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权谋曾国藩 > 第三篇 带队伍,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是飞黄腾达的本钱 第十三章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第十三章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胡治兵语录:古人用兵,先明功罪赏罚。立法不难,行法为难。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在任何时候,一种严谨的态度总更容易让人成功。这是个人能力的表现。而在一个集体中,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严谨转化为严明的纪律,那这个集体就会非常有竞争力。在军队中,能做到纪律严明,那打胜仗将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在曾国藩的治军思想中,大量提出军队纪律要严明。在战斗中,曾国藩提出严明的纪律有时要依赖杀鸡儆猴的方式实现。的确纪律是一种力量,是兵家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虽然曾国藩是个文人出身,但他在军纪方面丝毫没有马虎,甚至做得比刚烈的武将更完美。用心教育,以威立法,这是曾国藩治军的要诀。

  湘军与其他军队不一样,但它的不一样体现在哪方面呢?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下便知道,在湘军中,曾国藩重视上下级之间的情感关系。他企图用一种家长制与军规结合的方式组织军队。在这两点的作用下,曾国藩提出一整套湘军的纪律准则。首先,他认为军人最起码的素质是忠诚。他以儒家经典思想“孝”、“忠”为基础,发展出湘军特有的忠诚精神。曾国藩觉得,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忠于君王的人,才能在军队里发挥军人应有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曾国藩不断地言传身教,这让湘军将士素质得到普遍提高,而且可塑性比别人强上好多倍。

  还没有组织湘军之前,曾国藩就对绿营军的作风产生极大的反感。他清楚地看到,那时的绿营军士气低落、作风糜烂、军备松弛,必然会被太平军击溃。他的想法渐渐为世人所知,而当绿营大本营一再被太平军攻破之后,朝廷再也坐不住了。鉴于曾国藩对绿营军弊端的深刻认识,当政者决定让曾国藩在湖南组织团练,扬长避短,全力支持剿匪工作。

  曾国藩创立湘军之后,他努力避免绿营军的弊病。他知道,在平时,绿营军将士吃喝嫖赌样样不正之风都有,而在打仗时,他们个个是缩头乌龟,即所谓“胜则相忌,败不相救”。他们驻守在江南,却成为江南百姓的眼中钉。因为在当地,绿营军士奸淫掳掠,吸食鸦片,无恶不做。表面上他们是国家军队,实质上就是一群不入流的匪寇。与之对应,太平军在军事行动中纪律严明,而且对百姓秋毫无犯。太平军的素质远远高于清廷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唯一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为了建立湘军优秀的管理系统,在一开始招兵买马时曾国藩就作了精心的设计。在任用身边将领时,他坚持将领要有治民之才、不怕死、不汲汲名利、能吃苦耐烦。这种既有文官气质,又能打硬仗的人才标准可谓“非常苛刻”。但是,曾国藩依然获得了像李续宾、鲍超、江忠源这样的智勇双全之辈。因为他们之间本来就有一种个人情感上的联系,因此曾国藩对他们了解甚深,合作起来几乎没有隔阂。在士兵运作方面,曾国藩也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首先,为了实现高效的运行,曾国藩坚持熟人管理,即一支部队不得在两地招兵。这样,处于同一地的士兵在一起更容易沟通,管理效率自然提升。在兵士任用标准上,曾国藩要求招收山间农民,谢绝绿营士兵加入。因为农民都是诚恳做事的人,他们容易教化,上手更快。

  在具体招聘制度上,曾国藩看到绿营军的弊病,其制度复杂而且重叠,这导致绿营系统运转非常困难。曾国藩扬长避短,颁布了一个法令,要求军队内部人事任用制度实行分层管理,也就是一级任用二级,二级任用三级的方式。这也是出于优化管理的需要。在打仗中,由于各级管理者就是其下属的任用者,所以下属会更忠诚于他的上司,打起仗来会更卖力。

  军队建立起来了,但曾国藩一刻也没有停止肃整军纪。从咸丰八年开始,曾国藩就制定了一系列军事法规。像《初定营规二十二条》,这个军规中无所不包,从扎营到开仗、军器管理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铁律是严肃军纪的手段之一。曾国藩的高明之处,也是湘军的特别之处就是:曾国藩常常带头在军中对将士进行口头教育。曾国藩常常向身边人讲述古人“严于自律”的故事,什么“商鞅立木施法”、“吕蒙诛取铠之人”等等,身边的高级将领受到教化之后,他们又逐层教导,效果显得非常明显。

