不是勉强做出来的,也就是礼与乐一刻也不能从自身离去的意思。

  【简析】曾国藩常与好友谈礼论道,不时碰撞出思想火花。敬加上和,人们就乐于操持,“春意思”就出来了。

  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耆①,皆使留其缺陷。礼主减而乐主盈,乐不可极,以礼节之,庶以制吾性焉,防吾淫焉。

  【注释】①耆:(shi)通“嗜”,喜好。

  【译文】大凡外界授予的荣耀,或自身耳目口舌的嗜欲,都要让它存留一些缺陷才好。礼仪追求节制,享乐追求满足,享乐没有止尽,就要以礼仪来节制,才可能制约我的习性,防止我放纵。

  【简析】曾国藩不贪求过多的荣誉,更不贪嗜太多的欲望,他认为礼讲节制,修礼德就要自我节制,自觉约束自己。年轻时他也有放纵的陋习,但一一都被他节制住了,这方面可谓毅力惊人。

  大约礼貌宜恭,银钱宜松,背后不宜多着贬词,纵不见德,亦可以远怨矣。

  【译文】大约礼貌上宜恭敬,银钱上宜宽松,背后不宜多使用贬词,纵使没有恩德,也可以远离怨尤。

  【简析】为何行礼,曾国藩想得很细,点点滴滴都加以注意,一切都纳入轨道。

  大抵富贵人家气习,礼物厚而情意薄,使人多而亲到少。

  【译文】大致说来,富贵人家的习气是礼物上表现得厚重,但情意上却显得淡薄,打发别人送礼慰问的多,而自己亲自到场的少。

  【简析】曾国藩经营十年,他的家也渐入富贵了。富贵人家的礼要符合他们的身份,然而曾国藩观察到的却并非这样,而是礼物厚而情意薄,使人多而亲到少。他的确担心自己的家快要礼崩乐坏了,但是他并不放弃,仍以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家人这种正在滋生的坏习气。

  节为德魂

  自好之士,多讲气节,讲之不精,则流于傲而不自觉。风节,守于己者也;傲,则加于人者也。

  【译文】洁身自好的士人,多讲气节,但若是讲得不妥当,就流于傲而自己并没有觉察。风骨气节是自己所把守的,傲却是加在别人身上的。

  【简析】气节与傲慢常常只有一步之遥。不过,这仅仅是从表现形式来说的。通过形式窥探其内心,则有霄壤之别:前者守于己,后者加于人。守于己者守的是洁身自好,守的是气节风骨;加于人者加的是黄金身价,加的是螃蟹蛮横。

  临难有不出挠之节,临财有不沾染之廉,此威信也。

  【译文】面对危难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气节,面对财物有不贪不恋的清廉操守,这样才有威信。

  【简析】气节的表现主要在临难临财之时。平时在小难小财面前修炼得好,一旦在大难大财面前就会表现出顽强气节与清廉操守来。逆夷据地求和,这是大难当头,曾国藩的回答是:“卧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就是气节,一种民族气节。

  思夫人皆为名所驱,为利所驱,而尤为势所驱。当孟子之时,苏秦①、张仪②、公孙衍③辈,有排山倒海、飞沙走石之势,而孟子不为所摇。真豪杰之士,足以振厉百世者矣!

  【注释】①苏秦:东周洛阳人,鬼谷子弟子,战国时纵横家,善长外交、游说,主张各国合纵对抗泰国。②张仪:?一前309年,魏国人,鬼谷子弟子,战国时纵横家,善长外交游说,主张秦国分化其他诸侯国,各个击破。③公孙衍:公孙策,名衍,号犀首,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人,战国时纵横家,善长外交游说,主张合纵抗秦。

  【译文】我想人们都被名誉、利益所左右,尤其是被形势所左右。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苏秦、张仪、公孙衍这些纵横家们,可以说有排山倒海、飞沙走石的气势,可是孟子却没有被他们动摇。这真称得上是英雄豪杰,他的品德完全可以振奋激励百世后人。

  【简析】纵观战国时期,苏秦、张仪、公孙衍、孟子都在游说各国,但外交家们仅以一时之利害相陈,孟子却以长远的仁义相谏,外交家们当上了几国的宰相,孟子则始终是一位哲人。不过,历史偏爱孟子,偏爱的正是孟子的气节。

  自度才能浅薄,不足谋事,唯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鬼神,以对君父,即借以号召吾乡之豪杰。

