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子评传 > 二、从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

  二、从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

  孙武的军事哲学,不但形成了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而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如何认识事物的理论。孙武的认识论遵循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理,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相对立。由于密切结合战争实践,使孙武的认识论具有十分丰富而生动的内容,在古代认识论的园地上大放异彩。兹择其主要论点,阐述于下。

  (一) 战争胜负可以预知

  春秋时代战争频繁,对战争胜负的推测成为当时的热门课题。一切唯心主义者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天神鬼怪,他们或者占蓍卜龟、祭祀祈祷,或者以天象星辰、风向云状、声律歌谣来预言战争的吉凶胜败,大搞迷信活动。唯物主义者则与此相反,他们认为,战争的谁胜谁负,只要根据双方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人事因素,就可以预知。孙武依据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论证了这个问题。

  在《计篇》中,孙子论述战争胜负的预测,要"经(度量、分析、研究)

  之以五事,校(通"较",比较)之以计"。所谓"五事",即"一曰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曰将,五曰法"。孙武解释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所谓"计"有以下七项:"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上述"五事七计",都是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人事因素。孙武满有把握地说:依据这五事七计的分析比较,"吾以此知胜负矣"。显然,君民上下同心,将帅智勇双全,善用天时地利,军队众多强壮,士卒训练有素,法制赏罚严明,武器装备精良,这样就一定能够取胜。孙子还强调,在战争之前要在庙堂会议上进行"庙算"。他指出:"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战争的胜负可以用计算得知: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多的,则能胜敌;计算疏略,胜利条件少的,则不能取胜。这里,孙武以一种科学的、根据客观条件而严密计算的方法来推断战争的胜负。

  《孙子·形篇》关于"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论断,则是把土地幅员大小的"度".农工各业物产多少的"量",人口、军队众寡的"数",国家整体实力强弱的"称",作为判断战争胜负的依据。

  在孙子看来,战争的胜负是由"度"、"量"、"数"、"称"这些物质条件产生的,决定的。他甚至这样认为:"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铢和镒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说二十四两)。一两为二十四铢,可见铢和镒相差之悬殊。胜兵和败兵,因为各自的实际条件就有天壤之别.故双方交战就像镒和铢之相称,其胜负十分明显。

  在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主观的人为因素对于战争的胜负也至关重要。孙武列举了五种对战争胜负有重要作用的人为因素,指出:"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篇》)以上述五个人为因素预知战争胜负,这是孙子总结历史经验而得出来的。如公元前597年晋楚之战,楚伍参看出晋军之弊,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左传·宣公十二年》)果然,在战争中晋军因指挥无方,大败而归。这就是楚国看出晋军弱点,"知可以战"而取胜的例子。公元前701 年,郧联合随、绞、州、蓼诸小国将伐楚。楚莫敖屈瑕因患兵之寡而"请济师于王"。斗廉曰:"师克在和,不在众。"结果,楚以不多的军队"败郧师于蒲骚"(《左传·桓公十一年》)。这是"识众寡之用"而取胜的例子。《尚书·大誓》载武王代纣时的誓词曰:"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在牧野之战中,周武王以少胜多,很快击溃了商纣的几十万大军。这是"上下同欲者胜"的著名战例。公元前718 年,郑与燕(南燕)战,"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又使曼伯与子元率制人偷偷地绕到燕人之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于是,郑二公子(曼伯与子元)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左传·隐公五年》)。这一次,郑军"以虞待不虞",因而获胜。战国时代,各国许多能干的将领,如齐的田忌、田单,赵的赵奢、廉颇,秦的白起、王翦等,作战时独立指挥,不受君主的干预,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历史事实一再证明。"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武的论断是言之凿凿的。

  对于战争胜负的预测,孙武不求之于天神鬼怪和迷信活动,也不求之千内心的修身养性,而是遵循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条件和人事因素中去寻找规律,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无论就其客观性质来看,还是就其主观性质来看,都近似赌博。"(《战争论》第一卷第41 页)他认为,战争的胜负和"赌博"差不多,而赌博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孙子根据主客观条件可以预知战争胜负的理论,显然要比克劳塞维茨高明得多,深刻得多。

  (二) 从现象探索本质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凭感官的直觉所得到的认识,不过是一些片面的、表面的现象。这些零星的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和真实情况。仅凭感官的直觉得到一些现象的材料,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选集》合订本第268 页)这样,认识就深化了,由只知事物的表面现象逐渐深入到事物真正的本质。

