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傅玄评传 > 一、正己立身以正天下

  一、正己立身以正天下

  儒家是强调伦理教化作用的。孔子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又讲"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荀子讲"礼者,所以正身也"(《荀子·修身》)。儒家所讲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包含了相当广泛的内容,规定了不少的名目,例如忠、孝、节、义,温、良、恭、俭、让等等,称之为"德目"。

  在德目里,傅玄最重视立公与履信。这是《傅子·内篇》里反复涉及的两个问题,而且主要是针对人主而言的。

  (一)正己以公心

  傅玄讲,人主于治人、正已两端,"必正己以先之也","正己,所以率人也"(《内篇》无篇名段)。而正己,最重要的是正心。《正心》篇曰: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古之大君子,修身治人,先正其心,自得而已矣。夫能自得,则无不得矣;荀自失,则无不失矣。无不得者,治天下有余。故否则保身居正,终年不失其和;达则兼善天下,物无不得其所。无不失者,营妻、子不足。故否则是己非人,而祸逮乎其身;达则纵情用物,而殃及乎天下。??古之达治者,知心为万事主,动而无节则乱,故先正其心;其心正于内,而后动静不妄,以率先天下,而后天下履正而咸保其性也。斯远乎哉?求之心而已矣。在这段话里,傅玄强调人主"正己"的根本途径,要靠"自得""求之心"。这是荀子的观点。《荀子·修身》篇提出,以礼正身,以礼为师,"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自安"即"自得","师以身"即"求之心"。荀子还讲,知"道"在心,而心要"虚一而静",这就是"大清明"(《解蔽》);人君"修身"比"为国"更重要,"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道》)。傅玄也讲:"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意林》)这就要求人君应自觉地"率先天下",从一开始就"正身",以"正心""自得"。这是一种主动进取的主张。

  那么,人主如何才能"正心""自得"呢?傅玄提出"息欲明制"(《校工》)的办法。所谓"息欲",就是"去私"。在生活享受方面,不能无节制,一味贪图声色之好、货物之求。《校工》篇曰:天下之害,莫甚于女饰。上之人不节其耳目之欲,殚生民之巧,以极天下之变。一首之饰盈千金之价,婢妾之服兼四海之珍。纵欲者无穷,用力者有尽。用有尽之力,逞无穷之欲,此汉灵之所以失其民也。

  《检商贾》篇讲,"上不征非常之物","君不索无用之宝","上息欲而下反真矣"。而"节欲"、"息欲",不如"无欲"。《曲制》篇曰: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

  无欲则无求。无求者,所以成其俭也。不知足,则物莫能盈其欲矣。莫能盈其欲,则虽有天下,所求无已,所欲无极矣。海内之物不益,万民之力有尽,纵无已之求,以灭不益之物,逞无极之欲,而役有尽之力,此殷士所以倒戈于牧野、秦民所以不期而周叛。曲论之好奢而不足者,岂非天下之大祸耶!

  "无欲"而俭是福,"不知足"而奢是祸。作为人主,应该近察天下物力民情,远鉴前代纵欲失民之祸变;不能相信"好奢"之"曲论",而要"求之心"。"心者,神明之主、万理之统也","有正心,必有正德,以正德临民,犹树表望影,不令而行"(《正心》)。而"心之倾,不可辅也"(《栋铭》),"倾危之变,厥身以随"(《杖铭》)。心正心邪,直接关系到吉凶祸福,人主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所谓"明制",就是行"公道"、立"公制"。在君臣、君民上下,无论是选举用人,还是为政赏罚,都要"至公"而"无忌心"。《通志》篇曰:任公而去私,内恕而无忌,是之谓公制也。公道行,则天下之志通;公制立,而私曲之情塞矣。《举贤》篇讲:"唯至公,然后可以举贤也。"《问政》篇讲,"政在去私","夫去私者,所以立公道也"。按照傅玄的解释,"公道"是在臣僚中解决权利之争的,贤者举之,不肖者黜之,为恶者诛之,不论"亲疏党别",人主不应以一己好恶而妄定进退;"公制"则有某种约束性质,君臣上下彼此相互理解,君"任公",臣"无忌",民"无怨",顺而不争,恕而通志。

