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诸葛亮大传 > 第六章 梦断夷陵

  第六章 梦断夷陵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二十三日,曹操在洛阳王宫中病逝。

  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凭着他政治家的敏锐,感到天下将有大事变发生,应付这个带全局性的政治形势,比夺回荆州更重要。刘备、诸葛亮只好把夺回荆州的事暂缓一缓,以便集中精力应付可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变。

  诸葛亮所预料的重大政治事变,就是曹魏将要正式取代汉朝。

  诸葛亮的预料绝不是凭空猜测。

  自从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时起,汉献帝就成为曹操手中的玩偶。二十多年来,曹操打着汉廷旗号,东征西伐,建立了卓著的文治武功,确立了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凭他的权力,他的地位,登上皇帝宝座不成问题,但曹操没有这么做。他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意思是说,他要为儿孙们做好一切取代汉朝的准备,至于真正实施,那是后代们的事了。

  曹操临死前,确实为后代们建魏代汉创造了一切必要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政治上的、舆论上的、人事安排上的。

  曹操任丞相时,就受着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殊待遇,以后又任魏公、魏王,享受着皇帝所受的一切待遇。这种地位和待遇,还可以传给他的儿子,这就为他的后人取代汉朝创造了政治上的条件。

  为了让后代实现代汉的目的,曹操在世时又在选定继承人上下了一番功夫。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操最喜欢的有三个:一个是曹冲,一个是曹植,一个是曹丕。

  曹冲是曹操的第七子,为环夫人所生。史载他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冲十三岁时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神灵祈祷,请求延长他的寿命。曹冲因无法医治而死后,曹操非常伤心。曹丕劝慰曹操时,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事。可见曹操曾打算把王位传给曹冲。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与哥哥曹丕一样,同为卞皇后所生。曹植自幼聪明,文学天赋极高。十多岁时,能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而且能写出极漂亮的文章。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很聪明,每次受到曹操的问难,都能应声而对,因此很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说:始者谓子建(曹植字),儿中最可定大事。由于曹植受到宠爱,再加上杨修、丁仪、丁廙等大臣对他的支持,曹操有几次都要决定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

  然而,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长子曹丕做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因为曹冲死得很早,来不及与曹丕、曹植兄弟比谁优谁劣,而曹植与曹丕比起来,暴露出许多弱点。曹植诗人气质太浓,他任性而行,不刻意美化自己的外部形象,饮酒不加节度。而曹丕不但擅长诗文,也长于骑马射箭、击剑格杀,可谓文武双全。更重要的是曹丕懂政治,有手段,御己有术,矫情自饰,会笼络人心。当曹操选定曹丕以后,为了巩固他的地位,不但疏远了曹植,还找借口杀了曹植的智囊人物杨修,削弱了曹丕竞争对手的力量。

  经过曹操政治上、舆论上、人事上等一系列努力,取代汉朝的形势已经铸成,不可逆转。

  曹氏即将代汉,刘备集团应该怎么办?

  对此毫无反应,显然是不明智的。

  毫无反应,意味着对曹氏帝位的默认;毫无反应,意味着对曹氏代汉的容忍;毫无反应,意味着放弃了兴复汉室的旗帜。

  然而要做什么反应呢?怎样表明自己态度呢?

  兴兵讨伐最实际有效,但刘备集团远不具备推翻曹魏的实力。对曹魏政权檄文声讨,指出他是僭伪政权,但汉朝廷已不存在,正统政权已荡然无存,由谁来指出、来证明曹魏政权的僭伪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曹氏针锋相对:你若称天子,我就当皇帝。

  我们不能不佩服诸葛亮在政治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因为他对曹氏代汉是有预见的,并事先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

  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曹操逼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魏王与魏帝,仅一字之差,一步之遥。

  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诸葛亮尊刘备为汉中王,汉王与汉帝,也只差一个等级。只要曹氏代汉称帝,诸葛亮就拥立刘备即汉帝帝位。

  刘备称帝,有很多有利条件。西汉的开国始祖就是从汉中王起家,如今刘备又一次从汉中王起步;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的后代;刘备的政治纲领一直是兴复汉室。所有这些,都是号召人们拥戴其即帝位的优势。

