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老谋子司马懿 > 进谏之妙: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所为(3)

进谏之妙: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所为(3)

  进谏之妙: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所为(3)

  司马懿没有多余的话,默默退下。听完司马懿的进谏,之前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的刘晔表情严肃起来。他听出了司马懿此计的厉害之处。刘晔看了一眼这位沉默的同僚:你怎么不再坚持坚持?

  司马懿两眼看地,垂手而立。

  刘晔心想,你不坚持进谏,可别怪我抢功了,于是急头白脸地补位,继续进谏:“咱们打下汉中,蜀人望风破胆,益州传檄可定。以丞相之神明,趁着这机会取蜀易如反掌。如果稍有迟缓,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今不取,必为后忧啊。”

  曹操眯起眼来,认真打量自己面前的这两位年轻谋士,脑子里各种复杂的变量在翻江倒海:汉中如此险固,蜀道之难更可想见……粮草是个大问题……孙权会不会在东边骚扰……朝中的拥汉反曹势力不在少数,如果我迟迟不归……刘晔是汉朝皇室宗亲,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这两个人极力撺掇我取蜀……

  脑海里尘埃落定,曹操摆摆手,拒绝听取刘晔的意见。

  刘晔心急火燎,给司马懿使眼色,想一起再力谏。司马懿低眉顺目,不动声色。

  进谏的目的很多,让主公接纳并非唯一目的。只要能够表明我的姿态,显示我的能力,足矣。如果一味强谏,主公势必心中不喜,是其一;即便主公接纳,万一不如我所料,后果严重,是其二;即便如我所料,亦显示出我的智力水准在主公之上,功高震主,是其三。强谏有三不利,当然不可为。只懂进谏,永远只能是一名卓越谋士;懂得不谏之妙,方能位极人臣而无虞。

  刘晔啊,沙场决机,我不如卿;宦海权谋,卿不如我。曹操之忧,不在刘备而在萧墙之内也!

  曹丕很着急。

  之前的夺嫡斗争,我曹丕可谓占尽上风。弟弟曹植,不但连负三局,而且甚至无心恋战。如此看来,自己的世子之位可谓稳如泰山。但问题是,自己偏偏有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父亲!

  曹植的表现那么差,父亲在不久前出征时,居然让曹植留守!更要命的是,曹操对曹植说:“我事业刚起步的时候,正是二十三岁;你今年也二十三岁了,要好好加油哦。”(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换在普通人身上,不过是父亲对儿子的口头勉励而已;可是放在曹操身上就不同了。你的事业是什么事业?王霸之业啊!你要曹植加油是什么意思?这不就差明说他是你的继承人了吗?

  曹丕简直想不通,自己这个弟弟究竟哪里如此吸引父亲。无论是朝中的口碑、行政的手段,还是领兵作战的能力,甚至政治野心,我曹丕哪里不胜他一筹?曹丕简直觉得,如果将来曹植上位,连是否忍心逼汉帝下台都是个疑问。

  曹丕有时候心想,是不是弟弟的文才打动了父亲。于是他也附庸风雅,设“五官将文学”一职,把建安七子中的徐干、应瑒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聚拢在自己帐下,大搞文学沙龙。

  曹丕又汇集了一批名儒,编撰了中国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皇览》。曹丕生怕自己的才华不被曹操知道,就写了一本自传——《典论》的《自叙》,说自己六岁学射箭,八岁能骑马射移动靶,文能通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武能以甘蔗击败剑术高手……为了达到传播的目的,曹丕像发传单一样把这本自传到处送人,想必当时朝中人手一份。甚至连大江对岸的孙权和张昭,都莫名其妙地收到了曹丕快递送来的这本限量版签名本自传,请他们雅正(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