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歌德 > 第二十二章 老诗人向往中国

第二十二章 老诗人向往中国

  1. 有一颗向往中国的心

  1823年6月10日,31岁的爱克曼(1792—1854)初访歌德。歌德建议他留在魏玛。他接受了这个建议。待歌德从玛里恩巴德休假归来,便留在歌德身边工作当助手。起初为歌德搜集散见于报刊上歌德发表的文章,后来为歌德编辑文稿。两人关系密切,有如师徒,又如父子。他想写诗,从歌德这位鼎鼎大名的诗人那里得到不少教诲,歌德也从他那里得到许多帮助、鼓励和敦促。可以说,没有爱克曼,歌德不可能将那么多有头无尾的著作全部完成。

  多亏爱克曼是一个有心人,他将他觉得“有价值和值得注意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编成3部《歌德对话录》,使我们看到了歌德最后9年的音容笑貌,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真知灼见。例如1827年1月31日歌德关于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谈话,就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

  歌德说,他在读一部中国传奇。书名是什么,歌德没有明说。根据朱光潜先生考证,可能指《好逑传》,一名《侠义风月传》。该书被列为“十才子书”中的第二才子书。英译本于1761年出版,5年后有了德、法文译本。

  他接着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中国传奇“并不像人们所猜想的那样奇怪。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和飞腾动荡的诗兴,因此和我写的《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及英国理查生写的小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总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房屋内部和中国画一样整洁雅致。例如‘我听到美妙的姑娘们在笑,等我见到她们时,她们正躺在藤椅上’,这就是一个顶美妙的情景。藤椅令人想到极轻极雅。故事里穿插着无数的典故,援用起来很像格言,例如说有一个姑娘脚步轻盈,站在一朵花上,花也没有损伤;又说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年轻人三十岁就荣幸地和皇帝谈话,又说有一对钟情的男女在长期相识中贞洁自持,有一次他俩不得不同在一间房里过夜,就谈了一夜的话,谁也不惹谁。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从上面的谈话来看,歌德对始于周朝的封建道德和礼制非常敏感。中国小说宣扬的“男女授受不亲”和西方男女之间又搂又抱又亲吻的习俗是形成明显对照的。此外,这段话还涉及到艺术与自然、人物与环境等问题。

  当然歌德不是仅从一本书得出这个看法的。早在1781年1月10日,歌德的日记里就写了一句话:“啊,文王!”从上下文很难猜出歌德为何而发此感叹。也许是歌德读了一本关于中国的书(研究家普遍认为是法国在中国的传教士杜哈尔德所撰写的《中国详志》),书里涉及到周文王。《好逑传》这本书,他在1796年左右读过一次,甚至想改写成一部类似《赫尔曼与窦绿苔》的长诗。但一直未能如愿。席勒也想将它译成德文,但是只译了5页纸,也搁笔了。以后歌德陆续读了一些中国小说《花笺记》、《玉娇梨》、《百美图咏》、《今古奇观》等小说及中国诗歌的英、法文译本。在读过伏尔泰编的《赵氏孤儿》以后,1784年他动手写戏剧《厄尔彭诺》,但是只写了两幕九场就搁笔了,而且还是秘书里默尔帮助将散文体改写成诗剧的。剧本片断初版于1806年。

  此外,歌德从汤姆斯译的《花笺记》(1824)所附的几十首诗重译了4首。除《薛瑶英》、《冯小怜》外,还有下面两首。说是翻译,实际上是改作。下面将中国原诗与歌德改作的两首诗作一比较①:

  ①钱春绮译。

  梅妃

  柳叶蛾眉久不描,

  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

  歌德改作(1827年2月)

  你送珠宝来给我做装饰!

  我已有很久不复照镜子;

  自我从你的视野里远离,

  我不再知道打扮和装饰。

  开元宫人

  沙场征戎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

  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歌德改作

  为了惩罚边境上的叛乱,

  你勇敢地战斗,可是夜间

  刺骨的严寒妨碍你的休息。

  这件战袍,我热心地缝制,

  尽管由谁去穿,我并不知道;

  我加倍铺上棉絮,又特别周到,

  多加上几道针脚,密密地缝,

  以便维护一位男子的光荣。

  如果我们在今世无法相见,

  但愿在天上有结合的良缘。

  两相对照,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内容上相去甚远。重译本身就会因英译者的不准而跟着译得不准。虽然歌德的改作给原诗大打折扣,但是歌德向往中国的心是应该予以高度评价的。

  2. 《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创作始末

  就在1827年5月,这位八旬老翁到伊尔姆河畔那个花园房子住。这时正是美丽的春天。“大地何嫣妍!太阳何灿烂!”“群木发繁枝,枝枝花怒迸,林莽阴森处,鸟啭千钟声”。他的耳朵里响起了他自己的《五月之歌》的声音。他呕心沥血、创作多年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第二部已经脱稿,他感到一身轻松。面对这大好的春光,他内心里又萌生出诗情的冲动。他想把刚读过的中国书并从中得到的印象和自己的遐想,用中国诗体写下来。他写信给好友泽尔特:“告诉你,我亲爱的朋友,我于5月12日(星期六)不由自主地来到我‘下边的花园’,惟一的想法就是在这里度过美丽的时光。这里惬意极了,春景美丽无比。我不想呆也得呆下来。今天仍在这里过耶稣升天节。这些天来一直在工作。”

