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时10分。广播说在上海先施百货公司被轰炸的事件中,有173人死亡,伤549人。官方还没有判定哪方应对此负责。我们还听说,在上海地区发生了激烈的肉搏战,中国军队正在尽最大的努力阻止日本军队登陆。
下午3时30分~5时。今天下午,我做了从青岛返回后一直想做的事——拜访附近的老朋友。
总的来说,人们都很友好,我的老朋友见到我很高兴。大多数普通人现在都有某种简易的防空壕或防空洞。孩子们似乎被飞机吓坏了。
我匆忙回家以躲避一场暴风雨。
晚上7时。吴博士对聚集在科学楼大厅里的所有工人和学校卫队讲了话。她提到当飞机在头顶时躲在防空洞或地下室里的必要性,以及在夜晚警报响过以后不要使用手电筒的重要性。
晚上8时~9时。我们又躲进了防空洞。我没去我通常去的位于东院后面的防空洞,而是去了我们中央楼的地下室。在进地下室之前,我停了下来,以确定校园的任何地方都看不到手电筒的亮光。我们听说有许多间谍,为了得到一笔钱——或多或少,用灯光向敌人发信号。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对手电筒特别谨慎的原因。吴博士、程夫人、F·陈和我今晚开了一次会,讨论工人的问题。一连数天没有信件,发电报或是打长途电话同样也不大可能。
8月26日,星期四早晨6时30分。过去的一夜平安无事,但显得很漫长。没有飞机来打扰我们的睡眠,真是感谢上帝。昨天下午下了雨,今晨的空气凉爽、清新。今天早上来信了,不过与以往不同,这些信来自曲阜、牯岭、上海。今天又有2名学生离开南京去了长江上游,现在校园里仅剩下7名学生了。
上午11时。程夫人、陈先生和我,重新分配了地下室和防空洞,因为现在校园里多了20人,他们是国家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前天晚上,他们的工作地点北极阁遭到了轰炸,他们从那里搬到我们这儿来了。他们在诵经厅里生活、工作和睡觉。他们晚上使用手电筒比我们更随意,或者说胆子更大。
今天,美国大使馆给我送来了一份电报,燕京大学医学院在电报中叫学生返回北平。
下午4时~6时。今天,我再次外出拜访我们西北角的邻居。许多人来问我,美国政府为什么不充当调停人。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国家的普通人并不希望战争。
中央大学校长罗博士即罗家伦博士。今天下午到我们这里来,并说他仍计划在9月20日开学。他来的真正目的是想知道,能否将他们艺术系的一些希腊雕塑像存放在我们这里,他担心他们学校的情况可能会比我们更糟。我们同意他们将模特像存放在我们的北画室里。
今天天气很闷。在过去的24小时里没有空袭,这是好迹象,还是坏征兆?他们是在准备一次更大的攻击,还是放弃了进攻?一些人认为,他们真正的意图是摧毁整个南京城。
今晚10时10分将有关于今天情况的报道,但我想早点睡觉,不等了。愿我们再有一个安宁的夜晚。
8月27日,星期五大约在午夜时分,防空警报响了起来。我们爬起来,穿上衣服,然后躲进地下室。很快,我们就听到日本飞机缓慢而单调的轰鸣声。在接下来的4个小时里,我感觉这些飞机好像6次飞临南京。我们偶尔能听到飞机投下的炸弹爆炸声和断断续续的防空炮火声,但在大部分时间里,除了缓慢飞行的重型轰炸机所发出的沉闷声音外,大地一片寂静。
一次,当飞机就在我们头上飞过时,学校的警察暂时躲到了我们的防空洞里。他说飞机好像是从四个方向飞来的,每架大型轰炸机都有几架小飞机护航,这些飞机还有办法照亮下面的大地,这样,他们就能够看清向何处投炸弹。4时警报解除,我们才疲惫地上床,疲劳是紧张造成的。
上午8时。我刚醒来就被告知,广播要到早上8时30分才开始,谢天谢地。有传言说,昨夜的空袭造成了许多伤亡。
中午12时。据我了解,昨夜有12架飞机空袭南京,正如那位警察所说,这些飞机的确是从四个方向飞临南京的,每组由两架轰炸机和两架护航的战斗机组成。飞机在城里大约投了8枚炸弹,炸死数百人。据说一枚炸弹落在立法院,你们可能还记得立法院位于瞻园附近。还有一枚炸弹落在不远处的贫民区,许多穷人被炸死。我们门卫的兄弟被炸死了。据说安徽中学原文为MiddieSchool,显然是MiddleSchool的笔误。该中学原位于南京市内白下路东段。被炸,卫生署附近的一座建筑也被炸。这些说法我还没能证实。
下午,我们决定把图书馆顶楼的所有报纸、杂志搬下来。几天前到我们这里来的德国顾问说,我们应该把所有的阁楼都清理干净,但我们看不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把这些报纸和杂志存放在英语和历史系办公室。我们还把瑟斯顿夫人的书橱和书,以及档案柜搬了下来。
下午6时40分~8时。凯瑟琳和我去拜访了老邵和洗衣工的家。正像客人来访时会让客人看自己的假山花园或玫瑰花园那样,在这两家,他们都带我们去看了他们的防空洞原文为daves,根据上下文,显然是caves的笔误。,并征求我们的意见。
现在带朋友看自己的防空洞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已成为一种时尚。陶姓农民和他的家人正坐在树下,当我们路过时,他问我们是否认为战争有望很快结束。他说炸弹的爆炸声使他感到害怕。洗衣工说,在防空洞里很难让孩子们保持安静,他在防空洞里放了一张小竹床,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在上面睡觉了。
** 作者明妮·魏特琳所写的《魏特琳日记》为转载作品,收集于网络。**
** 如果您是《魏特琳日记》作品的版权所有者但不愿意我们转载您的作品,请通知我们删除。**
如有章节错误、排版不齐或版权疑问、作品内容有违相关法律等情况,请联系管理员。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