  "公心"、"公道"、"公制"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关系,即《通志》篇所示:"夫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共同点是"去私"。焦点在人君身上:"公心"要"自得","公道"要上行,"公制"要上立。

  我们说,傅玄要求人主按照儒家的一套伦理道德主张,注重修身正心,去私立公,息欲明制,以通天下之志,实现以礼治国的理想,这实际上是无法做到的。从理论上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礼制是规定尊卑等级的人际关系的,为的就是尊君。无论是周礼确立的亲亲、尊尊的规则,还是孔子提出以仁释礼、荀子主张寓法于礼的新义,等级统治的结构井没有变,君权至上的法统也必须维护。因此,儒家强调最高统治者"以修身为本",重视道德修养的这套说教,与尊君的礼制规定就是相矛盾的。从实践上讲,即便是从傅玄推崇的延续400 多年的汉王朝挑出最开明的皇帝来考察,也没有哪个君主在"正心""修身"方面,能自始至终地实践自我完善的历程。至于汉魏时期,大一统的政权崩溃,儒学的权威地位下降,军阀割据的局面形成,杀伐篡夺的政局变化不断发生,可以说,这又是一次礼崩乐坏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傅玄呼吁人主按儒家政治思想的要求,将治政的途径引向自省修身的道德伦理的轨道上,一是不可能,二是办不到。司马氏要夺得曹魏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儒家名教不过是点缀,是号召士民的手段,最终解决问题要靠强权,靠实力,靠阴谋诡计。这是司马氏父子心里很明白的道理。但是,司马氏又毕竟是标榜以名教治天下的,儒家的伦理道德对谋求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仍具有不可替代的调解功能。因此作为人主要以德正己,"率先天下",使得"天下履正",这仍然是需要强调的问题。

  (二)立身以诚信

  傅玄在《义信》篇提出:"信"结于上,出于上;行于下,化于下;贯穿于人伦,体现于安上治民。其文曰:盖天地著信,而四时不悖;日月著信,而昏明有常。王者体信,而万国以安;诸侯秉信,而境内以和;君子履信,而厥身以立。古之圣君贤佐,将化世美俗,去信须尖,而能安上治民者,未之有也。夫象天则地,履信思顺,以壹天下,此王者之信也;据法持正,行以不贰,此诸侯之信也;言出乎口、结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讲信修义,而人道定矣。若君不信以御臣,臣不信以奉君;父不信以教子,子不信以事父;夫不信以遇妇,妇不信以承夫--则君臣相疑于朝,父子相疑于家,夫妇相疑于室矣。大小混然而怀好心,上下纷然而竞相欺,人伦于是亡矣。夫信由上而结者也??上秉常以化下,下服常而应上,其不化者,百未有一也。夫为人上,竭至诚开信以待下,则怀信者欢然而乐进,不信者赧然而回意矣。老子不云乎:"信不足焉,有不信也。"故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斯不信,况本无信者乎!??这篇文章以"义信"为题,通篇讲的是"信",不及"义"。而且,《傅子》其他篇章里,说到"义"的地方也不多。《贵教》、《矫违》、《重爵禄》三篇虽然提到过"礼义之教"、"仁义之理",也是并列而论,单独讨论"义"的文字,在《傅子》里找不到。另外,《傅子》里也极少言"忠"。"忠"与"义"是儒家礼教规范里很重要的内容。傅玄著论,意在"存重儒教"、"经纶政体"(王沈语),却对"忠""义"语焉不详,这很值得注意。固然,现存《傅子》篇章并非全帙,已佚文字中或有道及者,这也未可知,不能全然不顾。然而,从现存文字考察,傅玄讨论的问题,多涉君臣民关系,关乎治乱兴衰之道,不应该忽略"忠""义"之理;不见"忠""义"之理,而以"信"取而代之,大论特论,其中另有原因。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出屯洛水浮桥,曾遣使致书给护驾留驻伊水之南的曹爽,"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三国志·曹爽传》注引《世语》)。当时,太尉蒋济"随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济书与曹爽,言宣王旨'唯免官而已'。爽遂诛灭。济病其言之失信,发病卒"(《三国志·蒋济传》注引《世语》)。其实,"失信"的不是蒋济,而是司马懿。蒋济死后,王凌为太尉,驻守淮南,密谋废齐王,立楚王,司马懿率军讨伐,"先下赦赦凌罪"(《三国志·王凌传》),待到王凌面缚谢罪后,司马懿逼他自尽,害及楚王,"穷治其事","悉夷三族"(《三国志·王凌传》)。这也是不讲诚信的举措。后来,淮南将领文钦致郭淮书中,对司马懿失信妄杀之举表示了"痛心"、"追恨"的情绪,并对司马师"放主弑后"(《三国志· 丘俭传》裴注)的肆虐行径表示不能容忍的立场。司马昭统政后,不信任淮南将领,致使诸葛诞等人"惧不自安","有自疑心"(《三国志·诸葛诞传》)。第三次淮南起兵完全是上下相疑逼出来的。据诸葛诞宣言,他从准备到起事,实属不得已,是司马氏"不明臣",不察"至诚",使他只好举兵相抗。其实,这次讨伐之举本可以避免,由于上下相疑,司马昭亲率官军26 万之众扑向淮南,与防吴之集团军10 余万,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自相残杀。可以说,正始以后淮南王凌、丘俭、诸葛诞三次起事举兵,都是上下相疑,无信使然的。"万国以安","境内以和",绝不是举兵相逼所能造就的,关键在于由上而结的"王者之信"。所以傅玄感叹道:"祸莫大于无信","以上接下,而以不信随之,是亦日夜见灾也"(《义信》)。司马氏在政治、军事方面有着不可动摇的优势,却不能安定天下,灾祸不断,就是"无信"造成的恶果。

