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升迁就学曾国藩 > 第十九章 湘军,泡沫来了

第十九章 湘军,泡沫来了

  1.造反的传说

  话说金陵城被湘军攻陷,杀了一个尸山血海,十几万平民百姓遇害。而洪秀全早在此前就已经病死城中——也有人说是服毒自杀了。总之,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了。

  金陵陷落时,李秀成带领最后一支部队掩护幼天王突出重围,结果自己受伤,只好在方山一带隐藏起来,不久被山民出卖,落进了湘军手里,李秀成说了:你们不用审问,我自己交代问题吧。

  于是李秀成弄了间小屋,埋头狂写,一家伙写出近十万字的“交代材料”来。

  接着就传出小道消息来了,说李秀成暗中劝曾国藩起兵造反,他愿意帮着老曾联络太平军残部,联手推翻清王朝,重光汉人江山……有这个“小道消息”做引子,自然又引出了其他传闻,比如,曾国荃带着吉字营帐下几十员大将跑来劝曾国藩“黄袍加身”起兵造反,他的谋士王闿运也来劝他:反了吧,咱们汉人早就该反了!

  这些“小道”消息全都无法证实,所以是真是假,不太好说。但就在金陵被攻克的同时,朝廷确实开始对曾氏兄弟“采取措施”了。

  当然,采取措施的步骤是按着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来安排的,也就是所谓的“先礼后兵”。

  金陵刚被攻破,朝廷立刻下旨,封曾国藩为太子太保,世袭一等侯爵,赏穿黄马褂,戴双眼花翎。曾国荃封太子少保,一等伯爵,黄马褂和双眼花翎也都给配齐了。

  这一套东西,主要是东太后慈安下令赏的。

  “东边”打赏完之后,西太后慈禧那边开始找碴儿了。

  首先,破城之后曾国荃赶紧上折子向朝廷报捷,很快朝廷来了圣旨,把曾国荃骂了一顿,说:曾老九!你刚破城,不在城里守着,却跑回雨花台大营写折子报捷,结果造成太平军上千人突出重围!你这人办起事来怎么这么不靠谱!

  一顿臭骂,把曾国荃整得直犯迷糊。

  紧接着慈禧那边又发来圣旨,严厉查问金陵城里金银财宝的下落,然后恶声恶气地数落曾国藩:“你手下这帮人,从你弟弟曾老九算起,你都给我看好喽,别让他们打了胜仗就骄狂起来,这样你们才能始终得到朝廷的宠信!”看了这道圣旨,曾国藩脑门子上直冒冷汗。

  朝廷这是在干吗呢?

  是在敲打曾国藩,让他“表态”:你是不是打算造反?给个痛快话儿!

  眼下正是曾国藩势力最脆弱的时候。

  刚拿下金陵,他那帮“恶鬼”手下抢劫抢疯了,他的吉字营已经“散架”了,就算立刻拢起来,战斗力也会打个对折。这个时候朝廷伸手掐住老曾的脖子,逼着他立刻表态:你到底造不造反!要反你就赶紧反!不反你就赶紧给我表表你的忠心!

  这位年轻的慈禧太后可真厉害。她选的这个节点太准确,也太巧妙了。

  确实,攻克金陵后的这两三个月,是曾氏湘军的“节点”。

  因为曾国荃太浑蛋,私招人马,给曾国藩造成了筹饷的巨大困难。为了弄钱,他得罪了湘军里的几个“大佬”,现在这些人跟他的关系,有的已经闹掰,有的若即若离。

  而为了独得大功,独得大财,曾国荃仗着哥哥的势力,挤走了“曾系湘军”的其他部队,这些人很多都因此对曾氏兄弟有了成见,跟他们面和心不和了。

  同时,清廷的头号猛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已经带着精锐骑兵悄悄出现在金陵附近,江宁将军富明阿占据着扬州,不声不响地对曾国藩形成了包围之势。但朝廷用种种手段防着曾国藩,并不说明曾国藩“打算造反”。事实上曾国藩根本就没想过要造反。

  一、老曾是个儒生,从小读的书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他没有造反的那种“思维”。

  二、清廷对老曾也算不错的了。尤其慈安、慈禧、恭亲王他们,一上来就对老曾放权,后来又封给他一等侯爵,外加双眼花翎黄马褂……老曾是个苦出身,湖南乡下小地主的儿子,能混到今天他也该知足了,好端端的干吗造反?

  三、老曾的亲信吉字营、霆军,那都是什么东西呀!尤其吉字营,饿鬼一群,抢完金陵,他们全都“吃饱”了,根本就不想再打仗了,用这样的部队造反?恐怕还没上战场呢,一半人都逃跑了。

  四、假设老曾造反,湘军里大概只有吉字营、霆军、彭玉麟水师三支人马愿意跟着他干,其他几路人马,像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这些人都不会跟着老曾造反,弄不好他们还会立刻冲过来跟曾国藩开战,那样的话,曾国藩直接就被打垮了。

  五、造反,需要领导者体魄强壮,必须是个“超人”才行,可老曾身体很差,病病歪歪的,就这副小身板儿也不是造反的“材料”吧?

  ……其实不必罗列这些原因,只需要反过来问一句:曾国藩想造反,他倚仗什么?

  根本无所倚仗。

  说“曾国藩造反”,其实只是一种幻觉。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幻觉,是因为咱们这些后人看到了清朝在后面四十多年间的种种倒行逆施,给整个中国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难,咱们心里疼啊!所以大家就开始幻想:要是曾国藩那个时候能造反,推翻大清,会不会后面这几十年,中国的情况就好一些?

  可历史不是一盘象棋,不能重摆,没有悔棋……在那个时代,从曾国藩的角度来看,慈安、慈禧、恭亲王,这些新主子们还算“圣明”。他怎么会知道日后慈安早逝,慈禧变坏,恭亲王变,中国会因为这些“主子们”的混账而遭遇那么大的挫折。

  另外,曾国藩的时代,整个中国还没有“睁眼看世界”,就算曾国藩真的造反——而且假设他真就成功了,建立了一个“曾朝”,那这个新朝代和大清朝有什么区别?

  没啥区别。没有新文化,没有新科技,没有一代新人,什么都没有。

  只有一场血战,无数人白白送命,换来的是个和原先一模一样的封建朝廷,而中国在残酷的内战中将变得更加虚弱。

  所以“曾国藩造反”,只能是个传说。

  既然曾国藩没有造反的意图,也基本没有造反的条件,那为什么朝廷还要左一道右一道地防着他呢?

