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因评传 > 二、中年以后的恬退

二、中年以后的恬退

  (一)恰退情调确实存在

  历史现象是曲折多变的,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人的思想受主客观诸方面的影响,也绝非单一的。直线的。刘因的政治态度也是如此。翻开刘因的著作,谁都会发现,其中一些作品情调高昂,积极进取;另一些作品则恬淡谦退,充满着闲适甚至隐逸情调。

  比如,刘因写有许多羡慕、赞美隐士生活的诗篇,壶公、巢父、黔娄、严光、陶潜、邵雍等人常是他吟咏的对象;汉阴圃、鹿门田、仇池山、桃花源等常是他讴歌的题材。对于陶渊明,刘因尤其欣赏,和陶诗,咏陶事,集陶句,不一而足,单是"和陶诗"流传下来就有七十六首之多(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二节,此处不赘)。

  刘因自取的一些名号也大多带有此种隐逸情调,如"樵庵"、"牧溪翁"、"泛翁"、"雪翠翁"、"雷溪真隐"等。①刘因的许多诗抒写了隐逸情怀,如:诸公久矣笑吾贪,是处云山欲结庵。

  只有皇卿解货助,画山须画静修龛。有的颇为檐泊,如:院静复夜静,幽人世虑轻。

  是非容勿辨,忧宠莫多惊。有的很是闲适,如:巧隐林旁无四邻,背山向水得天真。

  风光正及二三月,童子同来六七人。

  十日得闲须小醉,一年最好是深春。

  鸟声似向花枝说,曾见无怀有此民。④有的甚至有某些幻灭感,如:浮世浮名酒一杯,我欲驾此观蓬莱。

  只愁日暮三山上,黄尘回首令人哀。①登临秋思动乡关,展尽晴波落照间。

  叹老自非缘由发,爱闲元不为青山。

  儿经分合世良苦,不管兴亡天自闲。

  初拟凭栏浩歌发,壮怀空与由鸥还。②有时,他对于僧道也有歌颂,如:不巢由,不伊周,陶然方外游。

  不沧浪,不庙堂,超然无何乡。

  冠其发,绳其须,温然山泽癯。

  水其心,云其身,飘然葛天民。

  俗而无尘,野而有文。

  九十康强,人间几人?

  ① "樵庵"见《静修集》卷二《寿史翁百岁诗序》;"牧溪翁"见《静修集》卷一《嘉氏子字说》;"泛翁"见《静修集》卷二《李公勉复初名序》;"雪翠翁"见《静修集》卷七《雪翠轩》;"雷溪真隐"见苏天爵:《静修先生墓表》。

  ② 六绝《孙尚书家山水卷》,《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二五。

  ③ 五律《夏夜》,《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四三。

  ① 六古《山行见马耳峰》,《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一三一。

  ② 七律《南楼》,《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六三。

  吾谓可庵之真,乃神仙之神也。③这些诗文中反映出的思想,与上节所述的那种积极情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们同出于一人之手,这似乎是个矛盾。矛盾确实是存在的。但这种矛盾并不是思想混乱所致,而是反映了刘因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倾向。虽然我们无法确知刘因所有作品的写作年代,但仅从部分可知年代的作品中,仍然大体可以推知,表达前一种情调的,大多是他青少年时代的作品;流露后一种情调的,则大多是中年以后的作品。

  (二)刘因思想变化的原因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现实矛盾给他的压抑,即元代的政治变化给他造成的影响。

  前文提到,忽必烈统治的前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气象,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同时也应承认,忽必烈政权也潜伏着深重的矛盾和危机,民族矛盾、阶级压迫,蒙古贵族内部的权力之争等等,问题不少。忽必烈统治的后半期,其保守性和反动性的一面日益发展,许多矛盾便趋于表面化,给政治罩上了一层阴影。这一阴影像铅一样渐渐压在了刘因的心头。主要表现是:1.忽必烈也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蒙古以少数民族而入主中国,为了维护其统治,必然千方百计地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忽必烈虽然停止了一些过分野蛮和破坏生产力的旧制度,但对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却仍然因袭下来。全国统一后,元朝统治者将人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北方汉人)、南人(原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四等。在中央政权和军权方面,蒙汉的分界是严峻的。南人进入中央政府做官的始终不多。在法律以及各种政治待遇方面,四等人都是有区别的。这既是反动的民族防范政策,又是恶毒的分化挑拨政策。①这种政策,只能刺激和唤起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敌对情绪。

