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升迁就学曾国藩 > 第十三章 送上门的权柄

第十三章 送上门的权柄

  1.老曾pk 皇上

  这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强大?

  团结!

  太湖、小池驿这场激战,湘军团结一心互相协作,终于击退了陈玉成的兵马,把鲍超的霆军救了出来。经此一战,湘军各支主力部队结成了一体,从此守望相助,不分彼此,战斗力也变得更强了。

  其实话说回来,小池驿一战是个圈套儿,是陈玉成在安徽演的一出戏!而且演得非常投入,非常成功。不但把湘军骗住了,还吸引了整个朝廷的注意力。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安徽,却没想到在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城下,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即将上演。

  咸丰十年(1860)正月二十五,陈玉成放弃太湖,连夜撤军不知去向。而此时在前面的战斗中一个装病一个装傻,没有参加会战的两员大将李续宜、曾国荃也带着部队开了上来。于是湘军直下太湖,从三个方向兵困安庆。这样一来,安庆背后只剩下枞阳镇一个城池与桐城相通,其他方向都被湘军堵住了。

  可安庆本身是一座铁打的城池,实在很难攻陷。湘军虽有三万精兵,也不得不做长期围困的打算。

  这时候曾国藩和胡林翼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陈玉成跑哪儿去了?

  是啊,在小池驿陈玉成打得那么凶,现在怎么一下子没影儿了?

  其实这时候的陈玉成早已悄悄离开安徽,潜入江苏,会合国宗杨辅清、陈玉成的表弟左军主将李世贤,集结了太平军中所有精兵勇将,尽一切力量配合忠王李秀成,准备展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役。

  当然,这些曾国藩不知道,他也用不着知道,因为这场战役的作战区域并不在安徽。

  原来咸丰九年十二月,太平军各路将领齐集天京,共商破敌之策。太平天国的总军师、洪秀全的族弟干王洪仁玕提出,自从太平天国内讧,实力大损,清军绿营精锐在天京外围重建江南大营,已经把天京围困了一年多。要解天京之围,硬打很难奏效,不如先派一支劲旅急袭杭州。杭州是浙江省府,又是江南大营的粮草转运基地,这里一旦告急,江南大营的清兵一定分兵去救,这时太平军再集中精锐猛攻江南大营,则清军一战可破。

  这确实是一招妙棋。

  于是太平军各路兵马立刻行动起来,悄悄向江浙一带集中。为此陈玉成放下了安庆,自己带着精兵走了,曾国藩这才能顺顺当当地围住安庆。

  对于安庆,陈玉成并不怎么担心。因为他知道,一旦江南大营被攻破,朝廷一定猴儿急地调湘军去增援江浙,那时安庆之围自然就解了。于是他放心大胆地离开安徽,到江苏去了。

  到这时为止,清军各部对太平军的动向还一无所知。

  咸丰十年二月,李秀成大军忽然猛攻杭州,到三月间已经突破杭州外城,浙江巡抚罗遵殿战死。这一下子江南大营果然震动。但是那位主持江南大营的钦差大臣、江宁将军和春并不是饭桶,已经感觉气味不对,犹豫着不敢轻动。却想不到远在北京的“不着调之皇”这一次又“闲疯”了,在北京城里隔着千山万水一通瞎指挥,屡屡催促和春出兵。没办法,和春只好调动一万三千兵马去救杭州。

  和春这边的援兵刚一出动,李秀成就已经探到了消息,立刻扔下即将到手的杭州城全军回撤,召集国宗杨辅清、左军主将李世贤、右军主将刘官芳、定南主将黄文金、平西主将吴定彩、求天义陈坤书集中人马直扑江南大营!同时陈玉成也带着前军主将吴如孝、靖东主将刘玱琳杀到天京城外,几路齐攻,江南大营顿时土崩瓦解。

  到这时候,北京城里的咸丰才知道自己又吃饱撑的胡折腾,把事儿办瞎了。眼瞅着江南大营完了,赶紧给曾国藩下圣旨,从他军中调出都兴阿的人马回援江苏。

  但后来咸丰一想,只抽调都兴阿的“破”队伍恐怕还不顶事儿,仗打到这个程度,只有调动湘军精锐才可能使战场出现转机。于是四月初一又来了圣旨:“金陵大营退守镇江,军威不振,而逆贼分别占领句容、溧水等处,准备进犯苏州、常州,江浙两省危在旦夕!曾国藩现在驻扎安庆,若能和杨载福水师一起由东流、建德一带分剿芜湖,从这里进入江苏,以分贼势而协助苏州、常州布防,于东南大局极有好处。现在安庆太平军人数众多,曾国藩能不能放弃安庆而东下,可以酌情相机办理,赶紧上奏告诉我。”看了这道圣旨,老曾笑了。

  皇上,您这是求我出兵援救和春?

