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朱德主题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试论朱德领导的”赣南三整” ——刘学民

  “赣南三整”,是指朱德同志在江西南部山区,领导南昌起义军余部进行的三次整顿:天心圩整顿、大庾整编、上堡整训。①南昌起义军的“赣南三整”,和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一样,在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人民军队的创立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民军队的巩固与发展产生过更为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赣南三整”的经过和意义作一概略论述,以求教于研究军史、党史的同志们和革命前辈。

  “赣南三整”的经过

  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在潮汕失利后,一部分主力去了海陆丰,剩下的另一部分主力就是朱德率领的二十五师和第九军教导团。这支部队经过三河坝的三昼夜激战,为了保存实力,于十月三日撤出战斗,在饶平地区又汇集了潮汕失利后退出的一部分部队,“共约两千余人”。②由于几次战斗失利,所以这时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在这个非常时刻,朱德挺身而出,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饶平茂芝全德学校召开干部会议,讨论了革命形势和起义军的去向问题。他根据大家的意见,作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决定到敌人力量薄弱、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湘粤赣边界地区去找“落脚点”,去打游击。③

  在向赣南进军途中,朱德为了巩固这支部队,保存革命火种,于一九二七年十月初至十一月下旬,先后进行了三次整顿。

  1、天心圩整顿

  天心圩整顿,是在一九二七年十月中旬进行的。这次整顿,主要是通过思想效育,稳定部队情绪,鼓舞革命斗志,坚定胜利信心。

  朱德同志在谈到当时为什么要进行整顿时,曾说:“转到江西安远县的天心圩。这时部队更涣散了,由三部分集拢在一起,有周士第的一部分,有潮汕撤出的一部分和我原来指挥的一部分,七零八落,没有组织。有些人中途跑掉了,留下的人也还有继续要求走的。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就在天心坪进行了初步整顿,召集军人大会,说明革命形势和任务,指出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以鼓舞情绪和坚定信心。”④

  在天心坪的军人大会上,朱德有一次非常激动人心的讲话,陈毅、粟裕、杨至诚、赵镕有过大同小异的回忆。当时,朱德非常严肃地指出:“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一九二七年的中国革命,好比一九○五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一九○五年革命失败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一九一七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是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一九一七年’的。只要能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⑤

  朱德的这次动员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他情辟地剖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展示了革命必然要继续问前发展的光明前景,令人信服,感人至深,使同志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增强了胜利的信心。陈毅同志对之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朱德同志的这次讲话,讲了两条政治纲领,我们对部队进行宣传教育,就是依据这个纲领作些发挥工作。在三十年后,当政治学院的负责同志问到这次整顿时,朱德非常谦虚地说:“有这样一回事。但你们不要把它当作我一个人的功劳,应当把它看作是集体的智慧,看作是党的领导。那时我所讲的,也并不是我个人独创的见解,而是革命的经验。在当时情况下,需要用马列主义来分析革命形势,指出革命是有前途、有出路的。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大家的意志。部队要巩固,就要经常在部队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思想工作。最基本的是要依靠党的组织,那时党员比较多,把党的组织加以整顿后,又发展了一些党员,依靠他们去巩固部队。”⑦

  天心圩整顿的成功之点,就在于朱德用马列主义来分析形势,用共产主义来教育官兵,使大家认清革命前途,坚定革命信心。尽管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在这次整顿中离队了,“一共走了三百多名军官和士兵”,⑧但留下来的,都是革命的精华,其中许多人以后成了人民军队著名的高级将领,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说,天心坪整顿是起义军千里转战途中的一个转折点。从此,部队踏上了新的征途。

  2、大庾整编

  大庚整编是在十月底进行的。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整顿了党团组织,二是整编部队。

  起义军从信丰到达赣粤边境的大庾时,朱德所预料的有利形势出现了:国民党新军阀各派之间重新开战,爆发了粤系、桂系、湘系军阀的混战。他们忙于互相争夺,不得不暂时放松了对起义军的追击。朱德、陈毅便利用这个有利时机,领导部队适时地进行了一次整编。⑨

  大庾整编,首先整顿了党团组织,加强党的领导。⑩由陈毅主持,整顿了起义军的党、团组织。南昌起义虽然开始了我们党独立领导军队的新时期,然而,当时这支部队只是在上层领导机关和军官中有少数党员。在士兵中,除了少数连队外,一般连队还没有党团员。因此,党的工作不能深入到基层和士兵中去。经过这次整顿,重新登记了党、团员,调整了党、团组织,成立了党支部。那时候他们还不懂得应当把支部建在连上,但是实行了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各个连队中去,从而加强了党在基层的工作。这是对这支部队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措施。(11)此外,还选派了一些优秀党员去基层担任指导员。

  在整顿党、团组织的同时,对这支不成建制的部队进行了整编,以便于指挥、作战。当时,这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部队,建制早已打乱,原来的军、师、团都成了空架子,已不适应新的情况,于是便把部队整编为一个纵队,(12)由朱德任纵队司令,陈毅任纵队指导员(即党代表),王尔琢任纵队参谋长。以原二十五师为基础编为一个步兵支队。支队下面编为三个步兵大队,将原来教有团、二十军第三师的残部及零散的人员编为一个特务大队。同时,组成了一个机炮大队,装备了两挺重机枪、两挺手提式机枪和一门八二迫击炮;将编余的干部组成了一个教导队,直属纵队部领导。纵队司令部以在抚州新建的第九军军部为基础建成。(13)