  2.忽必烈统治的后半期,儒臣的地位有所降低。前文提到,忽必烈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曾重用汉人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帮助忽必烈取得最高统治地位是出了大力的。但是,忽必烈对于汉臣,却并不完全放心。李璮之乱,加重了忽必烈对汉人的疑惧心理。王文统(李璮岳父,时任中书平章)被处死,曾经推荐过王文统的商挺、赵良粥、刘秉忠等都受到怀疑(幽商挺于上都,械系赵良弼于狱)。上述诸人,都是金莲川幕府的重要成员,也是汉臣的著名代表。中统初元,这些人或密参帷幄,决策中央;或节制一方,执掌大局,都是功劳卓著而被忽必烈所倚重的人物。此后,却逐渐被疏远,并排挤出中枢。这种变化,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心理上,自然会造成巨大的打击。3.太子真金之死。真金是忽必烈的嫡子。中统三年,封燕王、守中书令;四年,兼判枢密院事。至元十年,立为皇太子,仍兼中书令、判枢密院事。从地位看,忽必烈是准备在自己百年之后把权力移交给这个儿子的。真金少从姚枢。窦默受《孝经》,酷爱儒术,"每与诸王近臣习射之暇,辄讲论经典。"①是元蒙朝廷中主张学习汉文化的代表。至元十六年,在汉人官僚的请求下,真金开始参决朝政,"凡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百司之事,皆先启后闻。"②于是,朝中隐然形成由忽必烈支持的色目集团与由真金支持的汉人官僚的激烈矛盾。至元十九年,发生了千户王著假冒太子名义刺杀权臣阿合马(色目人)的事件。忽必烈知道阿合马积怨太深,众怒难犯,不得不在惩处了有关首事人物之后,转而安抚汉人,追究阿合马及其党徒的罪行。但是,阿合马的党羽不久却又被重新起用。两派斗争于是更加激烈。恰在此时,有人上书,请求老病的忽必烈禅位于太子。真金深知,其父在自认为还很健① 参见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① 《元史·裕宗列传》。

  ② 《元史·裕宗列传》。

  康的时候,是不允许任何人觊觎他的皇帝宝座的,即使亲儿子也不例外。因此,他听到这件事后,惴惴不安。大臣也不敢立刻上奏,而有人竟乘机告发,忽必烈果然大发雷霆,真金更加害怕,产生了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竟致忧惧而死。③真金一死,汉人官僚失去靠山。此时,有声望的金莲川幕府旧臣也已谢世。从此,朝廷上汉人官僚已不再形成一股足以与色目人相抗争的势力。太子之死,对刘因的政治前途也发生了直接影响。刘因的第一次被征召,是在太子的名义下进行的。入朝后"侍从春坊",在太子身边供职,立即得到真金的器重。而恰在他因母病而"还家省视"时期,朝中发生了太子碎死的事变。这位原是平民,入朝时间不长就辞官的儒生,在朝政剧变之际,谁还会顾及到他呢?复职的事从此便"泥牛入海无消 息"了,而此事在刘因思想感情上的震动和打击,又该是多么巨大啊!