  通过教化来严明军纪是曾国藩的特殊手段,这是一个文人的优势所在。但曾国藩现在是带士兵打仗,因此没有强硬的一面是万万不成的。温和的管理方式往往会通过湘军中同乡、同年、好友的关系维系起来。但曾国藩深深地感觉到,要是情感过滥,那军纪将是一具空壳,各种各样的堕落腐化便会滋生。为了严明法规,曾国藩也采取过不少强硬的动作。这就是他所说的“立法不难,行法为难”。但他带头执行,那这“难”也就变得“不难”了。

  曾国藩麾下有个叫金松玲的人,他是曾国藩父母的救命恩人,曾国藩对他敬重有加。一次,湘军与太平军展开激战。两军僵持中,罗泽南不听众人劝告,一意孤行要偷袭太平军。众人拦他不住,放他去偷袭,结果大败。此时驻扎在旁侧的金松玲部闻讯,不但没有前往救援,反而率领大军疯狂逃窜。罗泽南大军损失惨重。事后,罗泽南向曾国藩告状。了解事情原委后,曾国藩勃然大怒。金松玲慌忙跪地:“曾大人,看在我对你家有救命之恩的份上,就放过我这次吧!”曾国藩紧紧地握住拳头,果决地道:“我常常说各军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现在违背军法,我实难留你。”他轻轻一挥手,手下部将就将金松玲绑上了。任凭金松玲哀求,曾国藩毅然将金松玲斩首于辕门之外。

  这一事件发生后,整个湘军都震撼了,因为备受曾国藩宠信的金松玲被斩了,实在出乎于大家的意料。从此,军中纪律更加严明,士兵们几乎做到了秋毫无犯。

  对于湘军来说,无论怎么做,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最终的目标都是战场上的胜利。这是曾国藩和他的同僚永远追求的。靖港战役惨败,对曾国藩内心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写信回乡里,向父亲诉说自己的苦衷。他要他严于律己,精于军事。在父亲的启示下,曾国藩决定整顿营规。通过对太平军特点和其在战斗中优势的分析,曾国藩决定在自己的营规再加上几条更加严格的规定。在他与将领们商讨时,一些将领犯愁,这样严格的军规肯定很难实施。为此,曾国藩劝慰众将:“立法并不是难事,我深明行法难。但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必然能建设起一支比太平军有战斗力的军队。”会议中,曾国藩就具体实施方法也作了部署。

  曾国藩觉得,湘军之所以会一开始战败,是因为太平军过于勤快。他们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床,五点开饭,黎明时分发起攻击。而湘军起床晚,所以会被敌人打得措手不及。改革之后,湘军全部黎明之前起床,黎明时分操练。为了给士兵们一个适应过程,曾国藩暂时不改开饭时间,操练之后吃饭。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吃饭时间被调整到操练之前进行。改革成功之后,湘军再没有在黎明时分吃太平军的亏了。

  第二个军规改革就是制定扎营标准。经过与太平军的几次战斗后,曾国藩发现了湘军的另一个弱点,那就是防御能力非常差。认真分析之后,曾国藩得结论:营盘屡次轻易地被太平军摧毁的原因不是湘军战斗力不够,而是营盘扎得不牢实,甚至显得非常不专业,不是营盘的位置不对,就是质量有问题。因此,曾国藩与专人日夜商讨,最终制定出营盘安扎标准。

  曾国藩对每个将领申令,每到一地,必先择地势高者扎营,且要临近水源。两要素缺一不可。切不可在低湿处,或一片空旷之地上建营。他还要求,营垒建立之后,要在四周掘营壕,筑石墙。一开始只要求建立一道壕墙。后来细分为正墙和子墙。正墙高七尺,墙角宽六尺(包括子墙在内),墙顶宽一尺五寸;子墙高三尺五寸,顶宽两尺。正墙上须筑枪眼炮眼,子墙内要布置人防。营壕有内外之分,大小尺寸也有严格规定。这是曾国藩应对战争的重要举措,因此,他三令五申,要求军士不要推辞辛苦。筑起这些防御工事才能在战争中稳操胜券。

