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潘汉年传奇

  ※第一章 涉足人世

  一、采樵儿

  1906年1月12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潘汉年出生于宜兴县(今宜兴市)归迳乡陆平村。

  潘汉年的家乡宜兴,地处江苏南端,东濒太湖,西接溧阳,西北靠金坛,东南部与武进毗邻,涌湖镶嵌其间,南枕天目山之余脉群山,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商代之前,这里即有建置,以荆溪河名之,称荆溪地。至春秋战国时,设荆溪邑。公元前223年,即秦始皇24年,宜兴设县,县名为阳羡。

  这是一个得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的好地方。“阳羡处处有洞天,荆溪步步皆胜地。”著名的灵谷天府,深藏于静卧平川的石牛山之中,可谓大自然之杰作;“井底相连藏洞府,惊奇广厦天生成”,堪称洞天世界的仙宫佳境。善卷洞与张公洞配有符信,四颗巨大的印材,镌刻着颇有意味的印文,其中善卷洞两颗为:“欲界仙都”、“万古灵迹”;张公洞两颗为“洞天福地”、“海内奇观”,这就是遐尔闻名的“洞天四宝”。宜兴古迹,亦令世人瞩目。“岳堤”、“百合场”是岳家军大败金兵的历史见证;海会寺、芙蓉寺、显亲寺等处,成了文人墨客的吟唱之地;宜兴碑林的诗书绝唱、勒史志记,亦为世人刮目。

  最使宜兴人得益的是,此地物产丰富,商业繁荣,文化教育事业十分发达。宜兴有“陶都”之称,其均釉陶器——“阳羡名陶”,名扬中外;阳羡文化群体为学界所瞩目,文学史上的阳羡词派,曾独领风骚数十年;宜兴培养的众多知识分子,分布于全国各地,有学生,也有教授,因而素有“无宜不成教”和“无宜不成校”的美谈。

  宜兴悠久的历史环境,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为潘汉年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氛围。

  家庭的薰陶,也为潘汉年的成长打下了深深的印记。潘姓大户是陆平村一个世代沿袭以“耕读传家”为祖训的书香门第。“有祖高魁父秀才”,他的曾祖父潘理卿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举人,祖父潘元燮是清朝咸丰九年的举人。他的父亲潘萃华是清朝光绪后期的秀才。父辈兄弟三人中间,两人是秀才,另一兄弟文才出众,但因在科举中被官宦子弟顶替,愤懑之余,誓不科举,就在村中设立蒙馆,以教育村上子弟为荣。潘氏祖辈历经科举制的腐朽、衰亡,因而定其祖训为“耕读传家,不入仕途”。不过,潘氏的“耕读传家”有两个信条是必须遵循的:一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二是淡泊名利的“布衣精神”。潘氏子孙就在这么一个“以塾师为业并兼务农桑”的家庭中成长、繁衍:一方面必须及早入学,但在学习之余,农忙之际,又都必须下田务农;另一方面,学成之后决不入仕途为官,他们不是在外地从教,就是回家乡以塾师为业,辅以祖传的田产为生,并躬耕田畴。潘汉年来到这个世上后,遵循祖训,自幼学文识字,但又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参与农活。潘汉年的堂兄,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潘菽,在其《怀乡吟》中,曾对他们幼时的活动,作了如下抒写:

  门对紫云是旧居,

  紫云书屋幼攻书。

  窗前方丈有花卉,

  出墙腊梅无恙否?

  曾随邻童学采樵,

  亦曾伴为剖毛栗。

  舟山山下嬉戏地,

  时到重阳最堪忆。

  潘汉年涉足人世,即在“紫云书屋幼读书”、“曾随邻童学采樵”的日子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这个采樵儿不仅在此时打下了文学底子,又从采樵等农活中,逐步接触农民,学到了农民淳朴、正直、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也逐步了解到农民的贫苦,体验到社会的黑暗、腐朽,为他日后反抗旧社会投身于中国革命洪流,奠定了基础。

  潘汉年的父亲,身为清末秀才,仍以塾师为业。潘汉年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父亲:学究式的脸庞,嘴唇上留着长长的八字胡须,脸带和蔼的微笑。这是一个典型的旧时知识分子的形象。但是,潘的父亲又不是一位墨守陈规、不愿接受新思潮的迂腐之辈。他思想开明,对新鲜事物也容易接受。辛亥革命后,在乡人的拥戴之下,曾担任过乡董,后又接替其兄为区董。1913年,被推选为宜兴县议会议员。不过除例会之外,他仍在乡间执教。潘父先后结过两次婚,共有八个子女,潘汉年排行第三,为后母巫大宝所生。出于家庭和自己的身份考虑,父亲给他起了个乳名:厂(ān)儿。厂者,庵也。旧时文人的书斋多称庵。足见父亲对他的期望了。潘汉年后来曾用“厂人”及“水番三郎”等化名,就是因其乳名及排行老三而为。

  1912年,潘汉年刚过六周岁,父母将他送进陆林村初等小学读书。小学期间,尤其在暑假里,潘汉年经常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到野外玩耍,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对此,潘汉年曾经有过美好的回忆。他在《苦哇鸟的故事》中追述了他的童年生活的一个片断:

  “记得那年我还在家乡小学里,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到夏天的晚上,总不肯安歇在庭院里乘凉,总是跟着左右邻居的小同伴,在那荒草地上或田野里追逐荧火虫。“我走进院子,便见爸爸躺在椅子里咕罗罗的抽水烟,妈妈正忙着用刀切西瓜,大姐姐正不快不慢地挥着芭蕉扇咿哑的唱曲儿,我拭着头上的汗珠儿,走近大姐身旁,要求她打扇。”

  这种宁静安逸的乡村生活,潘汉年是十分留恋的,每每回忆,总觉得是一种“清福”。但“清福”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里,潘汉年对父亲抽水烟的情节作了描述,显然没有一丁半点的恶感。不过,现实生活中父亲的烟瘾,差点中断了他的学业。

  原来,潘汉年的父亲在晚年染上了抽鸦片烟的恶习,致使家道中落,入不敷出,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几次迫使潘汉年濒于失学的困境。

  1916年,潘汉年初中毕业后,随即进入县立第三高等小学读书。该校创办于清朝末年,曾几度易名。创办时为凌霞书院,后改为国民小学,辛亥革命后正式成为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时任该校校长的储涵奇,是位清末秀才,他不仅文才满腹,而且治学严谨、管理有方。他所要求的教员,即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扎实的学识功底,还要教学有道、方法得体。潘汉年自幼天资颖悟,秉性机灵,加之良好的学习环境,很快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材生。于伶笔下的“凌霞奋起”,就是指他在第三高等小学奋发读书,成为高材生的故事。

  1919年,潘汉年在第三高等小学毕业。旋即与同班同学潘庆生赴沪报考第二师范学校,这是潘汉年第一次到上海。未果而归。由于家庭经济拮据,险些失学,幸亏他的外婆吴氏借债资助,潘汉年才得以考入和桥彭城中学。不料翌年暑假期间,潘汉年因腿上患疾,只好中途缀学。下半年病愈后,又因家里无法交纳学杂费,便在堂兄潘文年办的本村小学代课。

  1921年,潘汉年在武进县延陵公学继续求读,终因家庭困难,一年之后,便不得不离开学校。此后,他虽然曾经先后于无锡唐文治先生创办的国学专修馆及上海中华国语专科学校求学,但只不过数月。1922年缀学之后,基本上结束了读书生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