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基评传 > 二、襄赞庙胜 发踪指示--用兵的思想和策略

二、襄赞庙胜 发踪指示--用兵的思想和策略

  首先,以德致胜的战略思想。

  军事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刘基主张为政以德,曰:"太上以德,其次以政"。①这既是为政治国之道,又是治军克敌之策,在群雄纷起,时局难料之时,德胜者得天下。曰:"君人者唯德与量俱,而后天下莫不归矣。"②德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郁离子·鲁般·德治》中,对德在军事活动中的特殊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大德胜小德,小德胜无德;大德胜大力,小德敌大力。力生敌,德生力;力生于德,天下无敌。故力者胜,一时也,德愈久而愈胜也。夫力非吾力,人各力其力也。唯大德④ 《诚意伯次子閤门使刘仲璟遇恩录》,《文集》卷一。

  ⑤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

  ① 黄伯生:《行状》。

  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

  ③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

  ① 《郁离子·公孙无人》,《文集》卷四。

  ② 《郁离子·螇螰·德量》,《文集》卷三。

  能为得群力。是故德不可穷,而力可穷。③"德",《说文解字》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是中国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德"在战争中的作用,古代的军事思想家语焉甚详。如吴起曰:"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矣。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矣。"①刘基祖法先贤,以更富哲理性的德、力关系对其进行论析。一方面德与力不同,以力胜敌,仅为一时之胜;以德致胜,才是久远的、根本的胜利。另一方面,德与力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德可生力,即高尚的德行可以产生克敌制胜的力量。刘基区别了两种不同的"力",一是因德而生的"力",即德行之力,这种"力"与德行相始终,是"天下无敌"之力。一是与"德"并列而对的"力",这种"力"是无德之力,会产生敌对的因素。这种"力",虽可逞一时之威,胜敌一时,但终不可长久。

  这种德、力关系的理论,在刘基的军事实践中屡有体现。他与朱元璋一起纵论天下大势,一个重要的根据是群雄德行有别。陈友谅虽然兵锋锐利,但"劫主胁下"②,后又弑主自立,名号不正,德行最下,非军心、民心所向。因此,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攻陷太平之后,图谋东下,兵锋直逼金陵。两军相较,陈友谅占据上游之利,水军十倍于朱元璋,实力殊异。当朱元璋与群臣共同议论御敌策略时,诸将或议降、或议退,唯独刘基断然提出抗御强敌的对策,结果陈友谅大败,生擒七千多人,陈友谅乘船逃遁。致胜的原因,除了朱元璋军队以逸待劳、以康茂才诱使汉军中计而外,还在于陈友谅骄纵轻敌,恃强乏德,陈友谅在翻阳湖大战中溃败身亡,便是在两军对峙、胜负难卜之时,汉军主将率军投降所致。而朱元璋则比较注意仁德在军事活动中的作用。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既克婺州,曾诏谕诸将曰:"吾比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今新克婺州,正宜抚绥使民乐于乡附,则彼未下诸路亦必闻风而归。"①他之所以能够翦灭群雄,以弱小之旅战胜强大之师,与其"不嗜杀人,布信义"②颇得民意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省敌论"。

  《郁离子》中,有《省敌》一篇:郁离子曰:"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省敌者昌,益敌者亡。夫欲取人之国,则彼国之人皆我敌也。故善省敌者,不使人我敌。汤武之所以无敌者,以我之敌敌敌也。惟天下至仁为能以我之敌敌敌,是故敌不敌而天下服。"③刘基所谓"省敌",就是要分化瓦解、孤立主要之敌。要以仁德为本、不能轻率地诉诸武力,发动战争,即"不使人我敌"。而省敌的策略便是指"以我之敌敌敌",这就是汤武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敌不敌而天下服",是"省敌"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善战"者。刘基以"省敌"来论述战争之道,是对中国古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省敌论"还具有莫为天下之"敌"的含义。在《郁离子·省敌》一章③ 《文集》卷二。