  我们知道,荀子是以"义"、"信"释礼的,"义为本,而信次之","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荀子·强国》);"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荀子·王霸》)。司马氏政权以法统而论,是从司马昭封晋王立晋国算起的,时在咸熙元年(264 年)。其实,甘露三年(258 年)五月,司马昭平淮南返回京城后,魏室就多次进封他晋公之爵、相国之位,他虽辞让再三,不过是掩人耳目,政权实际上掌握在他手里。傅玄乐府诗《晋鼙舞歌》五首里,有首《大晋篇》,就是歌颂文帝司马昭"应期创典制"的盛业的。但是,这个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以"权谋"创业的,它于曹魏帝国不忠不义。而淮南三次兵变却标举忠义之节,"救君之难","扶持王室"(文钦语),以讨逆为号召;甚至像宗室老臣司马孚也对司马师擅权废齐王芳"悲不自胜"(《三国志·齐王纪》裴注),以魏室忠臣自居。这样,忠义与司马氏无缘,且成为忌讳;权谋又一用再用,王室不甘就范,方镇屡有反叛,禅代只好推迟。因此,对司马氏政权来讲,只能以"信"来争取人心,"信立而霸",傅玄是从先成霸业以正天下这个角度立论的。

  总之,傅玄提出正天下,重要的是去私立公与任诚履信。这是在司马昭已有禅代魏室之心①,却一时不能顺利实现的情况下,傅玄向司马氏进献的两项化下齐众、求福免祸的大计方略。正始时期的政论家大多都强调人主正身的主张,例如桓范《世要论》中讲到"节事"、"节欲"的问题,袁准《正书》里提到"贵公"之义,甚至像何晏也煞有介事地劝齐王芳"正身"而"择正人"(《三国志·齐王纪》)。但是这些主张带有讽谏性质,只是希望君主有所收敛,或干脆有虚君之嫌,在立意上,与傅玄所倡"自得"而"求之心"的见解并不完全一致。至于以诚信接下而通天下之志,正始前后的政论家无人予以强调,这是傅玄特别申述的道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