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夏完淳

一六

  除了后来投降的马士英、阮大铖外,还有那位在夏完淳6岁进京时接见他们父子,并为其写过赞诗的钱谦益。与誓死不降的扬州人民相比,在金陵的朝臣死难的人数并不多,这和整个金陵政权上层领导阶级的投降风气是有关的。

  相传金陵失守后,一个城内的乞丐颇有气节,投水而死,临死写下绝命诗说:“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

  对于弘光小朝廷腐朽官僚的卑鄙无耻,丧失气节给予了无情讽刺!

  清军攻入金陵后,大肆劫掠,烧毁了明朝宫殿,屠杀了大量人口,真所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只落得“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直入宫门一路蒿(作者注:引自《桃花扇》)。”紧接着,清军又以风扫残云之势席卷东南,花柳繁华的江南城市成了废墟一片,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完全停顿了。

  清军因为不熟悉南方情况,再加上仅靠骁勇善战的八旗子弟已无法控制这么大的地区,就开始操纵投降的汉奸,以汉治汉,管辖事务。他们将八旗重兵驻扎金陵,以为中坚,由明朝的叛将们引导清军扫荡江南残余的明朝势力。在崇祯王朝未灭亡时就投靠清朝的洪承畴被任命总督军务,招抚江南,驻扎金陵;上文提到的那位有文无行的钱谦益则主管宣传,发布诏书:“名正言顺,天与人归”。招抚江南文人投降。

  夏完淳闻讯后,愤怒地撕碎了曾被他珍藏的那首钱谦益写的《赠夏童子端哥》,以示与之决裂。

  清朝在完成上面布署后,见大局已定,就揭开假仁义的“代报君父(指崇祯)之仇”的面具,斥南明政权为叛逆,命令南北各地老百姓都要一致顺从他的风俗习惯,严格执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命令,迫使人民改变衣冠服饰,改变自己的风俗。在古代,中原人民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动不得的,因此许多人宁愿牺牲头颅,也不愿剃去头发。

  清军便叫城内的地主士绅出来宣传,执行命令。许多有骨气的士大夫,如曾在弘光王朝做事的祁彪佳、王思任、刘宗周等都决不肯出来为敌人利用,以死相拒,或绝食或效仿屈原投水,献出了生命,以死抗争。

  弘光朝的迅速灭亡,像一颗炸弹,炸醒了还存在着侥幸心理的人们,使他们震惊,也使他们惭愧。史可法等人用生命筑就的血肉长城已经不能阻止大军的入侵,他们在清军的潮水般的攻势前没有了退路。史可法、钱谦益等人在血与火考验面前的不同表现,又促使他们在即将面临侵略时进行深深的思考。无数因曾与弘光王朝马、阮等奸党有过隙,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隐居观望的人士,如夏允彝,如陈子龙,还有一大批以夏完淳为代表的热血少年、青年都举手为誓:再不能等待,再不能犹豫,要像史大人那样,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危难中呼唤儿女的祖国!

  夏完淳在征得父亲同意后,毅然改名为“复”,表示自己效仿先烈,誓死复兴祖国的决心。

  国家不幸诗家幸。在现实斗争和风云变幻中,他的诗歌,也有了质的飞跃。他的军事政治才能在这时候也有了长足进步。可见他不仅为一诗人,更有良吏之材。

  史可法、祁彪佳、王思任以及千千万万为雪国耻身先去的将士、百姓,他们的形象就像冬天风雪中的松柏,永远屹立在后来人的心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在这极端严峻的考验面前,是杀身成仁,还是保全性命?每个人都处在分化的十字路口。夏完淳一家,还有他们的亲戚朋友们,就像汪洋中同舟共济的共患难者,以无数先去者为榜样,在失去了君王,失去了领导核心的时候,在像潮水一样涌来的敌人的大刀面前,共同扶持,互相勉励,要在这最艰苦,最寒冷的时候,像松柏一样挺立。

  逝者已矣!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义务,后来的人也要在今后的岁月里,用青春和生命来完成自己的这份承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