  最后一个重大革命性军规改革就是实施“站墙子”制度。顾名思义,“站墙子”就是站在石墙上盯风放哨。根据湘军最高管理层的规定:扎营完毕,在起床之后和傍晚掌灯时分两个时段分兵三成站岗放哨——站墙子。夜里派一成人站墙子。如果在非常时期,就增加到两成。这一来,敌军来袭,总有一部分武装在岗的士兵迎战,加上内外营壕的科学布置,敌人就是有万众之师,也不能轻易攻破湘军的营盘。

  以上三条军规建立起来之后,曾国藩感到已经万无一失了。但是,他担心的是执行情况。为此,他在第一次实施新军规的大会上明确指出:“如果有敢不遵从法令者,格杀勿论”,就是他自己的家人也要按军法处置。他长长地说了一大段,最后又道:“前次岳州战役中,我军就是败在没有战法和不勤勉上,希望每个将士努力。”将士们个个严格遵行。

  在以后的战斗中,新军规的实施让湘军一次次反败为胜,湘军将士欣喜若狂。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继续推行几乎苛刻执行手段,所以湘军才有了攻占安庆的胜利,才有了攻克天京的伟大功勋。

  从以上故事中,我们能看到曾国藩是个善于治军的人。他不但会用软手段,而且能施展不一般的“硬措施”。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这才是军队的常胜之道。

  拓展阅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众多中国人用规矩自我约束的座右铭。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中,我们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否则我们的人生道路将会出现危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不仅要能自我约束,而且要在一个集体中遵守规章制度。在一个大集体中,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有严格,员工才能遵守。这种约束力会体现出一个团队能力的强弱。在军事上,“严规”被认为是立兵之本。就规矩重要性的层面来说,军队是最需要严规的。因为战争极为残酷。不过,随着今天商战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渴望获得军队一般的严整规制。

  中国的军事思想博大精深,就像儒道等哲学思想一样,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但是,由于西方实用主义的兴起,中国的这些思想被边缘化,甚至中国人自己也不再重视它。在人类文明一次一次地发生突破性进步后,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人的经典思想都被西方人运用到商业领域。在管理方面,他们要求员工有“诚”和“信”基本素质,这几乎成为一切商业活动最基本的准绳。

  中国人的兵法哲学也被众多管理学大师们应用于实践。我们都知道,严明军纪是曾国藩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往往能制定出各种完美的规章制度,这并不是问题。但是,问题总会出现在后续工作中。在执行中,管理者常常会抱怨员工做事能力太差。事实上,执行力与个人情感总是会出现矛盾的。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还需要认真地思考。

  在美国,著名的国改农机公司老板西洛斯·梅考克在农业界可谓声名显赫。他不但以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收割机而蜚声全球,而且是这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改农机公司的创始人。在梅考克的公司里,每个员工都是精明强干的。这是他感到欣慰的地方,而且在他亲手进行人事把关的情况下,公司员工对规章制度都有清醒的认识:万万不能在公司违规。这也让梅考克非常喜悦。但是,在他的公司中,还有一小股势力——与他共同创业元老们却让他犯难。他们因为有功劳,渐渐变得难以管束。

  有一天,梅考克按时来到办公室。上班时间到了,考勤人员将当天早上的出勤情况报告给了他。梅考克一看才知道,自己的一名老员工没有按时上班。梅考克不耐烦地摇摇头:“真麻烦,我得用纪律来管束我的这些老哥们儿了。”他很快站起来,走到那老员工的办公室,等了半天依然没有等到他。梅考克按捺不住了:“这家伙到底怎么了?难道他不知道最近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吗?”梅考克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工作。

  大约十点左右,那老员工的身影摇摇摆摆地从梅考克的窗前晃过。梅考克下意识地抬头:“我必须认真处理这事。”当梅考克站在老员工的办公桌前时,发现他衣冠不整、浑身酒精味。梅考克更加生气。他张口就道:“老兄,你严重违反公司纪律,我们需要重新谈一下了。”老员工观察出老板有严惩不贷的情绪,大声地道:“怎么了?你想开除我?”梅考克不屑地冷笑:“今天的事情如果不严肃处理,那我们公司管理系统将无法继续运转。”老员工勃然大怒:“没有我你能有今天吗?在你出现财务困难时,是我帮你贷款周转。在公司业务不好时,是我身先士卒,在全世界奔波。你不要忘了这一切。”