  ① 《吴子》卷上《图国第一》,《武经七书》,皕忍堂重列本。

  ②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

  ① [清]夏燮:《明通鉴》前编卷二《前纪》二。

  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

  ③ 《文集》卷二。

  中,还有《聚天下者犹的》一篇。文中在论述陈涉起义的败亡的原因时写道:陈涉先起而先亡,以其先自王以为秦兵之的也。故曰:不为事先,动而辄随者,不为的而已矣。①在论及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的原因时,刘基认为,秦国本想攻取韩国的上党,只因韩国上党郡守冯亭辞祸有术,将上党归之于赵,结果赵国接受,因此赵国为秦之"的",遂有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几乎灭亡,韩国得以保全。刘基这种"不为的"的军事思想在群雄争霸的混乱年代,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这种特殊的时代,谁先称帝封王,往往成为众矢之"的",结果寡不敌众,早起早衰。而识时知势者,往往坐视局势的发展,在群雄争斗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统一大业。朱元璋在淆乱之世,能独执牛耳,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采纳了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其实,这也是刘基的一贯思想,所谓"天道后举者胜"②,便是其策略思想的概括。在元末起义军中,朱元璋封王最迟。张士诚在至正十三年(1353)起义时即称"诚王",国号大周。陈友谅在至正十九年(1359)也以江州为都,自称汉王。而朱元璋则迟至至正二十一年(1361)才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鄱阳湖大战以后,最危险的对手陈友谅消灭后,才自立为吴王。至正二十八年(1368)张士诚被俘后才称帝,建立明王朝。与历史上的起义军队相比,从朱元璋奄土得众的规模来看,封王称帝明显滞后,这与刘基的"省敌论"不无关系。

  再次,以智取胜的军事策略。卓越军事家的军事业绩,并不是以强胜弱,而是以弱胜强见诸青史的,而斗智不斗力又是以弱胜强的重要军事策略。刘基曾以虎用力、人用智说明"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①"以智取胜"是刘基军事策略的主要内容。在安庆争夺战中,两军相持不下,刘基献策曰:"弹丸地,何足久劳我,友谅胆破矣,急进,薄江州。彼必遁江州下皖城焉。"②结果朱元璋全军西上,迳趋江州,陈友谅果然弃江州城,仓皇逃至武昌。随即朱元璋又嘱咐诸将"从基受策,行取蕲黄诸郡,师旋遂下安庆,具如基语。"③江西全境都被朱元璋占有。西出江州的策略,是朱元璋最终战胜陈友谅的重要因素。

  同样,在鄱阳湖决战,"湖中相持,三日未决"④时,刘基、俞通海审时度势,建议朱元璋移师扼湖口(参见《明史·刘基传》、《明通鉴》等),切断汉军退路。结果才有陈友谅听右金吾焚舟登陆的建议,而使左、右金吾意见分歧,先后率兵投降、陈友谅彻底溃败的结局。此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⑤直到致仕归里之前,刘基一直是朱元璋的主要谋士。朱元璋混一海内,刘基的军事谋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综览全局的攻守方略。朱元璋在群雄纷争之世,最终胜利,在战略方面,最主要的是采取先图陈友谅、后取张世诚的步骤。他在总结"统一① 《文集》卷三。

  ②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

  ① 《郁离子·天地之盗·智力》,《文集》卷三。

  ② 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八十五,四库全书本。

  ③ [明]尹守衡:《明史窃》卷二十一《诚意伯世家》。

  ④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

  ⑤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

  方夏"的经历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经略次第关系全局的成败。曰:"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郡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①这一攻守方略的意义朱元璋分析甚确,但是,首倡者为谁?史乘有不同的记载:《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太祖问征取计,基曰:"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太祖大悦日:"先生有至计,勿惜尽言。"袁《皇明献实》卷二《刘基传》:观其先楚后吴,决成败于一言,定皇业于呼吸,大矣哉,王佐之才,其伊吕之俦欤!②《续资治通鉴》记载刘基初诣金陵,陈时务十八策之后,又有口头建议:明公因天下之乱,崛起草昧间,尺土一民,无所凭借,名号甚光明,行事甚顺应,此工师也。我有两敌,陈友谅居西,张士诚居东。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而士诚仅有边海地,南不过会稽,北下过淮扬,首鼠窜伏,阴欲背元,阳则附之,此守虏耳,无能为也。友谅劫君而胁其下,下皆乖怨;性剽悍轻死,不难以其国尝人之锋,然实数战民疲;下乖则不欢,民疲则不傅,故汉易取也。夫攫兽先猛,擒贼先强,今日之计,莫若先伐汉。汉地广大,得汉,天下之形成矣。①可见,朱元璋自谓出于已见,值得商榷。朱元璋作《御史中丞诰》也赞捐刘基鸿猷远谋;"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极有可能是刘基首陈远略,朱元璋善纳嘉言,能"审而用之"。

  这一献策,视野开阔,高屋建瓶,分析精当。当时朱元璋军中多数人认为张士诚奄据苏湖,土地肥饶,物产丰盈,应首先兵锋东向②。刘基力排众议,为缓解东西夹击的危局,最终战胜陈友谅创造了条件。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