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特琳日记

首页 > 《魏特琳日记》 > 正文

第二部分 第46节:1937年日记(45)

  11月22日,星期一又是一个晴天,但天气很冷。8时,第一次警报响了,但我们没有听到飞机的声音。也许它们在城外干自己的事。10时,警报又响了,没有在城里轰炸。

  吴博士和我忙着写一些信,我们急切想让凯普勒博士将这些信带到上海去,他今天将乘船去,据说这是最后一班了。詹姆斯夫妇、老普赖斯夫妇、乔伊·史密斯和伊沙·纳格勒(EthaNagler)也将同船去上海。船是"坤国号",1927年该船帮助过许多南京人。

  盖尔(F·C·Gale)先生来访,他最近从牯岭回来,目前在南京的医院工作。

  下午1时,去巴克家听了上海和香港的广播。上海的电台证实苏州被占领了。北方现在很冷。

  机密听到那里的传言说,苏联已经进行了动员,因此,日本人在撤退(凯普勒先生说,他对贺川的态度非常失望,贺川非常肯定地认为目前的战争是自卫,是中国挑起的战争)。

  下午1时30分。在香港的广播开播之前,警报响了起来,不久就发生了空战。有一架飞机被击落,但我们不知道是哪国的。日本飞机用铝粉巧妙地伪装起来,很难看清它们。空战很壮观,看起来像是中国的新飞机和飞行员。后来,我们听说有两架飞机被击落。

  下午3时30分。我们开了第一次紧急委员会会议。我很高兴我们开了会,有时间来讨论一些事情。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必须为四个阶段或是四种情况做好准备:1.战斗阶段;2.中国军队撤退;3.城里没有军队,很可能也没有警察,不法分子可能要利用这一机会;4.日本军队进城。我们无法预见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应该就每个阶段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好充分准备。一些人认为,再有一个星期就会爆发战斗;另一些人认为,还有三个星期,谁知道呢?委员会是由闵先生、E·C·陈先生、F·陈、程夫人和我组成。可以看出男性成员最担心第四阶段,因为他们认为可能无法从自己家里出来。金陵大学有一个7人紧急委员会,总共有30多人留下,这对我们是一个安慰。

  下个星期,将在美国大使馆举行感恩节聚会。

  11月23日,星期二今天阴郁且寒冷。人们无法忘记难民和伤员的状况。没有人能像中国老百姓那样忍耐着这些痛苦和折磨。

  上午,我同学校的一名工人、电工及其助手以及花匠谈了一会儿,得知他们都想回家。恐惧已渗透到穷人们的心里——当稍微富裕一些的阶层已逃离南京的时候,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工人们担心日本人进城后会强迫他们当兵,或者是砍他们的头。谣言四起。

  上午10时45分。我去同罗小姐——那位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西面模范住宅里的福音传道者教会的小个子工作人员谈了一会儿。我们要她以家访的形式了解一下附近有多少妇女儿童将留下,这样,我们就能大概知道会有多少人想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来避难。

  神学院在没能为他们的教师和学生弄到交通工具后,最终不得不停课,并要求每个人对自己负责。金陵大学租来运送他们大队人马的船的起航时间从星期一推迟到星期三,现在他们又听说要到星期四才能起航。现在几乎无法出城,所有费用都过于昂贵。把箱子从堤岸运到船上要价是3美元。

  吴博士和我从我们家禽实验场买了3只鹅,1只送给了美国大使馆,用于感恩节的聚会,2只送给了住在巴克家的那7个人。对他们这几个星期给我们的帮助,我们至少能以此表示感谢。

  我们听到了伦敦电台有关九国会议的报道。最真诚地祈祷各个国家的各种组织继续努力,因为,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来制止战争。我多么希望日本的态度和一些固定的看法能够改变啊!我也希望所有可能的道义力量被动员起来,对日本人民产生影响。也许日本人只能通过痛苦的磨难才能了解这一点。

  通过吴博士,我被邀请去参加在张群(外交部长)原文有误,张群时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公馆举行的招待会。他邀请了南京所有的外国人与马市长、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将军、警察局长王将军即警察局长王固磐。见面。主人讲了话,并向我们保证,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外国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他们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并已开始实施,就是每晚8时30分~9时30分,这三个重要机关的代表,将在国际俱乐部同任何愿意来的人交流情况。大约有五十人出席,其中有各大使馆的代表、外国商业机构代表、几名传教士和一些记者。吴博士和我是仅有的女性。出席招待会的中国人大多数面带微笑,显得平静,尽管他们所有的人内心深处都很悲伤。

  今晚我生了火炉。当今晚有许多人在遭受痛苦和寒冷折磨的时候,享乐几乎是一种罪过。

  今天有两次警报,一次在上午11时,另一次大约在下午2时,但两次都没有飞机,也许是假警报,或许是在演习。

  11月24日,星期三今天有三次空袭。前两次我们没有听见轰炸,但最后一次,大约在下午2时,轰炸非常猛烈。林玉文报告说,大约有40人被炸死或炸伤。一些高射炮被转移到别处去了。

  校园里一片繁忙。在科学楼里,人们正在包装科学仪器;在图书馆中,人们在包扎图书。袁博士在图书馆帮忙,在这方面他是个专家。上午,T·T·季来说,南京的私人银行将在星期六溯江而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作者明妮·魏特琳所写的《魏特琳日记》为转载作品,收集于网络。**

 ** 如果您是《魏特琳日记》作品的版权所有者但不愿意我们转载您的作品,请通知我们删除。**

如有章节错误、排版不齐或版权疑问、作品内容有违相关法律等情况,请联系管理员。

· 推荐:拉贝日记 东史郎日记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