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朱德主题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朱德在大决战的日子里 ——姜铁军

  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秋天,已是第三个年头。为把中国革命战争推向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正在导演着一部最威武雄壮、最有声有色的活剧。在这部活剧中,朱德总司令的深谋远虑、雄才大略和军事指挥艺术,得到了充分体现,对战略决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九月会议共议戎机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西柏坡召开。这是从延安撤出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是抗日战争结束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

  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主题报告。他指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打倒国民党,我们的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500万,歼敌正规军500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

  朱德在会议上作了重要发言,表示同意争取在五年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并强调说:一年来我们的部队大有进步,战斗力大大提高了,但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经常整训,要不断提高部队的技术装备,加强人员和物资的补充,搞好军工生产,统一兵站运输,统一医疗卫生工作,使部队能够连续作战。

  的确不错。经过前两年作战,我军迫使蒋介石一再改变战略,先是全面进攻,重点进攻;继而是全面防御,现在又采取重点防御战略。企图依托有10万人以上守备并有坚固工事的大城市,待解放军攻得精疲力竭的时候,再以若干个有10多万人的精锐兵团多路驰援,以击破解放军于坚城之下。因此,能否一次攻克敌10万人以上守备的大城市,能否一次歼灭敌10万人以上的增援兵团,便成为摆在人民解放军面前很难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严峻课题。

  作为总司令,朱德深知,这两个课题不解决,这两个关闯不过,就不可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要闯关,就要在实践中取得经验。早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初,朱德就以军事家的敏锐洞察力,开始关注并着力解决攻坚战这一新的重要课题。

  

  悉心研究攻坚课题

  朱德说:“20年来我们在军事上所苦恼的,即对敌人坚固设防的城市无法攻破。”为突破这道难关,朱德倾注了大量心血。

  1947年11月12日,在朱德的亲自指导下,晋察冀野战军攻克石家庄,开创了我军“夺取大城市之创例”。战后,朱德用很大精力总结石家庄攻坚战经验,对攻坚战术作了科学的总结,形成了连续爆破、坑道作业、对壕作业、集中兵力火力、突破一点、穿插分割等一整套攻坚战术。11月18日朱德在晋察冀野战军政治部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说:“必须极大地注意学习阵地攻击战术,这是我军建军以来经过三次革命战争的新课题,它意味着中国革命战争已经跨入一个新阶段。打下石家庄,只是上了第一课,而更大的课题、更艰苦的实践还在后面。”

  接着,朱德又把目光投向了晋南军事重镇临汾。

  临汾是晋南敌军最后一个据点,因状似卧牛,内高外低,易守难攻,故有“卧牛城”之称。守军虽然只有2·5万人,但装备精良,城防坚固,阎锡山吹嘘临汾城是“打不破的铜墙铁壁”。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率部从1948年3月7日发起临汾攻坚战。由于担任攻城的部队是新组建的,装备较差,又缺少攻坚经验,故经月余作战,屡攻不下。朱德认为,为了夺取内线敌占城市,需要培养、锻炼出专门的攻坚部队,而培养攻坚兵团又是争取战争胜利、解放全中国的重要一环。因此坚决支持攻打临汾,并给予具体指导。

  4月12日,朱德与刘少奇联名致电徐向前,提出:攻打临汾可采用攻打石家庄的经验,首先是“炮炸协同,击开突破口”,即以大量重迫击炮、榴弹炮和野炮,集中打一点,并利用挖好的坑道,用1000公斤到5000公斤黄色炸药进行爆破,必能炸开突破口。大量炸药爆炸后,敌守兵在十数分钟内,均聋哑不能行动。趁此时以步兵冲进,再以大量手榴弹及少量炸药,就可占稳突破口,再向两面发展。请充分准备炸药5万到10万斤,炮弹须有5万到10万发。

  5月11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赴濮阳对华东野战军进行慰问并指导工作。在劳累的征途中,他仍然心挂着晋南战场。当他了解到,有些领导干部想“暂放弃临汾,回师东向,集中力量保卫石家庄”时,立刻于当晚写信给华北军区政治委员薄一波、副司令员滕代远:“我很顾虑你们怕伤亡,又打不开,不如不打。这样决心,那就前功尽弃,敌人守城更有信心,我们攻坚的信心又会失掉,部队也学不会攻坚”,“如向前有决心,应支持他一切,如炮弹炸药手榴弹之类,源源供给向前,撑他的腰。”

  他又说:赴濮阳途中,在元氏县车站休息时,观看了地方部队用炸药炸开该县城墙的遗迹,了解使用炸药炸开缺口的办法,即用棺材装2500斤炸药炸一个缺口,几个缺口同时爆炸,威力很大,请你们再参考攻元氏战例,鼓励攻临汾战士,以大力支持他们,一定能打下。

  战事正如朱德所料,华北军区部队经过72天的战斗,终于在5月17日攻克临汾。后来,指挥这次战役的徐向前回忆说:“朱总司令的果决、信任和支持,给我们很大鼓舞。部队顽强战斗,终于攻克这座堡垒城市,锻炼成为攻坚的铁拳头。”

  5月14日,朱德在濮阳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团以上干部会议上讲话,强调“要学会攻坚战、阵地战”。他说:去年7月以来,山东、晋察冀、山西、陕北等地,拔掉了敌人大大小小许多据点,今后内线部队的任务,就是要把“钉子”继续拔光。当有人问:“长春、沈阳何时可下?”朱德回答:“今年有希望……东北解放军有家务,10多个纵队,有大炮、坦克,飞机也可以撒撒传单。接济快,有铁路运输。队伍较坚强,能攻坚。”