  4.儒生的社会地位低下。从秦汉到隋唐,儒生作为一个阶层,社会地位一般是比较高的。"士"总是作为四民之首而居于农、工、商之上。然而却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的说法。①儒生的地位仅仅比乞丐稍强一些而排行"老九",这未免大悲惨了!应该承认,忽必烈在中统以前,的确重视汉族知识分子;即皇帝位后,也曾正式设立国子学,选拔蒙古贵族子弟入学,学习儒家学说。风气所致,使一些入居中原的蒙古贵族也羡慕汉文化,聘请儒生作家庭教师。但是,多数蒙古贵族却只知享用中原的物质财富,对于艰深的汉文化则缺乏兴趣。相比之下,儒的地位总是居于僧道之下。其时,科举未行,读书也没有政治出路。以儒为业的人门庭冷落,生活艰难,有时甚至在贫困线上挣扎。从小自视甚高的刘因,面对的竟是这样的严酷现实,其失落感不难想见。

  5.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忽必烈统治的后半期,贪墨少文的色目人掌握行政大权,官场中贪贿盛行,政治日益**;忽必烈又连年发动对日本、安南、缅甸、爪哇等邻国的侵略战争,并连遭失败,民财耗尽,国库空虚,二十年间,钱钞贬值十至数十倍,对人民的剥削也就越加残酷。正如清代史学家所批评的那样,忽必烈是:"内用聚敛之臣,视民财如土直;外兴无名之师,戕民命如草芥。"①这样,元朝的国力,在全国统一达到极盛的顶峰后,迅速走向下坡路。身处其时的刘因对于这些变化是敏感的。他的思想情绪随着政治潮汐的涨落而起伏:由兴奋到失望,由欢欣鼓舞到心灰意冷。

  其次,是历史的影响。

  蒙古军队进入中原之初,实行残暴野蛮的屠杀政策。"凡城邑以兵得者,悉坑之。"②只要是进行过抵抗,不问男女老幼。贫富顺逆,除工匠外,一律杀尽,名为屠城。如卫州城破,"悉驱民出近甸,无瞧类珍歼。"保州被屠,"尸积数十万,碟首于城,殆与城等。"③蠡州守城者用炮打死蒙古军统帅石③ 《抚史·裕宗列传》说:"太子闻之,惧。台臣寝其奏,不敢遽闻。而 小人以台臣隐匿,乘间发之。世祖怒甚。太子益惧,未几遂薨。"④ 参见周良霄:《李璮之乱与元初政治》,载《元史论集》,人民出版社① [宋]郑所南:《心史·大义略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版。

  ①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三。

  ② 姚燧:《序江汉先生事实》,《牧庵集》卷四。

  ③ 郝经:《孟升卿墓志铭》,《陵川集》卷三五。

  抹也先(契丹人),结果全城被杀光,"无瞧类遗"④。刘因集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如:保州屠城,惟匠者免。??昔年二十余,遇保州抄骑。身已十余创,即伏而死矣,其一人复抽刀,由背及腹,刺至地而去。⑤凤翔之役,太宗(窝阔台)诏从臣分诛居民,违者以军法论。??河南之役,汴既降,仍不听居民自出,日饿死不可计。贞祐元年十二月十有七日,保州陷,尽驱居民出。??是夕令下:老者杀。卒闻命,以杀为嬉。??后二日,令又下:无老幼尽杀。金迁国汴梁,河朔内附,??时约法未定,刑赏惟意。??师出,将吏额士卒输虏获为常。这些材料说明,元蒙政权是在无数人民群众(汉族人占绝大比重)的血泊中建立起来的。身为汉人的刘因对这下切虽未亲身经历,但离他毕竟不远,其中有许多事实是目击者乃至亲历者所提供。它们对于刘因自然会有强烈的震撼力量。刘因曾写到此类材料的来源和给他的刺激:先人尝手录金源贞枯以来,致死于其所天者十余人,而武臣战卒及间巷草野之人为多。而予每览之,未尝不始焉而惭惕若不自容,中焉而感激为之泣下,终则毛骨悚然,若有所振动者。故为之访诸故老,揆诸小说,考其姓里,增补而详记之,惟恐其事之不传也。这说是说,这些事实是确凿无疑的,给他的震动是巨大的。而从这些事实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蒙古人是以铁骑征服中国的,元蒙王朝是刺刀下建立起来的政权。但是,青少年时代的刘因对此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甚至还为它的强盛而唱过赞歌,对此,他怎么能不"惭惕若不自容"。"毛骨悚然"呢!

