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升迁就学曾国藩 > 第十六章 奔向天京

第十六章 奔向天京

  1.慈禧的政变

  就在湘军围攻安庆最紧张的时候,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六日,咸丰皇帝病死在热河避暑山庄。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即位,年号“祺祥”,也就是同治皇帝。

  咸丰这位“不着调之皇”活着的时候办事不着调,连死也死在一个不着调的地方,而临死前的一番安排,也是这么“不着调”。

  首先,因为儿子载淳年幼,咸丰安排了一批“顾命大臣”辅佐幼主。可他这一任命,就任命了八个顾命大臣: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一个小皇上罢了,用得着这么多人来“顾命”吗?

  在这八个顾命大臣里,载垣是康熙第十三皇子允祥的五世孙,现在当着宗人府宗正,领侍卫内大臣。端华和肃顺是哥儿俩,老端当着领侍卫内大臣。他弟弟老肃更厉害,是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景寿是恭亲王奕同母妹妹寿恩固伦公主的额驸。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四个人都是军机大臣。

  当时朝中的五位军机大臣,偏偏四位都受了“顾命”,只有留在北京的文祥先生一个人没得到这个荣耀。结果文祥怒了,就参与到政变中去了。

  这是后话。

  要说这八个大臣出身各异,能力参差不齐,其中四个是军机大臣,另四人则是皇亲国戚,表面看来咸丰皇帝似乎没什么主意,谁跟他亲近他就用谁,事实上这顾命大臣的名单上却少了他的两个弟弟:六弟恭亲王奕和七弟醇郡王奕。

  恭亲王奕是当时朝中公认比较有能力的皇室成员,尤其是他这位三哥咸丰皇帝如此之不着调,更衬托得恭亲王这人了不起。就因为这个,咸丰皇帝对自己的六弟又妒又烦,变着法儿地挤对他,所以这些年来恭亲王一直靠边站,手里没有实权。

  现在咸丰都要死了,还在一根筋地排挤自己的亲弟弟,而肃顺他们这几位顾命大臣都是咸丰的亲信,咸丰排挤恭亲王,肃顺他们当然也就跟着恨恭亲王,所以直到皇上咽气,恭亲王连自己亲哥哥的最后一面都没见着,更不要说受什么嘱托,得什么实权了。

  当然,排挤自己的亲弟弟最多说明咸丰皇帝心眼儿小,嫉贤妒能,咱们这位“咸丰”一直就是这么块料,所以他这么干也正常。可就在向顾命八大臣托孤的同时,这位不着调的皇帝又把两枚刻着“御赏”和“同道堂”字样的御印分别交给了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而且下诏规定:以后新皇帝所颁布的诏书,必须有这两枚图章才算有效。

  这么一来,咸丰皇帝实际上把皇权分成了两半,一半交给了顾命大臣,另一半给了自己的两个老婆。

  那将来朝廷里的大事,是顾命大臣说了算,还是两宫太后说了算?

  当然,咸丰皇帝这么做也是有他的考虑的。

  咸丰皇帝的两位太太都很不简单。东太后慈安为人稳重、厚道,比咸丰皇帝的心眼儿好;而西太后慈禧颇有权谋,心狠手辣,是个天生的政治家材料,比咸丰有能力。这两位夫人加在一起,就成了心眼儿又好,能力又强。而能力强的这位偏又是新登基的小皇帝的亲妈——所以她不会因为能力强就跟小皇帝耍心眼子。让这两位母亲(慈安叫“母后皇太后”,而亲妈慈禧被称为“圣母皇太后”)辅佐小皇上,咸丰比较放心。

  话说回来了,当初的设想是一回事,事儿最终怎么发展,完全是另一回事。

  肃顺这个人专横跋扈,脾气暴躁,在朝堂之上人缘极差。偏这“顾命八大臣”中他又是大拿,凡事都由他做主。而慈禧太后又是个权欲极强、从不让人的主儿,慈安太后也看不惯肃顺的嚣张,加上北京城里的恭亲王对肃顺恨之入骨。所以咸丰皇帝这边刚一咽气,慈禧和肃顺这两股势力就掐上了。

  首先,慈禧太后提出,皇帝年纪太小,不能主政,所以想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么一来,就等于这两位寡妇太太要骑到顾命大臣的脖子上去,肃顺他们哪肯答应,结果双方大吵一架,慈禧吵输了……政治斗争,除非双方中有一方死绝了,否则就不算完事。慈禧太后输了一招,暂时不吭声了,肚子里却在盘算着下一步棋怎么个走法儿。

  慈禧太后看出这顾命八大臣里只有肃顺一个人还算有本事,其他的两个王爷是“吃货”,四个军机大臣是摆设,那位驸马爷景寿的太太是恭亲王的同母妹妹,所以景寿实际上是恭亲王的“亲”妹夫,这时候已经被慈禧她们拉了过去。所以只要隔开肃顺,联络上六爷恭亲王,再拿到玉玺,加上手里的两枚“御”图章,就足可以发动政变,收拾这帮顾命大臣。

