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沸点制造:中国当红笑星小沈阳的运作密码 > “事件”是怎样炼成的:三“进”惊艳,三“出”惊人

“事件”是怎样炼成的:三“进”惊艳,三“出”惊人

  ◎ 年纪尚轻的他只看到春晚这块硬币的一面,却没有看到硬币的另一面——虽然无缘2008年春晚,但他却踏进了舆论的中心,身价在口水争议中开始看涨。

  2007年圣诞之夜,赵本山把小沈阳叫到办公室,问:“不知道你愿意不?有一件好事,我打算推你上2008年央视春晚,怎么样?”

  赵本山话还没说完,小沈阳一下子就有点蒙了,像做梦,又惊又喜又怕,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天啊!上春晚这等好事儿,师兄师弟一大堆,怎么轮得上我?

  但赵本山的声音不但真切,而且语重心长。他接着说:“我考虑了很久,你最合适!你这次要是上了春晚,可就一夜成名了,但是你一定不要为名和利而忘记自己,千万要稳住!”

  显然,赵本山已经谋划好了。这位在春晚舞台上红了十余年的艺术大师,深知这个舞台的价值魔力,更深知它背后的运作法则。他哪是征求小沈阳的意见,而是来通知他要立刻做好应对春晚的行动和心理准备。

  此时的小沈阳,刚刚27岁,加入赵本山的旗下、正式拜赵本山为师才只一年时间。

  小沈阳原名沈鹤,辽宁铁岭人,系赵本山地道的铁岭老乡。他与赵本山还一样有着在铁岭县剧团学习二人转的经历,甚至一样是属鸡的。一样的读书不多,很早就在社会大舞台上打拼。一样的天资聪慧:赵本山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所不能,小沈阳也是二人转传统戏、流行歌曲样样唱得响。这些与赵本山极其相似的经历后来被许多人解读为赵为什么在众多弟子中独独选择小沈阳上春晚——所谓“惺惺相惜”是也。因为,在当时赵本山已有的35名弟子中,小沈阳排名25位,不管论名气还是论能力抑或论跟随师父的时间,他都不是最前面的那位。

  或许赵本山确实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所以优先提携他。但上春晚是个“全国人民”的问题,显然还没有简单到赵本山想让谁上就让谁上的地步。

  真实的原因是:2008年央视春晚筹备期间,当时的春晚总导演、央视文艺中心副主任陈临春和春晚主创人员去沈阳与赵本山商谈小品节目。晚上,赵本山安排他们到沈阳颇有名的刘老根大舞台看节目。小沈阳当时是台柱子,他男扮女装,头上扎着花夹,上身穿着花棉袄,下身穿着花裤衩儿,一出场就让观众乐翻了天。这之前陈临春也听说过小沈阳在东北小有名气,没想到现场效果会这么好,于是就和赵本山商量如何把小沈阳带到北京去。但让他担心的是,小沈阳这种低俗的“娘娘派”表演能让领导和观众接受吗?后来就决定先让其“过滤”一下,把比较俗的东西削弱一些,再到北京去看看效果。陈临春回忆说,他们当时也想“抛砖”试一下,如果不试的话,永远不会推这种题材。

  与师父谈话后的第二天,小沈阳就开始准备了。内容当然是他在舞台上早已屡试不爽的《我要当明星》。因为在这个节目里,他的看家绝活儿——男扮女装、明星模仿秀均可以得到尽情发挥。经过适当的“净化”,元旦一过,他就跟着师父进京了。

  这是一个东北农村娃儿第一次踏上全国顶尖电视台的表演殿堂,其惊喜和兴奋自然是不用说的,但更多的是紧张。小沈阳后来回忆说:“参加语言类节目审查前,我紧张得浑身发抖!”这种紧张不仅源于初登大场面的怯惧,更源于对自己节目命运的担心。对此,陈临春甚至直截了当地给他打了预防针:“你不要抱很大的期望值,今年就是试一试。”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试一试”的小沈阳竟是审查时获得“笑果”最好的一个。经过“净化”的他穿着小西服亮相,与平常舞台上二人转男扮女装的花衣裳打扮大不一样。“我是小沈阳!我送审的节目是《我要当明星》”,接下来,开始抖包袱:“你们千万别给我掌声,我这个人讨厌掌声,我最看不上向观众要掌声的人”,“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我太有才了,上辈子我是裁缝”,“都说我长得寒碜,小时候我妈带我去公园,老多人围着问我妈:大姐,你这猴哪买的?”……他一出口就包袱不断。尤其是他模仿阿杜、刘德华、张雨生,连阿宝的独特高腔都学得惟妙惟肖,令现场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陈临春用“山崩地裂”形容小沈阳当时的搞笑效果。他们开始还担心年龄稍大的观众看了不理解,效果会打折扣,就专门请了剧组舞蹈队的年长者来看,结果大家笑得直跺脚。2008年1月15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魅力朝阳、平安奥运》慰问演出中,春晚剧组又让小沈阳试演,他的笑料包袱一个接一个,观众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眼泪直流。以致有媒体公开预言:小沈阳在2008年春晚的风头将盖过赵本山!