  但是,刘备称帝也不是一件很顺利的事,也存在着种种阻力。

  最大的阻力是当时的天命舆论。

  早在东汉初年,蜀地就流行着一句令人莫名其妙的谶语:代汉者当塗高。割据蜀地的公孙述以为自己的名字述字有路途之意,与谶言中的塗字相应,以为天命在己,便建号称帝。为此,东汉光武帝还专门给公孙述写了封信,信中说谶语中所说的当塗高,是指一个姓当塗名叫高的人。

  公孙述手下有一个叫杨春卿的,是广汉新都(治今四川新都西)人,善图谶学。公孙述被刘秀所灭,杨春卿自杀。临死前他对儿子杨统说:在我的书箱中,有先祖传下来的秘籍,你要好好学。杨统牢记父言,为父治丧守孝毕,离开家乡到犍为郡(治今四川彭山东)周循处学习图谶之法,又向同郡人郑伯山学《河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杨统死后,又将此术传给儿子杨厚。杨厚少习父业,精通图谶,多次为朝廷预言灾异,献消灾之法。晚年回到家中,修黄老,教授门生,上名录者三千余人。

  在杨厚的学生中,周舒、董扶、任安三人最为知名。周舒字叔布,是巴西阆中(治今四川阆中)人,善图谶,朝廷多次征召他,他都不应。当时有人问他:《春秋谶》中说,代汉者当塗高,是什么意思?周舒说:你们知道皇宫门口两边的平台吧?它们高大巍峨,又正当大路,它们名叫象魏、魏阙。当塗高者,魏也。周舒对当塗高的解释,很快便在当地传开了。杨厚是汉桓帝时人,他生活的时代,远远早于曹操的崛起,更早于刘备集团的入蜀。可见在刘备入蜀以前,魏将取代汉朝的说法就已流传了很久。

  蜀郡成都人杜琼,是任安的学生,比周舒晚一辈。他在刘璋时任益州从事,刘备据益州后,又任议曹从事,他与刘备是同时代人。他精通观象谶纬,但从不谈天象。后辈学生谯周曾问他为什么这样,杜琼说:用观天象来预言吉凶,这很不容易。必须亲自观察,分辨天象的形状颜色,日夜辛苦劳累。这还不说,还日夜提心吊胆,担心不慎将天机泄露出去招灾惹祸,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就不去观天象了。

  中国封建皇帝登位,大多都要行燔瘗之礼。

  把祭品放到木柴堆上燃烧,使烟气升上天空,就是燔礼;把祭品埋入土中,就是瘗礼。燔瘗之礼,是人祭告天地神祇的一种仪式,但实质上是要昭告天下,让世间的人知道。当刘备行完燔瘗之礼后,蜀汉建国的消息就被天下人知道了。

  刘备称帝以后,第一件大事该做什么?这是当时许多人都关心、猜测的问题。

  魏文帝曹丕把众臣召集起来,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刘备称帝以后,还会出兵攻打孙吴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蜀不过是个弹丸小国,名将只有关羽。荆州之失,关羽身死军灭,蜀国一片忧惧,绝无再次对吴用兵之理。侍中刘晔却与众不同,他认为蜀国一定要出兵攻打吴国,理由是: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无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事实的发展证实了曹魏大部分臣子的猜测是错误的。

  但是,假如我们不知道以后的事实,我们在思考刘备是否应该伐吴这个问题上,可能也会同意曹魏群臣的意见。因为刘备伐吴,存在着许多有利于吴而不利于蜀的条件。

  孙吴新得荆州,据有荆、扬、交三州,地广兵众。

  孙吴全歼荆州关羽军队,得胜之兵,士气正盛,斗志正旺。

  孙吴向曹魏称臣,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迁都武昌(治今湖北鄂州),孙权亲自坐镇荆州,显然作出尽全力保卫荆州的架式。

  孙吴人才济济,文武满朝。都尉赵咨出使曹魏,魏文帝问他:像你这样的人吴国有多少?赵咨答: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这虽是外交辞令,但却反映了吴国不乏人才的事实。

