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王羲之评传 > 三、生死观

三、生死观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道:"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一死生","齐彭殇"分别出于庄子的《大宗师》和《齐物论》。《大宗师》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敦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敦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齐物论》云:"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后人称之为本体,是唯心主义者庄子的理论核心,他从道的观点阐述一切概括一切。他认为道是一,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它是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的化身,它超越人的感官、时间、空间的,它似无而实有,上述引文中的"大块"就是道。一个人生前在大块里,死后也还原于大块,生死只是在大块中形式不同,这个块就像一条永恒的河流,人的一切生死存亡就像在这条河流中的激起的小小波纹,河流奔流不息,没有任何增减的变化。本体是超越空间的,秋毫之末,人们看来是再小不过的了,泰山在人们的眼中是很庞大的,但它们都是本体的表相之一,无所谓谁小谁大,可以说秋毫之末大于泰山。本体是超越时间的,殇子一生下来就夭折了,但他是本体的表相之一,而彭祖活到八百岁,也是本体的表相之一,也是有限的,所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的寿命是有限的,占有空间也是有限的,但从本体的意义上来说:"我"与天地同生,与万物一体。故人在世界上不要管什么差别,生什么是非,不要动感情,要像生前死后那样,浑浑沌沌地与本体合二为一。能做到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真"人。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一生死"是荒诞的,"齐彭殇"是妄作。王羲之是崇尚老庄的,为何此文中对老庄采取批判的态度呢?郭沫若认为这不是王羲之的思想,并将这一条作为论据之一否定《兰亭序》,《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所撰,这一书法作品也是伪托的。

  《兰亭序》的真伪是一宗历史公案,历来争论很大,从分析的角度,否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为土羲之的思想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相反这一言论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作为艺术家的王羲之的思想。

  "晋人喜述老庄",王羲之信奉道教,骨子里是儒教,不少人都认为他是儒道合一的思想。王羲之反对庄子上述的观点不等于否定老庄的全部思想,反对庄子的全部学说。庄子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生死观取消死、生、天、寿这些对立概念,将它们合二为一归于本体,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区别,这是非常荒谬的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人们不难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加以否定。"生死"是有根本差别的,"彭殇"也不能等量齐观。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友好相聚,感受到人生乐趣,但"盛事不常",生命有限,不胜感慨!由此想到古人的话,"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联系生与死的问题发表对庄子生死观的看法,对"一死生"、"齐彭殇"观点开展了批判,认为是"虚诞"和"妄作",从文章看这是符合逻辑的,是在情理之中的。一个坚信庄子的生死观的人应该是对死和生是无所谓的,有的甚至是厌世的;对于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王羲之来说,他是确实不会信奉和接受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一死生"、"齐彭殇"如果真是王羲之的人生观、世界观,他又为什么要服食养生,依托药物以求长寿呢?思想是属于意识形态的,是复杂的,某一种思想属于哪一"家"不是绝对的,一刀切的,有时几种思想交融在一起。思想有继承性,在继承过程中往往有扬弃,这对王羲之来说也同样是如此,他崇尚道家的任自然的思想,反对"一死生"的观点,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说一个人的思想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延伸,客观存在起了变化,人的思想也往往发生变化,有的人在爱情等方面受到挫折以后,出家进入佛门,佛教思想成了他的主导思想,就是在较短时间内思想也会发生变化,或者产生激烈的变化,产生的新的思想与原有的思想相悖。"情随事迁"就是这种情况的概括表述。杜甫在《醉时歌》中云:"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杜甫一贯"奉儒守官",对照他的这一诗句判若两人,可见一个人的思想往往自相矛盾,这不足为怪。特别是环境突变,人的喜怒哀乐感情必然随之而突变,文人和常人莫不如是,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同的则是文人把一刹那感情之变化,笔之于书,流传后世;常人则把一刹那感情之变化,形之于色,事过境迁而消逝。纵观文人作品,早期、中期及晚期之思想,往往不一,甚而至于大起大落。有时同一时期之作品,思想内容亦有牴牾。人为万物之灵,思想感情,随着特定环境发生而发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史不绝书,有目共睹,这是人类思想变化的必然规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