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千古奇帝宋徽宗

五四

  第十四章 绘画宗师育高才

  新的执政成员们同心合力,前后化了一年多时间,总算把最危险的人物蔡京,一步一步地逼到他早就应该去的杭州。大家弹冠相庆,庆祝大功告成。新的六名执政成员都是皇上精心挑选的,都是亲信中的骨干。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私心特重,又无治国才能。过去在宦海中进退浮沉,向背离合,无非是为了追名逐利;身为执政后想的是如何固宠保位,各占山头各唱各的调。其中只有侯蒙还算忠厚,而充其量也只能自保名节和唱颂“我皇万岁”而已。在此后的岁月中,这伙人在乱哄哄中抢着登场,各自呈献薄技,演出了众多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剧,此乃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年轻的皇上欣然自得,感到自己不愧为神宗的肖子,能上应天意,下从人心,挥手之间逐出权奸,拔擢贤臣来辅政。新的宰辅要实行仁政,就得减轻百姓赋税,先恢复了食盐官卖官运。这样,朝廷的收入势必大为减少,土木工程和各种事功只得暂停。皇上生性好动,喜欢寻求刺激,现在没有新的游乐名目,心中不免寂寞,感到生活有些单调。善解人意的郑贵妃,深悉皇上的心理变化和跳动的脉搏,就经常向他请教书画技法,一起鉴赏历代名画,这大大地激发起皇上的绘画热情,注意力也就从大兴土木、穷奢极欲逐渐转移到绘画方面来。

  金风淡荡飒爽,时光将近重阳。一天早晨,皇上下朝后驾幸郑贵妃所住的宫殿,见殿前的金盏菊已经绽开,繁花重叠,压得柔枝弯弯。远远近近的绿树,不少已变成鲜红色或淡黄色,宫城庭院深深,也锁不住无限秋光。郑妃见皇上心情很好,就让使女在楼头摆上美酒,两人乘兴赏菊。这金盏菊是郑妃亲手所栽,平时勤加料理,开得特别兴旺,芳心含情,通体清香。一对彩蝶在花丛中上下翻飞,似是独得风气之先。

  阳光璀璨,照得殿顶琉璃瓦闪闪发光,从檐上飞下一对喜鹊,长长的尾羽在菊花前上下翘动,鸣声亲切,给寂静的宫院增添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忽见雄鹊定神凝视,似是发现草丛中有鲜活的食物,双趾后踞,正想突起啄食。雌鹊相对而立,意气洋洋,准备与伴侣共享美餐。竹丛坡石之后,有几株盛开的鸡冠花,红得像燃烧的火焰。花前有两只美丽的秋禽,一只偎依花丛,正沐浴于温暖的阳光;另一只在花前停立,回顾身后的伴侣,两禽目光相视,绻绻情意,无比关切。万类在金秋竞相比美,虫鸟也似乎懂得情爱,举止潇洒。皇上平时爱画花鸟,技法熟练,对花草的朝暮瞬间变化和野禽的动态,有精深的体会,此时与明眸含情的爱妃共度良辰,同赏美景,创作灵感突然在心头涌现,物我两忘,自我已融化在所见的美妙的意境之中。这种灵感就像兔起鹘落,稍一放纵就迅速消逝。他赶紧铺开画绢,挥笔勾勒出初稿,以便来日细细摹写。

  过了几天,皇上带来画好的彩画,以便郑贵妃先睹为快。郑妃打开图卷,见卷首有御题瘦金楷书《金英秋禽图》,画的是上次饮酒赏菊时所见,卷末用行书署“御笔”二字,并有“天下一人”花押。她最为激赏的是占据中心位置的一对喜鹊。皇上用一种俊美放纵的笔势来表达细致的写生。喜鹊的头部、颈部以及身尾,全用泼墨挥洒,羽状用浓墨勾勒,腹下和颈后的霜毛,奇飞欲动,点晴之笔用黑漆,隐约如豆,高出画绢,好像在灵活转动。后面的两只秋禽,则不用俊美放纵的笔调,而是用工笔作细致的描绘,真是写尽物情,穷尽天真技巧。金盏菊朵朵向阳,从花向看,可知时间是在清晨与晌午之间,蕊粉散落,彩蝶闻香而来。花枝、竹叶和草叶都用淡色渲染,并用双勾法勾出轮廊。