  【译文】自知才能浅薄,不能够办成大事,唯独将不要钱不怕死六个字,时时刻刻作为自己的誓言,以此面对鬼神,面对朝廷,也借此号召我家乡的豪杰。

  【简析】岳飞有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曾国藩既是文臣,又是武将,因此既不要钱,又不怕死,其气节何其之壮!正是他有如此豪壮的节操,才能呼风唤雨,感动湘楚大地,威震东南半壁。

  凡喜誉恶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适足以欺世盗名。

  【译文】凡喜欢称誉厌恶底毁的心思,也就是普通人患得患失的心思,在这一道关口上打不破,那么一切学问才智就只能用来欺世盗名。

  【简析】喜誉恶毁,患得患失,是气节修炼的大碍,人有此碍在身,还修什么节呢?曾国藩在道德修炼当中,每每刺刀见红,箭箭都不虚射,不仅是智慧超人,更是诚意惊人。

  处大位大权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少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扬耳。

  【译文】有大权高位而又有显赫名声,自古以来有几个人能善始善终呢?总应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分,那么晚节才可以渐渐收场。

  【简析】通晓历史的曾国藩深知高官大宦能善终者不多,随着时移世易,自己也面临着如何保住晚节的严峻考验。因此推让权位不是虚与周旋,而是真情实意。曾子说的“止于至善”告诉曾国藩,到了至善之时,就要知止了。将权位让之减之,正是知止的表现。

  余寸心坦坦荡荡,毫无疑怖。人谁不死,只求临终心无愧悔耳。

  【译文】我一颗心坦坦荡荡,毫不恐惧,人哪一个不死,只求得临终时心里没有愧悔罢了。

  【简析】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曾国藩一不要钱,二不怕死,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自然也就坦坦荡荡了。可以说,坦坦荡荡就是气节修炼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一种精神状态。

  贵德近圣

  天下凡物加倍磨治,皆能变换本质,别生精彩。何况人之于学?但能日新又新,有倍其功,何患不变化气质,超凡人圣!

  【译文】天下一切事物如果去加倍磨炼修治,都能使它改变本来的性质,呈现出很漂亮的样子来。更何况是正在不断学习的人呢?只要能够日新月异地不断更新、不断有所长进,把工夫下到一定的程度,还愁不能使自己的气质改变,脱离平庸的境界,而进入圣贤的行列吗?

  【简析】读书能变化气质,超凡入圣,这是曾国藩独特的自我体验,也是曾国藩人生观中最闪耀的亮点。当然,这读书是真读书,全为自己而学;这磨治,也是真磨治,全为入圣而为。

  大圣固由生知,而其平生造次克念精诚,亦迥异于庸众。闻《韶》①尽善,则亡味至于三月;读

  第5章 修德——修身之本(5)

  【译文】圣人不可企及的地方,在于尽性而听于命。尽性尚只是平常的学问,至于命,则是高深的道理了。在尽性时,用功已到十分,而收到的效果有相适应,也有不相适应的,圣人对这一点取淡泊态度。什么该去探知什么不该去探知,什么该去用力什么该不去用力,这中间的微妙是最难确切认知的。倘若在当尽性的时候,百倍努力去做,至于属于天命的那部分,就把淡泊作为宗旨,这样或许与大道就接近了。

  【简析】尽性知命是圣人的圣处,哪些该尽性,哪些能知命,圣人与凡人大不一样。曾国藩的体会是,以十分的功力去尽性,以淡然的态度去听命。人力不能掌握的东西一万年以后还有,知命是个永恒的主题。

  孔子之所以异于伯夷①、伊尹②者,不在高处,而在平处;不在隆处,而在污处。污者,下也;平者,庸也。夷、尹之圣,以其隆高而异于众人也。宰我③之论尧④舜以勋业而隆,孔子以并无勋业而污;子贡⑤之论百王以礼乐为隆,孔子以并无礼乐而污;有若⑥之论他圣人以出类拔萃而隆,孔子以即在类萃中不出不拔自处于污,而污下而同于众人。此其所以异于夷、尹也,此其所以为生民所未有也。

  【注释】①伯夷:传说是孤竹君的儿子,不愿继承君位投奔西伯昌,劝谏周武王不要杀戮,后周朝建立,坚持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②伊尹:名阿衡,又名挚、伊挚,协助商汤伐夏,建立商朝后,辅佐商汤及外丙、仲壬、太甲摄政。③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前552-前458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以能言善辨见长。④尧:号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⑤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前520-?年,卫国人,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以善雄辨、经商见长。⑥有若:字子有,尊称为有子,前508-?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以才艺见长。