  于是在慈安、慈禧的安排下,恭亲王奕费了好大力气,终于被准许到热河“奔丧”,叔嫂三人抓个机会凑到一起研究了一番,决定由奕回北京,先联络五个军机大臣中唯一没当上“顾命大臣”的文祥,再搞定手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把这一文一武掌握住,就控制了北京城的局势,然后两宫太后想办法提前回京,和恭亲王联手,对顾命八大臣下刀子。

  这一边,恭亲王赶紧跑回北京布置。另一边,慈安、慈禧跟着送灵的大队上了路。

  才走了一天,慈禧就提出皇帝年纪小,没办法跟着大队全程护送先帝回京,想带着小皇帝先走一步。

  一听这个,肃顺犯疑了。慈禧赶紧表示,让顾命八大臣的七位大臣跟着一起回京,只由肃顺一个人护着先帝的棺材慢慢走。

  七个大老爷们盯着俩老娘们,肃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说实话,要搁一个精细人儿,在这种时候还真不能放心。偏偏肃顺是个心粗胆大的家伙,没多想就答应了。

  于是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回到北京,当天就见了恭亲王,得知上下都作好了准备,就写了一道文书,盖上玉玺,加上两宫太后手里的两枚御印,“凑”成了一道圣旨,当即把“顾命八大臣” 解除职务,先期回京的七位抓的抓,扣的扣,然后又派人去逮肃顺。

  这时候肃顺才走到密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圣旨”到了,立刻把他抓了起来。

  不管你是什么“大臣”,一进天牢,就是凭空说出一朵花来,也不好使了。

  不久,肃顺被杀,载垣、端华被命“自尽”,其他四个顾命大臣充军流放。只有驸马爷景寿因为暗里和慈禧他们串通,所以对他的惩罚只是装个样子,革了职,却留下了爵位和“额驸”头衔,后来没过几年,景寿又爬上来,接着当大官。

  搞定了顾命八大臣,慈安、慈禧、恭亲王“三巨头”坐一块儿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小皇帝的年号改为“同治”,也就是大家共同来治理的意思。

  这一场“祺祥政变”搞得干净利落,天下人都没反应过来,不可一世的顾命八大臣已经灰飞烟灭。后人论起此事,说到慈禧太后和恭亲王的计划周密,板眼清晰,紧锣密鼓,雷厉风行,一个个都暗挑大指。

  后边的几十年,大清国就是慈禧太后说了算了。而恭亲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朝廷挑大梁的台柱子。

  这两位“名角儿”刚登上政治舞台,第一个亮相,做得特漂亮。

  可是咱们知道,曾国藩能重新出山主持湘军,包括左宗棠能保住脑袋,还当了官,都是靠着肃顺这个人在后头帮衬。现在肃顺死了,时局会不会对曾国藩有什么大的影响?

  基本没有影响,要说有,那就是:曾国藩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不但曾国藩的日子好过多了,就连湘军里其他名臣大将——像左宗棠、李鸿章他们,也都有好日子过了。

  慈安皇太后是个厚道人儿,但她绝不是个糊涂人。对内对外,她有自己的一套主意,那就是不多说话,不多树敌,善于取势,所以虽然没有生育,可自打当了皇后,慈安稳守东宫,在世之时,她的地位和威望从来无人可以撼动。在政治上,慈安太后主张重用汉臣,而且大概因为性格相近(都有点儿闷头闷脑)的关系,她特别器重曾国藩。就在政变后不久,朝廷下旨扩大了曾国藩的权力,而这道旨意很大程度上就出自慈安之手。

  恭亲王奕是晚清皇室贵族中数一数二的高明政治家,头脑清晰,行事稳妥,思想开明,在他掌权的这段时间,首创了新式外交、新式教育,支持了“洋务运动”,虽然后来恭亲王因为被慈禧太后猜忌,权柄渐失,人也变得胆小如鼠,黏糊滑溜,晚年再没干出什么事业来,可现在的他刚登上政治舞台,锐意进取,风生水起,成了可圈可点的政治明星。在人事方面恭亲王不但重用曾国藩、左宗棠,后来尤其重用李鸿章,对中国后面几十年的大局进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就要说说那位皇帝的亲妈“圣母皇太后”慈禧了。

  和她那个不着调的死鬼丈夫相比,慈禧太后绝对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她精明睿智,冷静刚强,既有远见,又有铁腕。最重要的是,慈禧太后非常疼爱她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

  载淳,是慈禧的独生子,也是大清王朝的唯一继承人。虽然这个孩子的品性怎么看怎么像他那个不着调的父亲,但毕竟眼下孩子还小,那些坏毛病还没暴露出来——就算最后他的坏毛病全露出来了,他母亲慈禧也一样爱他。