  ④ 姚燧:《王兴秀神道碑》,《牧庵集》卷二一。

  ⑤ 《武遂杨翁遗事》,《静修先生集》卷四,页六四。

  ① 《中顺大夫彰德路总管浑源孙公先茔碑铭),《静修先生集)卷四,页 六五。② 《孝子田君墓表),(静修先生集)卷四,页七九。

  ③ 《处士寇君墓表),《静修先生集)卷四,页八0。

  ④ 《孝子田君墓表),(静修先生集)卷四,页六九~八0。

  (三)困惑和矛盾

  历史和现实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网,罩在刘因的心头,使他陷入深深的困惑和矛盾之中。他有一首三十自纪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百岁三分一,初心谩慨然。

  空囊难避节,青镜不留年。

  静阅无穷世,闲观已定天。

  履端思后日,四鼓未成眠。①他想了些什么呢?大概是--元蒙政权确实透着血腥气,但是,它毕竟已在全国建立起秩序。一介书生,又能怎样?

  再者说,当今之主(忽必烈)毕竟与前代诸大汗不同,他毕竟"能行中国之道"啊!不为他服务,又该如何?

  父辈就不置产业,自己更是"我惟一亩宅,贮此明月辉"①, 如果想以陶潜为榜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那就只有甘守贫贱。自幼就"以远大自期"的他,不自甘于作中人以下的庸人,但是,命舛多乖,道路又在哪里???命运已经把刘因推向"隐居"一途,也只有随遇而安了。"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他绝不会为追求富贵而丧失人格尊严,而情愿在贫困中以黔娄妻之言自慰。自勉!刘因那些恬退情调的诗文当就是在这种处境和心情下写成的。

  ① 五律(初夕),《静修先生集)卷八,页一四三。

  ① (和咏贫士)七首之一,《静修先生集)卷一二,页二四九。

  三、同情人民

  **同志在论述文艺批评的标准时曾指出,对于过去时代的作品,"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②这就是人民性的标准。这个标准,对于评价古代思想家也是适用的。刘因固然属于士大夫阶层,但他对人民的态度是满怀同情的。

  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集》合订本,第876 页。

  (一)关心民生疾苦

  刘因长时间居住在乡间,后半生比较贫困,生活地位接近平民(参见本书第29 页第一段内容)。因此,他对民生疾苦比较了解,对人民遭遇的种种不幸比较同情。他曾写农民遭受灾害之苦:有客谈稼穑,对人增感伤。

  自言二顷业,不博半年粮。

  宿麦得春旱,晚田经早霜。

  无功一杯粥,俯首汗如浆。有二顷土地的人,至少也相当于上中农(古代地广人稀),但遇到自然灾害,打的粮食尚且不够半年的口粮,无地少地的人家,其困苦就更可想而知了。诗人不仅对这位客人满怀同情,还为自己的不劳而食感到惭愧。

  又如写人民的辛劳及赋税之苦:敲门青灯烂红碧,布爱惊走恶睡儿。

  破屋犹疑翠鲸怒,短褐谁怜紫风移。

  东家健妇把锄犁,西家处女负薪归。

  哀哀正念诛求苦,对此无言空泪垂。从诗题可知,这是针对豪家的绝巧香查而写。这只香查作为艺术品,也许是巧夺天工的;但诗人却没有以欣赏的态度去津津乐道,而是由此想到人民的辛劳和难以应付统治者无厌.诛求的苦难。

  又如写奴隶之苦及对自动解放奴隶的人的赞美:共赋人形覆载间,忍教牛马与同栏。

  人情比比王褒约,毁卷如君亦自难。他还屡屡写到人民的流离以及对蠲免赋税的切盼:都南连岁水为灾,输挽区区亦可哀。

  惊见流民行复止,传闻昨日治中来。迂疏不辨一身谋,鬓发空添四海忧。画本流民今复见,诗家逃屋为谁留?

