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子评传 > 一、以战争制止战争

  一、以战争制止战争

  春秋时代兼并战争的特点,是大国兼并周围的小国和大国之间为争夺霸权而进行战争。到战国时代,大国周围的小国兼并殆尽,战争表现为七个大国之间,为侵占领土、掠夺人民财产而直接进行交战。因此,这种兼并掠夺战争愈演愈烈,其残酷性也不断增强。孟子指出:"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上地而食人肉。"(《孟子·离娄上》)这是对当时战争状况的生动描绘。在孙膑的早年,齐国的对外战争虽然也取得过一些胜利,如公元前380 年,齐国乘秦、魏攻韩,楚、赵相救的机会,"起兵袭燕国,取桑丘"(今河北徐水县西南);公元前368 年,齐代魏,攻取观(今山东范县观城)。但在大部分场合,齐国被别国所侵伐,失地受辱。如公元前378 年,魏、赵、韩联合伐齐至灵丘(今山东高唐县西南):公元前373 年,燕"伐败齐于林营"(《史记·燕召公世家》);同年,魏伐齐至博陵(今山东聊城县北),鲁也伐齐人阳关(今山东宁阳县东北);次年,卫又伐齐攻取薛陵(今山东莘县西);公元前370 年,赵国"伐齐于鄄"(今山东鄄城县),过了二年又"侵齐至长城"(《史记·赵世家》)。正如司马迁所说,当时的齐国被"诸侯并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处于许多国家的夹击蚕食之中。

  面对诸侯混战、互相攻优掠夺的局面,孙膑明确主张要"禁争夺",其方法是"举兵绳之"(《见威王》)。他用历史上神农、黄帝、尧、舜、汤、武、周公的事迹,来说明古代的帝王圣人都是如此做的。他说:"尧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国四,??。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昔者,神戎(农)战斧遂;黄帝战蜀禄(即涿鹿);尧伐共工;舜伐??而并三苗;??汤放桀;武王伐纣;帝(当作商)奄反,故周公浅(借作践,意为剪灭)之。"(同上)孙膑认为,对于当时诸侯并代的混乱局面,只有像古代的帝王圣人尧舜、周公那样,用战争的强制手段去平定那些"黜王命"的反叛者,才能使"天下服",从而建立新的统治秩序。

  这种以战争制止战争的主张,在春秋战国时代是相当流行的。《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里指出,从文字构造上说,"武"的意义就是"止戈"(制止战争);他并强调,战争除了可以"禁暴、兵"之外,还有"安民"、"丰财"等功用。当时的诸侯混战局面,只有用战争去禁止,才能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繁荣昌盛的环境。与孙膑同时的尉缭说:"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尉缭子·武议》)他认为,应该用战争去制止暴乱、不义的行为。《司马法·仁本》宣传:"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商鞅也说:"以战去战,虽战可也。"(《商君书·画策》)在用战争去消灭战争这一点上,他们的认识都与孙膑所见略同。到战国后期,有策士说秦王曰:"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擒)蚩尤,尧伐欢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战国策·秦一》)这段游说辞,不但思想观点与孙膑《见威王》的说辞相类,而且所用的历史事实、词汇语气,都有雷同之感。由此可见,孙膑用战争制止战争,以建立新统治秩序的思想,是符合时代潮流而为许多君王、谋士、说客所赞同的。