  朝廷对曾国藩设防再三,和曾国藩想不想造反,这是两码事。

  朝廷当然要防着曾国藩这老家伙起来造反。因为防备臣子造反,本来就是这帮太后、王爷、亲贵大臣的本职工作嘛,他们这帮人一辈子除了吃喝玩乐就是躲在紫禁城里开小会儿,会上的大部分内容无非就是算计手下这帮大臣。

  这就叫“治国”嘛。

  对曾国藩来说,他并不想造反。可对清廷来说,必须要尽一切力量防止这老家伙“造反”。现在曾国藩已经坐大了,要想控制他,摆平他,除了派兵“围堵”之外,一个更有效的办法就是分化他的手下,让这些人不听老曾的,至少不跟着老曾起来造反。

  那怎么才能把“铁板一块”(朝廷认为是铁板一块)的湘军将领分化开呢?

  只有一招,就是给他们封官。

  以前曾国藩刚出来混的时候,想当个巡抚都那么难,花七年工夫才混成两江总督,可现在清廷来了个“大撒把”!

  李鸿章,当总督!左宗棠,当总督!彭玉麟,当总督!杨岳斌(载福),当总督!

  下面那些资历较浅的将领都去当巡抚、布政、提督、总兵,吉字营的李臣典封了子爵、萧孚泗封了男爵,什么朱洪章、彭毓橘、刘连捷、张诗日……乱七八糟这一大帮,全封了大官。

  当然,不能光封曾国藩手下的将领,像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那些部队也全都一样,凡是有功的,“奏捷折子”上有名儿的,一律封官,封大官!

  好家伙,真是太慷慨太大方了。简直拿官帽当了馒头,谁想吃就往谁手里塞几个。

  这个办法还真不错,眨眼工夫就把曾国藩给架空了。

  那些湘军的头面人物一个个当了大官,当然就更不想造反了。这样一来,就算曾国藩有反心,没有党羽,他也闹不起来了。

  这一招实在高,有个名堂叫做“饮鸩止渴”……你瞧,一个曾国藩还没搞下去,倒有十几个曾国藩站起来了!

  虽然这十来个“新曾国藩”个个都不想造反,可是大清国的地方督抚实权已经让他们分走了一半儿,接下来,这些人自然而然地控制了各省的军权、政权、财权,他们再保举他们的亲信当官,进一步把持地方权柄。接着,那些排在“第一梯队”的湘军大佬们又顺理成章地挤进中央,开始和满洲王公贵族坐在一个桌儿上讨论朝政,出谋划策……一来二去,把大清国二百年“满人专权”的魔咒给破了个干净。

  结果,大清国渐渐有了活力,老百姓渐渐有了思想,读书人不再只读死书,眼界越来越开阔,脑子越来越灵活,新工业、新军事、新外交、新教育、新思想还有新政治,一一被引进了大清国。这个死水一潭的朝廷在不知不觉间越来越松动,越来越开明,同时也在一块块崩塌,一点点瓦解,到最后,当一代新人终于起兵“造反”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恶狠狠的大清帝国其实早已成了“纸老虎”,以至于革命党几乎只打了一仗,就把这个朝廷给推翻了。

  可能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在改朝换代时,往往伴随着尸山血海,甚至国土的割裂。可清朝消亡时,一切却是那么平静,那么迅速……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种平静和迅速,是多么珍贵,多么难得。

  2.裁撤?遗弃!

  既然慈禧太后代表朝廷连下圣旨,逼着曾国藩对“是否造反”立刻表态,而曾国藩这个老夫子又不打算“造反”,那他当然要赶紧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表态”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杀了被俘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的内心世界挺复杂,是个多面性而颇具争议的人物。但不管从哪个侧面分析,总让人觉得他虽然被俘,而且写了一份长长的“供状”,但李秀成这个人绝不可能真心降清。现在他在曾国藩面前做出“配合”的姿态,很可能是作了两手准备。

  如果曾国藩真想起兵造反,那李秀成真的可以联络自己的旧部,先和“曾老妖头”合作,跟大清斗一场,将来胜利之后,再做别的打算。

  可要是曾国藩根本不打算“造反”,那李秀成前面的所有行动,就全成了“伏笔”,等到被押解京师,肯定会有朝廷里的亲贵重臣来审问他,这时李秀成就可以压低声音告诉那个审官:某年某月某日,曾国藩亲自到牢里来见我,问我太平军尚存多少兵力,领兵各王各将都是什么性格,其中哪些人最恨清妖,可以不计前嫌,和曾某人“那啥”一下……如果能有机会对满洲权贵们说出这句话来,那李秀成也就算给死去的天王和太平军的众兄弟姐妹们报了仇了。

  可惜,曾国藩真的不想造反,而且这个熟读史书的老“妖头”也已经看破了李秀成的计划,所以他赶紧把李秀成给杀了。连李秀成留下的口供也都被“修改”之后,这才上交朝廷。

  曾国藩杀李秀成,就说明他绝对不打算利用李秀成去“联络太平军旧部”,这是老曾向朝廷表忠的一种方式。

  所以看到曾国藩不向朝廷报告就杀了李秀成,慈禧太后并不生气,相反她倒是松了一口气。

  当然,这个精明的女人还是派了江宁将军富明阿跑来调查取证,弄清李秀成是不是真的死了——结果证明是真的。

  曾国藩杀了李秀成,说明他不想跟“太平军旧部”联系。这么强大的一支力量放在眼前,老曾都不去利用,可见他并没有造反的意图。于是朝廷对曾氏兄弟的威逼立刻减轻了。

  但是仅这一点,还不足以把曾国藩整个“洗清”。于是曾国藩又弄了几盆“清水”,准备把自己从头到脚“洗”个干净。

  首先,金陵城破一个月后,局面刚刚稳定下来,同治三年(1864)七月二十日,曾国藩正式上奏,请求把湘军吉字营的兵员裁撤一半,从五万减至两万五千!

  看了这个奏折,慈安、慈禧、恭亲王三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复才好。凑到一块儿开了个碰头会,这才给曾国藩下旨:你也太性急啦,吉字营的乡勇们很凶的,一下子裁掉两万多人,万一他们闹起事来反而麻烦。不如这样吧,你们自己商量商量,从吉字营挑些精壮的乡勇补充到绿营兵里去。其他人嘛,咱们慢慢儿裁,不急不急……朝廷“不急”,可老曾很急。

  二十九日,曾国藩再次上奏朝廷,请求把广东提供给他的每月十万两银子的厘金停掉。

  这笔钱,是曾系湘军军饷的主要来源,这笔银子要是断了,那曾国荃的吉字营就一点饷银也拿不到了。

  这个奏折太狠了!停掉这笔银子,等于告诉朝廷,曾国藩已经下了决心要裁撤他的嫡系部队吉字营。

  真心裁撤,绝非装蒜!

