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基评传 > 一、以德养民的民本论

一、以德养民的民本论

  "保民而王"的政治观念,由来已久,《康诰》中便反复述及"用保乂民"、"用康保民"等,由此以后,民本思想便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刘基政治思想中的闪光点。

  首先,经济方面以民为本--"国不自富、民足则富"。

  刘基生逢元明鼎革、烽镝洞、神州板荡之时,黎民百姓饱受兵燹之苦。

  他"以天下苍生忧戚为忧喜"①,对民瘼深有体察,任高安县丞期间,以廉直恤民著称。即便遭逢谪居,北上远行时也不忘心忧黎民,曰:"虽非济时具,颇识素餐心"、"慨怀黎民忧,妄意古人企。"②有感于元末百姓困厄的社会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主张。曰:"国不自富,民足则富"③,"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本"。④中国古代先贤们的富民之论并不少见,但他们常常是从民安国宁、民足君肥的角度来认识的,如楚灵王时期的伍举曾说过:"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且夫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⑤管子也以"敬上"、"易治"的目的论及"富民"的,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⑥而刘基则常常以国、民的关系代替君、民的关系。古代的思想家们也往往将君看成国家权力或国家本身的化身,刘基的重民思想很少与君主联系在一起,说明他已认识到了国与君的区别,忠君的观念在民本思想的掩抑下受到了淡化。

  由于元末社会动荡,国富民足的社会理想根本无法实现,在"去年人食人,不识弟与姊"①的年代,民本的思想便变成了使百姓免受冻馁的善良愿望,"惟民食为命,王政之所先"②,他欲羡的是至元初年"家家有衣食、畏刑思保全"③的治平社会。

  ① [明]林富:《重锓诚意伯刘公文集序》,《文集》卷首。

  ① 黄伯生:《行状》。

  ② 《北上感怀》,《文集》卷十三。

  ③ 《拟连珠》,《文集》卷八。

  ④ 《春秋明经·筑郿大无麦禾臧孙辰告籴于齐新延厩》,《文集》卷十九。⑤ 《国语》卷十七《楚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

  ⑥ 《管子》卷十五《治国第四十八》.《二十二子》本。

  ① 《北上感怀》,《文集》卷十三。

  ② 《感时述事》其九,《文集》卷十三。

  ③ 《感时述事》其九,《文集》卷十三。

  实现"王政",吏道是关键。《管子·权修》曰:"万众之国,兵不可以无主;土地博大,野不可以无吏;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层层级级的官吏是政治清浊的关键。钱谦益说"庚申非亡国之君",但由于"权分椒涂,政出好佞。宠赂于焉滋章,纪纲为之委替。"④结果导致王朝覆亡,可见元末政治**实质在于吏胥骫法。因此,刘基的民本思想常在论究吏道、激浊扬清的诗文中表现出来。

  他称赞"尽心奉公,务在惠民"⑤的洛阳令王涣:贤哉洛阳令,卓鲁相继踪。挞奸若明神,外猛中有容。正狱除烦苛,平赋宽畸穷。黎民拜恩惠,吏率服至公??⑥他企盼着"廉循吏"能"养民疗国脉":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怪当休明时,狼籍多盗贼。岂无仁义矛,可以弭锋镝。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清心罢苞直,养民疗国脉。①但是贪纵不法,在元末不但盛行于官场,乃至为整个社会所认同。刘基托喻明志,在《郁离子·千里马·蜀贾》中写下了自己的失望和迷惘:郁离子见而叹曰:"今之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三县之尹三。其一廉,而不获于上官,其去也,无以僦舟,人皆咲以为痴;其一择可而取之,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无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宾富民,则不待三年,举而任诸纲纪之司,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②清正廉洁的官员竟然得不到上司的信任,解职归里连租船的钱也没有,众人反倒晒笑其痴愚。而"无所不取"的贪官,因交结上司得到了升迁,受到众人称道,这种黄钟见弃、瓦鉴长鸣的现象是元末世况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以廉直称著,而屡屡困厄官场的自况。

  由于"掊克之吏进则民夷而国伤"③,因此,刘基指陈元未社会时弊,最为集中的便是"所务唯刻削"的"群吏"。①《感时述事》其二形象地描绘了元末官场状况:十羊烦九牧,自古贻咲嗤。任贤苟不贰,焉用多人为。师行仰供给,州县方告疲。差徭逮所历,添官有权宜。奈何乘此势,争先植其私。百司并效尤,货贿纵横飞。列坐隘公堂,号令纷披离。名称到舆隶,混杂无尊卑。正官反差出,道路不停弛。徇禄积日月,官吏之所希。此辈欲何求?朘剥图身肥。