  估计慈禧这一生只爱过一个人,就是他的儿子同治皇帝。所以同治在世的时候,慈禧是个持“国”有道的好主妇,她不贪,不暴,不疯狂,不神经……在慈禧的治理下,大清国有那么十几年真的是越来越好,越来越稳了。

  是啊,既然慈禧太后深爱着他的儿子同治皇帝,那么她也就深爱着同治皇帝所统治的大清帝国。

  可后来,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病死了。年轻轻就当了寡妇,刚届中年又失去了儿子,这些打击彻底改变了慈禧太后的性格。那个精明冷静、不贪不暴的女政治家跟着她的独生子一起死了,后来的三十多年里,坐在光绪皇帝身后独揽大权的,是个极度贪婪、极度残暴、极度神经质的邪恶的老女人。

  但慈禧晚年的疯狂、邪恶与曾国藩毫不相干。

  因为那时候老曾早就不在人世了。

  2.四个巡抚大吏

  果然,咸丰一死,朝局一变,对曾国藩的好处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十月十八日,朝廷下了旨意,给了曾国藩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四省军权,也就是说,在原本“两江三省”之外又加上了一个浙江省。在这四省之内所有巡抚、提督及以下官员全由曾国藩一人节制。

  这可真是个大手笔!

  当年咸丰皇帝耍了多少回赖,拖了七年才勉强给曾国藩一个“两江总督”,可现在慈禧、恭亲王他们刚一上来,马上给了老曾四省全权!这一家伙把曾国藩乐得连北都找不着了。

  当然啦,乐只是一阵子,很快老曾就冷静下来。

  既然江南四省都交给他了,那曾国藩当然要尽快把这四个省的军政大权彻底抓到手里。

  偏也在这个时候,湘军“二帅”胡林翼死了。

  自从跟曾国藩联手结盟以来,湖北巡抚胡林翼一直是湘军中的第二号人物,手下兵强马壮,实力只略逊于老曾。但胡林翼是个书生,身体一向不好,有吐血的毛病。这些年战场上拼死拼活,风险无数,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安庆这场恶战,老胡患得患失,最后被彻底拖垮,一病不起,几乎跟咸丰皇帝前后脚儿,死了。

  胡林翼一死,湘军主力部队的大格局又发生了变化。

  原属胡林翼的李续宜、杨载福现在都不得不靠到曾国藩这个“码头”上来了,鲍超的霆军也成了曾国藩一个人的铁杆儿亲信,而胡林翼手下另一路主力多隆阿的人马,因为从来不买老曾的账,后来跑掉了。

  当然,多隆阿的事是后话。

  眼下曾国藩刚接了江南四省,正准备往各个要害部门安插亲信,胡林翼一死,在“胡系”湘军里论资排辈儿,老胡手下的大将李续宜排到最前头,所以曾国藩头一个打算重用李续宜。

  这时候李续宜已经接了胡林翼的差事,担任了湖北巡抚。可是湖北那边有个“老坏蛋”湖广总督官文坐镇,官文这家伙着实让人腻歪,李续宜不愿意答理他,曾国藩就顺势提出把李续宜调到安徽当巡抚,这样安排,一来李续宜跟曾国藩更亲近了;二来有老李的队伍在安徽待着,曾国藩也觉得安全。

  因为曾国藩已经知道自己不适合到前线去,所以决心坐镇安庆,遥控指挥进攻太平天国各处重镇的战斗。有李续宜的人马在身边,他在安庆待着也踏实。

  现在朝廷里的三巨头——慈安、慈禧、恭亲王都看重曾国藩,老曾说话管事儿,很快就把李续宜调到安徽来了。

  安徽有了人,下面就是江西巡抚,这个差事,曾国藩保举了沈葆桢。

  沈葆桢是著名爱国人士林则徐的女婿,根子很硬,又在江西当了多年的官,要名声有名声,要政绩有政绩,本人也确实很有能力,曾国藩早就特别看好他。虽然沈葆桢不是湖南人(是福建福州人),但是湘军早年进江西,和地面儿上的官员闹得不太好看,现在派湘军的大将去当江西巡抚,怕当地官员抵触,所以老曾觉得沈葆桢不是湖南人,正好,可以用他。

  安排了安徽、江西两省之后,剩下的是两个地盘上特别富裕、情况特别复杂的省份:浙江和江苏。

  江苏不用说啦,那是太平军的后院,金陵就是太平天国的天京城!而像苏州、常州这些大城市也全控制在太平军手里,就剩下上海一座孤岛,要不是因为它是通商口岸,洋人的利益多,这帮洋人拼命护着上海,估计也早让太平军占领了。所以江苏巡抚不好派,这个巡抚要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理财收税一把抓,还得能斗得过洋人……湘军里能打硬仗的大将不少,可这帮湖南老乡多数土头土脑,军、政、财、税、洋人一把抓的人才,还真挑不出来。

  所以江苏巡抚一时不好派人,曾国藩只好先考虑浙江巡抚的人选。这个人选倒不难决定,那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这个人本事太大,自从来到曾国藩门下,老曾让他回湖南招兵,独当一面,没一年工夫,左宗棠把自己这支新组建的湘军部队练得兵强马壮,兵力也增至一万六千人。以这样的力量开进浙江和李秀成、李世贤的人马对决,足可以应付了。

  万事俱备,只有一个问题不好解决:眼下浙江有巡抚……浙江巡抚名叫王有龄。去年就是他上了一道奏折,请求让曾国藩当两江总督,派兵来救浙江,也正是这道奏折,使咸丰最终下决心给了曾国藩地方实权。

  这么说,王有龄和曾国藩之间有交情?