  曾国藩上奏请求停发广东厘金,让慈禧他们几位大喜过望。因为裁军可能是骗局,可“停发军饷”这个事儿朝廷能做主。曾国藩现在提出不要军饷,那裁军也就假不了了。

  当然,高兴之余,北京城里这几位也没忘了跟老曾客气客气,下旨说:别呀!你立了这么大功,我这边倒停你的军饷,不合适!这样吧,以后这笔钱七成停发,剩下三成还是每月如数发给你。

  对此,曾国藩的态度非常坚决。

  不要!真的不要!您一两银子也别给我,广东的银子全留给广东省吧。

  见曾国藩是这个态度,慈安、慈禧、恭亲王相视而笑。

  嗯,这个老曾,蛮懂事的。

  要说懂事,曾国藩的“懂事程度”超出了两宫太后的预期。也不等朝廷进一步的指示,自己就下手裁军,迅速把两万五千乡勇打发回家去了。

  当然,这些“恶鬼”乡勇毕竟有功于朝廷,朝廷也不能“亏待”了他们。在裁撤乡勇的时候,把以前拖欠的所有军饷都一次补齐了。同时,恶鬼们抢劫的财物、掳掠的妇女,朝廷也都睁一眼闭一眼,假装没看见,任由他们带回湖南老家。

  于是这些“山民”出身的豺狼们揣着卖命挣的、打仗抢的银子,捆着从金陵城里掳来的女人高高兴兴回老家去了,从此面朝黄土背朝天,重新变成了一群木讷愚昧的土鸡瓦犬。

  唉,这些毫无价值、毫无意义、毫无尊严的生命啊,他们到底是可恨,还是可怜?

  除了这回一次裁撤两万五千人,后来老曾又陆续把吉字营“裁撤”了几次,剩下的部队也都送给别人“养活”去了。

  奇怪,吉字营是曾国藩的嫡系部队,为什么老曾对它这么狠?好像有仇似的。

  这不奇怪,因为曾国藩很不喜欢“吉字营”。

  原因就不必解释了,像吉字营这样一支部队,我想全世界没有一个人会对他们表现出一丝好感。

  曾国藩能对吉字营表示出强烈的厌恶,并毫不犹豫地遗弃了这帮“恶鬼”,说明在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做了这么多残忍的事之后,老曾的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人性。

  裁完吉字营还不算,十月二十二日,曾国藩又上奏:现在江苏没有仗打了,可江西那边还有战斗,所以请求把自己的精锐部队——鲍超的霆军交给江西巡抚沈葆桢指挥,到江西去打仗。另外,既然鲍超去了江西,江西方面要养这支部队,花钱就多了,所以臣请求把江西的那一半厘金还给江西省,让他们拿这笔钱养活霆军吧。

  江西省的一半厘金,是去年曾国藩拼着得罪慈禧太后,用了“撂挑子”的狠招儿硬抢回来的,可现在他主动提出不要了。原本慈禧太后为撂挑子的事儿挺生曾国藩的气,现在气也消了。

  江苏不打仗了,曾国藩就钱也不要了,兵也不要了。看来老曾上次闹脾气并不是为了私利,而是完全出于公心。

  既然如此,原本秋后要算的“账”,干脆也就别算了。

  鲍超是老曾最贴心的亲信大将,霆军的战斗力比吉字营还强,可老曾一句话,把鲍超送给自己的“政敌”沈葆桢了。

  至此,曾国藩已经两手空空,再也不是什么“湘军大帅”了。到第二年奉旨去剿捻军的时候,这个曾经指挥几十万大军的湘军统帅,手里能够调动的湘军部队总共只剩下六千人了。

  3.湘军大帅寻恩仇

  就在曾国藩不遗余力大肆裁撤吉字营的时候,忽然传来一个消息,他最好的朋友左宗棠上奏告他的“刁状”了。

  原来吉字营攻克金陵的时候,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李秀成保护着冲出城去。虽然李秀成自己最终没有走脱,可幼天王却顺利逃出了险境。

  对这件事,曾家哥儿俩也隐约知道。

  因为满城里找不到幼天王的影子,曾老九当然要极力追查,结果得到消息,幼天王是跟李秀成一起冲出城的,曾老九赶紧来问李秀成,而李秀成为了掩护幼天王,硬说这孩子已经被湘军的追兵所杀,死在半路上了。

  这时候李秀成正对曾氏兄弟摆出一副“顺从”的架势,问什么说什么,以此引诱曾国藩中计。而李秀成表面上的顺从使得曾氏兄弟相信了他的话,认为幼天王已经死在出逃的路上。

  但这样一来,功劳就没了。

  因为吉字营的兵把幼天王“杀”了,却没“献上”尸体,那“斩杀幼天王”的功劳就没法上报。结果曾国荃脑子一热,居然编了个瞎话,说幼天王在金陵城里“自焚而死”!

  这不是胡闹吗!要不说曾老九这人浑蛋呢……就在曾国荃上报幼天王“自焚”之后不久,在浙江的左宗棠也听到消息,说幼天王已经逃到浙江,先到了广德,又去了湖州,之后可能逃到江西去了。于是左宗棠一边给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写信,通报此事,同时给朝廷上了奏折,说幼天王跑了。

  一看奏折,慈禧太后不高兴了。

  这就不像话了!不是说幼天王已经“自焚”了吗?怎么又跑到浙江去了!幼天王虽然是个孩子,可他身份特殊,非同小可!这么大的事儿,你曾老九拿着当儿戏啦!

  于是慈禧下旨,让曾国藩对金陵围城不力的责任人严加惩办!办谁?

  当然是办曾老九了。

  到这时候,曾国藩必须咬着牙保护自己的弟弟,否则曾国荃很可能被朝廷一棍子打死!

  于是倔头倔脑的老曾上奏朝廷:吉字营兵力太少,而金陵城太大,所以杀进金陵之后,吉字营人人都在拼命巷战,根本没人把守炸开的城墙缺口,所以没法“惩办责任人”。

  老曾这么说,等于是仗着战功跟朝廷硬抗,瞪着俩眼死不认错,咬着牙根保护自己的亲弟弟。

  紧接着曾国藩又拿左宗棠说事儿,说老左攻克杭州时,十多万太平军突围而去,朝廷倒不去治左宗棠的罪,现在自己这边不过逃掉了几百太平军,朝廷就要严惩责任人……那要是攻克金陵的时候,太平军把金陵城十三个城门一起打开,每个城门都冲出去几百人,连李秀成也跑掉了(而不是被吉字营逮住了),怎么办?

