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苏轼

二一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府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二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

  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前、后赤壁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苏轼的《念奴娇》词,则更是广为传诵。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清代词论家评论东坡此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概的代表作,恐怕要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了。这篇词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旷达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三国时代东吴名将周瑜,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首词,也是苏轼豪放派别的代表作。南宋俞文豹的《吹剑续录》中,有一段评婉约与豪放词的话,便列出了“大江东去”作为例子:“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永)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过去的词论家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个对立的流派。婉约派讲求词的婉丽,是指唐五代以来就已形成的一个派别。在苏轼以前,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散文和诗歌方面,都已取得了很大成就,惟独在词的方面,没有多大的改变。当时少数作家的一些作品,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写塞外风光和羁旅乡思;欧阳修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感慨朋友聚散匆匆,后会难期;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写游宦行役之苦,已表现出同花间派不同的面貌。但这只是凤毛麟角,总的说来,这个时期的词,基本上仍然是沿袭唐五代的遗风。

  作家们都把词当作遣兴娱宾的工具,还没有摆脱“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作品除了描绘恬静闲适的享受生活,绝大多数都是写男欢女爱,别恨相思。“倚红偎翠”、“浅斟低唱”、“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就是这个时期词作内容的形象概括。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词,基本上仍然是以歌妓舞女为中心——词的创作主要是供她们歌唱,词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她们的思想和生活,风格纤艳柔脆,有些作品甚至是淫秽之作。

  直到苏轼出来,才如旱天惊雷,震撼词坛。他一扫五代遗风,使词的创作发生了一个伟大的变革。他把词从绣幌舞筵、从个人的小天地引向整个社会,扩大了词的境界,改变了词的柔靡风格,大大增加了词的表现力。他不仅用词写景抒情,还用词发议论、谈哲理,甚至还以词代替书信。吊古,纪游,言志,抒怀,思乡,怀人,悼亡,留别,送别,记事,记梦,咏物,题赠,唱和,等等,几乎所有诗的传统题材,在他的词中都能看到;从社会生活,到个人日常起居的思想感情,一切所见所闻所遇所感,他都可以写入词中。清人刘熙载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也。”并非夸张之论。特别是他把社会生活引入词中,为词的内容开辟一个新的广阔的天地,直接影响了后代无数作家,尤其具有重大意义。钱塘江潮的奇伟壮观和弄潮儿的矫健形象,密州出猎的壮丽场面和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农村人民的生活图景,对祖国河山、对英雄人物的热情颂赞和壮志未酬的慨叹,这些内容,在靡靡之音仍然占统治地位的北宋词坛,使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相反,描写男女情事的作品,在三百四十多首苏词中,总共只占四五十首,已退居非常次要的地位。这是词自产生以来,从来没有出现的情况。

  苏轼把议论引进词中,这是他的一个功绩。比如《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十分精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