  也谈不上。

  浙江巡抚王有龄是个水晶猴子,为人最精,又重用著名的理财专家胡雪岩,所以这些年在浙江地面儿上捞得特别“肥”,一掐一泡儿油!曾国藩的湘军因为一直在外地打仗,军饷老是不够,就想跟王有龄“借”点儿,可是往往那些有钱人是“越有越抠”,王有龄有钱也不愿意借,结果老曾很不高兴,暗地里恨上了王有龄。

  后来王有龄又勾搭了湘军的大将李元度,为这事闹得曾国藩挺丢脸,所以老曾更恨王有龄了。

  眼下王有龄已经被太平军围困在浙江省府杭州城里,情势异常危急,说死就死!

  按说这个时候左宗棠应该赶紧带着人马去救杭州,可曾国藩有他的打算:现在王有龄是浙江巡抚,左宗棠要是解了杭州之围,反而老左自己当不上巡抚了……那怎么办?

  曾国藩真有绝的。一方面叫左宗棠别急着进兵,慢着点儿,如果杭州城被太平军打下来,王有龄不就死了吗?这样你老左不就当巡抚了吗?

  另一方面曾国藩又收集了一批王有龄(以及江苏巡抚薛焕)的黑材料上报朝廷,弹劾这两人,说他们一个在浙江贪污敛财,一个在江苏“偷安一隅”,看着都不是巡抚的合格人选。这样,就算杭州不破,王有龄不死,将来也得滚下台,把浙江巡抚的位子让出来。

  结果王有龄很配合,不久就死在杭州了。于是左宗棠带着他的部队开进浙江,顺顺当当地做了浙江巡抚。

  左宗棠接了浙江巡抚以后,曾国藩给朝廷上了一道“奇妙”的奏折:“与其让臣‘遥控’浙江军务,还不如让左宗棠专办浙江一省,可以最快地作出决策。左宗棠这人的才能足可独当一面,应该请皇上明确降旨,令左宗棠督办浙江全省军备,所有在浙江省的湘军和地方部队都归他节制,这样就不用臣来兼统浙江了。”什么意思?难道曾国藩不愿意管理浙江,故意把权力交给别人?

  确实,曾国藩这次是有意把浙江省全权交给左宗棠。

  老曾这么做有两层考虑:一是两江总督例来只管辖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现在朝廷信任他,给他多加了一省,老曾当然感激,可是他又怕自己多接一个省的大权,弄不好慈禧她们反而多心,不如干脆自己提出不管浙江,免得被朝廷怀疑。

  二是曾国藩真的很信任左宗棠。老左现在是湘军的大帅级人物,补了胡林翼的位置,论实力论能力都足以控制浙江的局面,加上左宗棠和曾国藩又是多年的老朋友,把浙江交给老左,曾国藩还是放心的。

  浙江这边安排妥了,该回过头来安排最棘手的“江苏巡抚”一职了。

  这以前江苏巡抚叫薛焕,把持江苏一省多年,也算树大根深。但自从朝廷把两江三省交给曾国藩,而他又上奏参了薛焕一本,朝廷就把薛焕明升暗降,让他当了通商大臣,把江苏巡抚的位子空出来了。

  这时候曾国藩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曾国荃。立刻写信让曾国荃带兵万人去上海,甚至连运兵的大船都雇好了。

  上海虽然只是一座城市,可它贼富裕!比平常十个城市还富。所以曾国荃到了上海之后,可以把当地的税收弄到手,然后把这笔钱全弄到湘军手里来,这样湘军一个月就有几十万银子进账了。

  另外,曾国藩其实不想让自己的弟弟这么快就去攻打金陵。

  在老曾看来,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是个千难万险的苦差事,这种事儿还是留给多隆阿和鲍超去干吧。至于曾国荃,先到上海站住脚跟,然后从上海出发,攻打苏州、常州,拿下苏南地区,绕到金陵的背后去。那时候估计多隆阿他们还没打下金陵,吉字营正好杀到,以逸待劳,捡个大便宜,岂不是很爽?

  你看,老曾的算盘多精!

  可惜,曾国荃不答应!