  不是,我只是让你看情况而定,至于能不能去救,那要看你的忠心了。

  这么说不是求我?

  不是!

  哦……于是曾国藩写了个奏折,告诉皇帝:我手里就一万零几百人,兵力非常紧张。您要调都兴阿率兵去救江南大营,那您尽可以调走,我准备让他带个四五千人出发。可是这四五千人要从各营抽调,现在兵力本就单薄,实在不能抽调人马(纯粹废话)……至于多隆阿、李续宜这些部队就真的不能调动了。因为我这边的太平军也很强大,部队一调,安徽就顶不住了,万一太平军从我这儿打开口子直扑湖南,那就倒霉了。再说现在太平军猛攻苏州、常州,如果苏州那边顶不住,我这边扔下安庆去攻芜湖,属于“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臣实在不好意思,不能扔下安庆去攻芜湖。

  这是抗旨!

  对呀,绝对是抗旨。您皇上爷要觉得老曾讨厌,可以一脚把俺踢回湖南去嘛。

  这种时候,咸丰还有种踢曾国藩吗?

  当然不敢。

  四月初九,咸丰皇帝又下了圣旨。

  此时丹阳已经失守,江苏省内一片大乱,咸丰皇帝再次命令曾国藩立刻抽调四五千人马交给都兴阿去救江苏,同时,老曾也必须尽快攻克安庆,然后率军东下……哎呀,要说咸丰这人,真是让人受不了——都说了不能抽调兵马了,你这儿还来!再说了,安庆铁打的城防,这么容易说攻就攻下来了?咸丰这次说的已经不是废话而是屁话了!

  于是曾国藩曾老倔头干脆连个奏折也没回,直接假装没收到圣旨。

  2.实权到手了

  以前的曾国藩混浊闷愣,动不动喜欢跟皇上吵架。现在老曾精明多了,只要有必要,可以跟皇上“死扛”到底,但架是绝对不吵的。

  当然,曾国藩进步的同时,咸丰当皇帝的水平也在进步。眼看硬的软的都不好使,咸丰灵机一动,把浙江巡抚王有龄的一份奏折原封不动地转给了老曾。

  这份奏折的大致内容是:自从战争爆发,江苏、浙江的很多地区没有被太平军占据,全靠江南大营的保护,现在江南大营一溃再溃,已无足凭仗,非得赶紧派来一两万生力军才能挽回局面。所以王巡抚请求皇上派曾国藩来督办军务,越快越好,晚了就来不及了……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咸丰皇帝告诉老曾:听话啦,快带人马去救江南吧,只要你去得快,立了功,我就让你当大官,当两江总督!

  呵呵,连《西游记》里的孙猴子都知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咸丰皇帝什么人品,曾国藩心里非常有数儿。现在开张空头支票就想让老曾出兵?到时候老曾真的冲上去了,皇上这边又玩当年“署理湖北巡抚”那一套,说了不算,食言而肥,倒打一耙……别来这套,我懂!