  蜀汉方面则不然。

  荆州关羽军的失败,不仅使刘备失去了一名匹敌万人的勇将和数万军队,而且也失去了跨有荆、益的大好局面,只剩下益州一地了。

  荆州的丢失,又引起了孟达叛变、汉水复塞等连锁反应。关羽攻不下襄樊,又得知江陵失守,急忙丢下襄樊,回军援救,他不但自己回军,还招呼刘封、孟达等人同往。刘封、孟达对收复荆州已经失去信心,又担心离开房陵、上庸、西城,会使三地得而复失,因此没有出兵援助关羽。刘封、孟达的行为,并不是违背刘备调度的大罪,所以刘备对他们只是心中不满,并未对他们采取惩治措施。但孟达深知关羽与刘备的关系,当他知道关羽兵败身死后,总担心刘备会怪罪自己。恰在这时,身为副军将军的刘封又与孟达起了矛盾,二人忿争不和,刘封甚至将孟达的仪仗鼓吹夺走。孟达既怨刘备委屈了自己,又恨刘封欺凌自己,一气之下,便投降了曹操。临走之前,孟达还给刘备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

  伏惟殿下将建伊、吕之业,追桓、文之功,大事草创,假势吴、楚,是以有为之士深睹归趋。臣委质以来,愆戾山积,臣犹自知,况于君乎!今王朝已兴,英俊鳞集,臣内无辅佐之器,外无将领之才,列次功臣,诚自愧也。臣闻范蠡识微,浮于五湖;咎犯谢罪,逡巡于河上。夫际会之间,请命亡身,何则?欲洁去就之分也。况臣卑鄙,无元功巨勋,自系于时,窃慕前贤,早思远耻。昔申生至孝见疑于亲,子胥至忠见诛于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臣每读其书,未尝不慷慨流涕,而亲当其事,益以伤绝。何者?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伏想殿下圣恩感悟,愍臣之心,悼臣之举。臣诚小人,不能始终,知而为之,敢谓非罪!臣每闻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臣过奉教于君子,愿君王勉之也。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不同的理论。

  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诸侯服其威而四方怀其德,修政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拱揖指而天下响应,此用兵之上也。这是从政治角度论说战争胜负的理论。

  地广民众,主贤将忠,国富兵强,约束信,号令明,两军相当,鼓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敌人奔亡,此用兵之次也。这是从军事力量角度论说战争胜负的理论。

  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这是从经济角度论说战争胜负的理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这是从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论说战争胜负的理论。

  孙、刘夷陵之战,双方都是为了巩固与扩大封建割据地域和进一步实现统一,因而从战争性质考察双方的胜负意义不大。对双方胜负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外交政策等因素,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对双方情况做一考察。

  先看政治方面。

  夷陵之战时,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已经经历了三世,如果从孙坚任长沙太守时算起,已有三十二年的历史;从孙策夺取会稽等五郡时算,有二十五年;从孙权开始执政时算也有二十二年了。早在黄巾起义时,孙坚就在淮水、泗水一带招募精兵,合千许人,乘镇压黄巾起义之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以后又被任为长沙太守,为孙氏割据江南奠定了基础。

  孙坚死后,他的儿子孙策继承了其父的事业。孙策童年时,便与庐江舒县(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周瑜有总角之好,与周瑜同年,独相友善,升堂拜母,有无相通。孙策进兵江东,周瑜带兵加入孙策的队伍。后来,两个人分别娶了乔公两个漂亮女儿,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成了连襟。彭城人张昭,自幼好学,少年时便在当地出名。汉末大乱,张昭避乱渡江,来到江东。当时正值孙策创业,便任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并升堂拜张昭母,与张昭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全部交给他办。张昭常常接到北方士大夫写来的书信,信中把治理江东的成绩归于张昭身上,对他大加赞美。这使张昭感到很为难:如果保持沉默,不把书信内容报告给孙策,则害怕别人误认为自己与北方有暗中来往;报告给孙策吧,又怕信中内容不合时宜。孙策知道后,笑着说:从前管仲辅佐齐桓公,齐国官员请示事情时,齐桓公总是说去问仲父,去问仲父。如此,齐桓公不但威信未减,反而受到霸主们的尊崇。如今张昭贤能,我能使用他,他所建立的功名岂不归我了吗?东莱黄县(治今山东龙口东南)人太史慈,在扬州刺史刘繇手下为将。孙策进击刘繇,太史慈曾在神亭(今江苏金坛西北)与孙策对战。孙策一枪刺中太史慈坐骑,又顺手摘下他脖子后面的手戟,太史慈也摘下了孙策的头盔。后来,刘繇战败,太史慈被孙策活捉。孙策亲自为他解缚,拉着他的手说:还记得神亭我俩恶斗之事吗?那时候你捉到我会怎样呢?太史慈说:那很难说呀!孙策哈哈大笑,深爱太史慈的直率,说:今天我当请你共成大事。后来,刘繇逃往豫章,他手下还有万余人未有所附,太史慈便要求前去招抚。孙策手下人都认为,太史慈是刘繇旧部,此去一定不会再回来了。孙策却对太史慈深表信任,亲自为他设宴饯行,并拉着他的手腕问道:何时能还?太史慈说:不过六十日。后来,太史慈果如期而返。