  【译文】孔子与伯夷、伊尹不同的地方,不在崇高处,而在平凡处,不在高贵处,而在卑贱处。卑贱,即低下;平凡,即庸常。伯夷、伊尹作为圣人,是以他们的崇隆高贵而不同于众人。宰我评议尧舜是以勋业而崇隆,孔子是以并无勋业而卑贱。子贡评议百王是以礼乐而崇隆,孔子是以并无礼乐而卑贱。有若评议其他圣人是以出类拔萃而崇隆,孔子是以在众人之间不出人头地而自安于卑贱,他是在卑贱低下之中和众人一个样。这就是孔子与伯夷、伊尹不同的地方,也是有生民以来所没有的地方。

  【简析】曾国藩以极高的智慧辨析孔子与夷、尹的不同圣处,以极大的热情盛赞孔子在平凡中拥有的不平凡,为的是要证明孔子的高尚道德最可学,孔子的谆谆教诲最该听,任何一个凡人只要真心实意地听从孔子的教导,学习孔子的高尚品德,都是可以走近圣人的。

  忠不必有过人之才智,尽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过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能剖心肝以奉至尊,忠至而智亦生焉;能苦筋骸以捍大患,勤至而勇亦出焉。

  【译文】忠诚的人并不一定要有过人的才智,只是尽自己的心而已;勤奋的人,并不一定要有过人的精神,只是尽自己的力而已。能够剖心沥胆来待奉至尊,忠诚到了智慧也就产生了;能够劳苦筋骨来对付大患难,勤奋到了勇气也就出来了。

  【简析】忠、勤两德,只要愿意剖心肝、乐于苦筋骨都能学到。忠至而智生,勤至而勇出,做圣人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啊。

  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①,迟久而后进,铢②而积,寸而累,及其成熟,则圣人之徒也。

  【注释】①迕:(wu)违反,抵触。②铢:(zhu)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这里比喻很小。

  【译文】君子在跟上形势这点上很迟钝,所采取的方式很迂拙,道德上不随便成立,事业上不随便出名,遭受艰难曲折,长久之后才有进展。一铢一钱地堆积,一尺一寸地叠累,到他成熟的时候,也就成为圣人的门徒了。

  【简析】由君子而入圣门,是孔子探索出来的一条可行之路。直接做圣人,好则好矣,但非常困难;先修炼成为君子,进而修炼成为圣人的门徒,最后修炼成为真正的圣人,才是可行之径。孔子就是打这条路成为圣人,曾国藩也是打这条路成为圣人的。

  【修身故事】

  小事不小

  曾国藩出身农家,从小就有节俭的习惯。当了大官之后,住进京城,夫人照样白天种菜,晚上纺纱,没有半点官样。他当年考中进士,高兴之极,做了一件天青缎的马褂,算是一套最好的衣服了。平时怎么也舍不得穿,遇上什么喜庆日子或出席什么仪式,才穿出来。这套衣服竟然陪着他整整三十年,直到晚年,穿在身上还同新的一样。

  曾国藩身体向来不好,家人和朋友都劝他多增加些营养。可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这虽是个人小事,实则是操节大事,一个人吃得太奢侈,就会忘记百姓疾苦,忘掉百姓疾苦,还谈什么治国平天下呢?于是他养成了事事节俭的习惯,怎么也丢不掉。吃饭时见到碗里有一两粒谷子,也舍不得扔,用牙齿咬开,吐出谷壳,还是把饭粒吃了下去。当上两江总督之后,每餐仍是一碗饭,一碟菜,从不多吃。人们都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上任时,江苏扬州的盐商高低要请这个赫赫有名的钦差大臣赴宴,曾国藩过去办湘军,滚滚财源多是这些盐商提供,

  如今是不能推脱了。曾国藩给了面子,盐商们便使尽浑身解数,把这桌宴席办得空前丰盛。可上了桌,曾国藩却只吃面前的一个菜,手中的筷子硬是没伸向其他的盘子。细心的人看到这情景,无形之中增加了对他的敬意。

  曾国藩个人的吃穿如此,家庭的用度也是如此。他规定女儿出嫁只陪二百两银钱抵嫁妆,多一两都不可。他夫人最疼的四女儿出嫁时,也不破例。老九曾国荃不相信,认为大哥只是在众人面前唱高调,暗地里压在箱底下陪多少谁知道?不知是仅仅出于好奇,还是发自妒忌,曾国荃竟真的打开箱子查看,结果翻来翻去,就只二百两。几个兄弟妯娌都在场,这下大家都信服了。

