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千古奇帝宋徽宗

一〇五

  金国未能灭辽,且逢国丧,虽然垂涎南朝,可一时还腾不出手来。而大宋皇帝却是个好事之徒,已经忘记或者有意违反他与金太祖的誓言:“不互相侵犯,不得容纳对方的盗贼和罪犯,不得派遣间谍。”当时朔州(今山西省属县)、武州(今山西省左云县)、蔚州(今河北省蔚县)的州守来降,带来了天祚帝的国书,书中说自己流落夹山多年,处境极其艰难。皇上动了恻隐之心,想起宋与辽本是兄弟之国,长期友好相处,就亲作回书说:“若愿来中国,当以皇兄之礼相待,赐甲第和姬妾,尽力加以奉养!”不幸的是回书被金兵截获,宗翰震怒,来书遣责宋方背弃盟约。此时皇上也感到自己此举太荒唐,竭力否认此事,说是辽国间谍伪造宋国书,总算狡赖过关。

  旧事未了,新事又出。当时金将张觉反叛,据平州、营州降宋,宋宣抚使王安中予以接纳。张觉,平州人,原是辽国辽兴军节度副使,辽亡降金,任临海军节度使、平州知州。金迁徙大量的燕地民众,路经平州,张觉同情百姓,就杀了降金的大臣左企弓、康公弼等人,释放燕地百姓回故土,并击败金兵。皇上认为平州是燕山府的门户,建为泰宁军,封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赏赐银绢数万。

  金国谴责宋方招降纳叛,杀戮金国大臣,违背燕民归于金等盟约,王安中不予理睬。后来宗望领兵从西部前线回到东部,攻下平州和营州,来国书索取叛将张觉,要求赔偿平叛所费赏银。王安中找了一个相貌与张觉相似的人,杀了之后以首级送去。宗望说:“邦交需守信义,宋方纳叛欺蒙,已先背盟。张觉现藏于燕山府武库中,若不遣送就兴兵自取。”

  皇上自知不敌,命王安中杀了张觉,函送首级向金赔罪。郭药师与辽国降宋的将军们都兔死狐悲,认为朝廷不把降将当人,出尔反尔。郭药师当面问王安中说:“若金国来要郭某的头颅,王安抚是不是也这样做?”从此燕山府内外解体,众叛亲离。

  皇上既是好事之徒,又是好色之徒。自从建成艮岳之后,他的后宫佳丽已增加到一万人,可以说是竭尽天下之美色,本应感到满足。而梁师成却自称皇上曾对他说道:“朕阅尽天下美色,而称意的只有四个人,即郑皇后、刘贵妃怜怜、九华玉真刘安妃和李师师。郑皇后年长色衰,两个刘妃都已去世,现在真正喜爱就只有李师师了!”梁师成是皇上最亲近的大内侍,所言自然可信。九华玉真刘安妃去世后,皇上尤为悲痛,将她安葬在生前所住的玉真轩旁边,经常去吊念,每次都呆坐着,两眼直发愣。梁师成怕皇上会因此得精神病,就安排他微服私访李师师。据说私访效果极佳,每次他都转忧为喜,能高兴一阵子。

  皇上与李师师结识始于政和三年秋,正在刘贵妃怜怜猝死之后。李师师,汴京人,父亲王寅是个染衣工匠,母亲生下她就死了,父亲只好用豆浆和羊乳来喂养。当时民间习俗流行将幼儿舍身于佛寺,为此她得名师师。这个小女孩命运特别凄惨,在四岁时,父亲又因罪入狱而死,她由著名妓院醉杏楼的李姥收养,改姓为李。说来也怪,在黄连苦水中长大的师师竟是个小美人。

  养母李氏本是汴京嘌唱名妓李春娇,当年歌喉浏亮出群,京城走红,门庭若市。她充分预计到养女的容貌、姿质和歌喉的价值,不特传授自己的演唱技艺,还费重金聘请当朝第一流的箫管名家武震、史彦等人调教。名师出高徒,品位自然非凡俗所能比,加上师师天生丽质,禀赋慧悟,上头之后名动京城。当时的入内省押班张迪净身前为嫖客,与李春娇有交情,屡次向皇上夸奖李师师色艺双绝,说得皇上一时心动,决定前去看个究竟。

  皇上命张迪带着珍珠、白金、琴瑟、鹿茸先行,诡言富商赵乙闻艳名而来。当晚,皇上换上便衣,夹杂在保驾的众多内侍中。出东华门约二里许,便到了位于镇安坊的醉杏楼。皇上让内侍们在楼外侍卫,独与张迪走进楼内。只见灯烛辉煌,上下相照,有歌女舞妓数十人,钗光鬓影,目挑心招,能引得上天神仙也起凡心。皇上历来认为:秦楼楚馆可以点缀太平,金粉弦歌也有益风化。每次到妓院,都禁不住心花怒放。李姥见这位赵乙是此道中人,且礼物厚重,便亲自接待。见面之后觉得有些面熟,似曾相会过,而生平接客甚多,一时也想不出个究竟。

  她引赵乙走进大厅,内中陈设雅致,有多年的松柏盆景,大小盆中所栽菊花都是名贵品种。李姥请他尝鲜枣,吃香雪藕,味儿虽好,却不见师师露面。赵乙生性焦躁,过去很少静候等人,此时也只好忍耐。少顷,他被引进一小轩内,轩中窗明几净,图书琳琅。窗外竹影扶疏,樱桃树叶茂密。接着他又被请到后堂小餐,食品精美,可惜师师仍未露面。又过了许久,李姥带他去沐浴薰香,说师师有好洁癖,最怕闻到俗人味。