  (1827年5月14日)他写信后的第二天,在日记中写道:“中国四季诗几首。”可见他的工作进展之快。同年10月24日他再次给泽尔特写信说:“小诗若干,汇成一集,冠以标题:‘中国四季’。本来还能加几首,也应该再加一点的。”1729年8月15日,他将诗的定稿寄给泽尔特,并写信说:“但愿这几张纸上的既诙谐又严肃的诗也给你一些快乐。”这组诗于1830年发表时,标题改成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共14首。标题加上“中德”两字,显然说明歌德自己意识到他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书本上,甚为肤浅。诗中的中国色彩并不浓厚。他学习中国的律词和绝句体还不到家。

  这组诗本来题为《中国四季》。但是从内容来看,诗人只描写了三季景色。

  下面选录三首并翻译出来,看看歌德如何学习与运用中国古诗的形式。

  一

  朝政腻烦,

  公务厌倦,

  莫辜负

  春光烂漫。

  何不离开北国,

  去到水乡江南,

  开怀畅饮赋诗,

  一首首,一盘盘。

  六

  杜鹃如夜莺,

  欲把春留住。

  怎奈夏已催春去,

  蓟草荨麻处处。

  回首我那树,

  枝繁叶又茂,

  密叶遮住我视线,

  怎能用情眼窥瞧。

  浓荫遮住彩瓦,

  窗棂和廊柱。

  我若离开人世,

  永朝东方望去。

  八

  夜幕垂空降,

  万物皆宵遁。

  最初见金星,

  星光可迷人。

  夜雾多缥缈,

  一切均无定。

  夜色多深沉,

  湖水平如镜。

  遥想在东方,

  夜空月流光,

  河柳垂发丝,

  柳丝戏河水。

  树摇影亦动,

  水波泛月辉。

  清凉透眼帘,

  渐潜入心脾。

  第一首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中国士大夫的形象:厌倦公务,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常饮酒赋诗。曾供职魏玛宫廷多年的歌德,对这种悠闲的士大夫生活不无羡慕之情。

  第六首写了中国留春、惜春、春梦的主题。诗人表示自己死了也要面朝东方。

  第八首写夜景,是14首诗中写得最好、中国诗味最浓的一首。从夜暮垂空、金星出现,夜雾缥缈到柳丝戏水,这一连串的动态描写,简直像中国诗人之作。

  歌德的抒情诗本来就短小精悍,诗句很短,有的诗句仅用名词。青年时代的《五月之歌》、《对月吟》和老年时代的《西东合集》都有这个特点。因此,歌德学习中国律诗和绝句写诗,是并不困难的,也是很成功的。

  3. 第一个提出“世界文学”概念

  歌德同外国文学的渊源关系,远远不只是同中国文学,而是涉及到全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学。他从几十年的生活和创作中深切地体会到,“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我们德国人”必须跳出自己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

  歌德自己是这样作的。

  他从小接受了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幼年时爱读《圣经》。1775年他出于爱好,将雅歌译成当代语言。他8岁时写的《新年献辞》诗就涉及到希腊神话人物,1774年他写出了名诗《普罗米修斯》,以后又写出了剧本《伊菲革涅亚》和《潘多拉》等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剧作。

  此外,他也接受了阿拉伯文化、印度和中国文化。他创作《维特》时,读过可兰经。1772年他写了一首《穆罕默德之歌》。1813年从西班牙传入一部可兰经的手抄本片断,他看不懂,便四处奔走,以求取得正确的译文。第二年俄国武士在魏玛一所中学举行回教礼拜仪式,他也跑去参加。他读了赫尔德尔翻译的13世纪波斯诗人萨迪的诗,奥地利的东方学者封·哈默尔—普尔格施塔尔翻译的14世纪波斯诗人哈菲兹的诗集。在他们的影响下,歌德创作了《西东合集》。

  福斯特(曼因茨共和国领导人)把自己译的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寄给他以后,他高兴之余,写了一首四行诗,赞扬这部印度古典剧。以后他写了瑶曲《神与舞女》。

  歌德还同当时的许多欧洲名作家有交往。英国的拜伦、司各特、萨克雷,法国的雨果、司汤达,波兰的密茨凯维支,都同歌德通过信,有的还见过面。他听说拜伦还把他的历史剧《萨达纳帕卢斯》献给歌德,但是献词是写在另一本书上的。“一个陌生人冒昧地以一个藩臣所献于他的王侯的敬礼,献礼于伟大的歌德,这位创造了他自己国家的文学并光耀了欧洲文学的现代作家的泰斗。”歌德见了题词,高兴极了。歌德赞扬“他是一个天生的有大才能的人。我没有见过任何人比拜伦具有更大的真正的诗才。”(1825年2月24日同爱克曼谈话)

  歌德还劝诫人谦虚。他对爱克曼说:“我也不能自视为惟一的诗人……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在这里歌德第一个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他是从通过翻译达到世界性文学交流的角度来谈世界文学的。

  在他提出这个概念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里从人类物质生产的世界性必然导致人类精神生产的世界性这一命题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世界文学必定会形成。

  就在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同一年,法国学者维尔曼在巴黎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讲座。比较文学正是随着世界文学交流而产生的。

  歌德还明确地说:“我们不应该认为中国人或塞尔维亚人、卡尔德隆或尼伯龙根就可以作为模范。如果需要模范,我们就要经常回到古希腊人那里去找,他们的作品所描绘的总是美好的人。对其他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去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同上)

  他不承认某个民族文学是模范,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但是古希腊文学也不能例外。这里也显示出歌德对古希腊文学的偏爱和过分崇拜。

  歌德喜爱中国文学,并用批判与吸收的观点来看待它。他说:“中国、印度和埃及的古物不过是些珍奇的古董而已,见识一下这些东西是好的,可是从道德和审美修养的观点来说,它们于我们的用处并不多。”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