  三请贤才

  曾国藩用人标准有四条,“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第一条讲“才”,第二三四条讲“德”,其实第一条是讲才为德用,仍然围绕着一个“德”字。这么重视德,恐怕历朝历代都是独无仅有。

  曾国藩听说彭玉麟最符合他这些条件,是个难得的帅才。不过,彭玉麟并不愿意出山。他曾在耒阳县城为一家富商管账,太平军攻城,富商跑了,他留下来看家。第二次起义军又来攻城,他不但留下看家,还组织众人一起护城,起义军竟然没攻进来。全城的人对他敬佩不已,那富商更是感激不尽。不过,待富商全家搬回原居之后,彭玉麟却不声不响回老家衡阳了。曾国藩找到彭玉麟时,是在衡阳乡下一间破茅草屋内。曾国藩说明来意后,彭玉麟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堂堂一位湘军统帅请不动一个落魄书生,叫人颇为费解。走出茅舍,曾国藩心中想起了孟子那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话来,正是这个彭玉麟的真实写照啊。不过,他发现,破旧不堪的茅舍里堆满了笔墨和各式各样的梅花图,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侧面了解,彭玉麟确是一个神秘人物。原来少年时在外婆家有一个恋人叫梅姑,彭玉麟母亲和外婆都不同意这门亲事,梅姑只得嫁与别人,不久忧伤而死。彭玉麟堂堂八尺男儿,从此痴心难弃,决心画十万幅梅花图来表达对梅姑的永远思念。听了这个凄美的故事,曾国藩也感动了。他决心再登彭庐,可彭玉麟沉浸在灰冷的思念之中,并未被曾国藩的劝说所打动。第三次来彭家,曾国藩不再谈空道理,专谈自己当年为母亲守丧时如何甘愿夺情出山的经历,果然心有灵犀一点通,两人谈到一块去了。才为德用,两个书生顿时大有报国同门、生死同路之慨。

  果然,彭玉麟不久就成了湘军水师统帅,后来又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创始人,他的那十万幅墨梅图也已画成,被誉为清代画史上的“兵家梅花”,与郑板桥墨竹图合称画坛“双绝”。

  【独处心语】

  社会是由人类组成的,人类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但是,人又是以家庭为最小单位组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都有对于社会和他人的独立认识。这样,群居与独处,就成了人类的两种基本生活方式,长此以往,短则数载数十载,长则千年万年,由于自然与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就形成了文化差异,西方的,东方的,城市的,乡村的,显贵的,卑微的,美好的,丑恶的……但不论哪一种文化差异,人还是群居与独处两种基本生活方式,没有谁能摆脱其中的任何一种。以美丑而论,人的独处与群居有四种表现:独处时群居时都美,独处时群居时都丑,独处时丑群居时美,独处时美群居时丑。试以美丑所指的道德行为作为话题,则第一种人显然是君子,第二种人显然是小人,第三种人是伪君子,第四种人是愿做君子但缺乏自控力因而尚未磨砺成功的人。

  “德”这个字,甲骨文是由“彳、直”会意而成,强调的是正视直行,金文时代加上了“心”,证明先民对德的认识进了一大步,视正还依赖于心正,强调了心的真诚,只有表里一致,所思所行一致,才算有德。我们说曾国藩有德,从众人看得见的毕生所行和唯有他自己知道的终身所思(身后留下的,日记)两个方面看,都经得起琢磨,没有任何虚伪的成分。这就难能可贵了。今人无人不在口头上高喊重德,但内心又有多少人真正重德呢?如果你是官员,你是更重视自身道德修养还是更重视自己的政绩呢?如果你是商人或企业家,你是更重视经营道德还是更重视经济效益呢?如果你是中学校长,你是更重视德育还

  是更重视升学率呢?内心的美好,必将表现为行为的美好;而内心的丑恶,也必将表现为行为的丑恶,外人只能凭借你的行为美丑来判断你的道德美丑,而你自己,则可以解剖内心而确认自己道德的美丑。但愿有意学习曾国藩修身立德的同志者,在独处时多多思量孰取孰舍吧。

  可喜的是,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我们的国家曾饱经一百多年蹂躏传统文化的苦难,如今已经开始觉醒,发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作’出了加强全民道德教育的一系列部署,干部队伍中强调了廉洁自律,工商界提倡了社会责任感,中小学校宣传了素质教育,并且连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道德模范,表彰为民服务的优秀公务员,开展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活动,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决策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更具实效的政策与措施也将相继出台,道德作秀的不正之风亦将得到有力纠正,我们民族的道德面貌必会重现光彩。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