  孙策对周瑜、张昭、太史慈等人的做法,反映了他在团结士人、取得他们的支持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正因为如此,在他身边聚集了周瑜、张昭、太史慈、程普、韩当、黄盖、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凌操等一大批江南江北士人。史载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孙权继承兄孙策之业,在团结士人方面更超过了他的父兄。

  首先,孙权爱才爱得深切,爱得感人。最突出的就是他对待吕蒙的事例。当吕蒙病重时,孙权派人把他接入自己宫中住下,采用一切方法为他治疗救护。又向全国通告,有能治愈吕蒙之病者,赏金一千。每当医生在吕蒙身上针刺治疗时,孙权便为之惨戚。他想常常看看吕蒙的病情,又怕过多地打扰他使其劳累,便在墙上挖个小洞,从洞中偷偷观看。当他看到吕蒙稍微能吃东西时就感到欢喜,如果看到吕蒙病重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吕蒙的病情曾一度好转,孙权为此专门发布大赦令,当吕蒙病情加重时,孙权亲自到病床前探视,还请道士在星空下为吕蒙祈祷。当吕蒙病故时,孙权特别悲伤,为之削减膳食,停止音乐。当然,吕蒙受此待遇,与他所立功劳有关,但孙权的表现,也不能不使其他人感动,从而激励他们为孙吴政权尽忠竭诚。

  第二,孙权在团结士人方面,范围也比其父兄广。孙坚起家长沙,在北方征战,他所依仗者,多为淮、泗地区的人士。孙策依靠淮、泗人士进兵江东,还没来得及对江东人士进行笼络便死去了。孙权即位后,除了一方面坚决依靠父兄所留下的淮、泗人士外,还对江东士人进行了广泛的团结。吴郡吴县(治今江苏苏州)人顾雍,被孙权任为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孙权又派人把他的母亲接来,亲拜其母于庭,公卿大臣毕会,并把孙策的女儿嫁给顾雍的儿子。吴县陆氏也是江东大族,陆逊年轻时就受孙权重用,并娶孙策的女儿为妻。陆逊有大功于孙吴,孙权对他也非常信任。史书记载,蜀汉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辅政,与孙吴连合,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陆氏一族,在孙权时有二人为相,五人封侯,十余人为将军,可见他们在孙吴政权中的位置。吴县人朱桓,在任前将军时,因与督将发生矛盾,滥杀部下,又假托是因狂病发作。孙权明知是假,却以假作真,让其子朱异领其部曲,令医生对他看护诊治,用这种方法让他摆脱罪责。顾、陆、朱、张是江东的著名姓族,孙权对他们的信任和依靠当时人是有目共睹的。孙吴后期,陆凯上书给孙晧说:先帝(指孙权)外仗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是以庶绩雍熙,邦内清肃。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第三,孙权为了进一步获得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的支持,还实行世袭领兵制和给客制。简单地说,领兵制度就是将领对自己的士兵可以世代领有。如陆抗从父亲陆逊那里继承了统帅其数千部曲的权力,陆抗死后,他的数万部曲又由其五个儿子分领。给客制就是把大批佃客分赐给军队将领。例如,孙权赐给吕蒙寻阳屯田六百户,官属三十人。又如陈表,所受赐复人得二百家,在会稽新安县。关于孙吴的领兵制和给客制,著名史学家唐长孺先生写过一篇专门研究的论文《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文中说:孙氏建立了宗族间分配利益的领兵与复客制度,这种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分封制度。孙氏统治集团以若干大族与将领为代表拥有世袭的军队,占有巨大数字的田客与土地,有的还享有食邑与委任食邑长官的权力;这样就构成南方大族的经济基础及其政治特权。