  这个粗野凶悍的曾老九是个死心眼儿,一门心思要直接攻打金陵,怎么说都不行!把曾国藩弄得毫无办法,只好改派别人去当这个江苏巡抚了。

  可是刚才说了,江苏的局势非常险恶。大部分城市都被太平军占了,只剩个上海“漂”在那儿。太平军在江苏实力极强,不但当地的绿营兵不顶事儿,连洋人的部队和上海官绅出钱组织的“洋枪队”都经常吃败仗。另外,上海这座城市非常特殊。它是通商口岸,华洋杂处,当地官员上自薛焕,下到上海道台吴煦、粮道杨坊,个个奸猾无比,结党营私,情况特别复杂,需要一个军、政、财、税、洋处处都在行的多面手才能搞定。

  这样的人才,曾国藩手底下还真有一个,那就是老曾的头号学生——李鸿章。

  自从咸丰八年来投奔曾国藩,李鸿章在曾大帅的幕府里也混了好些日子了。期间俩人有过争执,但后来也都互相谅解了。

  对李鸿章,曾国藩非常欣赏,几次三番保举他,屡屡想重用他,又把自己花多年心血总结出来的一本《挺经》也送给小李。实际上曾国藩已经把李鸿章当成自己的接班人了。

  可是这位被曾国藩异常器重的李鸿章手里却没有军队。

  早先曾国藩想组建一支湘军的骑兵部队,让李鸿章指挥,可是由于朝廷不信任他,不给他战马,这事没办成。后来曾国藩又组建了一支“淮扬水师”,让李鸿章挑头儿,结果在祁门为了李元度的事,曾、李闹翻了,这个淮扬水师就被湘军水师部将黄翼升接了过去。现在曾国藩打算派人去江苏接任巡抚,这个人不能空着两手过去(空手过去肯定站不住脚),所以曾国藩决定从湘军里抽调一批部队,再让李鸿章从自己的老家安徽招一支兵马,组建一支新军,到上海去。

  当然,这样一支新军战斗力不会很强,能守住上海就不错了,反攻苏南、从背后攻打金陵估计没戏。但只要能守住上海,把上海的银子弄出来给湘军当军饷,曾国藩就很开心了。

  要说李鸿章这个人,了不得!曾国藩给他下达招兵任务才两个月,他就从安徽老家招来四营精兵,加上从曾国荃手下“借”来了太平军叛将程学启(安徽桐城人)的两营安徽兵,自己原有一营安徽兵,曾国藩又调给他六个营的湘军,总共凑出十三营,六千五百人,坐上火轮船直奔上海。

  没多久,李鸿章就掌握了上海的军、政、财权,把原来的一伙旧官员全收拾了。

  又没多久,他开始给自己的部队装备最新式的洋枪洋炮。再没多久,他的部队开始和太平军打仗,而且一打一胜,胜了又胜。随之他的部队也不断扩充,安徽人越来越多,湖南人越来越少,最后这支部队完全摆脱了湖南人的控制,成了一支独立于湘军之外的“淮军”。

  要说曾国藩看人的眼光是真准。他选的四个巡抚,除了李续宜不久病死了之外,另三位全都干得非常出色。

  沈葆桢把江西控制得扎扎实实。

  左宗棠进浙江后苦战三年,夺占了浙江全境。

  李鸿章到上海后折腾了三年,夺取了整个苏南,直攻到金陵城下,如果不是顾着曾国藩的面子,他的部队恐怕把金陵城也拿下来了。

  要说曾国藩看人的眼光,那是真“臭”!

  当江西巡抚没多久,沈葆桢为一笔银子跟老曾翻了脸。

  太平天国败了之后,左宗棠为了向朝廷表白自己跟曾国藩“划清界限”的决心,找碴儿跟老曾翻了脸。

  也就李鸿章还好些,虽然也跟曾国藩耍了好多心眼儿,但两人到底没闹僵,师生一场,有始有终,李鸿章一辈子都念着曾国藩的好儿。可后来李鸿章的淮军和湘军完全脱了钩,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了。

  按说曾国藩在得势之后举荐了很多人,以至于后来半个大清国的封疆大吏都跟曾国藩扯得上关系。可这事儿也怪,老曾提拔扶植了这么多人,却又“围不住人”,到最后真能跟他同生共死的人,没有几个。

  说到底,还是清廷的权术太高明了。不动声色间,他们已经拆光了曾国藩脚下的“台柱子”。

  3.曾国荃的逻辑

  话说曾国藩本打算让自己的九弟曾国荃去当江苏巡抚,带兵驻防上海,先捞取上海的关税厘捐,充实湘军的军饷,同时借这笔银子好好壮大他的“吉字营”,然后从上海出发攻取苏南地区,从这边绕道去攻打金陵,可是曾国荃死活不答应。

  攻下安庆之后,曾国荃带着抢来的财宝回了趟老家,在村儿里盖楼买地,狠狠折腾了一把,然后在长沙设局招兵,很快招了六千新兵,这么一来,他的吉字营已经有了三十四个营,一万七千兵力。