  黄茅安得千间厦,白布空歌万里嚷。

  政有南风曲中意,可能独醉菊花秋。昨朝读君阜民篇,善察物情亦已贤。南郡饥民想更苦,以君赈济非偶然。??茅容问稼当有语,野夫忧国愿丰年。他希望统治者更多地体察民情,并发出温和的警告:采风自古自观风,十室谁言九室空。

  寄语当年长乐老,回头无忘聂夷中。从题目可知,该诗是就一幅描绘《诗经·豳风》(可能是其首篇《七月流火))诗意的画而发。主题是告诫统治者当知稼穑之艰难。长乐老指冯道。冯历仕五朝,皆身居要职,此处盖泛指① 五律《有客》,《静修先生集》卷八,页一四五。

  ② 七古《仲诚家藏张蔡公石女剪制香奁绝巧,持以求予诗),《静修先生 集》卷六,页一三0。① 七绝《王君愿纵私属诗卷》,《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三一。

  ② 七绝《王治中请蠲免回》,《静修先生集》卷一一,第二三一页。

  ③ 七律《对菊》,《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八一。

  ④ 七古《王君奉命赈济彰德》,(静修先生集)卷七,页一三四。

  ① 七绝《仙风图),《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一三。

  官员。聂夷中,唐代诗人,他的《咏田家)传达了遭受残酷剥削的农民的悲痛呼声:"二月卖新丝,五月祟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在一些给为官赴任或罢职还乡的友人送行诗篇中,他也常以关心民生疾苦相劝勉。如:江海十年几战酣,劫灰飞尽到耕蚕。

  乱离文物想犹在,调敝征科恐未堪。

  眼底兴亡即今古,胸中形胜欠东南。

  因君渐有扁舟兴,仁待清风洗瘴岚。②燕南子许子,胸盘星斗横高秋。

  穷则良医达良相,古人须向今人求。

  万里黄云马上家,归来泪满银貂裘。

  民病未苏国支枵,·勿以一身戚,而忘天下忧。他还常借幻想的形式,寄托自己对民生的关怀之情。如:赋薄摇轻复有秋,天恩帝力为谁忧。

  老盆醉杀村夫子,尽道今年好社头。

  乱后疲民气未苏,荒烟破屋半棒芜。

  平生心事羲皇上,回首相看是画图。诗中描绘了元初社会的残破,民生的调敝,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回首相看是画图"一句,不啻是对现实的辛辣嘲讽。又如:食鱼素无望,观水今有期。

  所期遍区域,不见贫者饥。山家历日年年有,林鸟园花报四时。

  建戌预求寻药月,逢辰要及种瓜期。

  胸中《尧典)二三册,梦里《豳风)第一诗。

  余韵千年宛如在,晴窗卷帘不胜悲。从这些诗篇中可知,在刘因的心里,人民疾苦是占有很大的分量的。

  ② 七律《送入官浙西》,《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八七。

  ① 杂言(送国医许润甫还燕),(静修先生集)卷七,页一四一。

  ② 七绝《里社图》二首,《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二六。

  ③ 五古《池上》,《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九九。

  ① 六律《新历》,《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八0。

  (二)与普通百姓同忧乐

  正由于刘因关心民生疾苦,所以便有与人民同忧乐的思想感情。如他敏感地关注着天气的变化,久旱不雨,他像农夫一样焦心:五月良田种不成,蓬蒿无雨亦青青。

  袖中惟有天瓢在,自是今年梦易醒。②眼中岁旱土不膏,长镵复虑山无毛。

  退食归来北窗梦,山巅朱风声嗷嗷。他盼望天降甘霖,心情是那样急切:农父看云泪亦于,灵湫谁信土生烟。

  万金良药汗犹出,一寸丹心天可旋。

  未便无餐思乐土,不禁忧国愿丰年。·为瞻河汉中霄起,独对残灯理断编。他半夜起来看云,比今人关心天气预报还要殷勤。不是与农民感同身受,是难于写出这样的诗句的。又如:乙酉丰凶不偶然,今年千里土生烟。