  投桃报李。孙吴政权对南北士族中出类拔萃者所给予的种种恩赏和实惠,自然得到了回报。考察《三国志吴书》,除孙氏宗室以外,立有专传的共五十九人,其中北方籍二十五人,南方籍三十四人,可见孙吴政权是得到南北大地主阶级的拥护的。孙权手下,异人辐辏,猛士如林,这是孙吴统治集团内部团结的时期,是孙吴政治稳定的时期。

  我们再来看看蜀国的情况。

  刘备进入成都后,法正曾对诸葛亮说: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法正在这里,提出一个客主概念。刘备是被刘璋请入益州,后来反客为主的。刘备占领益州前,刘璋及其旧属是益州的主人,刘备占领益州,反客为主,但由于刘璋属下大部分人的加入,刘备集团的主客区分依然存在。为了使两部分人团结协调起来,刘备、诸葛亮做了许多工作。在《互相关联的三步棋》一节中,我们曾讲过诸葛亮在马超、刘巴、董和等人的问题上所做的努力,除此三人外,还有两件事可以说明刘备集团为协调客主关系所做的努力。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既是名言,也是真理。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到其政治进程受到阻碍时,是不会轻易使用战争手段的。

  占有荆州,确保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是孙吴的政治任务。为此,孙吴在用其他方法达不到目的时,不惜采用战争手段。

  据有荆州,确保对中原进行两路夹击的钳形态势,是蜀汉的政治任务。只要能保留荆州这个战略据点,刘备可以向孙吴做出必要的妥协。

  现在,孙吴已全据荆州,蜀汉钳形夹击中原的政治任务已经无法完成,为了将政治任务贯彻到底,刘备最终选择了战争。

  蜀汉章武元年七月,刘备亲统水陆大军浩浩荡荡沿江东下,杀向荆州。

  这支庞大的队伍究竟有多少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人们有理由猜想,此次出兵在数量上要大大超过孙吴:刘备这次出兵,志在必夺荆州,因此必然要尽其全力。既然尽其全力,其兵众能少吗?刘备此次征吴,把孙吴吓得够呛。孙权先派人给蜀国送信求和,又令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致笺劝刘备息兵罢战,刘备一概予以拒绝。如果不是蜀强吴弱,孙权会有这种表现吗?

  于是,有人就猜想,刘备的征东大军没有数十万人也有十数万。吴蜀夷陵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

  事实上并非如此。

  刘备东征,的确是志在夺回荆州,他动员很大力量不假,倾全国之力却未必。上一节我们曾经说过,由于外交上的被动,刘备需要分出一部分力量防御北方的曹魏,吴蜀夷陵之战,是一场孙吴倾全力来守,蜀汉不能倾全力来攻的战争。退一步讲,即使蜀汉能倾全力来攻,其国力与孙吴相比不能算是强者。

  孙权求和并不是害怕。当时孙吴已经得到荆州,上游的威胁已经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自然想避免战争,希望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与蜀汉的关系。因为战争要死人伤人,要消耗物资,即使是打赢了,也会使实力受到损失。但孙权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两封求和信上,他是认真做好了战争准备的。他把国都从建邺迁到武昌,以便指挥将要发生的战争。他接受了陆逊对荆州人士普加覆载抽拔之恩的建议,对荆州士人普加笼络。武陵人潘濬,被刘备任命为管理荆州事的官员。荆州失守后,潘濬不愿投降,称疾不见孙权。孙权派人用床把他抬进宫,呼着他的字说:承明,昔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帅;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卿独不然,未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感动得潘濬涕泣交横,呜咽不止。孙权见状,又让亲近用手巾为他擦脸,潘濬当即表示愿意归顺。从孙权对待潘濬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为争取荆州人心所做的努力。为了对付蜀汉的兴兵讨伐,孙权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大都督、假节陆逊负责,统率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此为前线部队。第二线由诸葛瑾率众屯驻公安,此为第二梯队。第三线是孙权统兵驻守的武昌,此为总指挥部。第二、第三线是一线的后援,总兵力估计也不会少于第一线。这样看来,孙吴所动员的兵力当在十万以上。

  蜀汉方面所动员的兵力有多少?史书上虽无明文记载,但我们仍可以根据有关记载做一较可靠的估计。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亡,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同书《陆逊传》也记载,陆逊率兵攻击刘备军,破其四十余营,蜀军土崩瓦解,死者万数。这两个记载告诉我们,夷陵之战,刘备全军覆没,数万人全部战死或投降。

  这两个记载虽告诉我们刘备的东征军的大概数字,但仍不能使我们满意:数万究竟是几万?