  几经周折才让他进入闺房,房中陈设均是精品,清新脱俗,尤多图书。墙上有—轴《绿珠吹笛图》,是前朝大画家李公麟的手笔,运笔如行云流水,人物衣带飘举。观图可以想见这位古代名姬樱唇所度,能使“霜月摇摇吹落,梅花簌簌惊残”。许久才见李姥拥着—个妙龄少女姗姗而来,一如玉树临风。赵乙见她五尺长发,黝黑光可照人;眉如纤纤新月,而难描摹其光彩;眼似双凤点头,横波一脉销人魂;周身绢素,不随时俗斗时新;未施脂粉,真色自能生香。他本为久等而心中恼怒。现在一见清心,似已洗尽胸中浮躁和污浊,就美言取悦,问起芳龄与所好,表示相亲之意。谁知师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倨傲不愿尽礼,全不把这位高个子富商放在眼里。

  少顷,从壁上取下古琴,隐几端坐,开始演奏名曲《平沙落雁》。大凡京城名妓声价百倍,重金相聘,只能入闺房一睹芳颜,赠礼厚重才能观舞听琴。至于想要进一步亲近乃至同床共枕,则需数万、数十万金,并且还要让佳人看得上眼才有一线希望。赵乙被师师的魅力所慑服,就静下心来聆听这首千古名曲。

  琴曲《平沙落雁》相传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所作。师师轻拢慢捻,信手而弹,旁若无人。琴声初起时舒缓悠扬,像是碧空的浮云,随风的柳絮。季节已是深秋,鸿雁志在霄汉,开始南征,北望雁门关,南思洞庭水,列队横过长空。师师瞥了案几前的赵乙一眼,发现这个富商身上的铜臭并不太重,从眼神看正游心于太空,领略鸿雁远走高飞、任重而道远的意趣。她感到有些惊异,庆幸自己终于遇到了一个雅士。自成名之后,来到自己闺房中的阔佬们都挥金如土,她也常用琴声回报,只是阔佬们大都故作风雅,能懂得她的琴意的人极少,有时甚至有对牛弹琴的感觉。遇知音之乐鼓舞了师师,演奏就更入神。她通过“散拂”加强重拍,表现出风云变幻的征候,风急雁行斜,雁群正与天风搏斗,排云入塞,一举万里。

  重拍过后,雁群欲落,曲调悠扬婉转,赵乙仿佛置身其中,听到雁群在空中和鸣,看到雁群若往若来,若远若近,回环顾盼,在空中盘旋,然后陆续降落,曲调也徐徐下行。雁群初落,立足未稳,重拍声中,显现出雁儿们惊而复起,此吁彼应,三五成群,掀起了参差飞鸣的喧闹,曲调徐徐上行。赵乙在这静境中有闹意、闹境中有静意的乐曲声中,得到了极高的艺术享受。雁儿们仍在回环顾盼,空中盘旋,这顾盼盘旋每次又有变化,最后终于远落平沙。师师完美地奏出在江天暮景中,群雁飞鸣寻食,延颈相依,友爱相聚,慢慢地群动俱息。只有雁奴在踯躅,警觉地保护着雁群的安全。最后几点泛音,平沙景色隐没在暮色苍茫之中。

  曲终已久,而赵乙还沉浸在雁群欲落而未落、最后得所适情的意境之中。他的音乐鉴别能力很强,有敏锐的听音能力。听了师师的演奏,感到相当满意,称赞道:“爱卿的指法、音调卓乎高古,能衔雁群于弦中,贯清风于指下,急时如繁星不乱,缓时则如流水不断。”师师听后,不禁嫣然一笑。这是当晚对贵客第一次表示赞许的微笑。千金难买一笑,师师的微笑使赵乙深受鼓舞,继续说道:“爱卿演奏的妙处不在于声,而在于声外意韵萧然,一般人很难达到这个水准。听卿奏曲,似能看到雁群像浮云游于太虚,因风舒卷,千姿百态,不失自然之趣。卿借鸿雁的远志抒发自己放逸的心胸,故能得弦外音,味外意。风尘中有这样的旷逸高才,赵某今晚幸遇,实在是三生有幸!”

  自从离开琴师武震、史彦之后,师师首次听到有人能这样精确地深入地评论她的演奏技艺,她终于变矜持为谦逊,亲切地答道:“曾听一位哲人说过,纨绔子弟中无雅人,文墨人中无确人,道学中无达人,官宦中无骨人。小女子不识高低,以为大官富商虽有权有钱,但缺乏雅兴豁达,想不到赵客官竟如此深谙乐理,恳请不吝指教!”既然是知音,情投意合,赵乙也就如实地指出师师的不足之处。她心悦诚服,又畅情适意地重新演奏,果然能尽善尽美。接着是赵乙请求再演奏一次,说:“赵某因‘商务’烦累,心力交瘁,前不久又丧一苏州聘来的爱妾,情绪颓丧。今晚听爱卿奏曲,似已超然于物外,心神能得到片刻安宁!”师师欣然从命。曲三终而天已拂晓,皇上出醉杏楼,由内侍拥卫回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