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朱德主题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祝刘师长五十寿辰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十二月四日为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从民初讨袁[1]及护国[2]、护法[3]之役后,中经大革命、南昌起义[4]、苏维埃运动[5]、红军长征西北,以迄抗战及敌后坚持,这三十年,是中华民族历尽艰辛追求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时期,也是伯承同志尽瘁革命、奋进不息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来,我与伯承同志大部时间曾同事军旅,服务革命,深知其为人。我觉得伯承同志的光荣事迹和他的革命品质,有许多值得我党同志和革命军人学习的地方。

  护国、护法两役,伯承同志虽然尚为青年军人,但已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成为川中名将。在此复杂激烈的战斗中,表现出他追求民族解放的革命意志,坚持不懈。护国之役,泸州纳溪棉花坡一战[6]为此役的决战,伯承同志此时在夔门以内,遮断长江交通[7],侧击张敬尧、曹锟[8]军,应援蔡锷[9]护国军,对于此役的胜利有极大功绩。

  伯承同志追求民族解放的思想是继续前进的。五四运动[10]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中国产生了共产党的组织,推动中国革命走上国共合作进行大革命的新时期。伯承同志接受了这个革命思想,在大革命时期参加了党,并立即在川省组织旧部,响应大革命,担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在川省苦战数月,终以孤军无援而失败[11]。迄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旋赴苏联入军事学校学习,在军事上政治上造诣更深了。

  十年苏维埃运动中,伯承同志曾历任军委总参谋长、红大[12]校长,襄助党中央及军委季画军事,培植干部。在红军万里长征中,伯承同志指挥五军团,有时任先遣,有时作殿后,所负任务无不完成,尤以乌江、金沙江、安顺场、大渡河诸役为著[13],更表现了艰苦卓绝、坚决执行命令的精神和军事的奇才。特别是在与张国焘路线[14]作斗争中,坚持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团结教育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到党中央的路线上来,促成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的会合,更表现了他政治上坚定不移、善于工作的特长。

  抗战军兴,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伯承同志任一二九师师长。六年来敌后坚持,获得许多重大胜利,创造了冀南抗日根据地,保卫了太行军区,训练一二九师成为铁的兵团,更属历尽艰苦,尽瘁为国。

  伯承同志具有革命军人的良好作风和布尔什维克[15]的优秀品质,他是我党的模范干部。

  伯承同志对民族、对革命、对党和阶级具有无限忠诚。入党以前,他激于爱国热忱参加了讨袁及护国、护法战争;入党以后,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乃以其半生血汗,尽瘁于解放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他今天虽已弹痕遍体,须发斑白,但仍不知疲倦,刻苦奋发,任重致远。

  伯承同志是深入群众、深知群众的人。他律己严,待人宽,谦恭和蔼,身为群众表率。因此,他自然而然得到群众的爱戴,成为群众的领袖。

  在政治上,伯承同志勇于负责,能在复杂环境中独立决定方向。在长期军事工作中,在六年来华北抗战中,他均能胜不骄,败不馁,稳定地掌握住

  ① 本文原载于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延安《解放日报》。复杂的情况,百折不挠地完成革命任务。

  在军事上,伯承同志不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造诣很深,创造很多。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

  在纪律精神方面,伯承同志有高度的自觉与负责精神,是坚定刚毅、尊重组织、执行决议、服从纪律的模范,并在反张国焘路线斗争中,表现了这种百折不挠与一切机会主义作不调和斗争的布尔什维克的品质。

  伯承同志个人还有许多特点,值得发扬和学习。他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凡与他在一起的同志,无不深刻感觉到他永远愉快达观、坦白热诚,没有什么困难能压倒他的情绪。他刻苦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苏联高级军事学校时,他埋头于俄文和军事政治的学习。近年来虽军书旁午,仍勤奋学习,钻研军事理论和马列主义,著述编译很多,并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培植了大批军事干部。他埋头苦干,克己奉公,艰苦朴素,自奉很薄,是许多同志所熟知的。

  五十年岁月,在我们中国人来说已是半百,三十年出生入死奔驰战地的老军人更属不可多得。我非常愉快地庆祝伯承同志五十寿辰,祝你老当益壮,并勉我党同志和我军将士,学习和发扬你一贯为革命奋斗的光荣历史和革命品格。