  眼看老曾还是待在安庆不挪窝儿,而此时江苏省的常州、苏州都已被太平军攻克,绿营兵败如山倒,大清朝最重要的财赋之地全被太平军夺去,咸丰皇帝是真没咒儿念了。只好又把他最亲信的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找来商量。

  肃顺这个人,作为满洲权贵里的“另类”——也就是活得比较明白的一类,他有一句很有名的口头禅:“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对是否给曾国藩地方实权、放手使用湘军这件事,肃顺的态度很清楚——不但肃顺,连后来把肃顺整垮的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恭亲王奕都很清楚:这个国家不用汉人不行;这个朝廷不用汉臣不行。

  听了肃顺的意见,咸丰皇帝的心眼儿活动了。可他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用曾国藩这个老倔头,而是让湖北巡抚胡林翼当这个两江总督。

  一听这话,把个肃顺气得眼前发黑(双目失明长达五秒钟之久)……有这种想法,说明这位咸丰皇帝直到现在都搞不清“湘军集团”的老大是谁……很显然,任命胡林翼担任两江总督,这是要“逼死”曾国藩,瓦解湘军,由皇上亲手砍倒大清国的台柱子。这种想法根本就不合常理,事儿也不可能这么办!

  唉,见过昏君,可没见过这么昏的——真不着调。

  不过话说回来了,肃顺平时可以大声嚷嚷“咱们旗人浑蛋多”,可要让他指着鼻子骂皇上,他的胆儿还没这么肥……于是肃顺平定心情,咳嗽两声清清嗓子,这才低声下气地说:“皇上,胡林翼在湖北搞得很好,不应该随便把他调走,不如让曾国藩当两江总督吧,这样长江上游、下游就都有人负责了。”到这会儿,咸丰皇帝才算慢慢想过来了。

  既然肃爱卿都这么说了,那就让曾国藩先署理两江总督吧。

  咸丰十年(1860)四月二十八日,曾国藩正式得到消息,咸丰皇帝命他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

  这一天太重要、太值得纪念了。在这一刻,两百年的坚冰已被打破,汉臣终于掌握了军权。

  从这一天起,清廷再也无法把军权重新收回去了。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的变化,军权、财权、外交权越来越多地落入汉臣手中,一场无法逆转的变革已经从这一天正式开始了。整整五十年后,这个腐朽透顶的朝廷在顷刻间就被新势力推倒打碎,无声无息地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几乎连一片碎屑都没有留下。

  五十年后的变革,始于这一天。五十年后的新时代,始于曾国藩这个倔犟的湖南佬儿不屈不挠地苦苦抗争。

  当上了两江总督,曾国藩成了手握江苏、江西、安徽“两江三省”地方实权的封疆大吏,情况马上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弹冠相庆之后,曾国藩和胡林翼商量,决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立刻回湖南招募四万湘军!

  好家伙,以前曾、胡两位加到一块儿才勉强有三万兵马,现在老曾刚当上代理两江总督,马上招兵四万人!比以前两位大帅手里全部兵马加起来还多。

  为什么曾国藩忽然有这么大的手笔?

  原因很简单,他现在是江苏、江西、安徽三个省的总督了,这三个省将来的税收、厘金、劝捐、卖官……所得的一切黄金白银都由老曾支配。有了钱,他就能养得起十万八万的精兵。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招兵三千还是一万而跟部将大吵一架了。

  你看看,地方实权就这么厉害。

  3.真战略和假计划

  当然啦,这四万兵目前还没招到手,不能立刻算到账上。可是咸丰皇帝性子很急,刚把一个代理两江总督的帽子扣在老曾脑袋上,就已经催着他赶紧去救援江南了。

  就此,胡林翼提出了一个三路进兵的计划,主张分兵三路,一路直取扬州(原江北大营所在地),一路扑向杭州,中路主力由老曾亲率,出安徽直插金陵,最终三路兵马在金陵城下会师,迅速形成对太平天国都城的合围。

  看了胡林翼提出的作战计划,曾国藩眉毛皱成了一个大疙瘩,愁得直咂巴嘴儿。

  老胡,不行啊……依着胡林翼的作战计划,去扬州的一路,等于是重建了江北大营,去金陵的一路,等于是重建了江南大营,取杭州的一路等于孤军深入,跑到浙江腹地作战去了。这江南、江北大营朝廷已经搞了两次,两次都被太平军给破了,现在湘军如果再回头搞这一套,那不是重蹈覆辙了吗?