  郑妃知道,皇上少年时曾随吴王府直省官吴元瑜学丹青,而元瑜曾师事大画家崔白。眼前此画,工笔细描与抒情写意和谐统一,坡石、竹枝、草丛的技法,可见出从崔白而来的痕迹,但用俊放的笔调来写生,畅神抒意,用工细的笔调来写生,天机盎然,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皇上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花鸟画的新的天地。她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观感,皇上听后乐得心花怒放,搂着她亲了又亲,称赞她是自己在宫中的知己,书画艺术的知音。

  为了让郑贵妃了解自己的艺术新成就,皇上命宫女打开他前些时候所画的《竹禽图》和《柳鸦芦雁图》。郑妃看出,两图中的坡石、草叶都用粗笔,表现技法与《金英秋禽图》是一致的,都渊源于崔白的笔法,又有出蓝之胜,这是不言而喻的。使她感到惊异的是虽同样写生花鸟,而两图从内在到外形,各有不同的特色。《竹禽图》构思简洁,坡石屹立,石缝中长出数枝斜竹和一丛青草,竹枝上两只鸣禽相对而立,斜竹精工,禽鸟细巧。而《柳鸦芦雁图》的内容比较丰富,柳树粗大盘曲,柳枝长垂水面。有两只乌鸦在枝头相偎相依,怡然自得;另外两只乌鸦分别立于树根和树枝上,相对而鸣,声情急切,与前者形成对比。芦苇丛中,几只大雁在为采食而忙碌,或引颈啄蓼花,或缩颈吞食物,或凝视水面。图中写生鸦雁,都用拙重的笔调,与《竹禽图》中写生禽鸟用细巧的笔调,迥然不同。

  能用不同的笔调写出不同体貌的禽鸟,使郑妃觉出皇上的多才多艺。皇上的艺术领域极为广阔,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勤于观察和思索,敢于大胆地进行创造,所以他的绘画日新月异,能很快地超过前人。郑妃自己不会绘画,但能读懂皇上的神功化笔,其原因固然是由于她聪慧好学,有他人所没有的能鉴赏历代名画的好条件,而更重要的是与皇上长期朝夕相处,熟悉他的个性、素养以及情感细微的变化。在艺术上皇上爱标新立异,所画的内容多种多样,所采用的笔调和技法常不雷同,而画面却和谐统一,花鸟人物形神兼备,关键之处在于皇上具有雍容高雅的艺术个性。

  一年来皇上画禽鸟时常成双成对,流露出深深的绻绻情意。他是个多情种,人们毫不为怪。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知道他另有所怀,那就是一年前死去的王皇后。皇后之死,使皇上陷于矛盾痛苦之中。他爱她,她是十年结发妻子,始终恪守妇道,执掌后宫时宫闱严肃。他恨她,所恨是谏诤时不留情面,对制鼎作乐、修建宫殿缺乏热情,常常使他下不了台。他又怕她。她认为正确的事就坚守不移,甚至不顾个人安危。有好几次他想黜废皇后,可又下不了决心。废后将会震惊全国,过去仁宗废郭后,哲宗废孟后,当时群臣就议论纷纷,事后两个皇帝也很后悔,说是“坏了自己的名节”。王皇后深得人心,要想黜废她只能自取其辱。

  正如术士给他算命时所言:他的生辰年月都属水,水旺之人足智多谋,聪明过人;而水旺就会流动不息,随物赋形,情性不专。他自以为是“一代英主”,群臣们也称颂他“英武果断”,其实他也开始意识到自身有种种弱点。特别是蔡京的奸谋败露之后,更显出自己宠信佞臣、骄奢逸乐、不恤民力等毛病,而王皇后生前的谏言确是治病的良药。皇上还记得她在弥留之际的赠言,所言仍是忧国忧民,并未提到个人的私事和家事。

  在王皇后去世后的一年之中,一些大臣在幕后进行策立新皇后的活动。当时的蔡太师主张立王淑妃,童贯和朱勔倾向于刘德妃,杨戬认为两者皆可,郑居中则以为非郑贵妃莫属。对于群臣所推荐的人选,皇上并不反感,这几个人选都是他的爱妃。但推荐者所关心的不是国体,而是为了他们个人的私利,只能一笑置之。皇上偏向于立郑贵妃为新皇后:她出身于世家,有很好的礼教修养;平时勤读书史,深明历代治乱;举止恭肃,在后宫有威望;性情柔顺,雍容雅丽,与她在一起真是赏心悦目。不过时候未到,不必过早地宣布自己的决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