  《资治通鉴魏纪文帝黄初元年》记载: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兵秭归,兵四万余人。这个数字又令人怀疑。刘备志欲夺回荆州,用四万人去攻打陆逊五万守军,是不是少了点?我们知道,《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史实是以当时所能见到的史书为根据的,那么,四万人的数字是根据什么得来的呢?《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魏书》记载,刘备伐吴,孙权给曹丕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资治通鉴》所说四万,当根据《魏书》而来。但这四万人只是刘备支党,即前锋部队,并不是刘备东征军的全部。

  《三国志魏书刘晔传》注引《傅子》说: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这里说刘备的东征军有八万余人,这个数字比较可信。在建安二十年刘备取得益州后不久,孙权出兵袭取荆州南三郡。那时刘备尚未取得汉中,还能率五万人东下,再加上关羽的荆州军至少也有七八万人。此次东征,刘备虽丧失荆州军,却得到了汉中,因此再拿出七八万人与孙权争夺荆州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吴蜀双方总的军事实力看,是吴强蜀弱,但就双方投入一线的兵力看,蜀军的八万对吴军的五万,不能不说蜀军占有局部优势。

  蜀军旗开得胜。前锋将军吴班、冯习率军沿江东下,进入三峡,在巫县(治今重庆巫山北)大破吴将李异、刘阿。接着,又占领了陆逊防守的秭归,节节取得胜利。

  孙吴占领荆州后,一直把边界向西推到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整个长江三峡地区都在孙吴境内。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构成,长约数百里,是世界上有名的大峡谷。长江自峡中由西向东贯过,江面最窄处约一百米,两岸高山耸峙,道路崎岖难行。蜀军兵至秭归,在此地临江筑城,深入吴境五六百里。

  章武二年正月,刘备对孙吴发动了总进攻,其部署是:以多路军队置于江北,保护三峡后路,以防受到魏军的攻击。以将军冯习为大督,统率主力大军。以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彤等为别督,将军吴班、陈式率水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东下。

  此时,蜀军正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刘备富有智谋,作战经验丰富,又连战连胜,深入吴境,并将陆逊别军孙桓围困在夷道。

  刘备称帝,封赏将士,又带兵亲征,将士皆思立功报效,加之连续打了几个胜仗,士气正在高涨之时。

  蜀军顺流向东,水陆并进,居高临下,利于进攻。

  与蜀军相比,吴军显得有些被动。

  主帅陆逊,是个年仅三十九岁的书生,而他下面的将领,或是孙策时旧将,或是公室贵戚。他们开始时对陆逊并不服气,各自矜持,不相听从。

  吴军一退再退,将士们对主帅的战略意图很不理解,士气低落,一些将领甚至公开反对退却,主张趁蜀军立足未稳,迅速反攻。

  然而,蜀军的有利形势中隐含着不利因素;吴军的被动状态中隐含着向主动状态转化的条件。

  蜀军进展顺利,接连获胜,容易产生骄傲情绪,骄兵必败,这是军事斗争中被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顺流而下也有对蜀军不利的一面。大将黄权就看出了这点,他对刘备说: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三国志》卷43《蜀书黄权传》。但刘备没有接受黄权的建议,他并没有把陆逊放在眼里,他认为吴军的退却是一种胆怯的表现。

  事实并不像刘备想的那样简单。陆逊虽年轻文弱,但却是一位称职的统帅,具有驾驭战争的非凡能力。他在战争开始时坚决主张退却,因为他知道三峡不宜据守,那里陆路鸟道崎岖;水路流急滩险,守御无险可据,且使后勤补给战线拉长,给后勤供应造成困难。而把山地峡谷让给刘备,就会使他陷入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舳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的被动境地。

  失败对于智者来说,也许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失败可以使他们深刻反思,使他们总结经验,使他们汲取教训。

  刘备、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

  夷陵惨败,刘备退到永安(治今重庆奉节东),他没有继续后退,而是在此地驻下来,作出一副随时再次东出的架式。但刘备自己也清楚,损失这样惨重,再次大规模东征,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这是他军事生涯中经历的最严重的失败。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一个身经百战老谋深算的人,却败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后生手中。虽然想不通,但他确实在想。虽然想不通,但他却未失大将风度。有一点他非常明白,此次失败,责任全在自己。

