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叶适评传 > 一"时常运而无息,万物皆动而不止"

  一"时常运而无息,万物皆动而不止"

  叶适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首先表现在"万物皆变"的观点上。他说:时常运而无息,万物与人亦皆动而不止。《易》虽因事以明随时之义,然终不能尽其变通,而古今憧憧,更起迭仆,如机**转而不得停也,可不哀欤!(《时斋记》,《水心文集》卷九)

  这里有三层意思:第一,客观事物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的,"常运而无息"、"皆动而不止","如机**转而不得停也";第二,这个永恒运动的过程,叫做"时";第三,《易》与"时"的关系:《易》是永恒运动过程"时"的表现,但是,《易》又不能"尽其变通",人用《易》是不能完全穷尽事物的永恒运动的过程的。因此,"时之为用大矣,发生于朽败之余,流行于缺绝之后。大地虽人物之主,而不自为,一皆听命于时而已,所兴不能夺,所废莫之与也。"(同上)以"时"来概括事物运动变比的无限过程,是叶适哲学思想的一大特色。

  叶适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常运而无息"、"皆动而不止");但是在绝对的运动过程中,也色含了相对的静止("息"、"止")。他举《易》的《艮》卦来说明:"惟《艮》以息为象,时虽运而必息;人以止为本,道必止而后行。"(同上)这就引出了运与息、行与止的关系,也就是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在"时"即总的永恒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静止(息、止)。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运动。因此,"是其义以止明行而非以行明行,以静柅(阻塞)动而非以动机动也"(同上)。"以行明行"、"以动柅动"将无法把握运动;只有"以止明行"、"以静柅动"才能把握运动。"时所同趋,将遯而不返"(同上),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这种永恒的、绝对的运动,只有同暂时的、相对的静止(止、息)结合起来,才能为人所把握。

  再说万物运动变化与《易》的关系。叶适说:《易》非道也,所以用是道也。圣人有以用天下之道而名之为《易》。《易》者,易也。夫物之推移,世之迁革,流行变化,不常其所,此天地之至数也。(《易》,《水心别集》卷五)

  这里所说的天地间万物万事的推移、迁革、流行、变化、"不常其所",也就是前述"常运而不息"、"皆动而不止"的永恒运动变化的过程,也就是变易的过程;而"道"就是这个永恒运动变化的规律;《易》就是这个永恒变易过程及其规律(道)的反映。人的作用就是根据客观的变易规律(道)

  来推进万物万事的变易,而不坐待它们自己变易。"是故道以易天下而不待其自易。"(同上)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变易过程,"迎其端萌,察其逆顺而与之终始"(同上),但又不能"尽其变通"。因此,人对事物的变易过程,既不能任意妄为,又不是无能为力的。

  在当时.无论是朱熹一派道学家,还是陆九渊一派心学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世界万物的"动",但是又认为作为世界万物的本体的"理"和"心"是不动的。如朱熹就认为"静能生动","若不是极静,则天地万物不生"(《阴符经考异》,《朱子遗书》二刻),"理"能生"气","静能生动",运动的根源被移到事物的外部,移到神、主体那里去了。《礼记·乐记》中有"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这段话,是道学家和心学家们最为欣赏的。叶适则对此不以为然,他尖锐地批评了这段话:"但不生耳,生即动,何有与静?以性为静,以物为欲,尊性而贱欲,相去几何?"(《习学记言序目》卷八)这就是说,"动"是人以至万物的本性,只要它生下来,存在于世界上,它就是动的,而且万物也是在动中生成的;因此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是根本不合人和万物的本性的。叶适通过对《乐记》中这段话的批评,进一步阐明了"万物与人皆动而不止"的思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