  梦游乐国每嫌觉,望见仙云犹酷怜。

  毕竟蚊龙思得雨,何劳蚁虱谩呼天。

  山人万虑消磨尽,惟有忧农阻静便。久旱得雨,他总是喜不自禁。他有许多诗表达了这种欢快心情。如:前日南湖枕白云,蛙声每厌静中闻。

  今朝便觉笙歌上,为是多年不听君。③拍手儿童笑不休,笑君前日为谁忧。

  天公自有甘霖在,未管渠依浪白头。

  一笑黄河一度清,自缘无物自欢情。

  今朝久旱雨三尺,消得山人酒满倾。

  坐占庭蚁战余酣,一饱无功益自惭。

  但见人人厌梁肉,野夫方觉荠苗甘。

  为验阴晴看漏星,要知疏密候檐声。

  夜来还却当时睡,不脱蓑衣直到明。殷殷切切,表达得十分传神。又如:夜来云初作,期待一如故。

  既闻渐成阵,尚谓行且住。

  甫寸惊已狂,及革叹无数。

  平明报三尺,感激泪将雨。

  玄功亦雄哉,回旋易指顾。

  呼酒欲鲸吞,哦诗有神助。

  区区喜与忧,岂为一饱虑。刘因的情感简直与农民融化为一了。

  ② 七绝《次人望雨韵》,《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三七。

  ③ 七古《食笋》,《静修先生集》卷七,页一三三。

  ① 七律《悯旱》,《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八一。

  ② 七津《次韵悯雨》,《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八二。"乙西"原作己 酉,为刘因生年,于理不合,臆改。乙酉为1285 年,刘因36 岁。

  ③ 七绝《喜雨书事》二首之二,《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0 九。

  ① 七绝《喜雨书事》四首,《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二八。

  ② 五古《喜雨》,《静修先生巢》卷六,页一0 三。

  雨后新晴,他又和农民一样欢欣鼓舞:雨晴萧鼓,田野歌声举。平昔饮山今饮雨,来就老农歌舞。半生负郭无田,寸心万国丰年。谁识山翁乐处?野花啼乌欣然。③这些诗词都写得情酣意畅,如果不是具有真情实感的人,是写不出这样清新自然的作品的。

  刘因还有诗写到他与农民的关系,如:偶到田家宿,欢迎如遇仙。

  杯盘陈户侧,妻子拜灯前。

  青白眼谁静,炎凉情易偏。

  岂知人世外,还有野夫怜。刘因是儒生,和农民毕竟有距离。但能受到农民如此热情欢迎,说明他和农民还是比较亲近的。有时,他和农民几乎达到休戚与共、亲密无问的程度,如:里胥初过期无事,营模迟来望有年。

  邻舍借酪留客住,土床分席枕瓜眠。有时,他甚至还充当农民的"技术顾问"呢,如:借住郊园旧有缘,绿阴清昼静中便。??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一个封建时代的儒生,对农民能够有这样的态度和感情,是颇为难能可贵的。

