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历史杂谈

岳飞被害与建议立储:如何评价岳飞建议立储?

 一:沉渣泛滥的怪论

 中华数千年文明史上,论最叫后人扼腕长叹的民族英雄,当有南宋战神岳飞。

 在金人踏碎中原山河,南宋王朝命悬一线的年代里,这位铁汉将光复山河的责任扛在肩头,十年来在战场上狂飙突进,却在将敌人打到肝胆俱裂的胜利前夜,怆然倒在南宋朝廷的冷箭下。三十九年的生命,就以这辉煌悲壮,凝成烈烈火焰,在多少次凄风苦雨中,点燃华夏儿女抗战到底的勇气。永恒感召力量,正如上世纪初革命年代,那一声激励了无数男儿以身许国的号角强音: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可是,就是在和平生活已成习惯的今天,有一种怪论,却好似沉渣泛起:岳飞功劳大又怎样?就因为他情商太低犯了南宋王朝忌讳,换谁当皇帝也肯定杀了他。前不久一部火遍全国的反贪剧里,某贪官面对纪检干部质询,竟都拿岳飞说事:别学岳飞情商低,放我一马得了!

 不过,只要认真翻几页历史,这类“岳飞活该”论的画皮,就简直一戳就破:不但见证了这类人极度阴暗卑劣的人品,更见证了他们让人着急的知识文化水平。

 其中典型的一桩怪论,就是某几个“专家”言之凿凿的“岳飞死因”:岳飞建议立储。手握重兵的岳飞,竟然向宋高宗建议早立储君?皇帝不得起杀心?如此“聪明”理论,一位战史作家就曾嘲讽为“现代人看多了清宫戏”,把清朝的戏码强加给宋朝了。

 只要看看历史上,这件“岳飞建议立储”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可以明白,那些拿这桩事给岳飞当“死因”,甚至借故给杀害岳飞的宋高宗秦桧君臣洗白的言论,是何等之谬。

 二:大宋王朝的“绝后”危机

 大半辈子都在忙活浴血抗金的岳飞大英雄,为何会踩上“议立储君”这桩头疼事?都是宋高宗赵构的老毛病惹的祸——好色。

 这位风流天子宋徽宗的好儿子,论起“风流”这事,却是继承的十分彻底,以《靖康稗史笺证·青宫译语》里的原话说:“康王目光如炬,好色如父。”对床笫生活,简直是热情高涨。

 但待到北方山河沦陷,赵构临危继承皇位,坐镇扬州担起大业时。风雨飘摇时节,他的风流热情却依旧。哪管外面杀的天昏地暗,成日搂着宫女在行宫里快活,却不想招了大灾:建炎三年(1129)二月初三,金将完颜宗翰的大军兵锋呼啸攻杀扬州,浑然不觉的赵构却还在床上忙活。听说金军已杀来时,却是立刻提上裤子骑马逃窜。可怜数十万军民落入金军屠刀,繁华扬州城就这样被屠戮毁灭,是为宋金战争史上一大惨事:维扬之变。

 但比起这生灵涂炭来,另一个悲催后果,才叫赵构痛的肠子悔青:因为是在床头兴奋到极点时,得知金军杀来的消息,以《朝野遗记》的话说,这瞬间惊吓过度的“刺激”后果,就是二十二岁的赵构“遂病痿腐”。生儿育女?那更没了指望!

 但这个时候,还谈不上南宋的“绝后”危机,因为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旉,还是个活泼可爱的小萌娃。谁知接下来“苗刘军变”爆发,折腾两个月才平定,赵构三岁的儿子赵旉连惊带吓,竟然被活活吓死。

 于是,残山剩水的南宋王朝雪上加霜,遭遇了这无比严重的绝后危机——不止是赵构本人有没有儿子送终的问题,更是宋朝国祚传承的重大问题。

 如此敏感问题,以某些野史戏说剧的套路,应该属于皇室重大隐私,触碰就是杀身大祸。但放在宋朝,这事没这么想不开。比如吕端就曾因立储问题,得到宋真宗一生感激。而宋真宗踏上与辽国决战的澶渊战场前,就被宰相王旦拦住请立太子。韩琦等北宋名臣,更是接连参与了宋朝皇室多次立储争论。而在整个北宋一个多世纪里,似这般介入立储问题的大小文臣武将,名字能说一串。宋朝回报给他们的,非但不是清算猜忌,相反是真实的感激!

 因为,臣子介入立储问题,在宋朝的政治传统里,就是臣子分内的责任。放在宋高宗遭遇绝后大灾的时候,这传统也同样没变。

 在岳飞开口说这事前,就有很多南宋官员,也各种方式介入到了这个“敏感问题”里,比如当时的宰相范宗尹,参知政事张守等人,都曾为此慷慨进谏。但要论早期最震撼赵构的,却是上虞县丞娄寅亮在绍兴元年(1131)六月的上奏:欲望陛下于“伯”字行下遴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使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服……庶几上慰在天之灵,下系人心之望。

 这意思是说:咱大宋现在没继承人不行,既然皇上您没儿子,就不入先从皇室里选一个当储君。什么时候皇上您生出儿子来,再把储君位置还给您亲儿子也不晚。区区一个县丞,竟然这样关心皇帝生儿子立储问题?要是换成“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看到这奏折,娄寅亮的下场,很可能是分分钟人头落地!

