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李兆基博士传记

  “你有想过到哪儿去发展吗?”

  李兆基随即清清楚楚地答:

  “我喜欢香港。”

  李兆基从不会不经思索,就胡乱向人提供答案,也从不曾在没有事实和数据为基础的情况下,提出他的意见。

  故而,他说他喜欢香港,也是有根据的。

  早在顺德沦陷之前,李介甫就曾携子到香港视察,看看香港可否作为日军来侵时之避难所,当时曾把李兆基留在香港,让他寄居于李氏姑婆跑马地的家中,小住了大约一年之久。

  那段日子是悠闲舒畅,却是难忘的。

  李兆基曾爬上太平山,从山顶俯瞰下来,全港景色,如诗似画地映入眼帘。

  香港的海港,澄碧无波。

  香港的山峦,翠绿无尘。

  当时的香港,其实也真是这么简简单单、清清楚楚的一片青的翠绿罢了。

  可是,香港给李兆基的印象就是清洁。

  就是美丽。

  就是活泼。

  就是朝气。

  也就是李兆基所下意识地追寻的人生。

  他无法忘记幼年时小住香港时心旷神怡、心朗气清的好感觉,对浅水湾的景色风光尤其怀念。

  当时年幼的李兆基已经很舍不得离开香港,一直盼望能有日重回香港。其实在一九四六—一九四七年间,李介甫从广州湾回顺德之后,李兆基已因生意关系,而需要在年中来往港澳多次。

  终于,在一九四八年,他才不过十八九岁,便辞别了父母,离开顺德,重临维多利亚港,努力发展事业了。

  从此,年轻的李兆基,便与香港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章 成长

  一 立足香江 持家创业

  (一九四八年)

  一九四八年的香港春天,在李兆基的眼内显得特别明亮悦目,和暖清爽。

  跟这小城重逢于多年怀念之后,自然地发觉她可亲可爱。

  李兆基有的是理想,有的是干劲,有的是青春,有的是豪情。加上,年方十九的他正是初生之犊,不畏眼前时难,总有信心自己的前景有如初升旭日。

  他的雄心壮志即根源于天生勤奋坚忍的个性,也仗赖年少时就开始承袭的难能可贵的金银业阅历。

  自然,还加上李兆基口袋里那傍身的一千块钱,这使他如虎添翼,决意在这个多年前已一见钟情的城市内,努力闯出一番事业来。

  从第一天驻足香港的中环,李兆基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开始,他就希望自己成功。

  成功的定义在他是无负于先天禀赋的个性,无愧于后天环境的培育,将他所能发挥的智慧能力心思尽情发挥,把他所能把握的时机际遇缘分尽量把握。

  如果这番努力导致他飞黄腾达,也是相关相连有因有果的成绩罢了。

  就这样立定了宗旨,李兆基先从生活的最基本安排做起。

  他没有想过在人生路不熟,还未分清楚香港九龙的东南西北方向时就盲目置业。

  他甚至不认为要浪费金钱,去租用一层住宅自用。

  反正李兆基只不过孤家寡人乙名。

  日求两餐、夜求一宿的基本生活需要不难处置。

  他决定把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包括了补充体力的睡眠时间在内,都专心一致地用在建功立业之上。

  于是李兆基跟首次来港时一样,寄居于李氏姑婆位于跑马地成和道四十九号的家中。

  一经落脚有地,他就如识途老马般嗅一嗅城内金融业务集散地的方向,直朝那个目标进发。

  李兆基有信心以他的金银业看家本领闯天下。

  当时的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没有分别。

  李兆基来到香港之后,开始在那些金铺银店挂单做买卖。他的兄长李兆麟亦在世叔伯之澳门宝昌金号工作,宝昌金号与香港宝生银号(即现在宝生银行前身)的老板是同乡老友,同声同气,同携同堡,拍档已久。有一段时期,香港金价比澳门金价贵得多,宝昌和宝生联手经营,自国外订购大量黄金,由澳门进口后,在贸易场套戳买卖,也有在门市出售,盈利甚丰。李兆基因着兄长和世交支持,在买卖黄金上,得到方便。

  加上上海和广东为主的水客,有如过江之鲫,天天塞满一条文咸东街。水客手上最多的货品就是黄金。

  时局动荡,在朝不保夕的大气候催促下,南下港澳的客商都带着大量黄金傍身,事在必然。

  早已练就了识别黄金成色成分成数专业本领的李兆基,即可以运用锐利得穿金透银的目光去鉴别黄金的质量,更能巧妙地把金条往分金石上一擦,就能定夺它的成分。这时香港金银贸易所买卖黄金的热闹不下于现今股票市场的情形。

  有了这番本事,非但不会被走卖黄金的水客占去便宜,而且心算越来越精确,对黄金市道走势越来越有把握的李兆基,每次在一买一卖弹指之间就可以获得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

  因此,李兆基到香港不足一年,已有能力汇款回乡照顾家中大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