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础润备伞未雨绸缪──南京谈判中判断苏北内战即将爆发

  础润备伞,未雨绸缪,是指在事物即将发生变化而尚未发生变化之时,要悉心观其动向,察其端倪,以做好相应准备,防患于未然。《诗经》云“迨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绸缪者,修缮也。

  欲雨而未雨之时,要修缮门窗,准备雨具,虽狂风暴雨之来,又何惧乎?军事活动更是如此。军事活动的残酷性、激烈性和其筹划的隐秘性,决定了战争形势常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高明的军事家,妥善于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努力争取主动权。这一点上,周恩来堪称大师。

  一九四六年六月,国民党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全面内战。除中原而外,国民党军还有哪些进攻方向?这是中共中央极为关注的问题。

  这时,周恩来正率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和美国代表进行谈判。综合各方面情况,周恩来认定,苏北等地必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重要进攻方向。

  首先,国民党代表在谈判中,坚持要中共部队和地方民选政府退出苏北等地。蒋介石在同周恩来、董必武会谈时一再说,“苏北地方并不大,让出来不算什么,你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生存。现在大家都看到,你们在苏北,对南京、上海威胁很大”,“这个问题解决了,全国就和平了”。周恩来批驳说,要中共部队和地方民选政府撤出苏北,而由国民党军进占,是违反政协协议和整军方案的。“政府认为苏北威胁南京,承德、张家口威胁北平,铁路沿线中共部队威胁交通,应一律撤退,实在毫无道理。因为整编统编之后,大家都是国家军队,不能说谁威胁谁。反过来,如果我们也说南京威胁苏北、北平威胁承德、张家口,铁道线上驻军威胁附近各县村庄,那么问题便无法解决。这样的提法,并不是从同家观点出发的。”蒋介石又提出了所谓“难民问题”。他说,中共在苏北搞土改,有五百万难民由共产党地区进入“政府地区”,他们要求还乡。周恩来指出,这些“难民”不能代表解放区广大人民,如果国民党军队回到那个地区,难民要比现在多得多。大量难民也从政府地区进入共产党地区,但是共产党的办法是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而不是为了宣传目的和制造混乱而利用他们。但国民党方面寸步不让,始终坚持他们的方案,并称,这一条不能做到,对于其他问题的协议也一概不能成立。

  谈判进行中,社会上也出现了反常现象。六月底,集苏南各地的所谓“苏北难民”,与国民党特务勾结在一起,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掀起“武装还乡”的狂潮。“江淮旅沪同乡会”、“苏北难民请愿团”等各种名目的“难民团体”纷纷致电蒋介石,要求“收复苏北以苏民困而解倒悬”。国民党要员谷正纲、王懋功等到各地散发“难民面粉”,“常有成千难民随谷王两氏之后,狂呼‘请政府保护我们还乡’!”南京的“难民”更为猖獗,甚至扬言要到梅园新村向中共代表团请愿。

  这种情况报刊上也有大量反映。国民党所控制的各种宣传媒介,不仅连篇累牍发出歪曲苏北等地实况的报道、评论,“武装还乡”的论调也甚嚣尘上。六月二十七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称,“苏北难民还乡请愿团”发表告各界同胞书,“要求共党立即放下武器,撤去苏北中共军。”七月二日,《东南日报》刊发镇江专电:“自周恩来宣布共军无退出苏北之意向后”,“苏北难民数万人,将在此间举行大游行,街头巷尾已贴有标语:‘打回老家去!’”综合上述情况,并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军事情报相印证,周恩来对国民党进攻方向作出了明确判断。全面内战爆发前,周恩来致电中央:蒋决定大打,除围攻五师外,胶东苏中两区必定进攻。中央将此通报华中,要求华中“须准备于蒋军大举进攻苏中时坚决粉碎之。”全面内战爆发后,周恩来于六月三十日致电中共中央:“蒋介石政策如中央所指是边打边谈。东北方面因兵力不足,一时不致有大动作;关内则必在所谓自卫、恢复交通及难民还乡等口号掩护之下,向我中原、苏北、山东、热河等地进攻。”中央要求各地,“加紧粉碎国民党进攻。”关于战略方针,中共中央本来曾设想一个南线作战计划,准备全面破裂后,苏北中共部队实行外线出击,既策应中原,又开辟新区。七月十二日,周恩来致电延安井北平,通报了严重敌情:“苏北大战即将开始,部队(指国民党军)由徐州向南、津浦路向东,江北向北,三面同时开始进攻,以武装难民作先锋,先求解决苏北后,再打通津浦、平汉等。”接到周恩来密报,七月十三日,中共中央致电华中:“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

  由外线出击改为内线作战,这是解放战争初期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战略方针的转变,它使中共部队得以以解放区为依托,集中优势兵力,大量歼灭装备优良之敌的有生力量,推进自卫战争的胜利进程。从七月十三日起,苏北解放区军民对进攻之敌实施抗击,至八月底,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胜利。

  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密切注视前线战况,以谈判斗争配合军事斗争,粉碎国民党的种种阴谋。苏北内战爆发后,恰逢黄河、淮河、沂河、沐河等河夏泛。因民党不仅不开放沿江各坝,使河水入江,反出动飞机轰炸河坝,扫射修坝民工。结果,堤岸溃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苏皖边区致电国民政府行政院,要求开放河坝,而国民党仅在报端公布,而迟迟不来取行动。周恩来认识到,国民党当局的意图,是想以此造成苏北重大水患,以达到其军事目的。他致函宋子文,要求国民党立即开放归江各坝,并制止轰炸和阻挠运河修堤工程,并一针见血地揭露说:“勿再以此为政争战争之武器。”此外,周恩来还通过统战途径,获取了国民党军向苏北运送毒瓦斯炸弹的情报,经过同美国、国民党代表的交涉,制止了这一阴谋的实行。

  础润备伞,未雨绸缪,是军事斗争的重要原则,周恩来关于苏北问题的谈判,是对这一原则的成功运用。

  2007/09/10

  础润备伞未雨绸缪──南京谈判中判断苏北内战即将爆发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