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经济篇  贵食之本重政之正──管好用好中国的土地资源

  很久以前,我国有一位思想家曾说:“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曰,贵土,土,食之本也”。又有一位作者写道:“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地不平均和调,则政不可正也,政不正则事不可理也。”如此重视土地,是因为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之一。马克思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重视土地,一方面要设法理顺土地的所有与经营关系:另一方面要根据土地的经济供给的稀缺,设法实现土地的最佳利用。

  一九五八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关系和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方式,搞乱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刚刚理顺的土地所有与经营关系,损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招致了土地生产力的倒退和巨大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大办钢铁、大办土铁路、大办社有经济、大办水利、大办城市建设等主观蛮干,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和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九六二年,周恩来认真总结了“大跃进”的教训。一月二十日,他建议刘少奇对七千人大会的书面报告,把所有制的改变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觉悟程度来决定的意思补写进去,并说对自留地、家庭副业也补写几句为好。

  与此同时,周恩来多次强调要爱惜土地,要保证粮食耕种面积不致减少。

  一月八日,周恩来说,过去我们有些盲目性,想一下子把工业发展起来,结果造成了不平衡和人为的破坏现象。他对城市建设、办工厂大面积占地很不安。并说,我们自开国以来占了一千三百多万公顷好地,全国只有耕地一万一千四百多万公顷,一下子就占去十分之一,很痛心。虽开了点荒地很有限,要接受这个教训。我国地方虽大,但真正能耕种的地并不多,苏联和美国都比我们大约多一倍。以后要往山地发展,我们将面临些新的问题。

  二月七日,周恩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为纠正错误、正本清源,他以身作则承担责任。在总结基本建设战线过长的教训时,周恩来特别说了两个问题。一是不爱惜土地,占用耕地过多。我们国家幅员很大,但是可耕地并不很多,人门密的地方,耕地恰恰比较少。十二年来,为了搞基本建设、城市建设、水利建设,交通建设等等,占用的好地超过二亿亩以上。而十二年来,开荒不过一亿多亩,增减相抵,少了一亿多亩好耕地,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另一个问题是拆掉民房太多。在城市搞基本建设,拆掉了很多城市的民房,搞水利、交通工程,拆掉了很多农村的民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拆迁户,都要挤占耕地建房以安置他们。

  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过速发展,不仅在资金、原料、劳动力等方面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且还在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配置方面使工农业比例失衡,从而加剧农业的萎缩和整个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四月八日至九日,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说,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在某些方面,不如第一个五年,粮食耕地面积减少了,人力弱了,地力弱了,畜力弱了。一九六二年的农业总产值比一九五七年下降百分之二十二,比重由百分之四十四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二,各种农产品产量只相当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二年水平。而一九六二年工业总产值是八百八十亿元,比一九五七年的七百零四亿元增长百分之二十五,这是不相适应的,在这样农业基础上,工业生产水平是不稳固的。

  如何保证农业的发展以及耕地的绝对数和人均面积的不致下降?周恩来主张按照“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的原则对国民经济进行大的调整。同时,强调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教育和倡导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增长。一九六三年十月,周恩来指出,“我国资源有两个很大的弱点,第一,耕地少,不到十六亿亩,在全国土地总面积中不到百分之十二。将来要扩大到二十亿亩,这需要经过很大的努力。等到我们扩大到二十亿亩时,我国的人口又要增加到十亿左右了。第二,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也很小,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所以每年要有那么多人在农村就业,也不是很容易的。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教育青年,除了首先要使他们知道我们这个江山来之不易,还要教育他们上山下乡,爱护耕地,爱护山林,发展农业,发展畜牧业,并且努力造林,发展辅助食品、木本油料以及其它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

  学习周恩来爱惜土地的几次讲话,他有两个方法特别值得我们珍视。一是掌握具体数字。周恩来对于每年耕地增减的数字,对于人均耕地的增减数字,对于国土面积与耕地面积与森林覆盖面积的比较,对于中国与其他大国耕地绝对数与人均占有数的比较,都了如指掌。周恩来解决其它经济问题亦有掌握具体数字的方法特点。二是思考百年大计。将来耕地的绝对数能不能增加?增加的极限是多大?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占用耕地会不会下降?如果放任食之口日增,耕之地日减,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有没有方寸可耕之地?正是基于这些思考,他号召爱护耕地,通过垦荒努力增加耕地,通过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以保证人均耕地的一定数量。一九六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周恩来说,从一九四九年到现在,每年生产一千五百万人,过去十五年,出生的婴儿共二亿二千五百万人,每年都要安排就业升学。他认为,若不实行计划生育,我们留给后代的人多地少的包袱将越背越重。与爱护耕地相联系,周恩来在水利、林业方面亦表现了思考百年大计的特点。周恩来在土地方面掌握具体数字、思考百年大计的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每一个公民特别是村、乡、县、省以及各个部门的领导同志,若都能掌握土地方面的具体数字,都能为子孙后代着想,那就能够增强爱惜土地的自觉性。

  十多年改革,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工业建设、城市建设、乡镇企业和农村建房的发展,以及工业污染对一些耕地的破坏,一九一九至一九八七年中,全国共减少耕地五千二百五十一万亩,其中仅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年的两年中就减少二千四百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一九四九年的二点七亩降到不足一点四亩。李先念一九八八年四月到河北栾城视察,当他得知那里的人均耕地已由土改时的三亩下降到一点六亩时,语重心长地说:一亩耕地可以养活两三个人,占一亩耕地就等于剥夺两三个人的饭碗,乱占耕地等于杀人。进行建设要少占土地。

  党中央指出,全国都必须继续认真贯彻实行计划生肓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让我们重温周恩来六十年代调整时期爱惜土地的几次讲话,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坚决制止和纠正滥占耕地现象,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奋斗。

  2007/09/10

  经济篇  贵食之本重政之正──管好用好中国的土地资源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