  当然,回家盖房,在长沙招兵,既是真的,又是借口。

  曾国荃在湖南拖时间,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不愿意立刻回安庆,免得他那位“大帅加大哥”非逼着他当江苏巡抚,把他派到上海去。

  直到后来得了准信儿,曾国藩已经决定由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另招淮军去驻防上海,而且淮军已经组建起来,即将出发,曾国荃这才带着新招的六千乡勇回到安庆。

  这时候曾国藩最小的弟弟曾贞干也招了四五千人马,跟曾国荃的吉字营合在一起共有两万三千人了。

  有了队伍,曾国荃着急忙慌地带着人马向金陵进发。

  由于太平军在安庆吃了大败仗,陈玉成的部队完全被击溃,此时安徽省内已经没有太平军主力部队,所以湘军进展比较顺利。同治元年(1862)三月,曾国荃攻下巢县、含山、和州,西梁山,曾贞干攻克荻港、繁昌、鲁港、南陵。同时老曾的嫡系、水师大将彭玉麟也带着战船来接应,于是曾氏兄弟在水师配合下突袭太平府(安徽当涂),又相继拿下金柱关、芜湖、江宁镇、板桥、秣陵关、大胜关……经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斗,一步一个坎儿,终于走到了金陵的大门口儿。

  五月四日,曾国荃吉字营开到了雨花台附近,彭玉麟的水师开到了护城河口,太平天国的都城终于暴露在湘军眼前。

  要说这个事儿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曾国荃干吗放着一个肥得流油的大上海不进,非要一门心思往金陵猛扎?

  金陵城里的太平军号称有精兵二十万(实际上只有几万人),背后还有李秀成的大军做后援,吉字营才两万多人,孤军深入,跑到天王洪秀全的眼皮底下去扑腾,这不是找倒霉吗?

  再说了,只要曾国荃肯去上海,他马上就可以当江苏巡抚,这可是中国最富裕的一个省份的“省长”,封疆大吏,好大好大的官哪!

  那眼下曾国荃当的是什么官呢?

  他只是个挂名儿的浙江按察使(因为曾老九根本没在浙江)。从这个职位升一级,是布政使,再升一级,才是巡抚。

  也就是说,如果曾国荃去上海,不但立刻连升两级,从按察使升为巡抚,而且立刻大发洋财,每个月可以从上海搞到二十万两左右的银子——就这,曾国荃硬是不愿意!

  这曾老九脑子有病吧?

  当然不是,曾国荃这个人虽然浑蛋得很,可他绝不是个傻子。之所以不愿去当江苏巡抚,这里面的隐情说出来实在让人恶心。

  曾国荃认为上海虽然富庶,可那里是清军控制的地盘儿,“有王法”的地方,吉字营到了上海,只能老老实实地收税,绝不敢放手明抢。所以上海的银子再多,最终是“公家的”,落不到湘军兵将的手里边。

  而金陵就不同了。

  金陵是太平天国的都城,是“没王法”的地方,一旦攻破城池,就可以毫不客气地抢劫一场!抢回来的银子,自然是谁弄到手归谁。所以曾国荃宁可拼死拼活杀到金陵去明抢,也不愿意待在上海守着一座“不能染指”的银库发呆。

  另外,江苏巡抚官是不小,可将来要是攻下金陵,朝廷封给他的官肯定更大。

  又有钱,又有官,“抢劫金陵”当然比“驻守上海”有意思得多,所以曾国荃不肯去上海,一心要去金陵。

  这都什么浑蛋逻辑!

  最怪的是,曾国藩居然“理解”他弟弟的浑蛋逻辑。所以早在调曾国荃去上海之前就已经想到曾老九可能不愿意去,而作了两手准备。曾国荃不去,就让李鸿章招募淮军去上海……这曾家哥儿俩,都是些什么人哪!

  曾国藩、曾国荃,还有这支湘军,都是封建社会的“标准”产物。

  在封建时代,整个社会都玩儿命地鼓吹“忠孝”, 极度漠视人命,极力打压个性,不顾一切地宣扬忠君思想,好像全中国人都是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活着,结果整个社会体系发生了严重的变异和扭曲。文官武将们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都把“杀敌”当成无比的荣耀去推崇。

  所以曾国藩、曾国荃还有当时大清帝国所有军队的所有将领,一个个全都嗜杀成性,凶残如鬼!

  在思想方面,曾国藩看起来更像个文官,他鼓吹杀人,却不支持抢劫。而曾国荃更像个武夫,在他看来,杀人是他的工作,而抢劫则是他的“副业”。在抢劫这种事儿上,曾国荃和湘军的部将们,全都是“自觉自愿”的。

  当官的是这么个逻辑,那些当兵的就简单多了。

  还记得曾国藩当年招兵时定的规矩吗?