  要是这样,你朝廷打算怎么惩办?是不是要把我们曾家兄弟俩全给收拾喽?

  这道凶巴巴的奏折,还真把慈禧太后这个“小寡妇”给唬住了。后来,朝廷那边也就不再提此事了。

  但曾国藩在官场混了二十多年,经历过数不清的风浪,深知世道险恶,人心难测。现在朝廷对他和曾老九正在猜忌,虽然老曾着急忙慌地裁撤了吉字营,可毕竟裁军的事还没完成,朝廷对他也就不可能完全信任。这次自己为了保护亲弟弟,又跟慈禧太后硬碰硬,慈禧表面上是不吭声了,可心里一定不痛快。幼天王这事日后不“发作”便罢,一旦发作,弄不好就可能变成一场大祸!

  于是曾国藩凭着自己的政治经验作出一项出人意料的决定,也没跟曾国荃商量,就在八月二十七日上了折子,说曾老九得了重病,需要回老家调养,请求朝廷免去他浙江巡抚的差事,让曾国荃回乡“养病”。

  这份奏折不但大出曾老九意料,连北京城里的慈禧他们“那一帮”都觉得惊讶。

  但现在慈禧他们正防着曾氏兄弟,老曾忽然提出让曾国荃解职回乡,正合了这帮人的心意,立刻就准了奏。

  得!曾国荃忽然被自己的亲哥哥给“收拾”得削职为民了。

  这一家伙把曾国荃这个浑蛋小子给气得,差点儿当场就爆炸了!

  几天后,曾国藩离开安庆,把两江总督衙门搬进金陵。

  这会儿曾老九已经被解除了职务,可人还没走。一见大哥进了金陵,他的浑蛋脾气上来了,当天宴会上当着满堂宾客指着鼻子数落曾国藩——你当大哥的就这么对待自己的亲弟弟!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喝完水就往井里撒尿,吃完饭就往锅里扔沙子,病刚治好你就打大夫……连说带骂,连骂带哭,把个曾国藩整得下不来台。

  就在“浑蛋”曾老九骂完大哥之后不几天,九月底,幼天王在江西被沈葆桢帐下的湘军大将席宝田俘获!

  江西巡抚沈葆桢,早就跟曾国藩闹翻了脸,跟仇人似的。

  而沈葆桢和左宗棠的关系一向很好,因为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而左宗棠早年在林则徐幕府里做过事,所以老左和老沈早就是朋友,一向也处得不错。

  事实上此时的左宗棠和沈葆桢已经结成了朋友兼搭档,后来两个人一起合作了多年,也确实做出了很大一番事业。

  现在沈葆桢逮住了幼天王,无异于左宗棠揪住了曾氏兄弟的小辫子。于是沈葆桢和左宗棠一唱一和,上奏朝廷,请求把幼天王押送北京。一来向朝廷请功领赏,二来要让曾氏兄弟结结实实地出一回洋相。

  真是幸亏呀!就在几天前,曾国荃刚刚被自己的大哥奏请解职了。

  曾国荃又有功劳,又有苦劳,现在又解了职,闲人儿一个,加上他大哥曾国藩那么大的功,那么大的名……你说朝廷还好意思去处分曾老九吗?

  于是慈禧太后下旨:太平天国已经失败,幼天王不过小菜一碟儿,不必押送北京,在江西杀了算了。

  而对曾国荃呢?一句话也没提,把他放过去了。

  亏得曾国藩经验足,下手快,否则要是再晚一个月,让幼天王这件大事砸在曾老九身上,估计这小子后半辈子都爬不起来了。

  做好做歹,曾国藩这边总算摆脱困境了。可回过头来,咱们得问问左宗棠。

  老左!曾国藩跟你可是多年的朋友,当初你落难,要死,是人家上奏保了你,又给你军权,又推荐你当浙江巡抚,前前后后拉了你“三把”,没有曾国藩,能有你的今天吗?可你看你现在这左一下右一下的,干什么呢!做人不能做成这样吧!

  其实左宗棠的所作所为,是有深意的。他这样做是在保护曾国藩,同时也在保护老左自己。

  早年湘军从瓦解到恢复,由弱变强的时候,就有“三大帅”一说,这三大帅就是老曾、老胡、老左。现在胡林翼没了,湘军又出了新“三大帅”,老曾、老左、李鸿章。

  从这么看来,只要一说起湘军,提曾,就带着“左”,提左,就带着“曾”,曾左两个字,那是怎么都分不开了。

  现在正是“狡兔死,走狗烹”的非常时期,曾左两人要是挂在一起,那朝廷肯定会加倍猜忌,这么一来,曾国藩、左宗棠,谁也落不着好!要想两个人都得到朝廷的信任,那就只有一个字儿:掰!

  左宗棠一次一次找曾国藩的碴子,一次次欺负他,指责他,就是在做给朝廷看。

  皇上、太后、恭亲王,你们看见了吧,我跟曾国藩关系处得很僵,已经翻脸啦,以后“湘军三大帅”再也走不到一块儿啦,你们就不必再多心了吧。

  对左宗棠的一番苦心,曾国藩是否了解呢?

  不得而知。

  如果曾国藩明白了,那他以后也就不会再和左宗棠联系了——不然,那不是找着让朝廷怀疑他吗?

  如果曾国藩没弄明白左宗棠的意思,以他那个倔脾气,一旦恨上左宗棠,就再也不会原谅他了。

  也就是说,曾国藩明白也罢,不明白也罢,总之左宗棠替老曾(当然也是替老左自己)做的这步安排,都肯定能达到目的。

  4.找死的王爷

  就在曾国藩在金陵城里拼命裁军的时候,一支以前不太被人重视的力量——捻军,忽然发展壮大起来了。

  捻军的前身“捻党”,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出现,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各地都有他们的势力。但因为天下没有“大乱”,朝廷力量强,所以捻党只能以小规模分散活动,不能形成气候。

  自从太平天国起义彻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各地的捻党也开始公开活动。尤其是安徽等地,凡是太平军所过之处捻党大兴,集结而成捻军,与清廷抗衡。

  当湘军猛攻金陵的时候,太平军西征军在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率领下回援,可是还没赶回金陵,城池已失。结果这支太平军失去了目标,士气低落,在黑山渡一战几乎全军覆没,扶王陈得才自杀,只剩遵王赖文光和手下的几千人马。

  面对危局,赖文光及时联络了捻军首领张宗禹、任化邦、牛宏升等人,又重新组建起一支新部队,举起反清大旗。

  这支新军吸取了以前太平天国据城死守、作战僵化以至于被敌人步步击破的教训,特别强调机动作战,避强击弱,来去如风,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

