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特琳日记

首页 > 《魏特琳日记》 > 正文

第一部分 第24节:1937年日记(23)

  下午3时。贝茨、斯迈思、吴博士、马文焕(音译)博士、玛丽·特威纳姆(MaryTwinem)夫人和我,在杭立武博士的办公室开会讨论宣传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把实情告诉中国在西方的朋友。贝茨和马博士同意每天抽部分时间帮助在南京的国联工作人员。斯迈思和我将每星期把新闻消息传给纽约的联合董事会。杭立武将帮助立刻开播短波广播——现在有人提出这项建议。如果开播,马博士和贝茨也将提供协助。我们认识到,如果美国、英国、加拿大的朋友能够定期听到中国的可靠消息的话,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威纳姆夫人已成为每晚8时30分的英语长波播音的替补播音员。通过选择和缩短新闻,她已大大地提高了广播质量。我们还起草了给全国基督教委员会的一封电报,全文如下:"敦促10月10日作为国家与和平的祈祷日;鼓励为难民自我节衣缩食。"今天晚上,我听说南京有5000个防空洞。我完全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每次我们外出都看见新的防空洞。这些防空洞用草伪装得很巧妙。几天前,我看见一些小孩在他们的防空洞上摆放数盆鲜花。据报道,正在建造的一些防空洞的造价是1万~2万美元。

  天有点凉了。寒冬会给难民和伤员带来可怕的痛苦。老百姓还没有被动员起来面对这一巨大的困难。今天没有空袭,天下着小雨。

  10月1日,星期五一个晴朗的早晨。在迎接新的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勒紧裤带,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的天气会带来什么。上帝是多么怜悯我们,创造阳光让我们享受,但又让我们在期盼它的时候忐忑不安;为恋人和儿童创造了月光和星光,但又让我们渴望云彩来遮挡它们。

  大约在9时,第一次警报响了,但没有紧急警报,约11时,空袭警报解除了。我一直呆在我的办公室里,打算在听到紧急警报时立即到地下室去。由于紧急警报没有响,我才能为《传教新闻通讯》写一段有关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新闻。

  我们现在每天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答复要求使用我们校舍的各种机构。我们希望这些校舍将被用来救济普通老百姓,而不是让政府机构使用。大约有二十名"新生活运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占用了邻里中心。市立医院要求使用家庭手工学校的校舍,我们同意了。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将把小小的邻里学校搬到主校园里来。我们星期天下午的礼拜也可以回到科学报告厅进行,多年来这一活动都是在那里举行的。

  由于没有电,收音机还是无法使用。凯瑟琳在分别同吴博士、程夫人和我长时间的讨论,以及自己的长期考虑后,她终于决定星期一乘英国轮船去汉口。她原先想乘中国轮船,这样价格要便宜得多,但我们觉得风险太大。如果中国的交通工具是日本空袭目标的话,那么中国轮船是不安全的。我们非常需要一个娱乐委员会,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娱乐。

  10月2日,星期六今天早上的祈祷会刚结束,我就接到了上海纽(New)夫人的一个长途电话。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首先是对她的大学同学贻芳的关爱和邀请。然后她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她们已在上海开始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学生注册了。她帮助鲁丝和弗洛伦斯在韦尔路999号楼建立了一个临时总部。她们对与圣约翰大学的合作计划很热情。幸运的是要到10月18日才开学。她们计划为仅有的7名学生再进行一次入学考试。这7名学生中有6人在上海参加了我们的第二次考试,1人是在南京考的。如果我们能够招到一个小班的新生那就太好了。她们在潘亭街321号A座找到了一个带家具的小公寓。校友和以前的教师如王贵学(音译)和林赛·刘(LindseyLieu)等都在帮助她们,那儿有很多朋友在分担重任。

  上午8时~10时。在我吃完早饭前,警报响了,结果没事,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听到飞机的声音。上午收到了鲁丝和弗洛伦斯的两封令人鼓舞的信,信中她们讲述了校友聚会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聚会的事,有40名学生参加了聚会。学生的情绪很好,她们庆贺自己又能上学了。要找到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确实是个问题,一个学生说,现在她家有40个人,其中许多是来自其他城市的难民。

  看完这些信后,我们立即召集在校的招生委员会成员开了一次会,决定在10月11日考试,并在一天内考完。

  下午5时~6时。我拜访了邻居,发现即使是菜农家,所有的年轻妇女和儿童都被送到农村去了,只有老母亲以及可能是长子的孩子还在家里。有一户人家,虽然屋内的地面是泥土,屋顶是稻草,我却发现他们花了一百多美元修建了一个防空洞。他们很大方地让穷邻居共享他们的防空洞。

  我忘记说了,中午我去了布雷迪医生家,看看能否听到中午的广播。他们那儿还是没有电,但是我发现布雷迪、贝茨、斯迈思、米尔斯在吃中国餐。由于价格昂贵,许多外国人已经放弃了外国的食品。我听到了四次广播,而我原想只听一次。我在2时30分艰难地回到家。怎样鼓励越来越少的礼拜者?怎样帮助教会应付难民和伤员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我们谈话的主题。当冬天来临的时候,中国无法独自满足难民的需求。

  吴博士收到了蒋夫人的一封信,其中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我们正在同日本进行一场殊死的战斗,我的那份任务使我的每根神经都很紧张,而且占据了我的所有时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作者明妮·魏特琳所写的《魏特琳日记》为转载作品,收集于网络。**

 ** 如果您是《魏特琳日记》作品的版权所有者但不愿意我们转载您的作品,请通知我们删除。**

如有章节错误、排版不齐或版权疑问、作品内容有违相关法律等情况,请联系管理员。

· 推荐:拉贝日记 东史郎日记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