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文天祥

  §第二章 京城殿试中状元

  宝祐三年(1255年)冬天,文仪带着天祥兄弟二人晓行夜宿,前往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参加进士科举考试。

  这一年来,父亲文仪的身体欠佳,临行前,人们劝他不要陪儿子去考试了,但他执意要前往,并且说:“我花费了20年的心血,要亲自看看它的效果。”

  这些天来,尽管寒风袭人,但他仍精神矍铄。早晨他招呼儿子赶路,晚上他又忙着找客店,备茶饭,一心要儿子吃好睡好,好精力充沛地参加考试。

  这年文天祥整20岁。两年前他在乡试中考了第一,今年初又到白鹭洲书院跟博学多才的欧阳守道先生学习了半年多时间,他以聪明好学赢得了欧阳先生的悉心指教。后来又参加了郡里的考试,他和弟弟文璧一同中了贡士。他知道,中了贡士只是取得了进京城应考的资格,在京城要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及格以后再参加殿试,在集英殿根据题目,写出对策文章,由皇帝亲自阅卷,才能决定是否考取进士,因此,京城的两场考试是最重要的。天祥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不辜负父母和乡亲们的一片心意。

  途中,文天祥不止一次地想起了离开家乡时的情景。母亲噙着眼泪为他们兄弟二人准备行装,祝愿他们金榜题名,将来好报效国家。他的伙伴以及众父老乡亲也来送行,有的说:“我们没有本事考进士,天祥中了进士,做了官,一定要想着我们百姓,要把国家治理好。”有的说:“如今北方蒙古政局有所稳定,力量有所恢复,他们刚刚远征了云南,不久就会进犯江南。天祥考取了进士,做了官,一定要辅佐皇上富国强兵,保住大宋江山。”

  临行前,吉州以及庐陵的官员也为天祥兄弟设宴饯行,称赞他们兄弟为家乡带来了荣耀,勉励他们继续努力,金榜题名。

  就这样满怀着奋发向上的壮志,带着家乡人民的嘱托,文天祥踏上了赴京应试的征途。

  临安作为南宋都城已有120多年了,几代皇帝及官僚偏安于此,不思国难,整日花天酒地,尽情享乐。如今的临安城内,几十万人口,殿阁楼台林立,市肆(铺子)坊巷星罗棋布,一派繁华景象。再加上现在已到年末,大街小巷更是热闹非凡。

  父子三人找了一家旅店住下。天祥兄弟准备参加几天之后的礼部省试。父亲则照顾兄弟二人吃饭、睡觉,联系参加考试的有关事宜。闲下来时父子间也议论议论时局。

  “淳熙年间,有个叫林升的诗人,曾在这里的一家客店墙壁上题了一首诗,你们还记得吗?”父亲问道。

  “记得,那是一首七言绝句。”天祥回答道。

  文璧紧接着背诵了这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依然如此啊!”父亲文仪无比感慨地说,“几十年过去了,看看现在的临安,还不是和当年一样,官僚士大夫醉生梦死,有谁还想着国家的安危!这样下去,别说收复失地,我看连这半壁江山也难保啊。”

  “我们一定要设法保住大宋江山。如果我能在朝中做官,就要向朝廷陈述我的看法,让皇上认清如今的形势。对了,过些天我如果省试得中参加殿试,我就把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在策论中写出来,让皇上看看。”

  天祥诚恳地对父亲说。

  “不过,谁知道皇上又会怎样想呢?”父亲担心地说,“如果惹怒了他,落榜事小,还会有杀身之祸的。”

  “我不怕,我就是要讲真话,讲实话,考不取进士,做不了官,没有关系。因讲了真话而被杀头,恐怕还不至于,您老人家尽可放心。”

  天祥同弟弟文璧认真准备了一些日子,便参加了礼部主持的省试,他俩沉着应试,考完后都感觉不错,便耐心等着发榜。

  二月初一,礼部发榜了。文天祥兄弟双双通过了初选,父亲文仪脸上露出了笑容。不少人向他祝贺:“恭喜您两位公子榜上有名,老人家的心血没有白费。”

  文仪答道:“同喜,同喜。能否中进士,还要看殿试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