  虽然对这些贪官污吏括民蠹国行为的掊击,一般见之于诗作中的愤激之辞,但足以体现了刘基对贪官的恚恨,对百姓的同情。这些思想与朱元璋混合无隙,因此,明代建立后,"明太祖惩元季吏治纵驰,民生调蔽,重绳贪吏,置之严典。"②明代治吏之严,史所罕见。

  由于贪官豪有的巧取豪夺,致使"厚利入私家"③,对财富的拥有严重不④ 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自序》。

  ⑤ [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六《王涣传》,中华书局版。

  ⑥ 《雁门太守行》,《文集》卷十。

  ① 《田家》,《文集》卷十三。

  ② 《文集》卷二。

  ③ 《拟连珠》,《文集》卷八。

  ① 《过东昌有感》,《文集》卷十三。

  ② 《明史》卷二百八十一《循吏列传》。

  ③ 《感时述事》其九,《文集》卷十三。

  均,刘基提出了这样的政治炽见--"推余补不足,兹实王政始"。④自古以来,王道政治的实现,一般都是通过轻谣薄赋,修德省刑、张四维、尊五美等途径获得的,而"均平"思想一般仅见于农民起义的旗幌之上。"均平"必将使有产者失其利,因此,即使是开明的君主及主张厚生爱民的思想家也很少涉及到均平财富的问题,刘基则以此作为实现王道政治的手段。这对一位封建士大夫来说,堪称骇俗之论,这是其政治思想中的精华所在。当然,这一思想往往产生于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根据贫富殊异的感性现象,一种是对财富不均产生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后者迄至19 世纪才为人们所认识。

  其次,政治方面以民为本--"以德养民"与"德主刑辅"。

  儒家以保民行德为王道,"以力服人"①为霸道。尊王抑霸,为政尚德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特质。王、霸之别实质就是德刑之分。宋人苏洵曾说:"王者任德不任刑,任刑,霸者之事。"②刘基经常提及的"王政"便是德治的社会。他说:"以德养民,则四方之贤望风而慕。"③他认为圣人的德量是广潒如海的。曰:人之度量相越也,其犹江海之于瀸泉乎?瀸泉之微积而至于海,无以尚之矣,而海亦不自知其大也,惟其不自知其大也,故其纳不已,而天下之大莫加焉。圣人之为德亦若是而已矣。④圣人之德体现于政治方面便是体恤百姓。"文王视民如伤,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①,便是厉行德治的典范。但是贪暴的君主史不绝书,因此,有时刘基又借天威宣说其修明德政的思想。如《通天台赋》:天以民为子,而王者代天以理。苟能以天心为心,天胡为而不喜?往者南征北伐,东狩西巡,虽日顺天以行道,能不众而劳民?乃命谒者四方、赈贫穷、察饥荒,寒者与之衣,馁者周其粮,六官罢文绣之,上林闲射猎之场。②这是刘基拟司马相如手笔撰写的汉武帝省察己过,顺天意、致德政的故事,目的也是假天威以慑人君。

  在《郁离子·千里马·抟沙》中,论述了德治是根本的治民之道:民犹沙也,有天下者惟能抟而聚之耳。尧舜之民犹以漆抟沙,无时而解。故尧崩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非威驱而令肃之也。三代之民,犹以胶抟沙,虽有时而融,不释然离也。故以子孙传数百年,必有无道之君而后衰,又继而得贤焉则复兴。必有大无道如桀与纣,而又有贤圣诸侯如商汤、周武王者间之而后亡。其无道未如桀、纣者不亡;无道如桀、纣,而无贤圣诸侯适丁其时而间之者亦不亡。霸世之民,犹以水抟沙,其合也若不可开,犹水之冰然,一旦消释,则涣然离矣。其下者以力聚之,犹以手抟沙,拳则合,放则散。不求其聚之之道,而以责于民曰:'是顽而好叛'。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①④ 《北上感怀》,《文集》卷十三。

  ① 《孟子·公孙丑上》。

  ② [宋]苏洵:《嘉祐集》卷第一《审势》,四部丛刊本。

  ③ 《拟连珠》,《文集》卷八。

  ④ 《郁离子·螇螰·德量》,《文集》卷三。

  ① 《郁离子·神仙·贪利贪德辩》,《文集》卷四。

  ② 《文集》卷九。

  ① 《文集》卷二。

  刘基不但以抟沙方法比喻历代不同的王、霸之政,而且,将君主乏德无道视为"民顽而好叛"的根本原因。古代的民本思想,往往以正面规谏统治者的形式出现,先秦的周公、孔孟便是如此。宋代理学家有感于民众"衣食日蹙,转死日多"②的现状,看到了民众"大怒,皆有思寇之言"③的一面,敏锐地指出其根源在于"非民无良,政使然也。"④但毕竟是以"思寇之言"而非行动来儆示君主,而刘基直接以"顽而好叛"的行动与乏德之政联系在一起,其责在当政。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将民本思想发展至"叛道"的地步,是弥足珍贵的。