 但宋高宗赵构看了这“大逆不道”的奏折呢?反应也很迅速,立刻把娄寅亮提拔成监察御史。然后火速召集群臣讨论,真照着这奏折的意思办了,选定了七岁的赵伯琮和五岁的赵伯玖两个皇室孩子来培养。别看北宋变了南宋,这事的政治传统,大宋真没变。

 但是,就是这看似完美的立储解决方案里,却隐藏着一个赵构君臣们当时无视的重大隐患。而恰恰是眼光敏锐的岳飞发现了这一点,然后慷慨挺身而出!

 三:君臣相得的完满结局

 绍兴七年(1137)秋,正是南宋英雄岳飞,战场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但一则北方金人方面传来的情报,却叫这位多少血战都不曾色变的战将吃了一惊,以岳飞对幕僚薛弼说的原话就是:“近谍报,虏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阙,为朝廷计,莫若正资宗之名,则虏谋沮矣。”

 也就是说,金朝准备把被俘的宋钦宗儿子赵谌放出来另立宋朝政府,为了避免一场大祸,只有把正在接受培养的赵伯琮正式立为太子,才能粉碎金朝的阴谋。

 这个事情,确实是南宋立储问题上,一个莫大的漏洞:一边是宋高宗这边绝了后,另一边却是北宋皇室被金朝组团抓了俘虏。宋高宗生不出儿子,金朝那边却捏着活生生的傀儡,随时都可以甩出来。这事的严重性,脑补下南北朝时代的类似历史就更明白——梁朝侯景之乱后,北方强敌北齐,也曾送扣押在北齐的梁朝皇子南下争权。若非梁朝大将陈霸先,也就是未来的陈朝开国皇帝当机立断发动兵变,南北朝唯一的华夏政权,极有可能彻底灭亡!

 正是这样的严重性,也让岳飞下定决心,必须促成宋高宗做决断。而且他也并非不知道,提出这个政治建议,势必会惹非议。但以他自己的话说:“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后来在面见宋高宗时,他以得体的话语提出建议:“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

 这哪里是什么不懂政治情商低?分明是为国家社稷慨然担责的大智大勇!所以后来南宋理学家朱熹评说此事,也高度评价:“......此等事甚紧切......如飞武人,能虑及此,亦大段是有见识。”

 而听了岳飞这番话的赵构呢?当场的回答,确实很不高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白话的意思是说,你手里带着兵,这事是该你说的吗?话不可谓不重。但在岳飞退下后,冷静下来的赵构,又赶紧叫岳飞幕僚薛弼去劝岳飞: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朕刚才话说重了,赶紧替我去做做岳飞的思想工作。

 放赵构身上,岳飞这番话,惹他不高兴是真的,毕竟他还是希望等亲生儿子出生才立太子。但要说为这事就起了杀心,并最终在五年后杀了岳飞?他还真没这么小心眼。瞧瞧起因就知道,岳飞再惹他不高兴,出发点也是站在他一边为他好。若连这点好赖都分不清楚,那赵构才是政治智商奇低。如此赵构莫说做三十五年皇帝,三十五天都做不了。

 甚至就是在这桩风波整一年后,传说中为这事生气的赵构,更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这件事的态度:岳飞觐见赵构后,赵构特意命岳飞进宫,见到了岳飞心目中的储君:赵伯琮。意思也很明白——大宋后继有人,爱卿你就放心吧。果然也叫岳飞一块石头落地:“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正是这位叫岳飞放心的赵伯琮,即未来的南宋孝宗,不但开创了南宋中兴时代,更在登基之后,还给了岳飞迟来的公道!

 这场引发后世某些人胡乱猜想的“岳飞立储”风波,其实到这时,就已划上了圆满句号。被某些人扣上“政治智商低”帽子的岳飞,就是这样一位官场战场,从来都大智大勇的贤将。他的悲剧,只因对于光复山河理想的坚持,才最终与赵构走向了决裂。如果这场悲剧前,一个为了打破金人阴谋的“立储”建议,而发生的区区小风波,都可以被归纳成岳飞“情商低自找死”,这就好比把“狸猫换太子”当真历史,以为宋仁宗是狸猫换来的一般,常识和三观都荒唐到突破尺度。

 最后,还是用上个世纪,一位伟人在岳飞墓碑前的讲话,作为结语:“英雄永远为后人所纪念,坏人永远为后人所唾弃”。对于岳飞的态度,何尝不是一面镜子,足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时时警醒,然后发现并唾弃那些无良无知的言论。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