  ① 五律《宿田家》,《静修先生集》卷八,页一四六。

  ② 七绝《书田舍壁》,《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二七。

  ③ 七律《夏日饮山亭》,《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七三。

  (三)从是否有益于人民的角度品评人物

  刘因还从"是否有益于人民"的角度品评人物,论断事理。他曾这样写到一位官员的政绩:三为廉使,未尝不以赈济罢民。平反冤狱为事。使河南时,奏罢镇南郎将为民害者一人;力出良家误为豪右所臧获者百余口。??至于陈请省台,严江浙鬻子之禁;上书天子,论国家储副之重;使河南而哀江浙,守一官而忧天下。此可见其心之忠诚侧恒之至也。在给清苑县尹耶律伯坚写的碑文中,这个意思表现得更突出。该文先概括写了这位耶律公的才干,作风和政迹,说他"??为政不事表襮而民知爱,不任刑罚而民知畏。做事必为远计,使人得以守其成法而不即坏乱。其处己御下,则欲与者避其廉,受罚者思其公。"②接着写了他任职期间做的几件具体事:一是制止了劳民伤财的劳役:"其为清苑尹也,安肃苦徐水之害,诉于大农,欲以人力夺水之故道,道而东之。东,则县之境也,其地形有不能遂其迅激之性者,而水必终返其故道,而其沮洳波荡,坏民田几千顷,彼之害既不得而除,而重以其害贻我。畚镭已兴,民睨视之,莫知计所出。公为图地形,指陈利害,要(邀)农官及郡侯与俱,行视以止之。"一是公平处理水利纠纷:"县之西塘水,利溉民田甚广。有力者以皑夺之,而民无诉所。公至,为断理,以每岁溉田之余月分之硙。仍闻省部,著为定制。"一是减少招待应酬的开支:"县居南北冲,每岁为亲王大官治供帐于县西,以十月成;至明年,复撤而新之。吏得媒孽其事,而至岁费不货。公以一废馆舍移其所,不足,分俸禄以继之。馆成,而是役绝。"一是平毁盗贼藏匿之所:"县西南卫村,多古斥堠沟堑,时伏盗其问。

  公为堕其高,埋其下,而夺其穴焉。盗于是息。"一是用本可归自己的钱修公廨:"县旧杂民居,而县之盐法息钱,例当归己有。公曰:'是钱在我不必有,公廨在县不可无。'遂割之以起廨。"一是公平收取赋税:"凡府之赋,县有不均者,公辄曰:'宁得罪于上,不敢得罪于下。'必为争辩,得其平而后已 。"①这些事迹,把一个深入实际,体察民情,秉公办事,勤政廉洁,明察善断,爱下抗上的地方官,刻画得非常突出,让人肃然起敬。从中不难看出,刘因是把能够"为民请命",替民说话,解民倒悬,时刻维护人民利益,努力减轻人民负担,作为"好官"的条件。这是刘因思想具有人民性的又一表现。

  承认刘因思想具有一定人民性,并不是说他就是"人民思想家"。他毕竟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对于封建统治秩序,他总是持维护态度的。不过,从他的维护态度中,仍然能发现,其在客观上有与人民的愿望要求相一致的地方。我们还可以举一些例子。

  刘因写过一篇《宣化堂记》,文中在正面阐述了,'宣化"思想后,接着对后世不能"宣化"提出批评,说:① 《种德亭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四四~四五。

  ② 《清苑尹耶律公遗爱碑》,《静修先生集》卷四,页七四。

  ① 均见《清苑尹耶律公遗爱碑》,《静修先生集》卷四,页七四~七五。自世教衰,主德不宣,恩泽不流,而列侯守令又不能承流而宣化,所以阴阳错缨,氛气充塞而天化窒;群生寡遂,黎民未济而人化息。噫!天地之化,会于人心,圣人之化,布于方册。顾人之宣之如何耳!进而,他又将意思引申一步,告诫人们应该言行一致,不要辜负"宣化"这两个字,说:堂以是名,人登斯堂,思所以下教令,思所以变风俗,思所以息狱讼,上恐负朝廷兴化之意,下恐负吾民望化之心;如是,则虽无斯名,岂无斯名!堂以是名,人登斯堂,苟俸禄于此,待日月于此,行贿赂于此,教化不行则归之上,风化不美则归之下;如是,则虽有斯名,安用斯名!②作为一种政治观,它当然摆脱不出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但从其批判的笔触中,仍不难看出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

