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影视原著小说

子午书屋 > 影视原著小说 > 北平无战事 > 第二十章 · 3

北平无战事

第二十章 · 3

上一章: 下一章:

  徐铁英靠近方孟韦耳边,低声说道:“我也很难过,可最难过的还有方行长和方大队长。我们务必冷静,找到谢襄理商量个办法,最好先不要让你爸和你大哥知道。”

  方孟韦悲愤莫名,提着枪已经大步向门外走去。

  徐铁英再不停留,盯了一眼孙秘书,二人紧跟着走出门去。

  停尸间里剩下了马汉山和那十来个军统,也不是舍不得走,只是不知道何以还要站在这里。

  “跟我来!”马汉山突然喊了一句,竟向躺着的崔中石走去。

  那些军统反应过来,跟在他身后,都拥向了崔中石那张床。

  马汉山望着躺在那里的崔中石,说道:“老崔,冤有头,债有主,不管你是不是共产党,杀你的不是我们。托个梦给为你报仇的人,该找谁,不该找谁,叫他们要认清了。”说完竟向他深深鞠了一躬。

  他身后的那些军统的腰或深或不深都弯下来向崔中石鞠了一躬。

  “走!”马汉山倒觉得自己是崔中石了,大义凛然地走了出去。

  军统们僵尸般齐跟了出去。

  崔中石那张忠厚劳苦的脸上,隐隐约约好像有一点儿笑容。

  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总储仓库大门外。

  天还将亮未亮,一辆小吉普、一辆中吉普、一辆十轮军用大卡车猛地停在了大门口。

  “守着门!”方孟敖从小吉普上跳下来,“一个人也不能放出去!”

  方孟敖也不等别人,一个人先闯了进去。

  守门有士兵,也许认识他,或许不认识他,都执枪敬礼。

  青年航空服务队二十名飞行员纷纷从小吉普、中吉普跳下,紧跟着闯了进去。

  那辆军用十轮大卡车上是保护航空服务队的青年军一个排,一色的美式卡宾枪,郑营长带着,也都纷纷跳了下来,一个班守大门,两个班各奔一个街口,将民调会总储仓库封锁了。

  北平市民调会总储仓库值班室。

  “你们马副主任呢?”方孟敖直问当班的李王二科长。

  二人这时梦都醒了,兀自假装蒙眬,互相望着,等对方开口。

  方孟敖:“铐一只手。”

  邵元刚立刻铐了李科长一只手,郭晋阳立刻铐了王科长一只手。

  方孟敖:“牵着他们,先把这里所有的人都集中到大坪里。”

  “是!”

  邵元刚牵着李科长,郭晋阳牵着王科长立刻走出了值班室。

  外面大坪传来了刺耳的口哨声,接着是吆喝声、集合声。

  方孟敖的行动仿佛都不用思索,拿起了值班室的电话立刻拨通了北平警察局:“接徐铁英局长。……叫他起来,国防部调查组!”

  拿出了一支雪茄衔在嘴里,掏出了打火机,翻盖打火——只是在这瞬间才能看出方孟敖那从来不抖的手有点微微颤抖。

  “我是方孟敖,我在北平市民调会。”对方电话接通了,“我希望半个小时内见到马汉山……那就一个小时……那就一天!如果北平警察局一万三千名警察都找不到一个马汉山,徐局长是否应该自己去找?!”说着便挂了电话,大步走出了值班室。

  北平市民调会总储仓库大坪。

  东方已白,有副科长,其余全是科员,大大小小好几十号人都被赶到了这里,挤作一堆,见两个科长都上了手铐,周围是看押他们的飞行员。不知何事东窗事发,要动真刀真枪。这时又见方大队长大步走来,更是噤若寒蝉。

  方孟敖走到这群人面前,声音也不高,开始问话了:“谁回答我,在民调会贪污一袋面粉怎么处理?”

  鸦雀无声。

  方孟敖接着问道:“贪污一袋大米怎么处理?”

  还是鸦雀无声。

  方孟敖本就没有想要他们回答,接着说道:“民调会章程上这些都有,我记得是就地枪决。”不知为何,他把“就地枪决”四个字说得如此悲怆!

  那些人都一阵寒战。

子午书屋(ziwushuwu.com)

  方孟敖显然在竭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才又说道:“我现在宣布几条新的章程,凡能举报贪污一百袋面粉、大米者免予死刑,凡能举报贪污一千袋面粉、大米者免予坐牢。谁能举报马汉山立功受奖!”

  李科长脸色大变。

  王科长脸色大变。

  其他人眼中仿佛又有了光亮,只不过口欲言而嗫嚅,都开始在心中盘算如何举报了。

  方孟敖:“有的是时间,你们可以慢慢想,想好的就举手。郭晋阳!”

  “有!”郭晋阳大声答道。

  方孟敖:“你在值班室等,凡举报者一律单独接待,为他们保密。”

  郭晋阳:“是!”答着将牵着的王科长递给了另外一名飞行员。

  一群鹅一样的颈子伸长了,整齐地看着方孟敖大步走出大门,走向停在门外的小吉普。

  方邸前院的大门竟洞开着!