  孙武认识到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区别,也懂得认识有待于深化的道理。他在《行军篇》中列举了三十多个由表面现象探索真实本质的例子。他指出: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革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年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

  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族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

  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

  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孙子所举的这些由现象探索本质的事例,有许多是非常有趣、耐人寻味的。最后一个事例,其实质可以说是"有诡计也"。但孙子尚不能肯定,因此他用"必谨察之"作结,可见他在探索现象与本质之间联系规律时的审慎态度。

  上述列举的由现象探索本质的许多事例,显然是孙武对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如公元前615 年,秦国代晋,因久战不能取胜,决定退兵。于是,秦派使者于夜间告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愁也,明日请相见也。"意即两**队都不肯罢休,明日再行决战。晋臾骈看出秦军的真正意图,说:"(秦)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果然,"秦师夜遁"(《左传·文公十二年》)。由此事观之:"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孙子正是从这样的历史实践中获得了灵感。又如公元前684 年齐鲁长勺之战,齐师被鲁击溃,但不知其是否真乱。待鲁曹刿登轼而望,看到齐师旗帜歪倒,才下令追逐。曹判事后叙述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孙子所说的:"旌旗动者,乱也",无疑是这一类历史实践经验的启示。

  把直观侦察得的敌情材料,进行思考和改制,以认识敌人的真实动向和企图,春秋时代已有许多人在进行这一工作。公元前555 年十月,晋与鲁等诸侯国代齐,齐师在平阴城(今山东平阴县东北)守御。齐君登山了望,畏晋师之众,高城脱身而归。接着,齐军也撤离平阴城。这时,晋师旷从观察得的迹象判断敌情说:"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邢伯亦谓:"有班马(即还马)之声,齐师其遁。"叔向又告诉晋君道:"城上有乌,齐师其遁。"(《左传·襄公十八年》)晋国的师旷、邢伯、叔向从鸟声、马声、乌迹这些不同的感觉材料中,共同得出"齐师其遁"的结论。这说明他们在以表象寻求真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孙武所列举的一些以鸟兽的动态探得敌军实况的例子,即在此基础上提炼而成。同年十二月,诸侯之师在齐境烧杀抢掠,齐君十分害怕。太子光与大夫郭荣对齐君说:"师速而疾略也,将退矣,君何惧焉?"(同上)他们从诸侯之师行动迅速和略取财物的表象中,看到其"将退"的本质。果然,次年春天,诸侯之师撤退还归。孙子论列的许多由表象探索本质的实例,即是吸取了历史上这一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大量的归纳梳理工作,并加以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上述孙子归纳的众多事例,告诉人们一条真理;依靠直觉观察得的表面现象是肤浅的、不可靠的,要正确认识敌情。必须透过表象弄清其真实本质。克劳塞维茨在论述战争的情报工作时,也有类似的议论。他说:"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相当不确实的。这就要求军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事物和人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得到。"(《战争论》第一卷第93 页)他认为,对于战争情报,必须作一番辨别工作,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东西,其所见与孙子略同。

  (三) 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孙武深深懂得,在战争中必须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他在《计篇》中一再强调,对于敌我双方的道、天、地、将、法等"五事"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等七计,必须"索其情",把真实情况调查清楚。他用专篇论述在战争中使用间谍的工作,指出:"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的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用间篇》)他认为,使用间谍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方法,间谍的任务就是要"索知"敌情。在《九地篇》中,孙子进一步总结道:"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这里的"顺",当读为慎;"详"为审查、观察之意①。孙武认为,战争中的主要事情,在于审慎地调查研究敌人的动态,然后集中兵力给以致命的打击,这就是所谓"巧能成事者也"。显然,此着成败的关键是"详敌之意",即调查清楚敌人的意向。调查研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战争就易于取胜;否则,就必然失败。孙武对此有痛切的感受,因而在兵法中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论述。他说:"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虚实篇》)"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诅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九地篇》,又见《军争篇》)孙子在这里强调,要调查了解战争的地点、战争的日期、诸侯的图谋、行军途中的地形等。为了取得有利的地形,还要"用乡(向)导"带路。当然,在用向导之前,预先应该对地利有个大致的了解。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指出:"孙子之言,固以地利者,行军之本;而乡导者,地利之助也。先知地利,而后可以行军,以地利行军,而复取资于乡导,夫然后可以动无不胜。"(《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三》)这段话,对孙子行军作战必须了解地利的理论,作了周密的诠解。在《谋攻篇》中,他总结道:"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了解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可以"百战不殆";只了解敌或我一方,则"一胜一负";敌我双方情况都不了解,则"每战必殆"。战争中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于此可见。

