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李鸿章

二一

  第二,购买和自造船舰。

  海防建设的重点在海军,海军的核心则是舰队。

  初建海防时,李鸿章主张自造船舰,不向外国购买。

  但在边防危急、仓促建立海军的情形下,他转而采取买船为主、造船为辅的方针,他购买船舰的理由是:“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着想要成军,必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但不可能托洋商误买旧船。”定造之时,选举学生、工匠一同前去,由经办人员亲赴各厂考察何种船只最好,且适宜于中国水道,再“与其议价定造”。在建设过程中,亦由专员检查督造,凡不合规格者要重新返工。从此以后,李鸿章开始向英国、德国订购各种舰艇。1875年,李鸿章向英国订购4艘“新式”炮船,又称为“蚊子船”,这4艘船于1876年间先后驶到中国,被分别命名为“龙骧”、“虎威”、“飞霆”、“策电”;1878年又订购了4艘蚊子船,被分别命名为“镇东”、“镇西”、“镇南”、“镇北”,这四艘被拨给北洋海军,先前买的四艘调拨给南洋。后来经实践证明,这种蚊子船都是钢片做成的,几乎成为一堆废品。对于购买铁甲船,由于花费极高,起初未试办。1879年日本武力吞并琉球,使李鸿章认识到“今要整备海防,力图自强,非有铁甲船数只,方足以控制重洋”。于是,他在1880年向德国订造两艘铁甲船。这两艘铁甲船于1885年抵达中国,由李鸿章命名为“定远”和“镇远”,这是北洋海军中吨位最大的船只。

  1883年,李鸿章否认购买英国所造的“新式加大碰快船”,而购买了德国所造穹面钢甲巡洋舰,命名为“济远”。1884年,又从德国购进两艘巡洋舰,分别命名为“经远”、“来远”。与此同时,还从英国订购了“致远”和“靖远”两舰。李鸿章在向英、德两国购买船舰的同时,还将上海、福建两地造船厂制造的一些轮船调运到北洋,编入北洋海军,先后有巡洋舰“平远”,“广甲”,鱼雷巡洋舰“广乙”、“广丙”,练船“康济”、“威远”、“海镜”以及通报、运输船各两只。至1888年,北洋海军已拥有一支可观的大型舰队。有巨型铁甲舰两艘,高速巡洋舰7艘,炮船6艘,鱼雷艇6艘,练船3艘,运输船1艘,共计大小25艘。至此,北洋海军从建制到船舰数量初具规模。

  第三,创建海军基地。

  要创建近代化海军,除了船舰以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屯泊船舰的港口,检修船舰的船坞以及与之配套的炮台。因此,李鸿章在筹组舰队的同时,对海军基地的基址进行了多次勘察,最后,选定了旅顺和威海卫。他说:“综览北洋海岸,水师扼要之所,惟旅顺口、威海卫两处,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因威海卫工巨费繁,李鸿章决定先经营旅顺口,于此建设船坞及海岸炮台,作为战舰收宿之地,并兼敝奉省和保卫京都。1880年,旅顺基地工程开始动工,先在海岸修筑炮台,同时疏浚口门、船澳,以浚深海港。至1886年建成东西炮台9座,安置大小炮位48门。

  后又增修炮台4座,添置炮位23门。从1889年开始,又环绕旅顺背后,建造陆路炮台17座,安置炮位78门。与此同时,为巩固旅顺后路,兼防金州,又在大连湾修筑海岸炮台5座,陆路炮台1座,安置炮位24门。在此期间,李鸿章因旅顺船坞工程进展缓慢,于1887年包给法商承办,至1890年11月全部竣工,耗银131万两。旅顺船坞是一项巨大工程,当时被誉为海军的根本。就整个旅顺海防工程来说,在当时亦堪称为配套完善的远东一流的近代海军基地。威海卫工程于1887年才开始全面展开,因起步较晚,设计建造更具有近代化、大型化的特点。

  到1890年建成北帮炮台3座,南帮炮台3座,刘公岛炮台6座,日岛炮台1座。从1891年开始,又修筑威海后路炮台4座。整个威海卫炮台群,共配置大小炮位127门,各炮台建造极为庞大、坚固,既配备有大口径岸炮,又有各种分隔的弹药舱和炮弹提升装置。在刘公岛、日岛,还分别建造了地阱炮。

  各炮台配置较为合理,彼此互相依托,交叉火力,连绵相接,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威海卫除炮台工程外,其他如海军公所,大铁码头、船坞等,也都是规模浩大的工程。威海卫宏大的海防工程陆续建成,人们认为从此威海卫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海屏障”。

  旅顺、威海基地相继建成,威海卫即为北洋舰队的永久驻泊地,旅顺则为北洋舰队维修保养之所,两地各设提督衙门,均为北洋海军重地。就防御体系来看,威海、旅顺恰似人之双臂,环抱勃海,形成对京都的钳形防御网,成为勃海之“锁钥”,天津之“门户”。

  第四,培育和训练海军人才。

  李鸿章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建立一支近代化海军,除了船舰、基地等物质条件之外,关键问题还需有训练有素的人才,“水师为海防急务,人才为水师根本”。

  基于这个认识,李鸿章在创建北洋海军过程中,一面购买、制造船舰,一面大力培养、训练人才。为此,李鸿章继续派遣留学生赴国外培训,同时在国内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学堂,大力培养海军专门化人才。1880年创办天津水师学堂,以留学回国的严复为总教习,并聘任洋员授专业课。1882年,将天津水雷电报学堂改组为水师管轮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的规模更为完备。1885年创办天津武备学堂,以培养能通晓西法的淮军中下级军官。1890年,为便于学生就近学习驾驶、鱼雷、水雷、枪炮等技术,又在刘公岛创办了一所威海水师学堂。此外,为了培养急需的水雷、驾驶、管轮、枪炮等专门人才,还先后创办了大沽水留学堂、旅顺鱼雷驾驶学堂、管人才学堂,管轮学堂、水雷学堂、威海枪炮学堂等等。所有这些学堂,不仅为海陆军培养了一批相当的军事技术人才,而且促使了西学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