  太阳已经升起,恰好斜照着洞开的大门,且无看门人,前院也无一个人影。

  方孟敖在洞开的大门口站住了,很快地扫视了一眼,接着望向前方那栋洋楼。他知道这死一般的寂静全是一个人的安排,而那个人正在洋楼里等着他。

  客厅的大门也洞开着,阳光将方孟敖的身影剪定在门框中。

  餐桌旁,方步亭一个人坐在那里;方孟敖的身影挡住了阳光,也挡住了方步亭身上的光照。

  他却依然镇定,低着头用勺慢慢舀起碗里一个汤圆,送进嘴里咬了一半,慢慢嚼着,然后用勺往嘴里送进另一半,慢慢嚼着,慢慢咽下。

  不到六十的人,却像满嘴无牙的八十老人在吃着最后的晚餐。

  方孟敖就站在门口,不动,亦无声,等他将那个汤圆吃完。

  “那一碗是你的。”方步亭说话了,依然低着头,居然又去舀第二个汤圆,还是先咬一半,在嘴里慢慢嚼着,“我亲手做的,我母亲当年教的,却总是没有她老人家做的好吃。”

  方孟敖的目光早就扫视了整个客厅,早就发现其他照片都不见了,却有一幅原来没有摆出来的照片孤单地摆在客厅正中的案上!

  前排正中坐着一个慈祥的老太太,身前搂着约三岁的孩子;后排站着一男一女,一个儒雅,一个美丽,细辨还能看出是年轻时的方步亭和孟敖的妈妈。

  那个三岁的孩子显然就是现在快三十岁的方孟敖!

  方孟敖闭了一下眼,又睁开了,开始向餐桌走去。

  方步亭把勺里的另半个汤圆又送进了嘴里。

  方孟敖在他对面坐下了,另一碗汤圆就摆在面前。他没看,只在等着对面的人把嘴里那半个汤圆咽下。

  方步亭咽下了第二个汤圆,居然仍低着头去舀第三个汤圆,却见一样东西伸到了自己的面前!

  方孟敖将一张两寸的黑白照片贴着桌子推到了方步亭的碗边。

  ——照片上一个是穿着空军军服的方孟敖,一个是西服领带的崔中石!

  方步亭只好把勺搁在了碗里,望着那张照片,喃喃地说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为什么杀他?”

  方步亭曾设想了这个大儿子开口问的第一句话,至少设想了十种以上的问话,比方问自己为什么当面承诺背后弃义,甚至问自己为什么十年了还是那个不堪为人之父的父亲,等等等等。就是没有想到他会问得如此简单,简单到自己吃惊,简单到自己用这句话去问别人也无人能答。

  “为什么杀他?”方步亭在心里想得好苦。

  ——因为他是共产党?因为他太不应该牵连太多的事?因为他是个太应该死的好人?因为他是个太应该死的活人?自己能说清楚吗?有谁能说清楚吗?

  方步亭必须抬起头了,必须望着方孟敖了:“这句话应该让别人来问。”

  方孟敖:“让谁来问?”

  方步亭:“小一点让曾可达来问,大一点让曾可达的上级来问。”

  方孟敖把那张照片慢慢拿回去,插进了上衣口袋:“账呢?”

  方步亭:“封存了。”

  方孟敖:“在哪里?”

  方步亭:“你姑爹那里。”

  方孟敖站起来:“不要以为我不能在这里抓人,你们就可以天天看着那么多人饿死,然后杀死一个替罪的人,自己在这里安然地吃汤圆。”说着端起了面前那碗满满的汤圆轻轻放到方步亭的那只碗边,转身向门外走去。

  方步亭望着他的背影。

  “收起那幅照片。”方孟敖的背影在客厅门口又停住了,“下次我来不想再看到我祖母跟您在一起。用这么多心思,就去想想我祖母是怎么教您的。再用一点儿心思想一想崔中石的老婆和他的两个孩子,如果还有心思就想一想北平两百万挨饿的人。”

  方孟敖走了,太阳光照进了这间一楼连接二楼的洋房。

  二楼方步亭卧房的门轻轻开了,程小云眼噙着泪出现在卧房门口,怔怔地望着坐在餐桌旁怔怔的方步亭。

  突然,她面露惊色:“步亭!”连忙向楼梯奔去。

  ——餐桌旁的方步亭正弯着腰将手指伸进喉咙,拼命抠着,想把吃进去的汤圆吐出来……

  “姑爹!姑爹!”程小云一边奔下楼一边急喊着谢培东。

  方步亭弯着腰,已经一手捂住腹部,向程小云伸出了另一只手,显然是在阻止她的叫喊。

  “同学们!同胞们!”梁经纶站在和敬公主府高于大院地面一米的廊檐下,今日尤其慷慨激昂,“事实已经越来越清楚,北平市参议会之所以做出驱赶东北同学的决议,是因为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贪污了大量的配给粮!或者说有很多人在攫夺北平民众包括师生口中的最后一点儿活命粮!‘七五惨案’,对死去的同学没有说法,被抓的同学依然关在牢里!南京中央政府派了个所谓的五人小组到北平,坐着飞机呼啸而来,不到一个星期又偃旗息鼓而去。没有任何调查结果,更没有给东北同学和北平民众任何交代。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在欺骗民意,或者是他们畏惧权势甚于民意!假设一下,如果没有方孟敖大队长率领的青年航空服务队,当局早就应该拨给北平的一千吨粮食很可能在天津或是别的地方也被卖了,变成了美元,流入了他们的口袋。还有,国军第四兵团的军粮为什么也会跟民调会的配给粮发生关系?黑幕已经拉开一角,‘七五惨案’过去二十多天了,我们还应该沉默,而让一支二十余人的航空服务队在那里孤军作战,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吗?”

子午书屋(ziwushuwu.com)

上一章: 下一章:

· 推荐:斗罗大陆  景年知几时  七月与安生  大宋宫词  夜行歌  世界欠我一个初恋  有座香粉宅  木兰无长兄  遮天  古董局中局  紫川  既然青春留不住  宫斗小说


北平无战事 趣知识 人生格言 金庸小说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