  注 释

  [1]讨袁之役指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战争,又称“二次革命”。一九一三年三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不久又向帝国主义大量借款,准备发动内战。六月,先后下令罢免了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个省的都督,并出动军队南下。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力量起来反对袁世凯。七月,江西、南京分别成立讨袁军。接着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重庆等省市相继宣告独立。但只经过两个月,讨袁战争即遭到失败。响应反袁的各省都自动取消独立,孙中山等人被迫流亡国外。

  [2]一九一五年,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活动,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人在上海、山东、广东等地策动武装起义。十二月十二日,袁世凯悍然称帝,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二十五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通电起义,组织护国军,发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之役。次年,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先后宣布独立。三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同年六月袁死后护国之役结束。

  [3]护法之役指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而发动的战争。一九一七年七月,重掌北京政府大权的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孙中山首先发出“护法”号召。他和在他影响下的海军从上海到达广州后,联合当时反对段祺瑞的西南军阀,组织护法军政府。九月孙中山被选为军政府大元帅,宣布出师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次年五月,因西南军阀与北洋军阀妥协,孙中山被迫离职。一九二○年,孙中山依靠陈炯明的力量回到广东,仍然在护法旗帜下成立“非常政府”,次年任“非常大总统”。不久,陈炯明又勾结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发动政变,孙中山被迫再次离开广州,护法之役彻底失败。

  [4]南昌起义是一九二七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的反击国民党反革命势力的武装起义。是年八月一日,在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中共所掌握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及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一部共二万余人在南昌等地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部队于当日占领南昌,八月三日开始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十月初在潮汕一带遇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而失败。保存下来的起义部队,一部分到达海陆丰地区,继续坚持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阵毅等率领下,转移到湘南,发动了湘南起义,一九二八年四月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5]苏维埃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家权力机关的名称。这里说的苏维埃运动指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的斗争。

  [6]一九一六年二月,护国军为了北上讨袁,在四川泸州纳溪城东的棉花坡与北洋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从二月中旬至三月上旬,护国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多次打退优势敌人的进攻,稳住了阵地。

  [7]护国战争时期,刘伯承指挥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在川东的涪陵、丰都、忠县一带开展游击战,策应云南护国军作战。

  [8]张敬尧,当时任北洋政府中央陆军第三师师长、川湘两路征滇军前敌总指挥。曹锟,当时任北洋政府中央陆军第七师师长、川湘两路征滇军总司令。他们奉袁世凯之命率兵入川对抗护国军。

  [9]蔡锷,当时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乓入川发动讨袁之役。

  [10]五四运动是一九一九年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时,英、美、法、日、意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这一无理决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妥协。这场学生运动迅速地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到六月三日以后,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大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人民爱国热潮的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终于未敢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也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创刊为起点的新文化运动,竖起“民主”、

  “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五四运动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他们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这里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时期的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初,四川军阀的一部分部队在共产党员杨闇公、刘伯承的领导下陆续在泸州、顺庆、合川等地举行起义,加入国民革命军。刘伯承先后担任了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等职,直接指挥这次起义。起义部队在四川军阀的围攻下坚持战斗了一百六十七天,最后于次年五月因孤立无援和内部少数人的阴谋叛变而失败。这次起义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帮助国民党组建左派军队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也是共产党独立组织武装起义的失声。

  [12]红大指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一九三一年夏成立。一九三二年一月至十月,刘伯承任该校校长兼政治委员。

  [13]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刘伯承先后担任红军第五军团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兼军委纵队司令员、总参谋长兼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等职,组织指挥部队进行了强渡乌江,抢渡金沙江,夺取安顺场渡口、强渡大渡河等军事行动,打开了红军前进的通路。

  [14]张国焘路线指张国焘的右倾退却路线和军阀主义错误。一九三五年六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同张国焘领导的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 (今小金)地区会师,张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他过高估计了敌人的力量,对红军北上抗日、创建新根据地丧失信心,自恃所掌握的兵力多于中央红军,拒绝执行中共中央北上的决定,擅自率领红四方面军等部于九月南下川、康边区。并于同年十月另立中央,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给党和红军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朱德、刘伯承等和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干部战士同他作了坚决的斗争。一九三六年六月、张国焘被迫取消第二“中央”,随后与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一起北上,十二月到达陕北。

  [15]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一词的音译。一九○三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拥护列宁的人获多数,称为布尔什维克。此后,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曾被称为布尔什维克。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