  此时清廷眼看太平天国起义已被扑灭,认为捻军兵力较少,没有根据地,容易对付,就调来了八旗兵中最后一支精锐——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骑兵部队,希望能打几个胜仗,借此重新树立朝廷的威信。

  这时候僧格林沁正率领精兵在金陵附近集结,监视曾国藩和湘军的动静。接到朝廷的命令后,他立刻带着精锐骑兵赶赴战场。

  当然,只有僧格林沁一支蒙古骑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这一次朝廷又不打算让湘军、淮军担任主力,于是把湖广总督“老坏蛋”官文调了来,让他辅佐僧格林沁,指挥安徽、河南、山东一带的汉人部队。

  为了进一步加强僧格林沁的实力,同时,大概也是想让湘军、淮军这帮团练们“开开眼”,见识一下八旗精兵的威力,朝廷又命令曾国藩为钦差大臣,来给僧格林沁打下手儿。

  这个僧格林沁是什么人呢?

  这是一个蒙古王公,出身于跟清朝皇室血脉相连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在天津的时候曾经指挥过跟英法联军的战斗,后来因为歼灭孤军奔袭千里的太平天国“北伐军”而受封亲王。这一次他带着骑兵部队来中原地区作战,正遇上金陵失陷,太平军群龙无首,陷于崩溃,结果僧格林沁所部连打胜仗,更是骄狂不可一世。

  僧格林沁这个老小子,称得起是“坏蛋之王”。

  这小子长着个洋灰脑袋,又傻又愣狗屁不通,偏偏自以为天下无敌,奇跩无比。

  凡是僧格林沁的部队所到之处,不管绿营兵还是团练兵全都被他欺负得抬不起头来。

  进兵安徽和太平军作战的时候,僧格林沁为了争功,竟然指使部将暗杀其他部队的将领,为了一时意气,当众责打湖北提督,开进江苏之后又跟曾国藩的湘军发生摩擦,两支部队的人碰到一块儿,稍有口角,僧格林沁的部将拔刀就敢杀人,结果湘军前后被杀死了好几十号人!而曾国藩因为正被朝廷猜忌,一心急着裁军,也不敢跟僧格林沁争辩,只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湖南老乡们吃亏。

  以前咱们说过湖广总督官文这老小子的缺德事儿。可要跟僧格林沁比,“老坏蛋”官文,那就得算是个“厚道人儿”了。

  就这么个货,让曾国藩怎么跟他合作?再说了,凭什么跟他“合作”?凭什么呀……同治三年(1864)九月,曾国藩接了圣旨,带着吉字营仅剩的部队开到湖北、安徽交界的地方,这时候“老坏蛋”官文的部队正好在蕲北打了败仗,被捻军包围了,朝廷赶紧调曾国藩率兵去救。

  接了旨,曾国藩含糊了。

  一来他兵力太少,手里只有刘连捷、朱洪章、朱桂南三支部队,未必是捻军的对手;二来老曾打了这些年的仗,摸出一个“经验”来:不管面对哪个对手,只要自己亲自指挥,准打败仗……三来,官文这老小子是个什么东西?他倒霉活该,曾国藩根本就不想救他。

  所以老曾拖时间,找借口,按兵不动,一直拖到前线仗打完了,没事了。结果朝廷又来了圣旨,让他把部队交出来,派到河南去,统一归僧格林沁调遣。

  显然,朝廷嫌曾国藩耍滑头,不肯上阵,打算解除他的兵权。

  曾国藩是什么人?那么个老倔头子,能让你慈禧小寡妇随便欺负?一咬牙,决定把手里的这支部队全部遣散。

  既然我的队伍不归我,那咱就谁也别想要!我就算把队伍白扔了,也不给你姓僧的。

  见老倔头曾国藩是这么个态度,慈禧太后不高兴了!立刻下旨:湘军部队不准随便裁撤!这几支队伍你给我留着,不准动!

  眼看慈禧和曾国藩要掐起来了,这时候僧格林沁出来说话了:太后,您就别让曾国藩的部队到河南来了。我这儿有蒙古骑兵,有安徽绿营,有河南的部队,够了。那帮湘军、淮军都什么破玩意儿,连个正规军都算不上,让他们来帮忙,还不够给我添堵的呢,趁早别来!

  你看看,要不有句名言就说了:“存在即是合理”。在这世界上,浑蛋玩意儿自有他的浑蛋用处。僧格林沁几句大话,硬是把慈禧太后的嘴堵上了。

  你看人家老僧多跩,把握多大,根本不要湘军,你还跟曾国藩吵啥呀?

  于是朝廷不再注意曾国藩,改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僧格林沁身上。而老曾带着他的几千人马在安徽一待,舒舒服服,等着看一场“全军覆没”的好戏。

  不久,老僧这位横勇无敌的蒙古亲王在河南邓州吃了大败仗,差点让捻军一锅端掉,最后只剩僧格林沁带着百十号亲兵逃进邓州,捡了条命。

  这一仗,捻军从八旗精兵手里夺取了大量的战马,从此拥有了上万骑兵,机动能力突飞猛进,对那个洋灰脑袋的“疯子亲王”来说,再往后的仗就更不好打了。

  很快,捻军又在河南鲁山再败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夺走了更多的战马。之后又在叶县击败河南巡抚张之万,然后渡过黄河进入山东,到处招兵买马,实力越来越强。

  面对这样的战况,僧格林沁快疯了。不顾一切集中起所有精锐骑兵,准备跟捻军进行一场决死之战。

  简称“死战”。

  既然僧格林沁已经急了,捻军当然就不用着急了。因为不断打败蒙古骑兵,他们手里有了大批的战马,就骑着这些马在鲁西南到处跑,领着僧格林沁的部队兜圈子。有时候老僧的人追不上了,这帮捻军干脆下马吃饭,等着,非等老僧的人追到近处,他们才又上马跑开。

  就这么着,捻军吃吃睡睡,跑跑停停,可把在后边追击的僧格林沁的几万精兵给累死了!到最后骑兵坐在马上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步兵更惨,好多人因为日夜急行军,硬是给活活累死在路上了。

