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潘汉年传奇

九九

  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长期束缚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左倾错误思想得到了纠正,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恢复和发扬。许多当年与潘汉年出生入死、共同战斗的老同志,他们本来就对潘案表示怀疑,时至今日,他们终于对潘案有了发言权。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关怀,出于对战友情谊的眷恋,他们纷纷向中央反映情况,要求复查潘汉年案件。

  最早为潘汉年伸张正义,而且起了重要作用的是陈云。陈云与潘汉年虽然直接交往不多,但在中央特科时期,潘作为陈云的助手,曾共同战斗在白色恐怖之中;从长征途中到莫斯科之后,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央交给的特殊任务。陈云深知,在党的中央领导人中间,像他这样与潘汉年共过事,并肩战斗的健在者,就只剩下他一个了。无论于公还是于私,陈云都认为必须彻底搞清楚潘汉年的问题。

  1978年冬,三中全会刚开过,陈云便把刘晓叫去,委托这位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老上海”,收集潘汉年的材料,以搞清楚潘汉年的问题。

  1979年10月,陈云因病住院动手术。手术前,他特地写了一张条子给当时的中共中央秘书长胡耀邦,提出希望重新复查潘汉年的案子。

  在这期间,陈云曾经先后向廖承志、刘晓、胡立教、夏衍等许多同志进行了解。而此时廖承志等人也正在为潘案的平反奔走呼吁。

  1980年11月3日,在讨论《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时,廖承志在发言中提出,如果潘汉年真是一个暗藏在党内的内奸分子,那么,他和潘汉年在香港从事隐蔽工作数年,他和那里的党组织以及若干情报工作据点,为什么就没有遭到破坏呢?廖郑重建议中央对潘汉年一案要重新审查。1981年3月1日,陈云就潘案复查问题,再次致函当时已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及邓小平、李先念同志,信中重申了他提出的对潘汉年案子需要复查的意见。信中说,因为从收集的公安部的材料和潘汉年同案人的材料中,并无潘汉年投敌的材料证据。因此,他再次建议中央对潘汉年一案正式予以复查,这件事中央如同意,可交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理。

  党中央接受了陈云、廖承志等人的建议,于1981年3月责成中纪委复查潘汉年案件。中纪委在公检法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复查了潘案的全部材料,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调查和取得了大量的人证物证,而20年前李克农关于潘汉年案件的报告成为复查、平反的有力线索和重要证据。经过一年五个月的努力,终于以确凿的材料证明:把潘汉年定为“内奸”、“特务”、“反革命”的结论根本不能成立,应予否定。于是,才有了上述中共中央《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和最高人民法院那份宣布潘汉年无罪、宣布撤销1963年原判的《刑事判决书》。

  接着,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将潘汉年、董慧夫妇的骨灰移送到北京八宝山公墓的决定。

  为了做好护送潘汉年、董慧骨灰的工作,上海市委根据中央组织部的通知,特派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扬、市纪委(筹)副组长王子阳,市委统战部顾问刘人寿,全国电影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党组成员于伶及潘汉年的胞弟、胞妹、侄子等专程赶到长沙,他们会同湖南省委首先把埋葬在金盆岭公墓的潘汉年骨灰坛子启出,送到湖南省陵园大厅,把骨灰从坛子里移入骨灰盒;同时,又把安放在洣江茶场的董慧骨灰盒也送到这里,和潘汉年骨灰盒放在一起。

  1983年4月14日,是潘汉年逝世6周年的纪念日。这天上午,上海派出的特使将潘汉年、董慧的骨灰放在早已安排好的火车专厢里,护送去北京。

  1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廖承志、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陈丕显、中央纪律委员会常务书记王鹤寿以及周扬、夏衍、李一氓、阳翰笙以及潘汉年夫妇在北京的部分亲朋好友,在北京车站迎接潘汉年夫妇的骨灰,并在车站的贵宾室内举行了隆重的骨灰覆盖党旗的仪式。然后将骨灰送到八宝山公墓安放。潘汉年的骨灰盒安放在副一室西88号;董慧的骨灰盒安放在东院二室158号。

  “一片丹心全为党,却遭冤屈困囹圄。平反昭雪明真相,忠魂千古留芳名。”

  愿潘汉年,也愿董慧九泉有知,含笑安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让潘汉年,也让董慧万古长存,永留人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