  就在这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被任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的黄权,率众投降了曹操。按照法律,叛逃者家属要连坐。执法官员问刘备:是否将黄权的妻子儿女逮捕法办?刘备摇了摇头,他知道,在夷陵之战中,是自己让黄权率军在江北防御曹军的。如今打了败仗,自己撤回来了,而黄权的退路已被吴军阻断,后退无路,不降曹魏怎么办呢?想到这里,刘备说:是我的失败导致黄将军至此,是我对不起他,他没有对不起朝廷的地方。对于失败,刘备不归咎于别人,不迁怒于部下,不掩饰自己的过错,确实具有一代雄主的风度。与刘备同一个时代的袁绍,气量与刘备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袁绍在同曹操官渡决战前,手下的谋士田丰劝他根据自己的长处,采取分为奇兵,乘虚迭出的战术,曹操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曹操疲于奔命,不要马上与他决战。袁绍不但不听,反而认为田丰动摇军心,将他关押起来。后来,袁绍果然打了败仗,有人对田丰说:事实证明您的意见是对的,袁将军回来一定会重用您。田丰却说:如果袁将军得胜而归,我定能活命,现在他是败军而还,我恐怕活不成了。果然,袁绍回来之后,对左右说: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便把田丰杀掉了。

  刘备敢于面对失败,不敷衍战败之责,说明他在认认真真地想,认认真真地寻找打败仗的原因。

  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刘备以前也打过不少败仗,他都以豁达的态度待之,确实把它们视为常事。而今,他豁达不起来了。数万军队没了,无数军资器械丢失了,马良、张南、冯习、傅肜、程畿、黄权等将领或者战死,或者离开蜀汉,这样重大的损失,他怎能以常事视之呢?

  他冥思苦想: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呢?

  巍巍白帝城,座落于三峡西端、夔门之外的高山上。由于驻足高山,人们的视野可以东西眺望,可以仰望无尽的苍穹。望着圆圆苍穹,刘备忽然想到了家乡,想到了起居坐卧的茅舍,想到了茅舍东南角篱笆边上的那棵大桑树。那棵树高高的,在幼年刘备的眼中,它简直要钻到天上去了。那树冠圆圆的,在它的底下,就如同顶着圆圆的绿色苍穹。乡里人都说,这棵大树底下当出贵人。幼年的刘备曾在树下同群童玩戏,并说:我将坐在这皇帝的宝盖车里。如今,刘备真的当了皇帝,这是天意呀!天的力量是那么大,天意难违呀!

  想到天意,刘备又想起那惨败的夷陵之战,这恐怕也是天意。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上天呢?猛地,刘备想起来了,自己当皇帝以来,只顾得与孙吴争夺荆州,竟然没有拜祭过一次天地,难怪天不佑己。于是,刘备立即给留在成都的诸葛亮下了一道诏旨,要他在都城南郊修筑圜丘,在北郊修筑方泽,刘备要依礼进行天地祭祀。

  诸葛亮接到刘备的诏旨,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意。他知道,刘备在寻找夷陵失败的原因,但找来找去,竟找到天的头上。

  对夷陵战役的失败,诸葛亮也感到很震惊,也在思考着失败的原因。他想到了法正。

  法正这个人,固然有一些毛病,如心胸不宽广,品德上也不大追求清白高尚,诸葛亮在这些方面与他有些不同看法,但在报效蜀汉、兴复汉室的大义方面,他们还是志同道合的。在规划国家大政方针上,诸葛亮常感到法正有奇谋妙策,与自己合作的非常默契。唯独在对待荆州问题上,诸葛亮每每感到法正与自己意见相左。不但法正,再早些时候,庞统也对自己重视荆州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其中的奥妙诸葛亮还没有来得及细琢磨,但他感到,庞统、法正等人的主张是有道理的,而今夷陵之战的结果证明了他们主张的合理性。诸葛亮深深感到,如果法正他们还活着就好了,他定能劝阻主上东征,避免这场失败。

  尽管诸葛亮在思考夷陵之战的失败原因方面与刘备不同,但他还是立即组织施工,在成都的南郊和北郊分别营建祭祀天地的圜丘和方泽。这一方面是因为皇帝下了御旨;另一方面,修建南北郊是一个国家的礼仪制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无此,在国家制度上是个严重残缺。