  在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热潮中,也有不少人不同意兵家的这种主张。战国初年的墨翟极力反对战争,他撰有著名的(非攻)篇,强调"易(改变)攻伐,以治我国";"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他并指出:"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墨子·兼爱中》)他企图用"兼相爱、交相利"的说教,不通过禁暴止乱的战争就能使天下太平,这实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战国中期的孟轲也反对战争,他认为对人民施行"仁政"就能统一天下,宣称:"仁者无敌";"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甚至主张:"善战者服上刑。"(《孟子·离娄上》)朱熹《集注》曰:"善战,如孙膑、吴起之徒。"孟子要求行"仁政"施惠于民,以取得民众的拥护,这当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反对加强战备,要把孙膑、吴起等"善战者"都加以刑戮,认为单凭着得民心就能"无敌"、"莫之能御",这显然也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不会有好的结果的。战国时代还有宋、尹文一派学者,以宣传"**寡浅"为宗旨,他们"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要求人们"见侮不辱","禁攻寝兵",以此来"救民之斗","救世之战"(《庄子·天下篇》)。很明显,这种宣传说教,同样不会有多少效果。与上述各种学派的意见相比,孙膑的"举兵绳之",以"禁争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的理论,应该是较为切实可行的。虽然,孙膑对于当时诸侯混战、互相兼并的局面主张"举兵绳之",但他与孙武一样,仍然认为要谨慎地对待战争。他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是以必付(符)与而□战,不得已而后战。"(《月战》)他强调,对于战争要看准时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才能发动;或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如敌人向我进犯、掠夺人民财产时,方可进行。他告诫说:"其伤在于数战。"(《篡卒》)频繁地进行战争,是会伤害国家和军队的元气的。他甚至认为:"恶战者,兵之王器也。"(同上)要憎恶战争,为制止战争而进行战争,这是王者用兵所应有的态度。他对齐威王提出过这样的警语:"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见威王》)好战是要亡国的,贪图胜利也要受辱的。当威王问及:"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用之奈何?"孙膑连忙称赞说:"明王之问!夫众且强,犹问用之,则安国之道也。"(《威王问》)我军众且强,还是不能莽撞乱打,犹要讲究用兵之法,方能取胜。他把这种慎战的态度称作"安国之道"。当威王问了九个问题,田忌问了七个问题,孙膑察觉二人好战的心态后,又语重心长地说:"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齐三世其忧矣!"(同上)对于齐国上层统治集团热中于战争的情况,他预感到齐国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有忧患了。

  要谨慎地对待战争,"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这是孙膑从无数的历史事实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春秋未年,吴王阖庐、夫差父子,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败齐于艾陵,并进而直上中原,与晋争霸于黄池,其屡战屡胜,兵威远震,不可一世,但最后为越王勾践所乘,吴国终于覆亡。同在春秋末期,晋国六将军争夺晋国的土地,其中以智氏为最强,也最好战。智氏在兼并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后,又向韩、魏要地。韩、魏因畏智氏而割地给了它。智氏再向赵氏要地,赵氏不与。智伯就胁迫韩、魏一起伐赵。这时,韩、魏相与谋曰:"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赵氏朝亡,我夕从之。"(《墨子·非攻中》)于是,韩、魏与赵互相联合,内外夹击,"三国反灭知(智)氏,共分其他"(《史记·赵世家》)。这是好战、贪得无厌而最终遭到覆亡的又一生动实例。齐国自威王以后、一直好战。至王后期,齐国悍然出兵攻灭宋国,占有了淮北相当多的上地。这一行动,构成了对三晋和楚的威胁,使秦也感到不安。因此,引来了其他六国的联合攻齐,燕将乐毅乘势攻人齐都临淄,王出逃而被杀。自威王中经宣王至王遇难,正好是"三世",孙膑所说的"齐三世其忧矣",不幸而言中了。由此更可见,孙膑在政治上同样具有远见卓识。

  对于当时诸侯混战、互相兼并的局面,孙膑提出要"举兵绳之","战胜而强立",用战争制止战争,以达到"天下服"的目的;他又强调不能穷兵黩武,"乐兵者亡,利胜者辱",必须谨慎地对待战争,才能国泰民安。这些主张,当然是从齐国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出发,在为他们出谋划策;但他反对战争,要求统一,希望有一个"明王"出来建立新的统治秩序,是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的,在客观上也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的愿望,其计划又较为切实可行,因而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