  德政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除了经济方面爱惜民力、轻徭薄赋以外,君主权臣也要勤于政事。曰:日月劳其躯而寒暑成,君相劳其心而天地位,是故宵衣旰食,大舜所以致其忧,手胼足胝,神禹所以忘其贵。①还要言路畅达,言论自由。他以周、秦迥异的国祚为鉴:天不掩慝而神人之道不睽,君不忌言则上下之情无蔽。是故周史陈诗而八百其年,秦令禁语而一二其世。②刘基重德,但并不废刑,有时将德刑并举,德刑互济。(详见第六章引《郁离子·灵丘丈人·刑赦》)但综观其全部思想,德主刑辅是主流。他作《官箴》曰:"治民奚先,字之以慈;有顽弗迪,警之以威。"他还曾以展季之口表述了德、政、财互济,以德为主的思想:太上以德,其次以政,其下以财。德久则怀,政弛则散,财尽则离。故德者主也,政者佐也,财者使也。致君子莫如德,致小人莫如财,可以君子可以小人则道之以政。引其善而遏其恶,圣人兼此三者而弗颠其本末,则天下之民无不聚矣。③虽然"政"与"刑"的含义不尽相同,但都是德治的辅助手段。他的尚德论,不但论述了德、政、财的关系及其聚人效果之别,而且从施为的对象"君子"、"小人"的区别中,也体现了德的至上性。因此,当他临终之前,还留有密奏,其大要即为"修德省刑,祈天永命,且为政宽猛如循环耳"。①刘基的德、刑之论主要继承了儒家的正统思想。虽然儒家重德治、尚宽仁,但即便是儒学始祖孔子也认为要宽猛并济,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子说过:"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足以和。"刘基也认为"以杀止杀"是"圣人之不得已"②之所为。其"宽猛循环"论也是对孔子思想的承继。

  最后,对农民起义的二难情结。

  刘基企盼实行清宁政治,但元末于戈扰攘,生灵涂炭。当元末农民起义烽火燃起之后,由于其民本思想的驱动,刘基陷入了这样的矛盾和苦闷之中:②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论十事札子》,四库全书本。

  ③ 《二程遗书·上仁宗皇帝书》。

  ④ 《二程遗书·上仁宗皇帝书》。

  ① 《拟连珠》,《文集》卷八。

  ② 《拟连珠》,《文集》卷八。

  ③ 《郁离子·公孙无人》,《文集》卷四。

  ① 黄伯生:《行状》。

  ② 《拟连珠》,《文集》卷八。

  一方面,他认为"黎民亦何辜,骨肉散草莱?"③乱离之世,百姓遭殃。

  因此,主张"法当究其源,翦锄去根荄。"④反对招安纳降。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一种正统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武库中,虽然有"汤武革命"这一精神武器,但主要是指贵族革命、圣人革命,而农民战争历来被视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一俟新王朝建立,它的历史作用随之即被彻底否定。作为封建时代最具进步意义的民本思想,也只能与尊王观念结合在一起,企盼实现王道政治,而对暴力形式的农民革命,一般都从忠君爱国的观念出发,务求荡平,坚决反对。刘基稍有不同的仅在于翦除"海贼"、"山寇"的理论起点是重民,而不仅仅是忠君。

  另一方面,他对起义的原因又进行了深刻的探究。《感时述事》其五云:古人有战伐,诛暴以安民。今人尚杀戮,无问豺与麟。滥官舞国法,致乱有其因。何为昧自反,一体含怒瞋?斩艾若草芥,虏惊无涯津。况乃多横敛,殃祸动辄臻。人情各畏死,谁能坐捐身?所以生念虑,啸聚依荆榛。暴寡惮强梁,官政惟因循。将帅各有心,邈若越与秦。迁延相顾望,退托文移频。坐食挫戎机,养虺变蛇鳞,遂令耕桑子,尽化为顽嚚。大权付非类,重以贻笑颦。鼠璞方取贵,和壁非所珍。但恐胥及溺,是用怀悲辛。①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常视农民起义军为盗贼、顽民,而对起义的根源论述很少。刘基则认为"人情各畏死,谁能坐捐身?"起义是被逼至生活的绝境而以生命为代价的冒险。起义者并非天生"顽器",而是"所以生念虑,啸聚依荆榛。"逼良为盗的祸首,是贪婪不法的官吏:"滥官舞国法,致乱有其因"。官府的横征暴敛使民不聊生:"况乃多横敛,殃祸动辄臻"。他追寻起义的根源,得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结论--"其咎在官府"①,是"官逼民反"。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对农民起义的原因能作出如此鞭辟入里的分析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因乱离殃民而反对,因官逼民反又同情。这种矛盾情绪同时困扰着富有民本思想的刘基②,他为此而迷惘、苦闷。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