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中国女首富—张茵 > 第九章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12)

第九章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12)

  第九章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12)

  张茵一直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上面。

  从一开始进入造纸行业,张茵就是大手笔,在东莞和江苏太仓的征地足以年产900万吨包装纸。虽然最新的财富榜单上,张茵虽然早已经不是首富,但玖龙纸业已成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八的造纸巨头,目前市值近千亿元,年销售收入98亿元,利润为20亿元。除东莞和太仓外,在重庆和天津正在兴建第三和第四生产基地。位于麻涌新沙港的东莞基地规模最大,目前员工近9000人。

  在张茵荣登首富的时候,陆续有记者实地踏访,对这个陆续投资数亿美元的工厂的自动化设备、环保以及配套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占地几万平方米的造纸厂房只有几十位工作人员;所有的环保设备均进口自欧洲;自建的热电厂不仅能满足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在市场缺电时还有多余电量上网,双方得益,待新纸机投产后可以平衡自用电量;自建的码头和络绎不绝的数百辆自有卡车忙碌地穿梭在厂区中。”

  据介绍,玖龙的员工分为技术合同工和辅助工两种,辅助工承担的是原料部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工作环境与现代生产线有天壤之别,比如分纸包(将废纸包打开,挑出里面的塑料,铁丝等)和撕纸皮(将废纸浸水后撕出表面的木桨用)。“气味很臭,很脏,冬天的时候撕纸皮的女职工在冷水中会很痛苦。”这部分员工的每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工资分为计时和计件两种,员工自己描述,计时工“每天工作8小时,三班倒,不包住也不包吃,没有宿舍”,而计件工“底薪是960元,然后根据分拣纸的重量折算计件工资,分拣1公斤白纸1毛钱,1公斤报纸4分钱”。虽然有规定的工作时间,但“为了多挣钱,我们都愿意加班”。

  2008年以来,随着成本的压力,原料和人力资本,都成了扩张中的玖龙纸业无法回避的问题。之前就有分析者指出玖龙纸业的关联交易问题十分突出——造纸原料约占生产成本的80%,各种化学品约占8%,两项合计占成本的九成,而且玖龙纸业这两类物料采购金额的4/5发生在关联企业之间。玖龙纸业的内部矛盾被抛到公众面前,时间脉络很清晰。张茵的“两会”提案,几乎与之同步,玖龙股价出现大幅下跌。3月17日中午,在玖龙纸业公布了截至2007年12月底的中期业绩后,下午股价就出现大幅下挫,日跌幅达到4028%,创下2006年8月以来的最低位。市场把下跌归咎为玖龙纸业业绩未达到市场期望,玖龙纸业公告称,业绩不佳归因为成本的快速上升。由于原料(特别是废纸及纸浆)成本的增加,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6%下降至236%。

  在东莞麻涌建厂,张茵是仔细考虑过的。“在过去的20年里,珠、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是最为发达的。在选择厂址的时候,我对这些地方进行了考察,结果我发现东莞的政府有极强的服务意识,而且这里还有完善的产业链。综合这两项因素,我确信东莞的投资环境极为优越,最终我选择了将工厂设在这里。”麻涌介于广州与东莞之间,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只有一江之隔。

  东莞以GDP平均每年增长18%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两件事:把全世界大批有钱人吸引来投资,把全中国大批贫困的人吸引来打工。所谓的“东莞模式”,就是由东莞提供土地,有可能是已经建成的标准厂房,内地的四川、湖南等省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要素组合模型。东莞成为世界的工厂,它处于整个产业链的底端,没有销售渠道、没有自主品牌、没有核心技术,丰厚的利润和它无关,它赚的不过是很少的打工费。表面上看,东莞完成了从一个农业县到工业化城市的转变,事实上,“我们还没有实现人的转变和提升,农民还是农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