  梅考克挑了挑眉毛,依然严肃地道:“如果我们是军队,你喝酒贻误军机。难道一个统帅会谅解你吗?”梅考克接着说,“我想你有功盖三军的功勋,也一样会受到惩罚。”老员工的脸涨得比一开始还要红,他内心的愤懑是可想而知的。他再没有说话。但梅考克最终还是提出:“我决定开除你。因为公司纪律如山,没有人能撼动。”老员工呆呆地站了几分钟,然后背上随身用品,黯然地离开了国改农机公司。

  就个人感情来说,梅考克并不想让老员工走。但是,他要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就必须严格遵行公司的规章制度。老员工离职的消息传开后,公司的员工为老员工感到心寒,同时,他们对梅考克的所作所为产生高度的尊重。之后,一个员工走进老板办公室,平静地说道:“老板,如果你知道事情内情,你可能不会辞掉老员工。”老板放下手中的笔,张开嘴唇:“什么内情?老员工违反公司规定,他必须开除。”但那员工还是对梅考克说明了老员工为什么会酗酒迟到。

  原来,老员工妻子刚刚离世,而他小儿子的腿又摔断了,另一个孩子老是哭泣。老员工心中痛苦,于是就喝酒了。

  梅考克得到这些信息后,依然对自己的员工说:“在我的公司就像在军队中一样,必须做到对制度秋毫无犯,这才是有模有样的公司。”员工们听了,情不自禁地向他树起了大拇指。

  下班之后,梅考克放不下自己的这个老员工。他坐车到他家,招呼他:“老兄,我来看看你。”老员工有点激动地看着他:“你来让我回去工作?”梅考克微笑着摇头:“我送你一点生活费。公司的确已经解雇了你。但我希望你能到我的农场做管家。”老员工佩服地道:“你真是守规如山啊。”就这样,那老员工彻底离开了梅考克的公司,来到他的农场干活。

  因为梅考克制定出严格的管理规矩,国改农机公司能在全球范围内纵横。现在我们不得不相信,严格的军规能让一支军队强大。同样,“军规”一样能让企业永远健康,有竞争力。

  兵法管理学:有人说人情会阻碍严明军纪的执行。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军队中,如果我们能用人情来面对军规,那这支军队就会有非常健康、非常灵活的协作气氛。在曾国藩的湘军中,情谊关系是湘军将士维系战斗力的一股重要力量。有了友好的关系,然后互相帮助。如果军规被打破,将士因为重感情,反而会主动服罪。这就是曾国藩式的纪律实施秘诀。

  军纪如山方能气势如虹

  打仗的时候,曾国藩常常说告诫自己的属将们:如论什么时候,都要严明军纪。一开始,曾国藩打了两场败仗。这逼迫着曾国藩实施更严格的军事纪律。在实施各种规章之前,他在写给众将士的信中说,“立法宜严,用法宜宽”。也就是说,建立法律比较简单,但一定要非常严格。因为在实践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执法时难免有理解上的缺陷。而法律一旦严格,执法者回旋的余地就缩小。曾国藩的这一军纪运作思想显然非常高明。

  一开始,湘军并不像传统的劲旅那样,首战大捷。在这一背景之下,曾国藩定下了三个军规实施方案,即改作息时间,优化营盘安扎要求、建立别具一格的战壕石墙军事堡垒,还有曾国藩独门绝技“站墙子”。这些军纪都制定出来了,但怎么执行呢?曾国藩找来所有的干将,跟他们说:“三项改革都能全然地实现吗?”众将领面面相觑,有的还皱着眉头。曾国藩看着他们,声色俱厉地道:“我虽然是个温和人。但这些军纪不能执行,我就会用我斩杀金松玲的手段了。”

  众将士顿时感到巨大压力,纷纷张口:“为了打胜仗,我们就这么干吧。”就这样,曾国藩压服众将。事实证明,运用曾国藩的兵法者都能在战场上克敌。连连胜利后,将士们更加遵守军规。因为,打胜仗不仅能升官,而且能获得大量财富。

  湘军军规的力量是强大的。曾国藩常常说军士之间要重感情。这感情并不是军规的累赘,相反,它是执行军规的最佳思想武器。有一次,一个士兵违法了,什长把他请到帐下,什长还没有开口,士兵就低头轻语:“我抢了农家衣服,我甘愿受军法处治。”什长一语未发,就将一桩违法案子审出来了。

  我们为湘军中严格的军规而叹服。是啊,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在进行经济活动,如果管理者能在团体内部让严规百分之百地发挥作用,那就必须要向曾国藩学习。湘军贵,贵在军纪如山,而今天的企业强,强在严守规矩,气势如虹。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