  但在后来的审查中,小沈阳还是被刷了下来。剧组认为,2008年春晚热点很多,抗冰雪、航天、奥运板块等等,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色调。与此相比,小沈阳的节目风格就显得比较“另类”了。再说2008年春晚的盲人演员杨光也是模仿秀,和小沈阳相似,放到一起就撞车了。而杨光的节目从一开始就已被确定,因为他是央视“星光大道”的冠军。

  不少人获知小沈阳的节目没有通过后,私下开玩笑说,赵本山这次为了这徒弟一定下大功夫去开“后门”。不管赵本山是不是真的走了“后门”,但在2008年春晚第二次彩排时,小沈阳竟又奇迹般地“复活”了——出现在魏积安的小品《收废品》中,而且替下了之前的主角刘亚津。为了凸显他的重要性,台词中都是直呼小沈阳。但他此次的表现与大家的期望相去甚远。或许是头一回遭遇春晚彩排这样的阵势,他一上台就露出了紧张的神色,再加上彩排前一天才拿到剧本,多次险些忘记台词,幸亏被提醒才又接上。而他惯有的二人转风格与小品内容也不甚搭调,节奏很有些凌乱。

  结果,第三次彩排后,《收废品》被砍掉。小沈阳再次被刷。

  或许是两次刷掉了春晚小品“第一功臣”赵本山的得意门生,央视于心有点不忍;或许因为新闻媒体早已放言小沈阳《我要当明星》在审查时“笑果”良好,观众的情绪已被“吊”高,央视于面子有点难下。于是,2008年元宵晚会决定安排小沈阳上,节目还是他的《我要当明星》。

  这个似乎是铁板钉钉的事——节目都录好了,对外公布的节目单也上了小沈阳的名字,但在实际播出时,他又“缺席”了。担任近几年春晚总策划的秦新民解析道:“元宵晚会本来想让他上,但整台晚会播出时间只有90分钟,他一个人的节目就演了二十多分钟,只好砍掉了。”

  但知情人透露,小沈阳几次进军央视,都受到热情邀请。在提前录制的元宵晚会上,他表演的节目“笑果”爆棚,几乎乐翻全场。不过相关领导在看过节目后,认为小沈阳在舞台上“上蹿下跳”太疯、太闹了,而且某些台词过于“低俗”,一声令下将其屏蔽了。

  2008年2月21日18时30分,离央视元宵晚会播出还有一个半小时,有记者走进刘老根大舞台,看到了一脸郁闷的小沈阳。已经知道消息的小沈阳并没有把节目被砍的事告诉记者,只是一个劲地强调自己心情不好,接受采访中不间断地吸烟。“我也知道央视的春晚,那不是一般的舞台,可那时候也是老上火了,能不上火吗?师兄弟都知道了,没上去多砢碜呀。”小沈阳后来如此回忆当时那份焦心的感觉。

  小沈阳的焦心显然不是简单的“砢碜”问题,而是作为一个二人转演员,他很清楚三次都错过这个舞台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只是,年纪尚轻的他只看到春晚这块硬币的一面,却没有看到硬币的另一面——虽然无缘2008年春晚,但他却踏进了舆论的中心,身价在口水争议中开始看涨。据悉,2006年的时候,小沈阳二人转演出的出场费是每场500元,刚传出要上春晚的消息,就达到了每场两万元,40倍翻番。

  对这一切,师父赵本山则心里敞亮着。他不但一再安慰小沈阳“没事,努力,明年咱再整”,而且公开向媒体喊话:“我曾经都是三进三出的人,何况我的学生呢”,“我倒觉得,小沈阳的不上要比上好”。就在媒体随着赵本山的声音去大肆讨论小沈阳为何“三进三出”,到底“上还是不上好”时,小沈阳哪里知道——师父不仅是春晚舞台上的艺术大师,更是春晚舞台下的营销高手。

  他的命运,自赵本山决意推荐他的那一刻起,似乎已经注定。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