  捻军一边在前头跑,一边回头看着后边这帮子倒霉鬼,眼看差不离儿了,忽然杀了个回马枪,把僧格林沁和他的几千精锐骑兵合围在山东菏泽西北面的高楼寨。

  要说僧格林沁,那真不愧是个有魄力的王爷!二话不说,直接就死了。

  不但他死了,而且死得非常干净,全军覆没。他身边就跑出一个部将陈国瑞,其他所有人都让人家搞死了。

  5.老帅遇上新对手

  僧格林沁死了,清廷损折了手里最后一支八旗精兵,又恢复到无人可用的地步,只好再次起用曾国藩。

  同治四年(1865)五月初三,慈禧下旨,命曾国藩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山东督师,他的两江总督一职由李鸿章接替。

  一接到圣旨,曾国藩愁眉苦脸。凭着几十年宦海浮沉的经验,他本能地感觉到,这次调他去剿捻军,很可能是个圈套。

  老曾的湘军嫡系部队已经裁得不剩几个人了,其他湘军部队则各有“主帅”,现在那些大帅们一个个封了大官,和曾国藩平起平坐,当然不肯再听他的命令,所以曾国藩手里无兵可用,这次“剿捻”肯定会以李鸿章的淮军作为主力。

  当然,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非常铁,他完全可以借用指挥他那个好学生李鸿章的淮军,可问题也就在这儿……既然淮军将成为战场上的主力,那朝廷为什么不直接让李鸿章带着淮军去剿捻?按说淮军是李鸿章的队伍,老李带着淮军上去,肯定会打得更漂亮些。

  可现在呢?朝廷偏偏让曾国藩去指挥淮军,而让李鸿章接他的两江总督一职。

  结果是,老曾离开了两江,带着“不是自己人马”的部队去陌生的环境打仗,李鸿章离开了他的嫡系部队,跑到金陵去当两江总督。

  也就是说,曾、李二人,都被朝廷在无形之中摆了一道。

  于是曾国藩赶紧上奏折推托,说要让他出征,怎么也得准备个半年时间,半年以后才能上战场——如果朝廷不能等半年,那还是让别人(比如李鸿章)去吧。

  可惜,眼下朝廷里主事的是慈禧太后。这个小寡妇可不像当年那个不着调的咸丰皇帝似的——糊涂车子一辆,怎么推怎么走。

  慈禧这个人特别有心眼儿,谁也糊弄不了她。不管曾国藩找什么借口,总是曾有来言,她有去语,把曾国藩的所有花招逐一化解,最后到底逼着曾国藩上了战场。

  六月二十五日,曾国藩终于被“赶鸭子上架”,挓着膀子摇摇晃晃地跑到山东督战去了。这次他随身带来了三万六千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淮军”。

  到了战场一看,曾国藩有点傻眼——也,这仗怎么打?

  在歼灭僧格林沁之后,捻军获得了大批战马,结果捻军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到处飞。而湘军、淮军都有一个要命的“特点”:缺少骑兵。

  当然,他们缺少骑兵,是因为朝廷故意掐他们的脖子,不让这些“团练武装”坐大。可现在面对一支流动性极强的捻军,追,追不上,堵,堵不住,湘军淮军全抓瞎了。

  没办法,曾国藩只好做了个初步安排,让淮军精锐刘铭传的部队守河南周口,张树声部队守徐州 ,潘鼎新部队守济宁,老曾手下的湘军刘松山部队守临淮关,拉开一条线,“结硬寨,打呆仗”,只要捻军来了,就跟他们死磕。

  结果捻军不来……在中原的广大地区,曾国藩总共就掐了这么四个“节点”,其他地方漏洞多如牛毛,捻军可以进攻的方向太多,到处出击,就是不往湘、淮军所在的这几个地方碰。

  显然,要想真正把捻军控制住,一是需要时间,让捻军的锋芒渐渐顿挫;二是需要增强兵力,调更多的部队来驻防。于是曾国藩铺开地图,捡起他那“天生战略家”的本事,开始看着地图制订战略计划。三研究两研究,老曾渐渐发现,捻军是一支步、骑兵配合作战的新式部队,冲击力极强,在野外跟这样的对手硬碰,湘军淮军都不是对手。尤其人家还很会跑,赢了,就打包围战,歼灭战,打输了,上马就跑,转眼就没影了。

  那这支部队到底有没有弱点呢?

  天下万事万物皆有弱点,捻军当然也有弱点。那就是这支部队有马,而且是很多很多马……这就注定了捻军怕“水”。

  马,个子很大!一条能运一百人的船,要是运送马匹,最多能运十多匹,而且马是畜生,不通人性,想把它们渡过河,比渡人麻烦得多。所以捻军的骑兵部队一旦遇到大江大河,就需要大量船只和很长的时间才能渡河,否则只好转头往回冲杀。

  想清楚了这一点,曾国藩立刻把眼睛盯住了黄河和运河。逐一安排部队,准备以大河为依托,把捻军逐渐困死。

  曾国藩不愧是个超级战略家,他制订的这个战略计划非常厉害,后来李鸿章接他的班,用的是同一个战略计划,而且最终获得了全胜。

  有了计划,就该实行了。曾国藩先调自己部下的湘军过河,准备就地筑垒防御。

  结果他的湘军部队集体抗命!都不愿意再去打硬仗。到最后逼得湘军指挥官刘松山瞪着眼亲手杀了几个乡勇,这才好歹把哗变压下去了。

  可这么一支部队到了前敌,能打胜仗吗?

  前线是这么个局面,后方的情况更可怕。

  眼看前线的湘军不听话,曾国藩只好把留在金陵的湘军“吉字营”即将被裁撤的最后一批乡勇弄上前线。想不到这帮靠抢劫发了大财的家伙们一听打仗,群起鼓噪,坚决要求立刻遣散,回湖南老家!结果十六个营、八千部队散掉了一大半,只剩了两千人……好家伙,你看看这支湘军吧!幸亏曾国藩没造反,不然可真有他的好戏看了。

  眼看湘军成了这个烂样儿,曾国藩也没辙了,只好把淮军当成了战场上的主力。

  可淮军是李鸿章的人马,部将多数是安徽人,曾国藩跟他们完全陌生,很难调动。为了能操纵淮军,老曾特意把李鸿章的两个弟弟李鹤章、李昭庆请来帮忙,委以要职,希望能够顺利指挥淮军作战。

  结果还是不行。

  就在曾国藩挂着钦差大臣的头衔赶到前敌不久,前线部队里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僧格林沁的八旗旧部和淮军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火并!

  僧格林沁帐下有一员大将名叫陈国瑞,是个出了名的狠人。后来僧格林沁死在高楼寨,只有陈国瑞一个人脱身逃走。现在他率领着僧格林沁留下的八旗残兵驻守济宁。而曾国藩对这帮子八旗“破人”的战斗力很不放心,就派了淮军大将刘铭传带兵到济宁城外的长沟集协防。

  想不到这帮八旗兵骄横到了疯狂的程度!败仗都打了,僧格林沁都死了,他们还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嚣张跋扈。现在眼看淮军进了长沟集,把部队摆在他们前面,陈国瑞觉得这么一来,将来打仗立的头功要被淮军抢去,一怒之下,带着五百兵丁冲出济宁,进了长沟集见人就杀!