  营建南北郊并未使诸葛亮劳太大的神,最使诸葛亮劳神的事,是与孙吴的关系问题。早在夷陵之战前夕,哥哥诸葛瑾就写信致刘备,让他考虑关羽与被曹丕害死的汉帝谁更亲近?荆州与天下相比谁大谁小?曹丕和吴王谁最可仇恨?可惜蜀汉急于东征,根本不予考虑。孙吴曾写信给刘备求和,可惜刘备欲夺回荆州,坚决予以拒绝。如今,蜀、吴两国已反目成仇,战争虽然结束,敌对关系仍存。长期敌对下去,蜀汉就多了一个敌人,兴复汉室的目标就更难实现。

  改变这种状态,应该从何下手?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代价?诸葛亮心中也没底。

  就在这个时候,孙吴和曹魏之间的关系又发生了新变化,这个变化为刘备、诸葛亮缓和蜀、吴敌对气氛提供了契机。

  孙吴袭杀关羽取得荆州后,为了对付蜀汉可能进行的大举反攻,便卑词厚礼,向曹魏称臣,欲借魏国的力量牵制蜀汉。不料曹魏也不好利用,乘此机会向孙权提出种种要求。对于其他要求,孙权都能忍气吞声接受,唯独向曹魏朝廷送子为质一条,使孙权感到万万难以接受。他知道,一旦将儿子送进洛阳,就等于用一根绳子套住了自己,而将另一端交给曹丕,到那时候,只能由他任意摆布了。所以,孙权对于曹魏的这个要求,只是口头上给予答应,而实际上想尽种种办法,找出种种理由将送儿子入质的事无限期地向后拖延。就在蜀汉大举东征的时刻,孙权为了专力对付蜀国,求得外援,终于答应在这年十二月把太子送到曹魏。但当夷陵之战孙吴取得大胜后,孙权的态度立刻起了变化。

  曹丕得知孙权的态度变化后,勃然大怒,他感到自己受了孙权的愚弄,决心给他点颜色看看。黄初三年(222)九月,曹魏发三路大军伐吴。一路由曹休、张辽、臧霸率领,出洞口(今安徽和县南);一路由曹仁率领,出濡须(今安徽无为东南);一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领,围南郡。孙权则针锋相对,派吕范等督五军,以水军抵御曹休一路;命濡须督朱桓整军抵御曹仁;派诸葛瑾、潘璋、杨粲率军救援南郡。曹丕见孙权态度如此强硬,也不愿轻启衅端,便写信向孙权表示,要下诏敕诸军但深沟高垒,不得妄进。如果孙权真的效忠朝廷,早晨送太子入朝,曹魏晚上便撤兵回去。不料孙权不但不应,反而派兵临江拒守。这年冬天十一月,江风大作,孙吴军队船翻,吕范兵士溺水而死者数千。曹休乘机派臧霸出动轻舟五百只,敢死队万人袭攻徐陵(今安徽当涂西南),烧攻城车,杀略吴军数千人。吴将全琮、徐盛反击,追斩魏尹卢,杀获曹兵数百人。

  曹、吴战端又起,对蜀汉与孙吴缓和关系是一个机会。刘备在苦思征吴失败原因时,似乎对征吴之失有所反省,他主动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以示和好之意。

  同年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到白帝城见刘备,正式表示向蜀国请和。刘备问郑泉:吴王为什么不给我回信?难道他认为我称帝不合适吗?郑泉说:曹操父子凌驾于汉室之上,最终取代了它。您既为汉室后裔,就应担负起藩卫汉室的责任。而您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却先自称帝,这不合天下人之议,所以我们君主没回信。

  其实,郑泉这番话是出于外交需要而寻找的理由。孙权不回信,决非不满刘备称帝,因为此时他也已经建年立号。孙权在与刘备通使后,仍与曹魏往来不绝,可见他不给刘备回信的真正原因,是对孙、刘联盟的前景仍有疑虑。尽管如此,孙权派人出使蜀汉,毕竟使蜀、吴重归旧好伸出了一只脚,只要这步迈出去,蜀、吴联盟就有可能重新恢复。刘备也遣太中大夫使吴,表示赞同蜀吴两国和好。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