  只招那些皮肤粗黑,满手老茧,呆头呆脑不会说话的“山民”。

  这些乡勇多数是文盲。他们既没有信仰,又缺乏道德操守,在家种地的时候,就像土鸡瓦犬一样木讷地活着,有一天被招募当了兵,上头告诉他们杀人越多越有赏,打了胜仗就可以抢,他们就立刻毫不犹豫地杀起来、抢起来了。

  将来仗打完了,部队遣散了,这些人回到乡下,立刻又会变成老实巴交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接着过他们那土鸡瓦犬的日子……鲁迅先生在《阿q 正传》里刻画了一个经典人物——阿贵。这个人木讷极了,软弱极了,顺从极了,最后莫名其妙、窝窝囊囊、无声无息地死了。

  可试想一下,如果阿贵被招进了湘军,这个窝囊到极点的人忽然每个月可以赚四两银子,打仗受了伤可以赚三十两,打死了可以赚六十两,然后当官的告诉他,打仗,杀人,是“忠”是“义”,是最光彩最露脸的事儿!仗打胜了就可以抢钱抢女人!那么这个木讷软弱的窝囊废阿贵,会不会突然发出一声号叫,不要命地带头打冲锋,眼都不眨地去杀人,然后屠城、抢劫、掳掠女人,最后仗打完了,他就带着他抢来的女人回老家,用抢回来的银子买几亩地,继续过他的日子,仍然像以前那样木讷痴呆,窝窝囊囊,无声无息。

  狂暴和木讷,这是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性情。可在特殊的环境下,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性格,转换起来却又这么迅速,这么“顺理成章”。

  其实对这一点,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们早就心知肚明,把它总结成了四个字:“用贪用憨”。

  平时,利用人民的愚昧,战时,利用人性的贪婪。

  当愚昧和贪婪被人为地混合在一起并用力搅拌的时候,“吉字营”这样的军队就诞生了。

  在封建社会,在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事实。

  4.官文的小把戏

  既然曾国荃不肯绕道苏南从背后攻打金陵,曾国藩只好制订出另一套正面进攻金陵的军事计划,而这个计划和早前的“安庆计划”非常相似,就是四路进兵,围点打援。

  首先,以曾国荃吉字营两万多人出秣陵关、大胜关,从正面逼近金陵,然后在城下筑起坚固的壁垒,摆出围攻的架势,一面抗击金陵城里太平军的冲击,同时吸引其他各路太平军——主要是李秀成的人马来救援金陵。

  当李秀成的部队被湘军调动,真的赶来增援金陵时,曾国藩安排的另外三路兵力就在外围咬住他们,层层阻击,使太平军陷入一场艰苦的攻坚战,从而最大限度地消耗太平军的有生力量,消磨他们的战斗意志,最终的目标不是迅速攻克金陵,而是拖垮忠王李秀成手里这支太平天国最后的精锐。

  确实,这是一场相当奇妙的战斗。

  湘军兵力较少,但却已经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并且处于攻势,而这个强劲的攻势却是以“防守”的形式展开的。

  太平军兵力较多,可是在前期作战中精锐部队已经损失了大半,加上洪秀全困守金陵全无主意,整支太平军活力渐失,攻坚能力越来越差,同时也就失去了大纵深迂回、远距离作战的能力,结果他们不断被湘军调动,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在“攻势”中越打越弱,迅速衰落下去。

  为了组织好这场“围点打援”,曾国藩把湘军各路精锐全部摆了出来。

  除曾国荃一路直扑金陵外,鲍超率军从宁国府、广德方向攻取金陵东面的句容和淳化镇,担任曾国荃部队的东路后援;多隆阿所部从庐州进攻金陵西面的浦口、九洑洲,担任曾国荃部队的西路后援;李续宜所部从安庆进入镇江,担任曾国荃的北路后援。这三路后援成弧形护住曾国荃的后路,担任打援任务,以保证曾国荃吉字营能在金陵城下专心围城。

  注意,眼下只是“围城”,真要想攻下金陵,那可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而且还要看战场的态势如何变化了。

  这是一场典型的持久战,湘军四支部队兵力上都不占优势,而一旦战斗开始,他们都将在各个战场上承受巨大的压力。

  但总的来说,曾国藩制订的这个军事计划是完善的,四支湘军部队承受的压力,还在他们“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接了任务之后,曾国荃的行动最快,稀里哗啦往前猛打。鲍超的霆军直奔宁国府,李续宜的人马则在安徽寿州一带打得不亦乐乎,按说这两路兵马的动作也不算慢,可是因为曾国荃进兵速度太快,鲍超和李续宜明显跟不上他。

  这三路兵马一快两慢,有点儿不太合拍,但第四路,也就是多隆阿的部队则进展顺利。因为陈玉成安庆大败之后精锐尽失,退回庐州也无法防守,多隆阿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庐州攻下来了。

  这时候多隆阿可以迅速赶赴金陵外围,先担负起曾国荃所部的西路后援任务。可奇怪的是多隆阿居然在庐州按兵不动,而且骂大街,放出话来,说他“不愿意跟曾国荃一起打仗”!