  经过几轮商量,胡林翼的计划因为过于“陈旧”,被否掉了。

  这时候老曾手下的幕僚又提出了第二个方案:老曾仍然在安徽督战,不要急着冲出去,但是对皇帝那边也得有点表示,别让皇上觉得你老曾得了官还不给我办事儿。所以单派出两支军马,一支由李元度率领攻入浙江,另一支由沈葆桢率领杀进江苏。而主力部队仍然留在安徽,尽力攻打安庆。

  后来这个计划也被否了,因为这一招本质上是耍小聪明,糊弄皇上。但事实上会把杀进江苏、浙江的两支部队置于危险之中。

  这里提到了一个人:沈葆桢。

  其实到目前为止沈葆桢还不是曾国藩的手下,他是江西省内的一个道台。

  沈葆桢这人很有来历,他祖籍福建,是那位著名的爱国人物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也是翰林出身,做过监察御史,后来到江西当了广信(今上饶)知府。太平军杀过来的时候,沈葆桢拼命死战,保住了广信,一时在江西省内名声大振,也因战功升了道台。曾国藩对林则徐很崇敬,对沈葆桢也非常看重,一直想要提拔他。于是就有幕僚提出“让沈葆桢带一路兵”的话来了。

  虽然这次没让沈葆桢带兵,可是一年后曾国藩还是把沈葆桢请到自己手下,后来又保举他当了江西巡抚。其后因为工作关系,沈葆桢和左宗棠成了事业上的伙伴,战场上互相扶持,战后又一起创建了福建水师和马尾船政局,又去台湾督师,打跑了小日本儿,功劳很大,是清末的一代名臣。

  可对曾国藩来说,这姓沈的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当然,这是后话。

  眼下曾国藩一连否定了两套作战方案,轮到他拿出自己的一套方案来了。

  这一次曾国藩的表现又出人意料,他的战略眼光之独到,超过了身边所有人。

  老曾认为:自古做战略进攻时,必须从高处往低处打,才能奏效。以前向荣、和春他们都是从金陵东面发起攻势,这样实际是从低往高打(长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屡屡受挫,不但拿不下金陵,反而丢了苏州、常州。这并不是因为以前江南大营兵力单薄,而是因为他们取“势”取得不好。现在要想收复苏州、常州,南路要从浙江杀入,北路必须先拿下长江北岸的安庆、和州和长江南岸的池州、芜湖,这样才能形成“自上压下”的态势。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从“东边”入手,就无法形成“自上压下、以主驱奴”的态势,那样就又和太平天国旷日持久,打得没完没了了……我的妈!老曾这个书呆子从哪儿琢磨出这么一套理论来的!

  其实答案很明显,又是那套“二十三史”。

  战略,就是这么回事儿。“居高取势,自上压下”是制订整体战略的一大要素,自古如此。

  世界上最伟大的战略家是谁?历史。

  世界上最伟大的战术家是谁?还是历史。

  尊重历史的民族,一定强盛。

  背弃历史的民族,一定茫然。

  战略已经制订,下面就是战术问题了。

  因为有了战略作依据,战术相对比较容易制订:首先,安庆被设定为首选目标,安庆之围当然不能撤。曾国藩命令留下精兵万人,死攻安庆!这一万人多是老曾自己的嫡系,家底子,所以由他的九弟曾国荃指挥。

  老曾自己则另带精兵一万,分三路进发,一路攻芜湖,二路进浙江,三路由他亲率,由祁门经旌德、太平进攻溧阳。

  其实这个计划有虚有实,有真有假。

  围攻安庆是真的,三路进兵则是花架子,是为了哄皇上开心而“糊弄”出来的。

  其中“攻芜湖”这一路,后来根本就没出兵;入浙江这一路则由老曾手下最逊的一支部队——李元度的“平江勇”负责;只有曾国藩自己亲领去祁门的一路兵力最强,包括鲍超的霆军六千人,朱品隆所部三千人,张运兰的“老湘营”四千人。

  这一路湘军堪称精锐。但因为老曾自己对“三路进兵”计划并不认真,所以这一路人马五月十五日从宿松出发之后,像蜗牛爬一样,直走到六月十一日才到了祁门。

  曾国藩之所以要订出一真一假两套计划,然后自己亲自跑来装模作样地“实行”假计划,当然是为了糊弄皇帝,因为在此之前老曾早就下了决心,以后打仗再也不长驱直入孤军犯险了,而是要一门心思地“结硬寨,打呆仗”。