  这不是神经病嘛!好歹大家尊的是一个朝廷,吃的是同一碗饭。不说没抢你的功,就算真抢了,你也不能这么干呀!

  也该着陈国瑞倒霉,这次他碰上的是刘六麻子刘铭传。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从小就是亡命徒,十来岁就杀过人,年轻轻就带着一帮人贩私盐,后来占山为王,名震一方,投靠李鸿章之后,他的部队就一直是淮军的头号精锐,再后来当了台湾巡抚,连法国人都被他打败了!

  就这么一个狠人。现在看陈国瑞欺到他头上了,刘铭传立刻带着淮军冲上来,把陈国瑞的五百人一围,杀了个干干净净!就留下陈国瑞一个人,然后给这小子弄到一个小楼上饿了三天三夜,直把他收拾得抱头大哭,跟刘铭传服了软儿,这才放走。

  从这件事以后,原来僧格林沁的部队见了淮军吓得一个个直尿裤子,再也不敢找碴儿了。可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这支淮军的凶悍程度丝毫不弱于湘军。

  这样的军队,曾国藩这位“超级大元帅”怕也指挥不动。

  6.摔个大跟头

  刘铭传跟陈国瑞死掐了一顿,虽然把陈国瑞给打服了,可是这件事毕竟影响恶劣,曾国藩也不敢再让刘铭传待在济宁了,就让刘铭传带着部队到周口去。

  问题是周口这边是兵家必争之地,位置重要——也就是说,比较危险。

  要是搁以前李鸿章指挥淮军的时候,刘六麻子这个狠家伙总是“越有艰险越向前”。可现在是曾国藩指挥部队,刘铭传觉得打了胜仗名声归老曾,打了败仗黑锅要淮军自己背,不划算,就给李鸿章写信商量这事儿。

  结果李鸿章告诉他两个字:装病。

  接到李鸿章的信,刘铭传咣当一家伙就“病倒”了。他一躺倒,他这支部队自然也就不能调动了。

  这下把老曾气得够戗!倔脾气大发作,写信给李鸿章,话说得挺硬:“咱俩啥关系?我指挥你的部队你还不放心,你说我能让你的手下吃亏吗?就算偶尔责备他们几句,不也是为他们好吗?以后你淮军的一切军事行动,我老曾都要自己做主,你要是有啥意见,可以写信跟我商量(不要阳奉阴违的),你看行不行?”看了这封信,李鸿章哑口无言,赶紧回信说:老师您别生气,以后淮军的事您看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要说曾国藩这一辈子,他确实不怎么玩虚的假的,总是正的、硬的、愣的。

  结果就应了那句话:“脚正不怕鞋歪”,因为他正、硬、愣,所以真跟别人争执的时候,一般人还真就争不过他。

  训完了李鸿章,刘铭传的“病”就好了,前线的淮军部队也“听话”多了。于是曾国藩率领湘、淮军各部队加上八旗残兵败将一起往上围,准备跟捻军见个高低。

  结果曾国藩很快发现,这个仗还是很难打。

  捻军很奇怪,平时不正经打仗,骑着马到处乱跑。而湘军淮军都是用同一个“训练大纲”练出来的,很喜欢“结硬寨,打呆仗”,结果战场上一个又快又滑,一个又硬又呆。捻军一跑,湘淮军都追不上,捻军一回头,就是一场恶战。而人家占着速度优势,打顺了就往死里打,打得不顺扭头又跑……打来打去,曾国藩这边连个像样的胜仗也打不出来。

  同治五年(1866)七月,捻军赖文光部冲过淮军的贾鲁河防线,摆出一副要和张宗禹部会师的架势,曾国藩赶紧调兵防堵贾鲁河一线,和捻军连打恶仗。结果捻军张宗禹、赖文光、牛宏升、任化邦所部最终还是得以会师,在八月十六日突破开封附近的防线,走了。

  这时候朝廷发火了。

  八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把御史卢士杰的奏折转给曾国藩,奏折上说:朝廷对曾国藩这么器重,可这老家伙剿“匪”一年了,啥成绩也没有,倒把中原之地闹得民不聊生,根本原因就是他那套“防守运河”的战略计划定错了!

  对这种指责,曾国藩一向是不理的。这个老倔头子只要拿定了主意,肯定坚持到底,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可问题是战场情况仍然很不明朗。湘军淮军和捻军连番恶战,互有胜负,但可以看出,短时间内曾国藩是无法控制战场形势的。

  就在曾国藩剿捻不利、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家里那个浑蛋曾老九又出来给他惹事了。

  自从攻下金陵后被曾国藩上奏解除职务,回家养“病”,曾国荃在家里躲了好长时间,也明白了当年曾国藩把他解职的一番苦心。后来曾国藩上阵剿捻,大权在手,曾国荃也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湖北巡抚。于是曾老九就到“老坏蛋”官文手底下做事去了。

  官文这个人,手黑心毒,又贪又暴,起根儿上说,这就是个“坏人”!只有像胡林翼那样曲意奉迎,才能跟他和睦相处。可曾老九也是个又暴又倔的家伙,哪能跟官文处得好?现在这俩人一个总督一个巡抚,都在武昌城里待着,就整天明争暗斗,闹得很不愉快。后来官文干脆奏请朝廷给了曾国荃一个“帮办军务”的头衔,想让他出去打仗,滚出湖北。

  曾国荃当官的日子并不长,人又鲁莽,啥也不懂,弄不清“帮办军务”是个什么职位,就写信问他大哥,老曾就说了:帮办军务是个闲职,狗屁不顶,所以给你这个职位不算什么“恩典”,你不用上折子谢恩。但是也不要因此发脾气闹事,免得给人揪住小辫子……曾国藩这些话还没说完呢,浑蛋曾老九已经闹起来了。

  同治五年九月,曾国荃跟自己的侄子曾纪泽(曾国藩的长子)商量着写了个奏折,参劾官文!

  官文是满族重臣,是个主子!你一个曾国荃上奏参他,参得倒吗?

  奏折到了北京,慈禧太后一看,动起心思来了。

  曾国荃参官文,这是“奴才”在向“主子”挑战,是湘军首领在向朝廷示威!