  在朱德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在朱德总结的一系列攻坚战术的启发下,人民解放军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已经“学会了攻坚战术”,“已经能够攻破敌人较大的坚固设防的城市”,以攻克石家庄为起点,相继攻克了运城、四平、洛阳、宜川、宝鸡、潍县、临汾、开封、兖州等城市,为突破带决战性的攻坚这一关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率领全军突破攻坚战这一关上,朱德功勋卓著。

  

  辅佐统帅决胜千里

  战略决战期间,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五位书记组成的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部,在西柏坡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他们日日商讨分析战局,夜夜开会确定方策,统筹全局,提挈全军,把气势恢弘、波澜壮阔的战略决战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接一步地推向最后胜利。

  在这个领导集体中,毛泽东是最高统帅。朱德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是毛泽东的主要助手之一,参与制定战略决战的所有重大决策。可以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在战略决战中所表现出的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融进了朱德的丰富智慧。

  在参与统帅部决策的同时,朱德还经常到人民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听取汇报,分析形势,评论战局,发表意见。

  1948年8月23日,在战略决战即将开始之际,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就战争第三年的任务,战略决战的地点、时机、条件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战争第三年的后10个月中,“军事上我们有希望解决傅作义部,拔掉济南、太原诸点,集中兵力向蒋管区挺进”;“中原战场是决战的战场,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最后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现在敌人在中原组织许多大兵团,企图同我们决战,我们则不同他们决战。因为时机还未到,过早决战对我们不利。所以目前还只是同他们在中原进行一些机动作战。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生产,准备物质条件(主要是炮弹、炸药),到条件成熟时再同他们在中原决战”。“对东北的敌人,我们不能让他们进关,蒋介石说要守住长春、沈阳,这很好。因为他们把这样多的军队放到这样远的地方,每天靠飞机运输接济,这就增加他们许多麻烦和消耗。如果让他们进关,不论是增至华北或华中,都会增加我们不少的麻烦”。

  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采取“攻济打援”部署,经过八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一举攻克有10余万重兵守备和坚固设防的济南城,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突破带决战性的攻坚这一关,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与此同时,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正在激烈进行,东北野战军主力长驱南下,连克绥中、兴城、义县,截断北宁线,威逼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10月1日,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首先对东北和济南战场形势进行了总结。他说:过去我们怕东北的敌人进关,因为进关后,不管增加到哪里对我们都不利。现在敌人已不可能进关,我们可以在东北将他们消灭。朱德认为,“打下济南,对我们很有利,可以利用它原有的工业基础进行生产。山东交通也很便利。有铁路、运河,对今后支援大兵团作战,是一个重要的大后方。同时我们可以腾出10万余人,再加上补充几万俘虏,足以对付南面的敌人。”接着,他分析了今后战局发展趋势:“华北最后的问题是解决傅作义部”,“傅作义是比较不好打的,但我们还是一定能够解决他”;“徐州方面,我们的力量可以消灭邱清泉、黄伯韬、李弥三个兵团中的任何一个兵团。”他指出,“今年是决定胜负的一年。中原是决战的战场。”在中原地区决战,“我之有利条件为:第一,群众是我们的;第二,我们的力量比较大;第三,我们的运输线较前顺利;第四,我们有自己的兵工厂,能生产大量的弹药”。

  10月14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主力经过31个小时激战,攻克北宁线上的战略枢纽锦州,取得辽沈战役决定性的胜利。捷报传到西柏坡,人民解放军的领袖们异常兴奋。第二天,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指出:“打下锦州,我们更好地取得了攻坚战及攻取大城市的经验。目前主要作战在东北,形势对我们有利,可以打几个好仗,在今冬解决东北问题。东北问题解决了,我军可以入关,最后解决傅作义部。”“在淮海战场,粟裕和许世友、谭震林可以会合打大仗。”“徐州敌人三个兵团靠在一块比较难打,如果能搞掉它一两个兵团就容易解决问题。”今后要注意攻坚战术。人员补充问题是我们继续取胜的重要条件。另外要收集物质资材,加紧军工生产,准备决战。

  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接着,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中原大地发起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胜利发展之际,挥师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又联合发起平津战役。11月26日,当战略决战已全面展开的时候,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兴奋地指出:“我们正以全力与敌人进行决战。20年来的革命战争,向来是敌人找我们决战。今天形势变了,是我们集中主力找敌决战。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消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平津决战也即将开始。”他说:在徐州地区,黄伯韬兵团被歼后,我主力已南下打黄维兵团,并寻机歼灭由蚌埠北援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黄维、李延年、刘汝明三部解决后,徐州敌人也跑不了”;在华北方面,“傅作义比较聪明,但他的家务只有这么大”,他“很可能固守平津,但其结果也仍逃不出被歼的命运”。最后他强调:“我们的胜利已经肯定了,但胜利中有困难。要在新解放区迅速把群众组织起来,恢复生产,以便支持大军继续前进,直到解放全中国。”

  至1949年1月31日,战略决战宣告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历时142天的作战中,共歼国民党军152万人,使蒋介石赖以支撑内战的精锐主力基本归于消灭。战略决战的空前胜利,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九月会议上确定的军事计划,从军事上说,国民党反动统治已经基本上被打倒了。

  1948年,朱德总司令已届62岁高龄,他宵衣旰食,席不暇暖,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指挥了震撼世界的三大战役,为战略决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业绩,他的英名,将连同三大战役这一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永垂史册。

  (本文选自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朱德人生画卷》)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