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秋瑾-竞雄女侠传

  §从厦门到绍兴

  1889年的秋末,当寿南去北京之时,单氏领着孩子们返回了故乡绍兴,在会稽县老浒桥秋家的祖居把家安顿了下来。秋瑾小时候就是在这个老家附近的老浒天主教堂前,亲眼目睹了手持长枪的外国天主教徒们威吓乡亲,戏弄百姓的场面,因而受到很大的刺激,从此在心中植下了厌恶外国侵略者之根。

  这时期,13岁的秋瑾跟母亲学习针线活和刺绣,心灵手巧的秋瑾很快就掌握了用针走线的技巧。特别是对于刺绣更加喜爱,尝试着绣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秋瑾的一幅对针法要求非常高的双面彩绣“龙凤牡丹图”,因色彩鲜艳,配色协调,得到了家长和客人的赞许。但秋瑾的性格似乎与这类针黹活不相符,没多久就开始厌倦,没了兴趣。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被自己的针刺痛手指,终于寻找借口罢手不干了。

  放弃了针黹,秋瑾却更加热心地阅读书本了。出类拔萃的聪明,使秋瑾对读过的书都能一下子就记住。她尤其喜欢读古诗,不仅读杜甫等的诗读得入迷,自己也经常写诗。小小的秋瑾诗思泉涌,词藻华丽,引经据典,诗章的结构,遣词用句的合理,简直与她那年龄不相称。父亲寿南看了她的诗作,常叹息道:“如果是个男孩,将来在科举中必有成就。”

  秋瑾自己也知道这一点。那时她经常为男女之不平等而愤愤然。常说“以前不是有过‘女状元’吗?”、“这个世界太重视男人了,不那么轻视女人的话,会出现许多女英雄的”,为此,还作了不少感慨男女不平等的诗。这里顺便一提,“状元”,是科举考试中,在最高阶段的“殿试”(在宫廷里举行的皇帝亲临现场的考试)里获得第一名的称呼。诗词、四书五经,还有传奇、明清的白话文、小说等,正在不断地铸就少女时代的秋瑾今后一生的思想素养。

  秋瑾吟咏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对慷慨赴刑的荆轲、遭馋而被诬杀的宋代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等充满了敬慕之心。“侠”和“死”,作为秋瑾今后一生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就是从这里开始萌生的。1891年4月,祖父嘉禾已届60。作为漫长官场生涯的最后一个职务,他从厦门海防厅同知的任上卸任回到了故乡绍兴。刚回绍兴时,嘉禾暂时和寿南一家一起住在旧居里,但过了没多久,在夏初时分买下了百亩(约600公亩,1公亩等于100平方米)的田产和位于绍兴府山阴县南门的一座建于明代的邸宅“和畅堂”。和畅堂原来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朱赓的旧居别墅。

  宅屋由明式的南向五栋木建筑构成。第一栋共有四个房间,主要用作来客住宿用。现在,在这栋房屋的入口外上方挂着“秋瑾故居”的匾额。第二栋也有四个房间,东侧最靠里面的那间是秋瑾在世最后时期的书房兼卧室。卧室后壁隐藏着一间很小的暗室,秋瑾曾把自己的重要书籍文件及手枪藏于其中。中央是大客堂,客堂的门楣上方悬挂着隶书的“和畅堂”匾额。秋瑾在担任大通学堂督办时期,常邀徐锡麟、陶成章,还有王金发等革命党人在这间客堂里开秘密会议。第三、第四栋是秋瑾一家的住所,少女时代的秋瑾也应该是生活在这里的。第五栋由三个小房间和厨房组成,庭院里有一口水井。祖父嘉禾买下这处房产后,寿南带着全家也移住其间了。

  和畅堂的后面,有一座被称作“塔山”的小山,好像因山顶有座古塔,所以这小山就有了这名称。相传这座塔是春秋时代建造的,以后各朝代都对其进行过修整。传说因“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出名的春秋时代的越王勾践,曾在这座塔上观察星象、占卜凶吉。秋瑾十分喜欢这座巍然耸立的塔,每天天一亮就起床登到塔上,在那儿活动身体和练习武术。

  “你起得太早了,睡眠不足对身体没有好处。”

  对于母亲单氏的担心和关心,15岁的秋瑾振振有辞地回答道:

  “妈妈,我看到太阳升得老高了还躺着不起床的人,总会想这人说不定身体的哪儿不对劲。人的身体需要经常锻炼,这样才能更加强壮。”

  秋瑾一心想着要和男人比高低,并比男人更厉害,那就得在文武两方面都很出色才行。于是她琢磨着用自己独创的拳法和剑法,一个人坚持着每天这样的训练。只要不断地训练,随着身体的越来越强壮,武术技巧的越来越精到,那时熟能生巧,武术自然会和自己的身体融为一体——秋瑾是这样想的。

  刚开始训练时,由于突然使用平时不太用劲的肌肉,所以腰、腿、脚都十分地疼痛。特别是被缠裹的小足,接触地面的面积小,因此受到的冲击比通常的人要大好几倍,禁不住发出痛苦的呻吟。然而一想到越王勾践卧在薪草上,舔着苦辛的熊胆,最后终于灭掉了大国吴国,为自己报了仇雪了耻的故事,秋瑾就想,身上那些暂时的疼痛又算得了什么!小女侠就这样意气风发地、一边发出高亢的呐喊,一边任凭全身被汗水浸透,坚持不断地进行着训练。每天,当东方露出鱼肚白时,秋瑾就驱拂掉睡意一骨碌地从床上跃起,不出声响、蹑手蹑脚地来到庭院里,用小缸里的凉水简单地洗个脸,轻轻拔掉门闩,飞快地跑向屋后登上塔山,开始练武。“一个女孩子家的,练什么武呀……”起初对秋瑾的练武很不以为然的母亲单氏常这样嘀咕。但不久就被女儿那不同寻常的热情所感动,有一天,母亲对秋瑾说:“真的要想把武艺学得精通的话,还是跟随优秀的武术教师,正规地好好练习才行。”

  “妈妈,那你能请得到好的武术老师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