  看来这帮湘军将领是欠收拾了。

  于是慈禧太后下决心好好整整这帮湘军头子们。

  但在整湘军这帮人之前,慈禧还是决定先安抚一下曾氏兄弟,就不阴不阳地下了道圣旨,把官文从湖广总督任上“调离”了。

  这样从表面上看,朝廷是给足了曾老九“面子”。

  紧接着,朝廷开始对曾国藩一骂再骂,御史们闲来无事,也都群起指责,专门找曾国藩的晦气。不久,湘军大佬陕甘总督杨岳斌(载福)、陕西巡抚刘蓉、广东巡抚郭嵩焘一个接一个被解除了职务,没几天,浑蛋曾老九也被解除了湖北巡抚之职。

  紧接着,已经在河北干了好几年的直隶总督刘长佑也被解职,而继刘长佑执掌直隶总督一职的,正是“老坏蛋”官文!

  直隶总督是“总督”之首,官文从湖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其实是升官了。

  到这时候,曾国藩终于明白朝廷的意思了……十月十三日,湘军、淮军都传来了“小胜”的消息。曾国藩就借机上奏,在大谈了一通部队调遣、人事安排之后,告诉慈禧太后,自己病了,而且是慢性病,短时间可能治不好,想请朝廷撤销他的官职和爵位,把他调走——退休也行。

  很快,圣旨来了,把老曾臭骂一顿!

  局势都这样了,你还不赶紧想办法好好打几个胜仗,还在这儿说什么调走!你走了,以后打败仗的责任谁负!

  一看圣旨,把曾国藩吓出一身冷汗——难道自己这次猜错了?

  结果事实证明曾国藩根本没猜错。就在慈禧太后下旨装模作样把他大骂一顿之后,很快又来了圣旨,命令曾国藩放下前线的事务,进京陛见。

  啥意思呢?

  要让老曾“退休”。

  这也就是曾国藩一直在猜想的:狡兔死走狗烹,太平天国没了,朝廷也就不要他曾国藩了……到了这种时候,曾国藩早已无话可说,只有去北京见皇上,见慈禧,得一批赏赐,听几句好话儿,然后解除职务,回家养老。

  就在曾国藩的“政治生命”已经到头,准备回家养老的时候,他的好学生——两江总督李鸿章站了出来,在最困难的时候拉了老师一把。

  这时候在前线跟捻军作战的主力是淮军,原本就是李鸿章的人。当年让曾国藩去前线指挥,是朝廷故意安排的,现在曾国藩走了,当然,李鸿章顺理成章地被派往前线指挥淮军。

  李鸿章一走,两江总督的职位就空出来了。这可是曾国藩坐了多年的位子呀。

  这个时候,如果李鸿章不吭声,那两江总督的职位给谁都有可能,就是不会给曾国藩。但李鸿章“吭声”了:两江离不开曾大帅!如果曾国藩不回两江总督任上,那前线湘军、淮军的粮饷肯定不能保证。没粮饷怎么打胜仗?

  太后,没有我的老恩师坐镇两江,剿捻这个事儿恐怕要拖很久哦……眼下慈禧太后要仰仗李鸿章和他的淮军呢,所以李鸿章说话是有分量的。

  见李鸿章开了口,曾国藩又惊又喜,自己也写了奏折,说:李鸿章说得有道理,我以前剿太平军的时候,多年没有成绩,后来当了两江总督,四年就成了大功。可见督抚实权对前线作战的部队是很重要的。现在前线每个月需要饷银四十万两,我愿意去江南帮着筹饷,至于让我当两江总督还是江苏巡抚,这我倒不在乎。

  当然啦,以曾国藩的声望地位,让他当“江苏巡抚”?那肯定不妥。只有总督一职才适合他。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慈禧太后终于决定:再把这头老倔牛使唤几天吧。

  于是曾国藩扔下前线的烂摊子,又担任他的两江总督去了。

  在剿捻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国藩先后被朝廷骂了七顿,被御史言官参了五道,也真是够倒霉的了。

  按说老曾又有功,又懂事,慈禧太后没必要这么整治他吧,这是咋回事呢?

  时局变了,朝政变了,曾国藩的地位也变了。

  慈安、慈禧、恭亲王三人上台后,渡过了危机,控制了朝野,他们三个自己也发生了内斗。慈安一贯以静制动,稳守中宫,闲话不说,闲事不管,而慈禧却借机会狠狠打击了恭亲王,免去了他“议政王”的头衔儿。从此,恭亲王再也不能和两宫太后比肩了。

  而通过这次政治斗争,“两宫”之中以西太后慈禧为主的局面也基本确立了。

  这时候慈禧太后就开始进行下一个步骤:为自己和她那皇帝儿子培养一批亲信大臣。这批亲信大臣的名单上有左宗棠,有李鸿章,却没有曾国藩。

  左宗棠是个能人,本事特别大,对朝廷特别忠,而且出身很低——他本人连个举人都没考中过。像这样的臣子慈禧愿意用,因为他老实。

  李鸿章也是个大能人,而且年轻,这年才四十三岁,资历也比较浅:翰林出身,在安徽办团练失败投奔曾国藩,没立多少军功,被曾国藩以“人情关系”保举为江苏巡抚。在巡抚任上也不过才干了三年,打败了太平天国,直接就升了总督。

  能力出众,年富力强,资历不深,这样的人慈禧也喜欢用。

  可曾国藩跟他们不一样。

  从道光年间官拜从二品侍郎算起,曾国藩已经是个三朝老臣了。资历太老,立的功劳太大,人又太倔,对这样的臣子,慈禧太后打心眼儿里不喜欢,因为这样的臣子不好驾驭。

  所以慈禧就想让曾国藩赶紧“下去”,最好是提前退休,回家养着去吧。

  于是慈禧太后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挫折曾国藩,打击他,让他难受,让他待不住,意思就是想把这个老头子赶走。

  这一回要不是李鸿章出头替自己的老师说话,曾国藩就真的“被退休”了。但对老曾来说,以“败军之帅”的身份灰溜溜地回任两江总督,已经够他丢脸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慈禧太后“修理”的不仅仅是曾国藩一个人,对准备重用的李鸿章,她也照样狠狠修理了一顿。

  因为李鸿章功劳也很大,实力更是强,手里握着精锐的淮军。虽然李鸿章没有造反的心,慈禧也信任他,可是像慈禧这样一个守着独生儿子的年轻寡妇,她最害怕的就是朝廷里的权臣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所以对李鸿章,用是可以用,但用他之前也要先收拾几顿,把他的“傲气”(不管李鸿章傲不傲,先假设他有傲气)打下去再说。

  于是在后面的“剿捻”战斗中,李鸿章也被慈禧坑得够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