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王羲之评传 > 四、婚姻佳话

四、婚姻佳话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女中笔仙"②。她熟读经书,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与王羲之结为夫妻,虽然是父母之命,但有一段佳话传颂至今。

  官至太尉、为人正直的郗鉴(269-339)虽年逾半百,但家中还有一个掌上明珠、年已及升的女儿尚未出嫁,他想物色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以解决女儿的婚事。在上层社会,婚姻总是带有政治色彩,"先求族,后择人",是都鉴选婿的最佳方案。当时王氏家族可谓是门第显赫,人才济济。王导丞相子、侄有十余人,考虑从中遴选一位,作为乘龙快婿,岂不美哉!故"使门生求女婿于导"。门生到王导家,王导请他去东厢去挑选。消息不胫而走,都知道郗家派人前来选婿,听说那位千金小姐相貌端庄,性情温柔,谁都想接往抛悬在头顾上空的"彩球",与这位京城少有的窈窕淑女匹配成婚。他们一个个衣冠楚楚,谦恭有礼,温文尔雅地在大厅等候。唯独王羲之若无其事,袒露着肚皮,躺在床上大啖大嚼胡饼,他对选婿毫不在意,给门生极深刻的印象。门生回到主人家中向郗鉴享报:"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郗鉴慧眼识人才。"'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①,从此"坦腹东床"成了女婿的美称,"妙选东床"传为美谈。郗鉴之所以选中羲之为婿,王羲之不矫揉造作,纯真直率,风神潇洒,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这自然是一个原因。但不光如此,更主要的是王羲之那时已有很好的名声在外,他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特别是他的书法已崭露头角。郗鉴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女儿及两个儿子(郗惟、郗昙)在书法上很有成就,他平时很重名节,羲之在许多方面符合他要求的标准,成为理想的女婿人选,是不足为怪的。

  东晋时代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崇尚个性自由,特别重视人格和人的价值,讲究潇洒、傲岸、放诞的风度美,蒙以"骨鲠"著称的名士王羲之,被选中也反映了一种时代趣尚。

  郗璇确是一位很有教养的贤淑女子,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郗鉴为了教育好子女晚辈含辛茹苦,关怀备至。西晋末年政治**,民不聊生,加上天灾,乡野树皮、草根都被吃得一干二净,郗鉴所在的乡间也不例外,郗鉴是高平金乡入(今山东金乡),儒雅德高,平时不薄百姓,所以在那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乡亲们仍千方百计地照顾其兄于郗迈、外甥周翼。据《晋书·郗鉴传》记载:"初,鉴值水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鉴名德,传共饴之。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后来粮绝,菜尽,乡亲们只好直言相告:"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兼有所存。""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到了江左,郗鉴呕心沥血对他们进行教育,将他们一个个抚养成人。东晋时郗迈官至护军,周翼为剡县县令。

  并论,他不可能与王羲之、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年。《晋书·王羲之传》之所以造成错误是引《世说新语·赏誉》时在"安期"是指谁的问题上张冠李戴了。综上所述,王氏三少年是指王羲之、王悦和王应,他们不但年龄相当,而且同为琅邪王氏,而年龄比他大许多的太原王氏的王承不属此列。② 马宗霍《书林纪事·闺阁名媛》:"王羲之妻郗氏,鉴之女也。甚工书。兄愔与昙谓之'女中笔仙'。"① 《晋书·王羲之传》。

  婚后郗璇作为一个贤妻良母,她对王羲之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书法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一生生了八个子女:玄之、凝之、官奴(女儿)、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不幸的是玄之、官奴先后夭折。中年丧子,"黄梅不落,青梅落",作为做父亲的"祠庶子哀摧",是悲痛欲绝的。王羲之寿命不长,妻子郗璇却享有九十多岁的高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