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四、1956: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年

  聂荣臻说:“一九五六年这一年科学技术领域是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是我国科学事业开始发展的最关键的一年。”〔1〕

  这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14日,周恩来作了振奋人心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强调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提出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现有力量;同时指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科学技术新发展中的最高峰是原子能的利用。原子能给人类提供了无比强大的新的动力泉源,给科学的各个部门开辟了革新的远大前途。”面对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现实,周恩来号召:“我们必须急起直追”,“认真地而不是空谈地向现代科学进军。”会后,全国掀起了向科学技术大进军的热潮。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56年11月,周恩来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解释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内容之一是:“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他提出国防工业重点是“把原子弹、导弹、遥控装置、远程飞机搞起来”〔2〕。这进一步表明了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中国要掌握尖端科技,要研制出原子弹、导弹的决心和信心。

  周恩来不仅是中国研制两弹的主要决策人之一,而且是一步一步地、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落实这一决策,并最终把事情办成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1956年,周恩来在确定目标、组建机构、组织力量、争取苏联帮助等方面,都做了十分重要的筹划与安排。

  在中共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其后的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部门参加,在三个月内制定出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关于制定这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周恩来说;“按照需要和可能,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来,把我国科学事业方面最短缺而又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根据世界科学已有的成就来安排和规划我们科学研究工作,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末使我国最急需的科学部门能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3〕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在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三位副总理具体负责下,组织全国600多名科学技术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和讨论,制定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规划中提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科学技术研究任务共57项,研究课题600多个,任务的重点共12项,而原子能技术、喷气与火箭技术排在前列被视为重中之重。这对我国后来突破尖端、研制出原子弹、导弹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55年1月,中央在作出研制原子弹的决策后,7月,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三人领导小组,加强对原子能事业的领导。1956年,随着发展航空工业和研制导弹决策的出台,对如何加强领导,周恩来多次进行谋划。1956年4月11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并中央:“为了能够统一地和有计划地领导利用原子能的工作和发展航空工业,拟分别成立原子能委员会和航空工业委员会。”周恩来提出的两个委员会的组成方案是:原子能委员会,主任:陈云,副主任:郭沫若、李富春、李四光、宋任穷治委员:王鹤寿、朱理治、刘秀峰、刘杰、李德全、张劲夫、黄松龄、黄敬、赵尔陆、钱三强、薄一波、聂荣臻,秘书长:刘杰(兼).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聂荣臻。副主任:黄克诚、赵尔陆;委员:王士光、王诤、安东、刘亚楼、李强、钱志道、钱学森;秘书长:安东(兼)。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了上述方案,两个委员会成立。1956年7月,周恩来听取刘杰关于请苏联援助建立原子能工业谈判的汇报,和薄一波、宋任穷、张劲夫等进行研究后,28日致信毛泽东并中央,汇报了我国原子能工业建设的速度和投资问题、技术干部问题、各部门协作问题;提出“拟成立原子能事业部,即以宋任穷任部长,在原子能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经毛泽东同意,1956年11月16日,一届人大常委会第51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原子能事业部(当时名为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2月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宋任穷任部长,刘杰、袁成隆、刘伟、雷荣天、钱三强任副部长,主管核工业建设与核武器研制工作.在导弹研制的领导方面。1956年5月26日,周恩来出席的中央军委会议,作出了成立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的决定.1956年10月8日,周恩来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五院(即导弹研究院)院长.后来导弹研究院演变为七机部。

  研制两弹,需要足够数量的人才。研制原子弹的决策出台后,周恩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要求:既要“集中一批学生,转到学习物理方面的专业”;还要使懂原子能的专家归队,发挥其特长。周恩来说:“要把现在的原子物理专家逐渐从行政工作中抽出来.物理专家的组织才能都很强,钱三强是科学院的秘书长,又是青联的副主席,钱伟长是清华大学的教务长,周培源是北京大学的教务长,在浙江大学有个物理专家,叫胡济民,担任副教务长,调了好久调不来,这次要下命令调来,从行政部门把他们‘解放’出来。如果找不到适当的人选做教务长,当个名誉教务长也可以嘛。总之要号召专家归队,各位如果知道有专长的人可以推荐,不要瞒起来。”〔4〕为了解决组建导弹研究院的技术人才问题,1956年5月29日,周恩来委托聂荣臻,邀请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副总参谋长兼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国家科委副主任范长江、一机部部长黄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等33位有关部门领导人共同研究,提出方案。聂荣臻回忆说:“过了几天,我将需要商调的三百八十名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名单报送给周恩来总理,他看后对我说:‘你们所需要的干部同各部门商调就可以了’。”〔5〕就这样,任新民、屠守锷、梁守槃、庄逢甘等30多名专家被选调到导弹研究院工作,和当年分配的10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一起组成了最初的导弹研究队伍,加上随后调入的蔡金涛、黄纬禄、吴朔平、姚桐彬等专家,形成了中国发展导弹技术的第一批骨干力量。

  研制两弹的决策出台后,周恩来便着手考虑进一步争取苏联援助的问题。1956年1月3日,针对请苏联帮助中国规划原子能工业远景计划以及建立原子能工业事,周恩来致信李富春;在同苏联谈判时“你要从如何进行规划上谈出一个眉目”.1956年3月,周恩来派刘杰、刘伟、钱三强等组成代表团赴苏联谈判,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核工业的协定。1956年秋冬起,中国选派了13。多科学工作者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进行工作。在导弹方面,根据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的在导弹制造、研究和使用方面给予援助的书面要求,1956年9月,苏方答复同意供应两枚尔一1型教学用的导弹样品,接收50名中国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火箭专业,并派5名苏联教授来华教学。苏方的答复同中国的要求相距甚远。聂荣臻说:“通过苏方的答复,我们看出了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对我国发展国防尖端武器的态度,总的说来就是不想给。”〔6〕据此,聂帅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发展中国导弹事业的方针.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了这一方针。1957年初,周恩来出访苏联、波兰、匈牙利。7月,他抓住国际形势有利于进一步争取苏联援助的大好时机,指示聂荣臻找当时苏联驻中国负责经济技术的总顾问阿尔希波夫谈谈。阿尔希波夫请示苏联政府后受权宣布,同意中国派代表团去苏联谈判。9月,聂荣臻、陈赓、宋任穷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莫斯科,经过35天的认真谈判,于10月15日签署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苏联在尖端科技领域的援助,使我们争取了时间,,缩短了差距,赢得了速度。

  苏联提供的一座7000瓩的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直径为1.2米的回旋加速器等设备,1958年夏在北京远郊区坨里建成.1956年7月28日,周恩来提出:“将原子核实验中心和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统一组织为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受科学院和原子能事业部双重领导,以原子能事业部为主。”坨里实验基地建成后,经国务院批准,物理研究所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1958年8月22日,周恩来和陈毅、贺龙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到坨里参观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受到全体职工的热烈欢迎。

  在试验基地方面,1958年10月,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正式成立.1958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筹建核试验场,起初定位于甘肃敦煌西北约100公里的戈壁地带;后经过对新疆戈壁沙漠地区勘察,并报经中央军委于1959年3月批准,决定将核武器试验基地定点于新疆罗布泊西北地区。

  【参考文献】

  〔1〕《聂荣臻回忆录》(下),第766页。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

  〔2〕《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32、236员。

  〔3〕《聂荣臻回忆录》(下),第769页。

  〔4〕《党的文献》1994年第3期第20页。

  〔5〕《聂荣臻回忆录》(下),第799页。

  〔6〕同上,第801页。

  2007/09/10

  四、1956: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年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