  如何调查研究,去了解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呢?孙子指出:"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虚实篇》)这里的"策",即出谋划策;"作",指攻击。诱逼敌人;"形",郭化若《孙子译注》曰:"察明,作动词用",即摸清地形;"角",就是角逐、战斗。上述四句中的策、作、形、角,都是动词,指的实践活动。在孙武看来,只有策划去打击敌人,才能知道计谋的得夫;只有作多方面的探察、接触,才能知道敌人动静的规律;只有观测其形状、环境,才能知道是生地,还是死地;只有进行角逐、战斗,才能知道何处兵力有余,何处兵力不足。总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具体的、准确的认识。**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① 此句解释,自曹操至赵本学,各家注多误。近人易培基云:"顺详敌之意', 犹言慎察敌人之意耳。古书顺、慎通用多矣。"见《读<孙子>杂记》,《国 故月刊》)1919 年第3-4期。陈启天进一步校正说:"按此顺字,当读为慎。 古文顺字作■.与慎字形近,因而慎顺二字混同,可互借用。??慎, 谨慎也。详,当读如字,审也,察也。"见所著《孙子兵法校释》第157 页, 中华书局1944 年版。东选集》合订本第264 页)孙子的上述论断,虽然没有用理论的方式表达,但应该说,他已基本上懂得"实践出真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孙武重视调查研究,特别是他强调只有亲自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准确认识的理论,不仅与占蓍卜龟、向神祈祷以求问吉凶的神学观念相对立,而且与当时以老子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理论,也是迥然不同的。《老子》宣扬:"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七章)在老子看来,要知道天下的情况,要明了自然的规律,要认识事物的名称,要完成预订的计划,应该"不出"、"不窥"、"不行"、"不见"、"不为"。他拒绝一切调查研究,反对所有实践活动,甚至认为:"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种把调查、实践和认识对立起来的做法,认为天下事物是圣人头脑里固有的观点,只能是自欺欺人。由此更可见,孙武主张调查研究去了解情况,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这种理论在当时思想战线上的进步作用,在春秋末年的哲学界处于领先地位。

  (四) 用认识指导实践

  在调查研究、了解客观情况之后,必须把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真实、准确。这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孙武的军事哲学主张,认识就是为了实践。"知"是为了"战";认识可以指导实践,"知"就能取"胜"。他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用间篇》凡此五者(按指道、天、地、将、法),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计篇》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争篇》料敌制胜,知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

  --《地形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日: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同上在上述一系列的议论中,孙子总是把"知"和"胜"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正确的认识能使实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从而把战争引向胜利。认识得少,胜利的把握就少;认识得多,胜利的把握就大。如果是知彼知己、知天知地,认识得全面而准确,那末胜利就会"不殆"、"不穷",稳操在手了。

  **曾经对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作过分析,认为它"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选集》合订本第166 页)。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孙子这句话是包括了从实践得到认识,再按照认识去指导实践,亦即从"索"(或"作")到"知",再按"知"去"战"这样两个阶段的过程的。

  由实践获得认识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特别在战争期间,情况千变万化。临到决战的关键时刻,变化则会更快、更大。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认识也会跟着改变,根据认识所制订的付诸实践的原计划也要部分或全部地进行更改。这是认识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孙武指出:在战场上,要"践墨随敌,以决战事"(《九地篇》)。所谓"墨",即指预定的与敌作战的计划。他强调,实施作战的计划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不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这样,由实践到认识而制订的原计划("墨"),随着观察得的敌情而不断更易,用这种灵活的计划去指导实践,"以决战事",指挥者就能在战争中应变无穷,经常把握战争的主动权。

  总之,孙武的认识论,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战争的特点,把认识的来源、发展、深化紧紧植根于实践的基础上,又用从实践中来的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指挥战争。不言而喻,孙子的这些认识论思想,在当时是异常杰出的,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块丰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