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苏轼

  §第二章 卷入漩涡

  嘉佑六年(1061年)底,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属陕西)判官,有权签署报告和送往朝廷的通讯。

  凤翔因为和甘肃南边的强邻西夏纠纷迭起,人力缺乏,民穷财尽。苏轼的职务没有太多工作,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此地为民求雨的事:有一年凤翔一带久不降雨,农民面临着收成不保的局面,苏轼与太守决定替百姓求雨。苏轼献上祈雨文,数以千计的人赶来共同祈祷,结果,果然接连下了几天大雨,缓解了旱情。苏轼非常高兴,为了纪念,他将官舍后面的亭子命名为“喜雨亭”,还写了一篇碑记。后来,苏轼在其他各地做官时,多次带领百姓去求雨,他每次求雨所做的祈文,都收在他的“全集”里。

  仁宗皇帝嘉佑八年(1063年)去世,新皇帝是英宗。英宗在治平元年(1064年)免去苏轼的前职。他因为久闻苏轼大名,打算破例升他为翰林,担任替皇帝起草诏书的文书工作。当时的宰相韩琦说:“苏轼之才,是大器之才,以后自然被天下重用。重要的是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读书人没有一个不敬畏、羡慕、心服他,然后才选取他、任用他,那么就不会有人持不同的意见了。如果现在就骤然重用他,那么天下的读书人未必以为这是对的,皇上这样做,反而会连累他。”英宗说:“那么就给他一个修注怎么样?”韩琦说:“记注和制诰是相近的工作,不可贸然任命。不如在馆阁中选择一个能够接近皇上的贴职给他,而且请皇上先召他来面试一下。”英宗说:“我们不知道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才需要考试。何必考苏轼呢?”但韩琦仍然坚持,于是考苏轼二论,他又列入第三等,可以任职史馆。苏轼听到韩琦的这些话后,说:“韩公真可说是用德来爱护人才了。”史馆的官吏轮流在皇家图书馆工作,苏轼有机会看到皇家收藏的珍本、手稿和名画,心里很高兴。

  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苏轼的妻子王弗去世,年方二十六岁。她给苏轼留下了一个六岁的儿子苏迈。王弗对苏轼温柔贤惠,俩人恩爱情深,她的去世,对苏轼精神上是一次很大的打击。王弗死后十年,一夜,苏轼又梦到爱妻,醒转后满怀愁绪,写下这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妻子夭亡,苏轼还没从丧妻之痛中走出,第二年即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他的父亲又去世了。

  苏轼兄弟辞官返回眉山,埋葬了王弗和苏洵后,他们又要为父亲守服二十七个月。

  丧期届满,苏轼再婚,他的第二任太太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

  这期间神宗即位。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兄弟重返京师,从此卷入政治风暴之中。

  在此,有必要将王安石作一介绍。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诗词散文俱佳,思想创新,有口才。

  神宗起用他做了宰相,在职期间,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革新政治,以缓和当时政治、经济的危机,因种种原因,其新法最终失败。王安石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政治家,在政治上,他以雄才大略、执拗果断著称于史册,他死后,民间称他“拗相公”,可见其性情之顽固。苏轼曾评王安石是“三不足”——“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

  苏轼于熙宁二年(1069年)重返朝廷时,王安石正做宰相。王安石平时就讨厌苏轼政见和自己不同,于是就让苏轼判官告院。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想改变科举、兴建学校,诏两制、三馆讨论。

  苏轼上书议论说:“求得人才的途径,在于了解人才;了解人才的办法,在于求其实。假如国君和宰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求实之政,那么胥史皂隶中未尝没有人才,何况在学校和贡举中呢?即使沿袭目前的做法,我认为人才仍会有余。假如国君和宰相不了解人,朝廷不去求实,那么即使在公卿侍从之中也常常会担心没有人才,何况在学校和贡举中呢?即使恢复了古代的学校制度,我认为人才还是会不足的。时代有好或坏,事物有废和兴,当时代安定,即使暴君也不能废毁它,等到它已是倾颓的时候,就是圣人也无法恢复它。所以风俗变化了,法律和制度也要跟着变。就像大江大河的改道,要勉强它恢复原来的样子,是很难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