  这下可把曾国藩吓了一跳。

  多隆阿这是怎么了?

  多隆阿这次大闹是有原因的:他认为早先进攻安庆的时候,他的部队驻守桐城一线,先后承受了洪仁玕、林绍璋、黄文金、陈玉成、杨辅清多路太平军精锐的猛烈突击,仗打得最惨烈,部队损失也大,可最后“攻克安庆”的头功却归了曾国荃,而他多隆阿却没捞着多少便宜,功大赏薄,多隆阿这个满洲大将军吃了这帮汉人的亏!

  为这事儿,多隆阿气得大病一场,从此就恨上了曾氏兄弟。

  这时候咱们得评评理了,多隆阿这么骂曾国藩,站得住脚吗?

  站不住。

  围攻安庆的时候,参战的也是今天这四路人马。曾国荃兵围安庆城。鲍超驻在彭泽担任游击之师,哪儿危急他救哪儿。多隆阿和李续宜两路人马驻在桐城一线,布成掎角之势,共同阻击太平军的援兵。

  这是当时的安排没错吧?

  当时曾国藩制订这个计划的时候,就考虑到打援比围城更艰难,所以他以一份兵力(吉字营)围城,以两份兵力(多隆阿、李续宜)打援,而且吉字营当时初建不久,新兵多,战斗力还不够强悍,多隆阿、李续宜两支部队则是“胡系湘军”的中坚主力,战斗力比吉字营更强,所以曾老九围城,多、李二将打援,这个安排应该说是合理的。

  可后来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

  因为陈玉成进兵湖北,胡林翼害怕了,抽调李续宜回湖北,正是这个决定,才使得多隆阿一支兵马单独面对太平军强大的援军,承受了巨大压力。但这个决定是胡林翼做出的,根本就不关曾国藩的事儿。

  所以这绝不是曾国藩“陷害”多隆阿,胡林翼也不是 “有意陷害”——多隆阿是胡林翼的亲信,老胡害他干吗?完全是战局突变,造成这么个局面。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后面的战斗中,确实,多隆阿一支部队承受了太平军多路精兵的猛烈突击,很不容易!可是由于陈玉成屡出“奇谋”,加上胡林翼在战场上的指挥连连失误,先是抽走李续宜,后来调鲍超回援时又犹豫不定,结果造成曾国荃在安庆城下腹背受敌,被陈玉成所部精兵连番猛攻,而曾国荃最终顶住了太平军的两面夹击,这个功劳,不在多隆阿之下吧?

  再后来,陈玉成率几万大军绕过多隆阿直扑安庆,用人海战术猛攻吉字营!在这种极端危急的情况下,曾国荃不但顶住了陈玉成大军的猛攻,甚至还在同一时间攻破了安庆城!

  曾国荃在安庆之战中得首功,当之无愧。

  所以安庆一战,曾氏兄弟并没有“坑害”多隆阿,朝廷的封赏也没有亏了他。多隆阿之所以气得大病一场,说穿了,一是这人心眼儿小;二是他是满洲大将,原本就非常看不起汉人,现在是他的“主子脾气”大发作,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那你怪谁呀?

  可咱们也知道,跟这路小心眼子的人讲道理,你没得讲。

  早年多隆阿刚调到湖北的时候,就只听湖广总督官文的吩咐——因为看官文的面子,他才“顺便儿”听从胡林翼的调遣。可是像曾国藩、鲍超、李续宜他们,多隆阿压根儿就没把这几个人看在眼里。现在多隆阿心里记了曾氏兄弟的“仇”,而湘军“二帅”胡林翼在头一年就病死了,湘军里谁还能调动得了多隆阿?

  现在老曾派多隆阿去给曾国荃当后援,他就不去,曾国藩拿人家姓多的是一点儿辙都没有。

  没辙,那想辙吧……曾国藩给多隆阿写信,问他:您觉得我这个计划不行,那您有什么打算,您说,我照您说的改,行不行?

  不行!

  多隆阿不理曾国藩直接去请示湖广总督“老坏蛋”官文,看能不能找个机会调离湘军,只要离开曾国藩,调到哪儿去都行!

  一听多隆阿请求调走,官文非常高兴。

  自打湘军从湖南开进湖北这天起,官文就看曾国藩不顺眼。在他看来,汉人掌握军权有违清朝祖制!所以他三番五次给湘军下绊子,这回眼看多隆阿要脱离湘军,把官文乐得在总督衙门里直蹦高儿,立刻给皇上写奏折,请求把多隆阿调走。调哪儿去呢?

  正好这时候四川有一支农民起义军进了陕西,陕西局势“有点儿”紧张,官文就奏请朝廷任命多隆阿为钦差大臣,让他带兵到陕西去。结果朝廷真就准奏。

  一接到圣旨,多隆阿立刻率领手下一万五千精兵离开庐州,飞一样奔向陕西去也。

  曾哥,祝您九弟在金陵城下全军覆没!

  这下子曾国藩傻眼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