  ① 《宣化堂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三七。

  (四)刘因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叙述中,也常常贯注着对人民的情

  刘因在许多文章中回顾了金未北方的大动乱,描述了在极端无政府状态下人民的痛苦。如:金源贞祐,迄于壬辰,河之南北,兵凶相仍,生意殆尽,而先儒所谓天下萧然,洪水之祸,盖不至此者,惟是时足以当之。①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此时金主南渡,元军北还,"两河山东,郡县尽废",广大河朔地区成为政权的真空地带,于是,"强焉弱凌,众焉寡暴,遗民自相吞噬殆尽"。②刘因讲的的确是实情。如果说,在原始社会中,由于没有剩余财富,"无政府"状态是与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那么,当物质文明有了相当发展的社会中,若失去了有效的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人民就只会"自相吞噬殆尽"。而在无政府状态下,最不幸的还是处于下层的人民群众。刘因呼唤统治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渴望过安定生活的要求。

  也许就是出于这种心态吧,刘因对于金未动乱时代结寨自保。割据一方的地方武装头领张柔等甚有好感,称之为"豪杰"。他说,在动乱中,"间有豪杰之姿者,则天必诱其衷,使聚其乡邻,保其险阻,示以纪律,使不相犯,以相守望,卒之事定而后复业。凡今所存,非其人,则其人之子孙也。"①在另一篇碑铭中,他又重申过这个意思,说在兵凶相仍;贼寇充斥的情况下,"公(墓主段直)乃奋然兴起。率乡党族属为约束,相聚以自守。"②接着写了这位段公任泽州长官期间做的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文繁从略)。郭君。段公都是张柔一类人物,对于他们,历史上究竟该如何评价,这里不想多论,但刘因显然是把他们当作英雄豪杰来歌颂的。而其着眼点,主要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秩序,保护了其统辖区域人民的生命安全。

  刘因的诗作中也流露过这个意思,如:人生丧乱世,无君欲何仕?

  沧海一横流,飘荡岂由己?

  弱肉强之食,敢以凌暴耻?

  优游今安居,欢然接邻里。

  曲直有官刑,高下有人纪。

  贫赢谁我欺,田庐安所止。.举酒贺生民,帝力真可恃。①又如:岩居访高道,少日在风尘。

  回首话前事,低眉厌自身。

  江山资盗寇,田亩化荆棒。

  领取天伦重,无君愁杀人。抽象地看,这些诗的意思很庸俗;但如果从久乱初宁的元初社会以及饱受流离之苦的刘因家庭遭遇去考虑,则未始不可① (都山老人九十诗序》,《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三三。

  ② 见《泽州长官段公墓志铭)、《易州大守郭君墓志铭),《静修先生集》 卷四,页七二、七六。① 《易州大守郭君墓志铭》,《静修先生集》卷四,页七七。

  ② 《泽州长官段公墓志铭》,《静修先生集》卷四,页七二。

  ① (和饮酒)之十九,(静修先生集)卷一二,页二四五。

  ② 五律《杂诗》五首之四,《静修先生集》卷八,页一四六。

  以说,它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了当时老百姓的心情。鲁迅先生说过,在旧社会,就人民的地位说,只有两种时代,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③如果说这揭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非此即彼,"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那么,从普通人的角度说,就只能是愿意选择前者。④诚然,历史上确有"有秩序"比"无秩序"更坏的情况(野蛮至极。**透顶。白色恐怖。法西斯专政??),但是,"群盗如麻"、"毫无秩序"的情况下,则人民更加颠连无告,最终竟至"自相吞噬殆尽"。刘因的这些话的确不是什么闪光的思想,但却仍然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刘因还曾以自己的笔为普通人立传。如(徐生哀挽序)。《叙节妇贾韩氏事)、(武遂杨翁遗事)。《新安王生墓志铭)、《孝子田君墓表》、《王孝女旌门铭》、《洛水李君墓表》。《处士寇君墓表》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平民,其评价人物的标准,自不免受到封建纲常名教的支配,这是需要批判的。但刘因想使他们传之永久,热情地加以讴歌,从其重视普通平民的态度说,毕竟有可取之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