  经过整编,部队而貌焕然一新。“虽然大家衣服槛褛,面黄肌瘦,但是人人精神抖擞,个个斗志昂扬。”(14)部队的组织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形成了一个比较巩固的战斗集休。这时,虽然还有七、八百人,只有从饶平出发时的三分之一,但这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是不灭的火种。(15)

  大庾整编,主要是解决组织整顿问题。通过整顿党、团组织,重新登记党团员,成立党支部,调配党员去担任指导员等一系列措施,使党的组织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从而把起义军完全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同时,对徒有虚名,不成建制的部队进行了整编,使其成为一支组织精干、指挥灵活的战斗部队。所以,在整编之后,朱德非常自豪地说:“我们的队伍经过千锤百炼,现在已经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16)

  3、上堡整训

  上堡整训,是起义军于十一月一初到达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崇义县的上堡后进行的。主要是整顿纪律和实施军事训练。

  上堡一带在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非常高涨,革命影响较深,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又是一片连锦的山区,便于部队隐蔽活动。起义军从南昌出发后,经过三个月的行军和作战,到了上堡才算站隐脚。便利用这一时机进行了整训。(17)

  在这次整训中,首先是整顿纪律。在这之前,朱德、陈毅一直很重视部队的纪律,并告诫大家:“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没有纪律是不能生存的。”(18)但是,当时还有许多更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把整顿纪律放在首位。到这时,任务已开始转变,由行军打仗改变为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财物。纪律问题就显得突出了。当时明确规定募款和缴获的物资全部归公,设立没收委员会,专管没收和处理缴获财物,并对部队普遍地进行了自觉遵守纪律的教育。

  在上堡整训时,还认真地抓了军事训练,每隔一两天上一次大课,小课则保持天天上。“为了适应客观要求,当时已经提出了新战术问题,主要是怎样从打大仗转变为打小仗,也就是打游击战的问题,以及把一线式战斗队形改为'人'字战斗队形等。”(19)起义军中的指挥员,多数是原来叶挺独立团的,有不少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们打仗都是正规战的那一套。起义军中的战士,有许多参加过北伐战争,打的也是正规战。南昌起义后,也一直打正规战。而现在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城市代装起义失败了,部队转移到了山区,开始由正规战向游击战转变,这就需要学习游击战的战略战术。

  上堡整训,只有二十天左右,但为起义军战路战术的转变,即由攻占大城市的武装暴动,向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转变;由正规战逐步向游击战转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赣南三整”的意义

  “赣南三整”,是南昌起义军在转战途中,利用行军、作战的间隙进行的。前后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虽短,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赣南三整”和“三湾改编”在建军史上,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赣南三整”开始于十月初,“三湾改编”是九月二十九日开始的。这两个重大事件,不仅在时间上很相近,而且在作法上也极相似。

  “三湾改编”,是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后开始的。毛泽东同志在三湾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进行改编,将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在这次改编中,前委采取了两项重大革命措施:一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斑设党小组,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在部队中突出民主制度,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接着,建立了士兵委员会。(20)

  “赣南三整”,整顿了思想;整顿了党团组织,建立党支部,并派党员担任指导员;整顿了纪律,规定了缴获归公;整编了部队,还进行了整训,对部队实施了必要的军事训练,以适应战略战术转变之需要。与 “三湾改编”所不同的,还没有明确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和在部队中实行民主制度。但是实行了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各个连队去,从而加强了党在基层的工作,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就说明,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虽然是在两个不同的地区,领导着两支革命部队,但他们在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所走的道路是相同的,所遇到的问题也是相近的,因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必然是相似的。这正是“赣南三整”和“三湾改编”为什么非常相似的正确答案,也是两者在建军史上为什么占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根本原因。

  2、在“赣南三整”中,把思想教育、组织整顿、军事训练三者结合起来,这是朱德同志的独创。南昌起义军经过思想教育和组织整顿之后,根据千里转战的经验和形势任务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训练,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实现战略战术的转变,这是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正象朱德所说:“大败之后重新整理队伍,恢复元气,转变方向,深入农村,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才得以生存与发展。”(21)

  “赣南三整”中,无论思想教育、组织整顿,还是军事训练,都紧紧围绕着革命任务这一总目标。他们把整顿看成是完成革命任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整顿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从而,在两个月后,才能再举义旗,发动湘南暴动,创造出另一个崭新的局面。如果没有“赣南三整”,很难设想会有湘南暴动,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井冈山的两军胜利会师。

  3、“赣南三整”还为我们整党、整军积累了最早的经验。“赣南三整”的作法是成功的,经验是宝贵的。但是,我们绝不能把“赣南三整”的经验,只局限在当时当地,认为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起了作用。的确,“赣南三整”在起义军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起到了团结同志,巩固部队的作用。但它的意义不仅限于此,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必须看到“赣南三整”不仅对人民军队的巩固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还为我们以后的整党、整军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一支部队经过激战,尤其是失利之后,必须经过整顿,以利再战。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辩证法的,是被历史所证实的真理。

  从继承与发展的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整党、整军,无不和“赣南三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所不同的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注入了新的内容,有丁新的发展。所以,“赣南三整”同“三湾改编”一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上,都是光辉灿烂的一页。

  注释:

  ①②④⑩(12)(17)(19)朱德:《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

  ③赵镕:《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⑤(18)杨至诚:《艰苦转战》。

  ⑥⑨(11)(15)粟裕:《激流归大海》。

  ①朱德:《同政治学院负责同志谈话》。

  ⑧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13)(14)(16)赵镕:《跟随朱德同志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

  (2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

  (21)朱德:《在编写红军一军团史座谈会上的讲话》。  

  江西社会科学 1986年1月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