  4.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这六个字,怎么听怎么泄气。

  有些人认为湘军之所以“结硬寨,打呆仗”,是因为曾国藩这个人性格“儒缓”,这么说就比较片面了。

  首先,什么是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是湘军的一项“传统”。

  在湘军组建之初,因为兵力很少,战斗力不强,而且没有经验,在战场上经常被太平军奇袭。最著名的就是大将王珍带一千人出岳州“追击”太平军,半夜在羊楼司宿营,连个哨兵都不派……后来老曾吸取了这些教训,然后翻开读书笔记,总结前人的经验,专门研究出一套扎营的办法。

  湘军部队不管规模大小,人数多少,每到一地,别的什么事也不干,先修营盘。

  关于营盘的选址,建造方式,“二十三史”里都有记载,曾国藩细读史书之后,把这些重要内容抄录在他那套价值百万两银子的读书笔记里,然后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很快就有了一套完整的作业程序。

  首先,营盘一定要扎在高处,而且靠近水源。营盘的墙体要分为正墙和子墙,正墙(也就是主墙体)高七尺,墙脚宽六尺,墙上有枪眼炮眼;子墙(其实就是正墙半截上伸出来的一块平台儿)高三尺五寸,顶宽两尺,人站在上头,正好可以从正墙的枪眼往外放枪。墙外是壕沟,分成多道,外壕(数量不限,有时间有人手就多挖几条)每条宽六尺,深八尺,内壕宽三尺,深三尺。

  湘军作战时,宁可少走路,也要在天黑前把营盘建起来,哪怕只住一天,也必须修一座土城出来,丝毫不能马虎。有了这样坚固的营盘,晚上就派兵“站墙”放哨——不是几个哨兵,而是所有部队的十分之一人马,如果这支部队有一千人,那站墙的每班就有一百人。这么多当兵的一个挨一个在子墙上站着,两眼只管瞪着前面。这种情况下,谁也没法儿偷懒打瞌睡,几百双眼睛盯着营寨外头的野地,敌人绝对不可能摸上来“偷袭”。

  这就是湘军为什么经常以寡敌众,不但不败,反而可以留下预备队,在关键时刻对太平军发起反冲击的秘密所在。

  这一套“邪玩意儿”曾国藩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仍然出自那套一百两银子买回来的精刻版“二十三史”。

  你看看,这样的营寨硬不硬?

  当然硬了!

  为了修这个营寨,湘军放弃了进军速度,有时候刚到下午部队就停下来,修营盘,一直修到天黑。

  为了修营盘而牺牲进军速度,当然是打“呆”仗了。

  曾国藩早年间在湘军里搞这一套,是因为湘军兵员太少,经受不起野战,不得不这样做,那后来为什么他一直“结硬寨,打呆仗”呢?

  请注意,湘军自组建到裁撤,从头到尾,它的兵力从来就没多过。

  一个原因,湘军士兵太“值钱”,饷银定得太高,这样的兵实在招不起,所以人数不可能太多。

  另一个原因,就是湘军从建立以来,始终遭到朝廷的打压——有时明打,有时暗压。其中一个明证就是:湘军从来没有过骑兵部队。

  在那个年代,骑兵就相当于现在的“机械化部队”。按理说一支精锐的大军,应该配备一定比例的骑兵,像湘军这样一支高薪的“职业化军队”更是没理由不配备骑兵。

  湘军没有骑兵,这不是曾国藩的问题。

  其实老曾早就想过要组建骑兵,这支部队的领导都安排好了,就是老曾的“第一号学生”李鸿章。

  事实上曾国藩已经把组建骑兵的事儿全想好,把李鸿章叫来,把任务跟他说了,李鸿章也答应当骑兵部队司令了,曾国藩也向朝廷上了奏折,请求从察哈尔拨给湘军三千匹马,后来又让胡林翼帮忙再次上奏,可朝廷就是不给湘军配备战马。

  结果骑兵的事儿黄了。

  为这事儿,李鸿章着实郁闷了一阵子,可说真的,其实老曾心里比李鸿章更郁闷。

  因为朝廷防他,甚于防“贼”。

  连骑兵都没有,湘军的机动能力可想而知。

  人数少,机动能力又差,湘军当然只好“结硬寨,打呆仗”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